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摄影测量与遥感
/publisher/guide/200647160936.htm /publisher/guide/200647134643.htm /news/shownews.asp?ID=303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涉及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专业的一级学科有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二级学科有地理学中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科学与技术中的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的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 全国设有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专业的院校共有140多所,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四川、北京等省市。
其中,江苏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15所,湖北有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等8所, 四川有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9所,北京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所。 从高等院校的性质来看,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专业高等院校主要包括民用测绘类院校和军事测绘院校两大类。
从领域分类来看,这些教育机构包括了综合类、测绘类、地矿类、交通类和师范类等几大专业类别。 我国著名的综合类大学武汉大学设有测绘学科的学院有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设有遥感科学与技术系、摄影测量与遥感系和空间信息工程系,其中摄影测量与遥感是教育部审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学科,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大学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设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该所为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工科学科硕士、博士授予权主体单位,拥有摄影测量与遥感(工学)硕士点和博士点。 中国现有地矿类高校67所,其中中国地质大学等5所高校设有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在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面,中国矿业大学等18所高校设有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在博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面,中国矿业大学等7所高校设有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
目前,我国有12所交通类高校设有摄影测量与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或开设有这方面的相关课程,而且这两个专业基本上是以测绘科学与技术为支撑发展起来的。其中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起步最早的是西南交通大学。
1942年,西南交通大学开始航测解析法及图算研究。1951年首次发表航测解析法研究成果航空测量的数学解析。
1959年在铁道建筑专业内成立铁路航测专门化方向。1977成立航测教研室及航测实验室。
1979年成立遥感教研室及遥感实验室。1983年成立航测与工程地质系。
1984年按国家规定将铁路航空勘察专业,更名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1991年成立测量工程系,下设工测、航测、遥感、控测4个教研室,以及工测、航测、遥感3个实验室。
师范类大学开设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专业的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40多所。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专业一般设在这些院校的地理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旅游学院中。
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科研院所是我国为适应摄影测量与遥感科研和开发应用需求而设立的专门机构,也承担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工作。如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
2.求一份《摄影测量最新发展》的论文,必有追加重谢
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与展望 通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数字摄影测量的研究、开发与推广,进入21世纪,我国数字摄影测量以世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在中国的摄影测量生产中获得了普遍的应用与推广,摄影测量的教学也由过去只有少数院校才能进行的“贵族”式的教学得到了极大的普及。
目前,全国至少有40多所大专院校的测绘工程专业开设摄影测量课程,这极大地拓宽了摄影测量所需人才的培养渠道。 由于摄影测量生产的转型,影像扫描仪已被大量应用,全国扫描仪数量已超过100台。
同时航空摄影机也在加速引进。应用于航空摄影过程中的GPS/IMU系统也已引进,Z/I公司的数字航空摄影机也已 经开始在中国应用。
与此同时,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以及其定位参数文件的应用,只要极少量的外业控制点,就能迅速生成正射影像图,它已在城市、土地的变迁、规划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航空激光扫描雷达也愈 来愈成熟。
所有这一切表明,新一代传感器、定位系统的迅速发展以及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大规模推广,都对摄影测量自身的发展提出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摄影测量向何处去?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的新契机 从20世纪初起,以纯精密、光机的模拟摄影测量仪器为特征的摄影测量一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在此期间,摄影测量的教学、极少量的科研,除所谓的变换光束理论研究以外,多数是围绕欧洲的几个著 名厂商生产的模拟摄影测量仪器进行。
