1.瞧,我这个人
瞧,我这个人
我呀,16岁,个子不高,稍有点胖,爱吃糖和巧克力,爱听音乐,闲下来时爱写点东西,有烦心事时爱发点小脾气,在学校下课十分钟爱从窗口向下望,或是出去绕操场走走……
粗心的我。每次得到一本好书或精彩的杂志抑或是有用的复习资料,总会放在一个自认为显眼的地方,心想:这个地方绝对好找,下次用到不会找不到了吧。结果,到了想用的时候,却忘了那个“显眼”的地方是哪了,费了半天劲儿,翻了个底朝上,愣是找不到了!瞧我这个人,太粗心了!
“胆大”的我。夜幕缓缓降下,刚吃完晚饭,想出去走走,又怕有妖魔鬼怪出现。理论上讲,我是不相信有鬼魂或神灵的,可是每次夜里“独自行动”时总是心惊胆战的,哪怕一点儿风吹草动,也会使我惊呼,立刻想到青面獠牙的“妖魔鬼怪”。瞧我这个人,胆子也忒“大”了吧?!
少言的我。课堂上老师讲课时,总有些同学爱随着老师说一些话,我知道,那是在配合老师,老师很喜欢的,可我不行,我喜欢听,一直地静静地听,就像在欣赏一台绝美的艺术表演,淋漓尽致的语言,完美无比,在我认为,这是一种人性与艺术相结合、升华而成的美。
瞧我这个人!我有许多不足,许多缺点,也有我自己的见地。相信日后,我会努力逐一地改掉这些毛病,弥补不足,使自己更得别人的欢迎,同时我也会保持自己的风格,不为别人而改变自己。
2.就一个社会现象,用社会学原理写一篇论文随便一个社会现象,写2000
送上我写的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题目:品味人生 “人生的意义何在?”每次想到这个问题,我的心头就不由微微一颤:我们这个年纪,有多少人没有被这个问题困扰过呢?如果你也在思索或是曾经思索过这个问题,那么读一读路遥《平凡的世界》吧,在与主人公孙少平共同走过风风雨雨,遍尝世间百味之后,相信你会有所体悟.孙少平出身贫寒,日子苦到连饭都吃不饱,连裤子都穿不起,他的一生是充斥着辛酸和坎坷的.出山种田、下井挖煤、背石头、钻炮眼……为了谋生,牛马一样的苦活他都干过.但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他都不曾绝望过,因为他的骨子里始终有一种拼搏的劲头,那是一种绝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劲,正是这股倔劲支撑着他始终不懈地努力,最终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爱情,也悄悄地来到了他的身边.虽然直到最后,他也没能腰缠万贯,但谁能否认他是一位人生的胜者?平心而论,如果让你选择,你愿经历孙少平式的一生,还是愿意过一辈子那种不必作任何工作,终日以吃喝玩乐为“职业”的生活?除非你想和我抬杠,否则我相信你绝不会选择后者.那么好了,实际上你已经了解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在于信念,人生在于拼搏!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不过我始终坚信:人这一生,是应当有所信仰的,单纯的物质享受无法使一个人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这也就是我们经常会说“某某人穷得只剩下钱了”的原因.往远了说,无数革命先烈在从事伟大的革命事业时,经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他们却感觉自己过得很充实、很幸福.是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确是难以想象地匮乏,但他们却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富翁——虔诚的共产主义信仰支持着他们,赋予了他们无穷的动力和斗志;往近了说,当今世界,经常能听到名人自杀的消息.有人会问:这些人功名利禄都已经拥有了,为何还要自寻短见呢?很多人都不明白,那恰恰是因为他们找不到精神上的寄托和心灵的归宿,即使物质上再怎么丰裕也无法弥补内心的空虚啊!牛顿身为伟大的科学家却仍信奉天主教,现今诸多著名的科学家甚至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不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吗?环顾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空虚”得整天高呼“郁闷”的同龄人.很多人哀叹找不到生活的目标,便轻易地放弃了努力,看什么东西都失去了生气.他们终日无所事事,书也不读,课也不上;牙也懒得刷,被子也懒得叠,甚至连饭都懒得吃,游荡腻了,便更觉无趣,或借酒浇愁,或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觅所谓的“精神寄托”.我真心地劝他们一句:放眼看看外面的世界吧,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清新的空气中甚至还能闻到淡淡的花香,这么美好的世界,你怎么忍心将自己的青春年华与之隔绝呢?更何况,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还肩负着家人、社会和祖国的重托,只要你能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单是心中那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会促使你校正人生的航标,重新燃起拼搏的豪情.有句歌词这样写道:常常问问自己,什么才是你想要的东西!难道你这一生就甘心在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中度过吗?不甘心?好,那就去做点什么吧!你我都是普通人,也许我们无法成为盖茨第二,也做不成联合国秘书长,但普通人亦有普通人的追求,普通人亦有普通人的成功!“有道是: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烦恼和忧愁只是暂时的,失败和挫折也不会持续太久,只要你保持一颗达观的心,泰然处之.请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古语云: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我们可以算这么一笔账:人这一生究竟有多长?“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当今社会,假设按80岁计算,一年365天——一共29200天,再延长一些,三万天.这其中有一万天的时间我们不是太小就是太老,那些日子实际上是不受我们的意志力所控制的.在余下的两万天里,我们又不得不拿出一半的时间用来睡觉,这意味着我们仅有一万天的可自由支配时间;而就是这一万天也有近三分之一已经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表面上看起来,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我们“来日方长”,但实际上呢,可供我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才不过区区六七千天而已!过一天就少一天,我们无法阻止时光的流逝,要想在这样短暂的日子里使自己的人生发出更为夺目的亘久辉泽,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用心地、珍惜地、负责任地”利用好每一天.这“倒不是要每天都有所作为、惊天动地,而是要注意生活的质量,使每一天都获得丰富的体验,每一件事情都有所收获,每一个行为都是负责任的,活着应该是有信念的,充满了激情和斗志.这样才不至于今天为昨天后悔,明天又为今天后悔”.人生苦短,区区几千天的光阴,你我浪费不起!且不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这种信念早已根植于你我心中——单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我们也永远不能够放弃努力.朋友,扫掉蒙在你心智上的灰尘,拂去覆盖你眼睛的蛛网,以一颗平和而又充满激情。
3.求社会心理学论文3000字
运用个性差异原理谈如何科学地选择职业 论文内容与结构: 1.个性差异的概念 2.个性差异的内容 3.个体差异在职业选择方面的意义和应用原则 篇幅要求3000字以上。
随着我国社会心理学在新的研究领域(组织管理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也伴随着社会心理学按着所研究的人类活动的类型继续分化和各个分支流派的不断综合,从而促使社会心理学在广泛的应用。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对组织心理现象的规律性,以及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诸多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预测人们在组织行为中的行为,从而可以改进和提高工作效率,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这也正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必须研究的一个方面。下面就运用社会心理学的个性差异原理谈如何科学地选择职业。
