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Yield)与到期期限(Maturity)之间的关系。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为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描述利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重要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收益曲线对未来长期利率走势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主要包括纯粹预期理论、流动性升水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优先偏好理论四种。
2.利率期限结构及流动升水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是资产定价、金融产品设计、保值和风险管理的基准。国外关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研究分为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和现代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主要集中于研究收益率曲线形状及其形成原因;现代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着重研究利率的动态过程。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包括三个理论:预期理论、流动性溢酬理论和市场分割理论。预期理论一般是指Hicks—Lutz理论,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最主要的理论,它假定交易无税收、无风险且交易者理性预期,认为任何证券的利率都同短期证券的预期利率有关,远期利率反映出对未来的即期利率(spot rate)的预期。流动性溢酬理论(Liquidity Premiums Theory)认为预期理论忽视风险规避因素是不完善的。预期理论假定债券市场的债券间存在完全的可替换性,而流动性溢酬理论认为这种完全替换性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同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与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有关,还与风险规避因素有关。市场分割理论将整个市场分为不同期限的更小的子市场,认为投资者受到法律、偏好或者投资期限习惯的限制,只能进入子市场中的一个,从而不同期限子市场的利率水平由本身市场的供求双方决定。西方债券市场的经验数据研究证明,三种理论模型中,预期理论表达了对于未来即期利率的信息;偏好理论的流动性升水在期限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定价中明显存在,而在一年期以上的债券中则不存在;市场分割理论的经验证明相对较弱。在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除市场分割理论以外,其他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前提条件都认为,资金在不同期限的金融市场之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现代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指随机期限结构(stochastic term structure)模型。随机期限结构模型是刻画利率与期限(或时间)之间的非确定性函数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有效工具。从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入手,运用模型对金融市场利率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利率水平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常见的随机期限结构和衍生证券定价模型,按其研究方法可分为计量经济学的均衡模型(equilibrium models)和现代金融学的无套利模型(no—arbitrage models)两大类。均衡模型是从假设一些经济变量开始,推出短期无风险利率的一个过程,然后寻找该过程对债券价格和期权价格的含义。根据影响利率水平因素的数量,均衡模型又分为单因素模型和双因素模型。无套利时变参数模型(Time-Dependent Parameter Models),有Heath,Jarrow和Morton(HJM)模型、Ho-Lee模型和Hull-White模型。无套利模型将初始期限结构看作为已知量,并定义期限结构是如何演变的,这个模型主观色彩较浓;并且其模型参数的估计必须依赖市场利率的历史数据。随机期限结构模型中都包含维纳过程,表示短期利率受到的随机冲击,即利率水平是以一种随机游走的方式反映来自市场的冲击,不考虑不同期限利率产品间交易存在的摩擦。
因而,无论从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还是从现代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进行分析,资金在整个金融市场上的自由流动是形成完善的利率结构的基础条件。
3.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综合
预期理论:预期理论提出了以下命题: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其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这一理论关键的假定是,债券投资者对于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没有特别的偏好,因此如果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低于到期期限不同的其他债券,投资者就不会持有这种债券。具有这种特点的债券被称为完全替代品。
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如果不同期限的债券是完全替代品,这些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必须相等。预期理论可以解释事实1.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利率有同向运动的趋势。
从历史上看,短期利率具有如果它在今天上升,则未来将趋于更高的特征。2.如果短期利率较低,收益率曲线倾向与向上倾斜,如果短期利率较高,收益率曲线通常是翻转的。
预期理论有着致命的缺陷,它无法解释事实3,即收益率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分割市场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做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的。
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与需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关键假定: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根本无法相互替代。
该理论认为,由于存在法律、偏好或其他因素的限制,投资者和债券的发行者都不能无成本地实现资金在不同期限的证券之间的自由转移。因此,证券市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无差别的市场,而是分别存在着短期市场、中期市场和长期市场。
不同市场上的利率分别由各市场的供给需求决定。当长期债券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高于短期债券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时,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相反,则相反。
流动性溢价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是预期理论与分割市场理论结合的产物。它认为长期债权的利率应当等于 长期债权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与 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之和。