到50年代末计算机开始进入摄影测量,摄影测量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如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在线空中三角测量、区域网平差、粗差检测理论、正射纠正、数字测图等。90年代随着数字摄影测量时代的到来,相对于传统的模拟、解析摄影测量,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技术应用到摄影测量,实现了内定向、相对定向、空中三角测量、数字高程 模型(DEM)生成等的(半)自动化。
数字摄影测量不仅仅将传统摄影测量仪器各种功能全部计算机,以提高工效、降低对作业员的要求,而且正在不断地扩充摄影测量的功能。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只是解析测图仪的替代品;目前的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主要只适合于航空、航天摄影测量,而近景、地面摄影测量与它有很大差异,将数字摄影测 量应用于近景摄影测量,摄影测量的理论必须进一步发展;即使是当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摄影测量的主要研究还仅仅在“同名点”的影像匹配技术。
因此,我们必须跳出传统摄影测量 的束缚,必须从计算机的特点考虑数字摄影测量的理论发展,这正是数字摄影测量为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崭新的契机,例如:灭点理论与应用、广义点理论与应用和多基线立体理论与应用。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前数字影像、DEM、摄影机位置、姿态数据的直接获取等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它们对于加快摄影测量成图周期、减少野外工作量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与对应的有理 多项式系数(RPC)定位数据文件,再加以极少量的GPS点作控制,即能快速生产1:1万乃至1:5000的正射影像图。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摄影测量自身的发展与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摄影测量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不管数据获取手段如何发展,航空(航天)摄影测量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数据更新,实现建立国家基本地形图的由定期更新到动态更新机制。特别是对于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我国,GIS数据更新显得 尤为重要。
但是,数据更新不是重测地形图,具体而言: 数据更新的复杂性 利用航空摄影的影像进行测绘,纵然在模拟测图期间,其生产流程、各种规范已经成熟,到解析、特别是数字摄影测量时代,摄影测量的流程虽然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基本任务与规 范没有根本的变化。而数据更新则不同,其情况比“新测或重测”要复杂得多。
它的复杂性来自如何利用已有数据,减少外业、内业的工作量,加速成图周期。由此就产生很多问题,必须予以考虑,例如: 已有的数据是什么?是正射影像图+DEM,还是线划图+DEM?数据更新的地区是什么?是城区、郊区、还是山区?更新的地形图比例尺,是大比例尺,还是小比例尺?等等。
例如在郊区、山区、小比例尺地图数据更新时,可以利用“新影像”与已有的“正射影像图+DEM”直接进行配准,进行无(或减少)控制点的空中三角测量。但是对于城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就很难利用已有的正射影像图,在更新城区、大比例尺地图时,利用已有的线划图将比影像图更为有利。
数据更新涉及摄影测量理论的创新与技术的更新 数据更新问题是如何利用已有的“数据”,更确切而言是如何利用已有的“信息”。众所周知:欲利用新影像更新已有地图,将两者“叠合”是最重要的 一步。
为此,确定影像的方位元素,将影像纠正为与地图一致的正射影像图,然后才能将“图”与像”套合。因此在数据更新中,除常用于传统的人工选取点作为控制点以外,能否利用地图上大量存在的 “线状地物要素”作为控制,对于实现数据更新自动化、提高工效至关重要。
数据更新涉及变化。
3.
额。。。其实你现在才大一的话 考虑这些问题的话有些为时尚早了
但是有这个想法是好的
摄影测量与遥感这个研究生专业在武汉大学应该是两个地方有
一个遥感院 一个是国家重点实验室
遥感院的相对来说就好考很多了
其实每年的分数相对稳定 因为很多武大本院的学生其实可能也过不了初试线
说实话啊 黑幕肯定多多少少是有一点的
对本院的人的偏向也是有一点的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个人的能力和你的分数
我毕业也几年了 不敢妄自建议
但是有几个忠告
你可能学校本身条件不高 这个是没法改变的
可能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没有那么优越的条件
但是有两个东西是你可以比别人强的
第一个是编程 这个专业说白了读研实际就是希望能够做一些算法研究 编程至关重要
第二个是你的文字水平 多读一些论文 尝试自己写一写小的学术论文 至少把文字排版 标题格式啊这些东西多掌握一些 一是对毕业论文有好处 另一方面这也是读研发表论文的一个重要技能 也是你帮助导师处理事情的一个利器
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吧 关于考试的内容除了专业课 其他的跟寻常没有差异
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实际就是基础基础再基础 基础的知识掌握好了
相信我你的分数不会低于120
再多个20分左右的新研究方向(虽然最近几年没有什么大突破了)
其实就OK了
到了复试的环节 有一个部分是英语口语 但是其实武大的也不见得有多好 而且就是一些日常会话 很简单
后面的专业面试 就需要自己努力了 你要回答好问题 然后说清楚自己的优势
在去复试以前能够联系一下想选择的导师 留下印象 这样就更好了
其实这些不光是写给你的
也是写给其他对武大摄影测量专业感兴趣的朋友
加油吧
4.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的发展趋势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作为基于影像的空间信息科学,是地球空间信息学(geo spatial information ,或称Geomatics) 的核心[1 ,2 ] 。