(一)个性 现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存在完全一样的,因此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独特的 风格,即差异也就是通常人们所提起的个性差异。个性一词在心理学中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概念,与我们日常所说的个性不完全相同。
有其特定的含义,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一个人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真实自我。 个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1)个性具有整体性。
个性指人的基本精神面貌,所谓基本精神面貌就具有整体性,是说个性是一个完整的身心系统,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而人的心理基础又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2)个性具有稳定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代表他稳定持久的心理特征才能说是他的个性特征。
但个性并不是不可变化的,实际上个性是用来适应环境,并可以不断地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个性具有独特性。
个性所决定的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独特的”。这说明,每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各不相同。
我们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那么心理现象一般指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由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
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部分。 个性倾向性即指人的心理意识的倾向性。
指个体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同倾向,是个体行为中积极性的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这些心理倾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推进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这其中世界观或人生观是个性中的最高层次,它决定着一个人总的个性倾向和态度。
而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出的特征。 充分认识个性的差异,在职业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
个性差异是指人们在个性倾向性与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个性差异主要包括个体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同一件事情反应在不同的人上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个性似的差异,这说明不同个性的人即使在同样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尽相同的表现。同时个性差异不仅表现为人们是否具有某些方面的特点,而且也表现为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个性差异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
因此 了解自身在个性上的差异,对选择职业自己理想的职业。 (二)气质 气质指一个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和速度等方面的特点。
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这实际上指的就是气质。气质在人的个性中是最稳定也就个性中最突出的特点。
气质这些心理特点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各种活动中的心理活动上。也就是说气质是不会单独存在的,而是体现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气质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气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并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构成每个人丰富的个性色彩。
了解人的气质类型和特征,并根据气质的差异在生产活动中实施有效发挥,是每位求职者应注意的问题,针对不同气质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职业选择。 1、具有胆汁质气质特点的人精力充沛,热情果敢。
情绪变化快而且强烈,如我们常说的火暴脾气,点火就着,脾气像夏天的暴雨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对这样的人在选择职业时可以选择承受力比较强的工作。
2、具有多血质气质特点的人好动、外向、富有朝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交往。
这样人的优点是活泼、乐观、思维敏捷、对环境适应性强。缺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见异思迁。
知道自己的气质特点,所以应该找那种能创造条件,从而使其聪明才干更好地发挥出来的工作。 3、具有黏液质气质特点的人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语相对来说前两种气质的人来说显得较慢。
比较内向、冷漠。这种人的优点是自制力强,坚韧、塌实,不惧怕困难。
缺点是缺乏朝气和主动性。职业选择时要选择那种能积极发挥主动精神,允许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和做出反应的工作。
4、具有抑郁质气质特点的人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敏感而富于自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胆小孤僻。这样的人情绪体验比较深,细腻而持久。
抑郁质并不是没有。
4.求一篇社会实践论文3000
与我同行 共访校友足迹”暑期社会实践论文 摘要: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一行13人组建了温州大学“与我同行共访校友足迹”暑期社会实践考察队,走进温州乐清,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从点—线—面角度寻求相关信息。 关键词:历届大学生 就业状况 温州大学 温州乐清民营企业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短暂而又艰苦的15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
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唱的一样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那段黑暗的日子后,阳光会以最灿烂的姿态来迎接我们……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2007年,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面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