流动性溢价理论关键性的假设是,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意味着某一债券的预期回报率的确会影响其他到期期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但是,该理论承认投资者对不同期限债券的偏好。换句话讲,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可以相互替代,但并非完全替代品。
期限优先理论:采取了较为间接地方法来修正预期理论,但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它假定投资者对某种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特别的偏好,即更愿意投资于这种期限的债券。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说明为什么各种不同的国债即期利率会有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会随期限的长短而变化。预期假说预期假说: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首先由欧文·费歇尔(Irving Fisher)(1896年)提出,是最古老的期限结构理论。
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现期利率是短期债券的预期利率的函数,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现期短期利率与未来预期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如果以Et(r(s))表示时刻t对未来时刻的即期利率的预期,那么预期理论的到期收益可以表达为:如果预期的未来短期债券利率与现期短期债券利率相等,那么长期债券的利率就与短期债券的利率相等,收益率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果预期的未来短期债券利率上升,那么长期债券的利率必然高于现期短期债券的利率,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曲线;如果预期的短期债券利率下降,则债券的期限越长,利率越低,收益率曲线就向下倾斜。
这一理论最主要的缺陷是严格地假定人们对未来短期债券的利率具有确定的预期;其次,该理论还假定,资金在长期资金市场和短期资金市场之间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这两个假定都过于理想化,与金融市场的实际差距太远。
分割理论市场分割理论:预期假说对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所以不同的原因提供了一种解释。但预期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假定是对未来债券利率的预期是确定的。
如果对未来债券利率的预期是不确定的,那么预期假说也就不再成立。只要未来债券的利率预期不确定,各种不同期限的债券就不可能完全相互替代,资金也不可能在长短期债券市场之间自由流动。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债券市场可分为期限不同的互不相关的市场,各有自己独立的市场均衡,长期借贷活动决定了长期债券利率,而短期交易决定了独立于长期债券的短期利率。根据这种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是由不同市场的均衡利率决定的。
市场分割理论最大的缺陷正是在于它旗帜鲜明地宣称,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是互不相关的。因为它无法解释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所体现的同步波动现象,也无法解释长期债券市场的利率随着短期债券市场利率波动呈现的明显有规律性的变化。
偏好假说流动性偏好假说:凯恩斯首先提出了不同期限债券的风险程度与利率结构的关系,希克斯在凯恩斯的基础上较为完整了流动性偏好理论。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这意味着一种债券的预期收益确实可以影响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
但是不同期限的债券并非是完全可替代的,因为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债券具有不同的偏好。范·霍恩(Van Home)认为,远期利率除了包括预期信息之外,还包括了风险因素,它可能是对流动性的补偿。
影响短期债券被扣除补偿的因素包括:不同期限债券的可获得程度及投资者对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在债券。
4.试述关于利率期限结构的主要理论及其优缺点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说明为什么各种不同的国债即期利率会有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会随期限的长短而变化。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包括以下三个理论。
1流动性偏好理论(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
长期债券收益要高于短期债券收益,因为短期债券流动性高,易于变现。而长期债券流动性差,人们购买长期债券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流动性,因而要求得到补偿。
2预期理论(Expectation Theory)
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会上升(例如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长期利率就会高于短期利率。 如果所有投资者预期利率上升,收益曲线将向上倾斜;当经济周期从高涨、繁荣即将过渡到衰退时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保持不变,那么收益曲线将持平。
如果在经济衰退初期人们预期未来利率会下降,那么就会形成向下倾斜的收益曲线。
3 市场分隔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期限偏好,所以长期、中期、短期债券便有不同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的市场,它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根据供求量的不同,它们的利率各不相同。
5.利率的期限结构是什么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Yield)与到期期限(Maturity)之间的关系。
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为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中央银行沟通对不同期限的各类市场利率以及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对短期利率有显著的影响,对中长期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在金融危机期间对各类市场利率的影响程度更大;口头沟通对各类市场利率的影响效应比书面沟通要大;沟通对利率水平和波动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带有紧缩意图的沟通比带有宽松意图的沟通作用大。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沟通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作用,中央银行还需进一步加强沟通,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6.利率的期限结构说明了什么
利率期限结构
是指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该结构可以通过利率期限结构图表示,图中的曲线即为收益率曲线。
或者说,收益率曲线表示的就是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
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利率对期限的敏感性,关键在于国家的长期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投资的远期赢利能力。
迄今为止,中国的存贷款利率结构极其简单,即长期利率会高于短期利率。
利率风险
一般被定义为“由于利息率的变化导致损失的风险(或者收益风险)”,把与净利息收入相关的风险称为结构风险。
也可以理解为距到期日期限相同,利率却不同所形成的关系。
影响因素有一般风险、流动性以及所得税、债券期限等诸多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分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