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计二学历要交毕业论文答辩的题目,不知道什么好写啊
毕业论文代笔写包答辩通过,1、***市企业创新财务效果分析与评价 2、企业社会责任强化与财务报告信息列报实证研究 3、行政事单位集中核算现状调查与效果分析 4、***企业(或公司)税收筹划探讨 5、投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相关问题研究 6、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7、***公司(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8、***机械制造业作业成本法应用问题研究 9、***企业财务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探讨 10、论成本领先战略在企业中的实施 11、会计实践教育创新模式探讨 12、***企业(或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研究 13、xxx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研究 14、xxx企业销售成本控制的研究 15、xxx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16、xxx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7、xxx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8、xxx公司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9、xx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 20、xxx公司其他应收款管理 21、xxx公司内部制度披露信息的效益与成本研究 22、xxx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动因研究 23、xxx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研究 24、xxx公司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内部控制及目标定位 25、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6、企业资产重组研究 27、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28、强化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29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30、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31、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32、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会计安全控制研究 33、中小企业破产兼并的财务问题研究 34、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与预警 35、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问题研究 36、论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 37、论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38、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39、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之异同 40、财务的分层管理探讨 41、对我国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内容及构成的设想 42、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 43、财务主管委派制与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44、分离财务与会计工作 加强财务管理 45、浅析往来帐项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46、论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运用 47、“零存货”模式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48、货币时间价值在财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49、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思 50、市场竞争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51、市场经济与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52、论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53、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 54、税费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5、所得税制下的财务管理分析 56、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探析 57、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58、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 59、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管理创新 60、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两大问题 61、民营企业家族制的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62、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63、论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64、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5、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66、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67、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68、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 69、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问题研究 70、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初探 71、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72、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7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4、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与税收管理 75、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76、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77、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战略 78、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 79、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研究 80、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关系研究 81、论财务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1. 论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对策 2. 浅议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 3. 试论如何改进企业的现金流管理质量 4.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5.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6. 企业采购的风险控制探讨 7. 论网络时代的财务管理 8.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浅析 9.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弊端与对策 10. 刍议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内外因素 11. 全面预算管理在玉柴股份的实践 12.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析陷阱 13. 提高财务报告质量: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14. 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15. 应收账款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16. 浅谈应收账款运作与管理 17.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 18. 浅探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与选择 19. 企业项目研发经费的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探讨 20. 浅谈现金流量表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21. 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22.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23. 论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24. 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5.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26. 浅论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 27. 国企财务监管理念需与时俱进 28. 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9.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30.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 31.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形成机制的探讨 32. 浅析在建工程的财务管理 33.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4. 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管理措施 35. 企业常见利润操纵方法的分析与对策 36. 我国高校负债风险的成因及化解策略 37. 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本质及其启示 38. 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研究 39.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