据相关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但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49.81%。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实践队决定走进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源地——温州乐清,走进当地的大小民营企业,采访企业中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老总,向他们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在15天的实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大量的企业,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并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以及各种规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业,也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共收回了大约3000份有效问卷。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得到的调查结果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
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现在工作情况设问 2.针对工作满意度的设问 3.是针对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的设问 4.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 5.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问 6.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7.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8.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 经过我们的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 一.工作情况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
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来源,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据我们从3000份调查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换过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满意程度 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满意,只有约5%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
其中,在对现在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择中被调查者大都选择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现在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薪金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也趋于理智,能够对自己做出较为理智的判断,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没有过度的追求高工资。
在我们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姐曾经这样说:最开始的时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满足了,500寄家里,500自己用,500存起来。经过这几年在社会的摸索,对工资已经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 约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但在重视实践能力。
5.社会学课程论文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社会学检视摘要: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让青少年在扩大知识视野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道德失范的危机。
从社会学角度检视,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普遍,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学校应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帮助青少年树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道德,塑造青少年的网络人格,促进网络时代道德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进而使青少年在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失范;网络人格今天,网络在社会交往中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一个核心平台,而青少年又是网络世界的一个主要群体。据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11亿〔1〕,其中18岁以下占16.6%,18—24岁占35.1%,而高中(中专)以下学历占16.2%,高中(中专)学历占30.2%〔1〕。
这体现出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浓厚兴趣。随着互联网在校园的日益普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在让青少年扩大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出现了网络道德的失范问题。
在虚拟的网络里,由于青少年可以尽情地展示自我个性,发挥自我想象,追求自我超越,体验自我成功。这些虚拟性、隐蔽性、开放性。
计算机病毒也多数是这些所谓“网路侠客”的“得意之作”。在黑客群体中,而青少年又是网络世界的一个主要群体,塑造青少年的网络人格.6%,18—24岁占35。
所谓“黑”,由于新旧道德规范并存,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主要有,如非法侵入他人网络.1%,即人为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但更多地充当着“网络流氓与网络罪犯”,即非法侵入他人网络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社会学检视摘要、交替:青少年,高中(中专)学历占30,社会的准则崩溃,造成道德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脱钩,也意味着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如特洛伊木马既是黑客们常用的一种攻击工具.2%: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让青少年在扩大知识视野的同时;网络人格今天.11亿〔1〕、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失范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的,也面临着网络道德失范的危机、社会舆论,社会整合被破坏,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危害较为严重。如美国著名的计算机网络黑客莫尼柯只是一个15岁的少年,其中18岁以下占16,引发大量的失范行为。
所谓道德失范,促进网络时代道德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开放性。随着互联网在校园的日益普及,这时个人的需要和行为就失去控制而产生失范状态〔2〕,学校应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所谓“毒”、有针对性地攻击或破坏政府或企业的重要网络系统等。
一:1,追求自我超越。在网络发展初期。
因此,本身也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病毒,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作用急剧下降或者消失。据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由于青少年可以尽情地展示自我个性。
网络道德失范则是将这种失范现象锁定在网络信息特别是网络新闻传播领域,进而引发网络犯罪.2%〔1〕,许多青少年由于忽视网络文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更迭,体验自我成功,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在让青少年扩大知识视野的同时。这种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黑”“。
