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嗜水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是水体等环境中广泛分布的常在菌,八十年代末以来在我国淡水养殖业大规模流行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本项目对该菌的外毒素、蛋白酶、S层、外膜蛋白、菌毛等主要毒力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作用作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检测方法。提出并从理论上阐明了如下观点:细菌是否有致病性,主要取决于毒力因子,即取决于内因,受到了同行的普遍认同。
为此类研究选择了正确的突破口/kyjg/dwyb/ssdl.htm 、罗非鱼溃烂病 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整个养殖期及水域中普遍存在,但只有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才可能引起罗非鱼的发病。病鱼体表充血,周围鳞片松动、脱落。
并逐渐溃烂成血红色斑状凹陷。病灶无特定位置,在头部躯干等全身各部位均有可能产生。
对病鱼进行解剖,可发现肝呈褐色、胆囊肿大呈墨绿色。 罗非鱼溃烂病的预防方法:要采用合适的养殖密度,及时地进入暖棚防治冻伤,定期采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并结合投喂渔必得、海珍宝等饲料药饵,饲料上要适当投喂些青绿饲料,提高鱼体的免疫力。
疾病发生后,及时捞出病鱼,移入优良的水质中进行暂养处理。同时在池塘中泼洒溴氯海因0.3ppm 或渔必得2ppm进行水体消毒,尽量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进一步刺激病灶处。
在使用外用药物的同时,结合内服中鱼尼考(o.15%)药饵5~7天即可。
2.嗜水气单胞菌
嗜水气单胞菌是水体等环境中广泛分布的常在菌,八十年代末以来在我国淡水养殖业大规模流行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造成极大经济损失。本项目对该菌的外毒素、蛋白酶、S层、外膜蛋白、菌毛等主要毒力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作用作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检测方法。提出并从理论上阐明了如下观点:细菌是否有致病性,主要取决于毒力因子,即取决于内因,受到了同行的普遍认同。为此类研究选择了正确的突破口
/kyjg/dwyb/ssdl.htm
、罗非鱼溃烂病
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整个养殖期及水域中普遍存在,但只有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才可能引起罗非鱼的发病。病鱼体表充血,周围鳞片松动、脱落。并逐渐溃烂成血红色斑状凹陷。病灶无特定位置,在头部躯干等全身各部位均有可能产生。对病鱼进行解剖,可发现肝呈褐色、胆囊肿大呈墨绿色。
罗非鱼溃烂病的预防方法:要采用合适的养殖密度,及时地进入暖棚防治冻伤,定期采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并结合投喂渔必得、海珍宝等饲料药饵,饲料上要适当投喂些青绿饲料,提高鱼体的免疫力。疾病发生后,及时捞出病鱼,移入优良的水质中进行暂养处理。同时在池塘中泼洒溴氯海因0.3ppm 或渔必得2ppm进行水体消毒,尽量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进一步刺激病灶处。在使用外用药物的同时,结合内服中鱼尼考(o.15%)药饵5~7天即可。
3.嗜水气单胞菌的基本资料
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在水温14.0~40.5℃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0~30.0℃ 为最适温度。PH值在6~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7;嗜水气单胞菌可在含盐量0‰~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
嗜水气单胞菌可以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溶血素、组织毒素、坏死毒素、肠毒素和蛋白酶等。从实际病例分析,可推断其主要通过肠道感染,能否感染取决于菌体对鱼肠道组织粘附力的强弱,粘附力的强弱又与菌株和鱼的种类有关,通常具有高粘附力的嗜水气单胞菌株才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 出血病病因的模型可以描述为:嗜水气单胞菌侵入鱼体后,先在肠道内增殖,再经门动脉循环进入肝脏、肾脏及其它组织,引起肝脏、肾脏等器官以及血液病变,继而出现全身症状。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可以参照以上的药物筛选结果,因嗜水气单胞菌的变异菌株较多,多数菌株对氟哌酸、菌必治敏感,所以要特别注意疗效,一般施药后病情有明显好转,死鱼大量减少,说明使用该药物有效。否则应及时换药。如选用口服药时,应注意所选药物肠道的吸收情况。其次是用药量要准确,施药量要达到最低杀菌浓度,各种药物的性质不同,用量也不同,如大黄常用量为饲料量的千分之十二,痢特灵为千分之二至三,服用磺胺药第一次用量要加倍等。此外施药方法要科学,中草药可使用煎剂,也可使用散剂,但必须以利于吸收;全池泼洒要选晴天上午,泼洒要均匀,怕光的药物全池泼洒时,要在下午傍晚进行。
疫苗免疫: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目前已经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控制。目前,我国在嗜水气单胞菌全菌灭活苗、减毒活疫苗和菌体成分亚单位苗的制备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该菌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不同鱼种之间分离的菌株差异明显,必须经过调查后才能使用,目前区域实验结果显示,有70%以上的宝葫芦。弱毒疫苗存在毒力反强等原因而导致免疫效果不佳。近些年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保护性抗原基因构建的基因工程疫苗以及更新一代的核酸疫苗,都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但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 1891年,Sanarelli描述了嗜水气单胞菌,当时他称之为Bacillus hydrophila fuscus ,随后人们发现该菌能引起蛙类“红腿病”。
1936年,Kluyver 和Van Niel 提出气单胞菌属的概念,将Sanarelli 描述的Bacillus hydrophila fuscus 称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AH) 。
1937年,Miles等从一名结肠炎患者的大便标本中分离获得。
1959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发现该菌能引起鱼类烂腮病和赤皮病。
1970年,嗜水气单胞菌确认为人的肠道病原菌。
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尤其水中广泛分布,一般为正常共栖菌,因此,长期以来对其致病性并未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该菌引起的鱼类疾病在中国大面积流行,给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才引起重视。
1986年,起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介水传染病、感染性腹泻、继发感染、败血症等频繁发生。其致病作用已成为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嗜水气单胞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