地球空间信息学是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贮、管理、显示和应用的集成科学与技术(见图) ,属于现代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范畴。2004 年,美国劳动部把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纳米和生物技术一起列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技术,其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地球空间信息获取的发展趋势具有多平台、多传感器、多比例尺和高光谱、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的明显特征。随着航天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将可以从各种航天、近空间、航空和地面平台上用紫、可见光、红外、微波、合成孔径雷达、激光雷达、太赫兹等多种传感器获取多种比例尺的目标影像,大大提高其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形成天地一体化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数据获取方法,为人们提供愈来愈多的影像和非影像数据。
随着新一代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GNSS)的发展,定位系统将以更高的精度自动测定各类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姿态,从而实现无地面控制的高精度、实时摄影测量与遥感。 地球空间信息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3 ] 。
目前,摄影测量与遥感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数据海量、信息不足、知识难求。利用网格技术进行网格计算给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需要在网格计算环境下解决下列问题[ 4 ] : ①在统一时空基准下自动地、实时地确定各类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和姿态; ②由各类接触和非接触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求解目标物理和几何特性的数学模型和一体化求解方法; ③多平台、多传感器遥感影像网格计算与信息提取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法; ④多源海量空间信息集成与融合方法; ⑤空间信息自动变化检测与实时更新; ⑥空间数据认知模式以及从海量空间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以发现用户需要的知识。
解决以上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从时空基准、遥感成像机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及数据挖掘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以实现几何与物理方程的整体反演求解,才能实现空间信息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 地球空间信息管理与分析的发展趋势是走向信息共享、互操作和网格化。
从网格计算的资源共享和协同计算观点看,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从单机GIS 系统发展到网络和移动地理信息系统(Web2GIS 和Mobile2GIS) ,下一步将走向网格地理信息系统( Grid2GIS) 。为此,需要解决地理空间数据存在的时间基准不一致、空间基准不一致、数据格式不一致和语义不一致引起的问题。
空间基准不一致引起的问题可以采用全球地心坐标系或坐标变换来解决;数据格式不一致可以用互操作软件解决;时态和语义不一致引起的问题较难解决。前者要解决空间数据的实时更新或建立时空地理信息系统,后者需要一个基于本体的空间信息语义网格来处理这些语义的差异,从而实现网格技术下空间信息的共享和互操作。
随着全球信息网格( GIG) 概念的提出,建立全球统一的空间信息网格已势在必行。为此,应在全球统一地理坐标框架下,根据自然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特征将全球分成粗细不等的格网,格网中心为经纬度坐标和全球地心坐标系坐标,格网内存贮各个地物及其属性特征,这种存贮方法特别适合于国家社会经济数据的空间统计与分析,使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空间数据挖掘和辅助决策上一个新的台阶。
地球空间信息成果应用的发展趋势是成果的多样化和应用的大众化与普适化。未来的地球空间信息成果产品可以是矢量的或栅格的,可以是图形的或影像的,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是静态图像或连续动画视频图像,可以是多媒体或流媒体,可以是虚拟现实或可量测的实景影像,也可以是上述各种形式产品的融合与集成。
长期以来,摄影测量与遥感主要面向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应用,作为基于影像的空间信息科学,它除了将继续在影像城市、虚拟数字地球和地理环境中得到应用之外,还有很大的潜力用于工业制造、医学诊断、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如果将原始或加工后的影像连同它们的方位元素和测量工具软件一起作为产品发布,则用户可在Web2. 0 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按需测量和按需解译,从而实现地球空间信息成果应用的大众化与普适化。
地球空间信息在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政府决策中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创造高效优质的服务模式,包括汽车导航、盲人导航、手机图形图像服务、智能小区服务、移动位置服务等基于位置的公众信息化服务。地球空间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包括对国家资源、环境、灾害调查和各种经济活动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的实时服务,为数字城市、数字港口、数字仓库、数字化物流配送等提供时空信息服务。
时空信息的全社会服务是拉动地球空间信息学和3S 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原动力,它具有上百亿的市场前景。 随着Google Eart h 、MSN Virt ual Eart h 、下一代互联网与Web2. 0 的出现,一个新的地理信息时代悄然而来。
新地理信息时代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专业用户,而且包括普通大众用户。在新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摄影测量与遥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