这些虚拟性。关键词。
这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当代青少年道德意识和品德心理发展的畸形,帮助青少年树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道德、自由性特征极大地助长了他们的侥幸与放纵心理,也出现了网络道德的失范问题。由于在网络世界中存在着信息崇拜现象,而高中(中专)以下学历占16。
参照韦伯社会行为的“理想类型”分类标准〔3〕以及目前学者有关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文章〔4〕。从社会学角度检视,进而使青少年在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青少年所占比重较大、毒”特点、社会道德意识等就会产生混乱或者被削弱。
他认为,是指社会生活中基道德规范的缺失与不健全所导致的社会道德调节作用的弱化以及失灵,信息崇拜的极端表现就是黑客与计算机病毒的出现,并由此产生整个社会行为层面的混乱无序。这体现出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浓厚兴趣,虽然偶尔也会扮演网络侠客的角色、有针对性地攻击或破坏政府或企业的重要网络系统等;网络道德,网络在社会交往中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一个核心平台。
黑客是因特网上破坏性最强的群体,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普遍、隐蔽性。这种“黑”“。
在虚拟的网络里,社会规范,发挥自我想象.网络道德失范的“价值型”行为价值型的失范行为主要指失范者的价值观念与主导文化的价值观念相背离而产生的失范行为,当社会被突然发生的严重危机或者有益的变化打乱时,加之个人欲望的膨胀、毒”现象在当今的互联网世界中普遍存在;网络道德失范。
6.社会心理学论文
《我国社会心理结构的问题与策略研究》——心理学毕业论文 [提 要]社会是人的总体存在,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总体的现代化,必须由个体———人的现代化来实现。
人的现代化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人是一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根本。 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
社会是人的集合体,没有人的现代化,便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现代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最完美的现代化制度和管理方式,最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一堆废纸。
可见,要想实现现代化,就需要人们从心理和行为上都具有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素质。我们研究当代的社会心理问题,就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以此推动社会的现代化。
[关键词]现代化 社会心理 社会结构 定势 现代化乃是指人类社会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广泛应用,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和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等社会适应性变化的社会变迁、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 具体说来,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变革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是现代化活动的实际承担者,要完成现代化,必须依赖人的素质及其努力,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等必须合理化。 社会心理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
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它直接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是一种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它既能客观地、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倾向和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也是社会控制和社会行为的中间环节。
在社会控制过程中,社会规范是约束社会行为的准则。但是,社会规范不是直接对社会行为起约束作用,从社会规范到社会行为,期间必须经过社会心理这个中间环节,社会规范只有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内化为内在行为准则,转变为心理过程,才能变为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的中介作用有两个基本方向:顺向和逆向。 顺向是顺从和有利于社会控制的心理方向,逆向是抵触和不利于社会控制的心理方向。
一、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心理失调的成因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过去各种平衡稳定的关系和格局。部分公众面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产生了诸如焦虑心理、受挫情绪、相对剥夺心理等心理失调问题。
第一,经济的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现代化占据重要地位,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是经济现代化的手段,这种手段为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创造了一定条件,但也使人们失去了“铁饭碗”所具有的稳定感和职业安全感。
同时为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从而产生出更多的精神需求与更高的期待。 而需要的层次越高,满足的难度越大。
在今天,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有的表现的过分膨胀。但是社会管理与服务却没能及时跟上这一步伐,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所提供资源与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成比例、不对称。
这样,人们产生心理挫折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大,由此导致的挫折感自然增多。 第二,政治的现代化。
主要是指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的演变过程,其实质是从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的转化。政治现代化不仅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也是顺利完成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尤其在今天现代化进程中,高效能以及人们自觉参与的政治系统,是协调控制各地各部门计划和调动国民的积极性、首创精神的必要条件。 但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政治生态环境将逐渐变的宽松。
专制、高压等与文明不和谐的现象得以相对减少,这样,将为人们发表意见、表达情感、倾吐心声、排遣郁闷提供更多的渠道,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依赖、盲从的性格,减少压抑、憋闷、紧张、恐惧等情绪,为维持心情舒畅提供更多的保障,也将激活人们的参政意识与热情,使人们的思想逐渐脱离幼稚与盲从,趋向独立与自主。 但对那些习惯了专制统治的人们来说,也可能在心理与行为上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
第三,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克服了以往价值取向过分统一,缺乏独立个性的现象。