2.会计双学位写什么毕业论文比较好
二、选题范围 (一)、会计部分 1。
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2。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 3。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4。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5。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6。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7。
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8。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9。
论会计的国家性和国际性 10。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研究 11。
试论重组会计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13。
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于问题的思考 14。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15。
论会计目标 16。 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 17。
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 18。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19。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20。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 21。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22。合并会计报表研究 23。
企业并购会计研究 24。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25。
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26。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27。
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 28。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 29。
试论会计报告披露的范围 30。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32。 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33。
试论会计环境 34。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35。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36。试论新《会计法》下的会计监督体系 37。
新《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要求 38。试论会计法律责任 39。
股票期权会计研究 (二)、财务管理部分 1。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2。
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3。资本成本决策研究4。
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5。经营者薪酬计划 6。
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7。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8。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9。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10。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11。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12。
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 13。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 14。
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 15。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 16。
关于企业价值研究 17。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18。
企业并构财务问题研究 (题目宜具体化) 19。企业/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20。
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 21。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 22。
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 23。企业投资结构研究 24。
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 25。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26。
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27。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 28。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29。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30。
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 31。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32。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33。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 (三)、管理会计部分 1。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2。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3。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4。关于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研究 5。
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6。关于ABC法的研究 7。
责任会计的研究 8。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 9。
标准成本的研究 10。 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11。
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12。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13。
关于敏感性分析 14。关于成本控制方法 (四)、审计部分 1。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3。
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4。 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5。
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6。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7。
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8。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9。
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10。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1。
比较审计初探 12。 论经济效益审计 13。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4。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15。
对验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6。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7。
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18。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 19。
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20。 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21。
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22。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23。
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24。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5。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2。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4。
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6。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7。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8。
网络会计研究 9。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
3.求3000字会计论文
提供一些会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供参考。