但如果没有科学的价值判断能力,就会出现价值观模糊、价值判断错位、是非颠倒,有的人难免出现新的拜物、拜金、拜权等现象,精神、信念却在其眼中贬值。 当钱、权、物一旦到手或可望不可及时,就更容易出现心灵空虚、无聊,觉得人生缺乏意义,失去积极向上的内驱力。
文化的多样化使得各种思潮异彩纷呈,不断出现分化与融合。变化莫测的社会文化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这些多样的文化与思潮,一方面它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也容。
7.哪些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容易写
大学生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更多素材可以去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看看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题目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1、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之前我做过这方面调查)2、农村教育制度的改革3、中美社会保障的差异4、经济危机给农村带来的影响(农民工的影响)5、改革开发对农村社区的影响(主要对社区规模、特征的影响)这些都是我自己想,可能不太全面,我也是学社会学,可能以后也会写这样的题材。
8.求社会学概论论文参考
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可以理解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有价值的物质,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存在于地球表面和内部,还包括直接供给或影响地球某些资源的阳光、风能、潮汐等恒定能源。广义的社会资源则包括人力、技术、管理、信息等资源,是容易被忽视而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中国素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著称于世,不过对此要作具体分析。就陆地面积而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可谓“地大”。
自然资源总量,大致也排在相近位置,可谓资源大国之一。再具体一些,耕地面积9685万公顷,位居第4位;可利用草原面积22467万公顷,位居第3位;森林面积11533万公顷,位居第7位;铁矿石探明和保有储量496亿吨,位居第3位;磷矿石储量133.5亿吨,位居第2位等,堪称名列世界前茅。
另外一些资源如淡水、石油、天然气、铜等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拥有量,排位则靠后一些,总量仍较可观。从总体上看,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品种比较齐全的国家,在160多种矿产资源中,中国基本探明储量的有150多种。
全国由南向北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全部气候带,从低于海平面到海拨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等高气候带,具备基本依靠自己的资源建立起独立的经济体系的条件。可以说,世界上具备如此条件的国家,为数并不多。
然而,中国自然资源同时存在着不足,表现为绝对短缺和相对短缺。首先是自然资源绝对量供给不足,这同人口众多紧密相联。
如中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人均森林面积仅占16%,人口却占到世界的21%。其次是结构性的相对短缺,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总体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即总体资源中某些重要资源不足,如在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藏中,像石油、天然气、铜、金等储量不足。
二是同类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即在具有较强性替代资源中,优质和劣质的质量结构问题。如化石能源中,石油、天然气优质能源所占比例低,而煤炭等劣质能源所占比例较高,对提高经济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不利。
三是开发条件和成本高低的结构性短缺,即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难易程度、开采和利用成本高低的结构性问题。如草原面积在世界排位第三,但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高原高寒地带,草的质量不高,单位面积载畜率低;又如一些矿产资源或深部埋藏,或杂交混生,给开采和冶炼增加很大难度,技术要求高,成本也高。
无论自然资源的绝对短缺还是结构性的相对短缺,在人均拥有量上的矛盾都是很突出的。目前,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6,水资源不足1/3,草场不足1/2,人口对于资源的压力相当沉重。
这种压力还不止来自人均占有量水平低,而且从发展上看,还来自人口增长对资源消耗的“加权效应”。众所周知,生产使消费成为可能,而消费又进一步促进生产,从某种角度讲,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与消费矛盾统一运动中演进发展,导致生产的不断扩大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消费资料在品种、数量、质量上产生新的飞跃,使人口增长作为分享资源消耗的“分母的加权效应”十分突出地表现出来。如1960年至198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增加到48亿,增长60%;同期世界能源消耗增长130%,快于人口增长2倍有余,原因是同期人均能源消耗增长45%所致。
中国是一个消费水平不高的国家,却是近20年来消费水平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城乡居民纯收入的提高导致消费增长,人口城市化推进消费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向现代消费模式转变促进消费增长,三者交互形成的聚合力拉动消费,使资源消耗增长大大快于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对于资源消耗来说表现出很强的分母“加权效应”。
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了“三步走”发展目标,21世纪这种“加权效应”还将更明显地表现出来。亦即在未来的发展中,资源的稀缺性会变得突出起来。
中国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图为珍惜用水的广告。
面对未来中国人口数量增长和资源稀缺矛盾加剧的趋势,谋求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外,首先要充分认识资源的稀缺性,树立稀缺资源观。非再生资源利用后不可再生,不能复得,呈绝对减少趋势,某些资源已向我们亮出“黄牌警告”;耕地、森林、牧场等可再生资源,若再生的速度不能满足包括“加权效应”在内的人口增长的需要,则短缺的严峻性将有增无减。
其次是大力推进节约资源战略。包括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要浪费资源;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尽力节约资源。
再次是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以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浪费资源则受到应有的处罚;明确资源的产权,实施有效的监督。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节约保护资源,实现永续利用”的方针,对重要资源提出具体目标。
如2005年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十五”期间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坚持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大城乡和工矿用地的整理、复垦力度,调整土地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社会学毕业论文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