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28.盈余管理研究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31.论绿色会计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44.试论会计监管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3.论杠杆收购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23.债转股问题研究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战略成本会计是指企业通过对投资决策和实施、研究开发与设计、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进行全面的监控,将这些监控贯穿于产品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从战略的角度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规划并控制成本使之保持在适度水平,以便在市场上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有效地完成既定的业绩要求,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管理。
由于电子技术运用于产业形成了高度电脑化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形成了新的制造环境。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成本会计技术。
战略成本会计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而把重点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正确地选择经营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在企业高层决策管理的应用 战略成本会计为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及时提供以外向型为主体的多样化信息和相应的分析研究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战略思考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据此高瞻远瞩地对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进。
4.求一篇会计专业本科论文
摘要:文章从目前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入手,在认真分析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主要根源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对策,为今后提高成人教育本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论文质量本科论文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成人教育会计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衡量其学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某项较为完整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
另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准确的查阅、分析、整理资料,形成科学思维方法、严谨工作作风、创新意识,逐步实现知识积累向能力生成的转化,真正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以适应自己所从事工作岗位的需要。为此,研究如何提高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很有必要。
目前,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在时间安排上占本科教育整体时间的25%左右,且各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具体的规定,为确保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了保证。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导致论文质量不高。
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1论文选题存在一定的缺憾 首先,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及要求基本是沿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的毕业论文进行的,与成教会计学专业的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
如:成教论文选题多是由全日制本科论文题目筛选而来,多侧重于科研领域的新观点、新问题;少有体现会计实践中的新现象、新业务、新问题的选题。致使学生不知如何入手,对今后的工作缺乏较直接的指导意义。
其次,部分论文的选题本身前人已经作过不少的探讨,而且在这些论文已有不少的成果,但我们仍就没有跳不出已有的、旧有的模式,老是“旧瓶装新酒”。 1。
2论文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会计理论、会计专业知识来撰写毕业论文。新的会计理论的产生,都来自于会计工作实践,但又不等同于会计实践,它带有一定程度的科学创新,论文中的某些观点必然反映会计学科的发展趋势。
然而绝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对书本知识或文献资料的简单堆砌,很少提出自己对已有理论新的阐释或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1。
3论文撰写格式不规范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的成教学生并没有围绕选题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阅读有关文献。而是只满足于图书资料、网上资料、专业教科书,闭门造车、拼凑论文。
结果是表现为撰写毕业论文技术不规范,缺乏平易生动的文采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性,内容重复,结构不合理,格式不规范,缺乏说服力,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 1。
4论文答辩有待夯实 论文答辩是考察成人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按照正规的答辩程序,答辩人首先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原因、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及研究价值,然后答辩委员会人员就论文中的相关问题向答辩人进行提问,以考核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学生在答辩过程中,由于前期工作欠扎实,对论文中的问题浅入浅出,与论文知识密切相关的深入问题很难回答出来,答辩委员会人员只能根据答辩者的简要说明,简单地提一、两个问题了事,答辩有时只是流于形式。 2。
1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 在成人教育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参加工作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再接受教育的,其学习目的功利色彩较浓,部分学生急功近利,只求结果,不重过程。至于毕业论文,思想上只想交差了事,通过网上下载、购买等途径,东拼西凑,匆匆应付,甚至抄袭别人的文章等。
根本没有把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作为提高自身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 2。
2缺乏足够的专业训练 成人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不一定要求在观点等方面有全“新”的价值,体现出什么“学术进步”,但论文结构与内容展开要基于会计实践,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手段,经过缜密论证,得出科学结论。然而现实是学生学术规范意识淡漠,平时缺乏必要的训练,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
从摘要到前言,从问题剖析到参考文献,有的学生只是从期刊上或文献资料上摘录一些资料,然后拼凑在一起就形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可以想象,如此形成的毕业论文内容上很难有自己的新意,形式上也是差强人意。
2。3部分指导教师责任心和师德意识不强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客观上存在有的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面对物质利益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在论文指导工作上敷衍了事,缺乏与学生定期的交流和必要的指导,中期检查公式化,不能因病施治,对症下药;审阅毕业论文时,对毕业论文的内容不求甚解,重“面子”轻“里子”,造成论文破绽百出,经不住推敲。
3。1引导成教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是成人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正规的训练过程,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诚信教育,提高他们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召开由指导教师、学生参加的。
5.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战略成本会计突破传统成本会计的局限,为现代企业管理开拓了新的战略管理领域。
本文就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高层决策,成本管理,市场定位以及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关键词:战略成本会计;企业管理;应用 战略成本会计是指企业通过对投资决策和实施、研究开发与设计、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进行全面的监控,将这些监控贯穿于产品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从战略的角度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规划并控制成本使之保持在适度水平,以便在市场上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有效地完成既定的业绩要求,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管理。由于电子技术运用于产业形成了高度电脑化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形成了新的制造环境。
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成本会计技术。战略成本会计突破了传统成本会计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而把重点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有利于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正确地选择经营战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在企业高层决策管理的应用 战略成本会计为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及时提供以外向型为主体的多样化信息和相应的分析研究资料,为企业高层领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战略思考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据此高瞻远瞩地对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综合透视,从中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及今后的战备趋向;并了解现有和潜在顾客目前的需求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而洞察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可能捕捉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战略成本会计管理在企业中获得领导者的支持,企业成功才会推广战略成本会计,进而开展战略管理。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是全员工程,其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基础数据收集以及改善行动都需要全员参与,实施战略成本会计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个人和组织的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组织机构也要为适应系统的成功实施进行再造。 二、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水平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体现,表明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部分,如何将战略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正确引进和运用于战略成本会计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的一步。
战略成本会计认为采购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采购成本,而且包括与低质量、低可靠性和不理想的运输条件相联系的成本。因此在对成本的管理中不应仅仅考虑采购价格,同时还应考虑到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和送货的及时性等多种因素,这样确定的成本涵盖的内容更全面,提供的数据更实际可靠。
在进行了对采购成本的归集处理工作后,还应分析价值链中采购环节每一作业与成本的关系,以作业为基础,按照因果关系把采购成本分配到其应承担的产品成本中,这样使得产品成本相关性大为增强。 企业不仅要设计出符合顾客需求并具 良好品质及机能的产品,且同时必须达成其成本目标。
至于中间过程是要透过降低多少材料费、加工费等来达成目标,则由各设计部门视其创意而定。要根据各个环境反馈的信息进行成本预估、确认设计部门目标达成的情况。
三、在企业市场定位管理中的应用 在战略成本会计系统中,首先考虑产品在市场的定位问题,一是考虑产品类型的定位;二是考虑产品在同行业中的定位。在生产阶段,成功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并且注意收集一些信息:如产品的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和生产组织等信息,财务信息,销售信息。
取得信息后,根据企业内部有限资源及外部市场环境,对不同条件下的决策目标求出备选方案。再结合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管理者的定性分析,从各种备选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最佳方案。
同时战略成本会计系统的实施也推动了企业信息化进程。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通过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使整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
四、企业售后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的目的即是降低总成本,对成本实行优化管理。主要应从适宜质量控制、网点布局控制、完善售后服务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产品质量的适宜水平控制,主要是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力求实现适宜质量与较低成本的最佳结合。为此,应当注重对质量成本的控制;其次,要注重从战略成本会计角度强化质量经济分析。
定期向户进行调查,然后将信息反馈给成本会计部门,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使成本质量得到优化配置,有效的削减隐没成本。销售阶段的的成本会计系统可以通过网点配置与布局的合理化进一步得以实现;最后,完善售后服务产品的售后服务对于企业稳定和吸引顾客源、促进销售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6.免费会计毕业论文(4000字左右)
浅论人力资源会计 【主题词】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确认 计量 报告 无形资产 基本内容 建立条件 【摘要】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其基本内容、建立条件等几方面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关系,人力资源会计属于无形资产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所谓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自从196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郝曼森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概念之后,通过一大批会计学者的坚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人力资源会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本文拟就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其基本内容、建立的条件等方面内容加以讨论。
一.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 1.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越来越大,投资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人力资源会计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 2.内部管理的需要。
现行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计入当期费用,不单独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变动的情况、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信息的需求。 3.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政府可以了解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维护与开发情况;同时,政府还可以运用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的力度,以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 4..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事实上,单从会计核算原则来考虑,现行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处理也有诸多不妥,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计入当期费用,违背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上的投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以上,属于资本性支出,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先予以资本化,然后在各收益期内分期摊销,而现行会计的做法却是将其全部费用化,作为当期费用入帐。
这样的做法在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工业经济时代一方面人力资源会计投资在数额上占总投资的比重太小,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难以体现;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投资支出的受益期不一辨别,其受益程度更是难以计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人力资源投资比重日益增大的今天,再将人力资源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势必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另一方面,将人力资源投资支出费用化,必然使各期盈亏报告不实,导致决策失误。将人力资源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必然导致低估当期盈利,造成决策失误;同时,当企业大量裁员时,尚未摊销的人力资源投资支出应作为人力资源流动的损失,计入当期费用,但现行会计并不能反映出这种损失,不利于经营者进行正确决策。
所以,从遵循会计原则的角度而言,实行人力资源会计也很有必要。 由此可见,无论从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而言,还是从维护会计核算原则而言,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都势在必行。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所谓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
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会计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投资视作了资产。所以要谈论人力资源会计,首先就要涉及到人力资源投资能否予以资本化!这一点历来是会计学者争论的焦点。
尽管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已经相当的多,但在其论述上,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这一问题是关系到人力资源会计能否存在的关键,所以,笔者认为仍有加以论述的必要。 所谓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以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下面我们根据资产的定义的要点,逐个分析人力资源投资是否可以资本化:首先,人力资源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而非劳动者本身,而劳动者的这种劳动能力显然是可以带来未来受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对企业所提供的未来利益难以像固定资产那样加以合理的预计与确定,所以人力资源不是资产。我们认为,“提供的未来利益的确定性”并非是一项经济资源被确定为资产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无形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就无法事先准确的确定,但我们仍将其视作资产,那么对人力资源为何就不能同等对待呢?其次,人力资源是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
这是因为企业花费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如招聘费、培训费、保险费、工资及福利费等各项支出本身都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这就使得以货币来相对客观的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可能。最后,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可以实际控制的。
对人力资源资本化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其所有权归劳动者所有,而企业无法拥有对劳动者的所有权,从而也就无法拥有和控制人力资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7.关于会计方面的毕业论文论题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
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
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
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近年来,会计工作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b] 1.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
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3.会计工作组织变化。
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4.现代新技术的运用。
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作,自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会计现代化进程。
中国会计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结合的问题。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
实现中国现代化,首先要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观环境制约的,并受管理的对象及要素、手段的影响。
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会计观念只有受到时代的、客观条件的冲击而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实现中国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预测和解释,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科学、合符逻辑地预测未来。
第三,中国会计的现代化要求会计研究角度的现代化。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参照系统,由过去纵向比较转变为纵向与横向比较,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以及国内与国外的比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工作,并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
1999年10月31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明确规定必需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
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
8.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浅析会计电算化字数:3200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审计环境要求进行审计变革的进程。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我们根据这些影响研究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切实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审计 中图分类号:F22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2-6809(2007)0710061-02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
在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完成普及会计电算化,但是,由于计算机可以大量存储信息并容易调用,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从广度上还大大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所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在审计线索的获取、审计的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及审计风险等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开展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必要性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的审计风险不断增大。
因而,不论对手工系统还是对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进行风险的重新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使计算机作弊不留痕迹,更具有隐蔽性。
因而,在美国有58%的内部审计部门参与了系统检测,而35%则被要求在系统运行前,对新系统签字批准,19%有权参与修改程序的审批,64%检查了程序编码,73%参与了系统研制阶段的审核,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防止使用计算机作弊,但是,全世界每年通过计算机被盗走的资金高到数百亿美元。这无疑给审计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和风险,正如国际会计联合会会长曾指出的:“会计师将不得不对实际上通过计算机报告的财务信息承担责任。”
在电算化系统下,数据由计算机集中处理,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不少软件都有取消审计、反计账、反结账的功能,可以对会计记录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特别是当有关人员故意篡改程序时,在电算化系统下就更不易被察觉,而程序一旦被篡改,就会导致连锁性、重复性错误。
内存资料可以毫不留痕迹地被消除篡改,若没有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其对于会计报表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从总体上看,在电算化系统下,固有风险更大一些,多数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把它设定为100%。
电算化系统下,数据处理的环节减少,并且数据处理过程都是不可见的,手工系统下一些原有的控制便不复存在。一般来说电算化系统下的控制风险和手工系统下的相比更高一些。
因而对电算化系统应采取更广泛的符合性测试。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有上升的趋势,若要把审计风险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就必须把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相应扩大实质性测试的内容及范围。 三、会计电算化的转变 电算化软件开发要从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准型,向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计算机核算特点相结合型转变 1.会计平衡验证方面的转变。
在手工会计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在登帐时,对总帐和明细帐,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等进行平衡登记,目的是对于发生的错误可以利用这种平衡登记方式检查差错。但会计电算化后,由于总帐和明细帐的数据均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计算机按照登录总帐和明细帐的程序命令将数据从凭证数据库中转移到总帐数据库和明细帐数据库,只要记帐凭证审核无误,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不可能发生数据运算错误。
所以,总帐金额一定衡等于各所属明细帐金额之和。那种在会计实务检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用来检验实务工作是否正确的最基本“平衡验证”,仍出现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就成为画蛇添足。
2.日记帐和明细帐功用的转变。手工会计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设置日记帐,主要是现金、银行存款的流动性强,业务频度较大,比较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
通过日记帐达到日清月结,从而增强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设置明细帐主要是为了归类信息,便于查询。
当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利用计算机较强的运算速度和可靠运算能力,对各种记帐凭证进行统计和求和,并对记帐凭证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日期、凭证号、摘要、科目代码、单位名称、金额、凭证类型等,若要了解货币资金的收支结余以及各明细帐的情况,只需敲入几个指令,其结果便跃入屏上。
针对货币资金管理的独特性,我认为改每日登记为每隔5天(或10天)登记一次,而对于明细帐除了年终存档外,平时就没有再设一个模块每月都去登记日记帐的必要了。 3.会计信息传输形式的转变。
在手工条件下,信息载体是纸张,不仅成本高,而且使大容量的信息处理和大范围的信息交流极受限制;同时运算速度慢。因此,对外提供信息时不得不将信息予以综合,并且主要采用定期(每月或每年)发布通用财务报告的方式输出会计信息,然后输入到使用者那里,使用者再将其进行解集。
现行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