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 的现状,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向
中文摘要: 弱势群体的问题已经得到政府和理论界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界定和分层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本文将城市弱势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说明他们所处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各层次群体之所以弱势的原因,从理论角度说明应该对城市弱势群体进行权益保护的理论依据,针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实际,倡议对其进行系统的权益保护,并在对城市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见解。 文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弱势群体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分析了城市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第三部分,指出了弱势群体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提出建立我国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体系建议。
目录:
中国城市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
引言 8-9
一、对弱势群体的界定 9-12
(一) 弱势群体的概念 9-11
(二) 弱势群体的划分 11
(三) 城市弱势群体的构成 11-12
二、城市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2-32
(一) 老、弱、病、残、妇等人群的弱势现状及成因 12-20
1、老、弱、病、残、妇的弱势现状 12-19
2、老、弱、病、残、妇的弱势原因 19-20
(二) 下岗失业者群体的弱势问题分析 20-24
1、下岗失业群体的现状 21-23
2、下岗失业群体的弱势原因 23-24
(三) 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弱势问题分析 24-30
1、农民工群体的弱势现状 25-27
2、农民工群体权益缺失的成因探析 27-30
(四) 城市自流人群的弱势问题分析 30-32
1、城市自流人群的弱势现状 30-31
2、城市自流人群的弱势成因 31-32
三、弱势群体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 32-35
(一) 势群体的存在不利于社会主义公平公正思想的实现 33
(二) 弱势群体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 33-34
(三) 弱势群体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34-35
四、建立我国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体系 35-50
(一) 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的法哲学依据 35-38
1、个人天赋共同财产说 35-36
2、分配正义思想 36
3、权利优先于善 36-37
4、平等关怀和尊重的权利 37
5、超越现代性的法 37-38
(二) 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权利保护理论意义 38-40
1、保证社会弱势群体尊严权利的享有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状况的基本标准之一 38-39
2、社会弱势群体各项权利的享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思想 39-40
(三)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实现 40-45
1、建立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 40-43
2、建立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机制 43-45
(四) 建立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 45-50
1、全面推行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45-47
2、大力发展社区服务 47-50
2.浅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的论文
浅谈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内容摘要:随着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本就紧张的就业压力更加突显,在这种氛围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每每受到威胁,为了保住工作,他们不得不忍气吞声,做出种种让步。
面对劳动者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我们有义务呼吁社会维护劳动者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关键词:就业权、报酬权、休息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权、劳动争议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城镇中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量过大,而且长期增长,远远超过了就业需求量,劳动就业压力非常大,并会长期存在。
在这种形势下劳动者就业方面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直接使劳动者更加看重劳动机会,也间接导致了在劳动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劳动者为了“保住工作”而放弃了合法权利的保护,这反而又放任了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使之有增无减。据统计,80%以上的劳动争议是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利造成的。
可见在这种劳动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劳动争议案件不断上升、涉及劳动者不断增多的新趋势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关系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问题,将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劳动者就业权的保障 劳动者就业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劳动者享有的一项基本的权利;是法律赋予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职业并通过劳动取得劳动报酬的一项资格能力。包括劳动者平等就业权、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就业权在各项劳动权力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权力。
(一)、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不因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
《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第七条用人单位在招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不适合从事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种族、宗教信仰为由拒绝录用或者提高录用标准。赋予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有利于促进劳动者之间的平等竞争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可见如在招聘广告中限制性别、信仰等条件,必需是国家特别规定的工种或岗位,否则就是违法招聘广告。譬如,某市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当地日报上登出招工启事:“本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为1000万美元,实力雄厚。
现招聘工人210人,条件如下:男女性别不限,均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因生产需要限理科班),有本市城镇正式户口,身体健康,年龄在24岁以下。”并有其他事项的规定。
但同为高中毕业的男女两位同学,男的如愿以偿,女的却未被录用。当到该公司人事部询问时,经理告诉她:“你的学历大低,不适合公司的工作,所以没有被录用”。
胡某认为自己具备了招工启事上所要求的“高中文凭”,符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条件。人事部经理遂告诉胡某,公司总经理特意指出,男职工是高中以上就可以了,女职工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才行,当初的表述是因为限于篇幅,“大专以上也是高中以上,并不矛盾嘛。”
胡某认为公司的前后标准不一样,致使其辞掉了原工作,现在无工可作,况且,永声家电公司的工作并不需要很多体力,因此招工时应当男女同等标准。胡某还了解到,公司总经理彭某曾表示过“女工将来事太多,不如男工利索”,并授意公司人事部搞区别对待。
像这样随意提高女职工录用标准,甚至拒绝录用女职工的情况相当普遍,如果企业都依此为标准招聘人员,那么对于妇女和那些年龄大的下岗工人来说找工作就更难了 。笔者认为当前在反就业歧视方面缺少明确具体的法律制裁措施,加上人们的认识观念不强,一些广告制作的部门、发布部门及广告的审核部门没有认真地履行审查的职责,才让这种有违反劳动法的招聘广告看上去有些“合法”了,目前这种违法招聘广告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建议有关部门进行完善招聘广告方面的法规,对招聘广告审查上有一套更具体的审查程序;对“就业歧视”行为进行制裁,并且在人们的观念上进行大力的引导和宣传。 (二)、劳动者自主择业权的保障。
劳动者享有自主择业权是劳动者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的法律体现,劳动者自主择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劳动热情,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有利于建立新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劳动者享有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张某系职业高中毕业生,分到某合资饭店工作,并与饭店正式签订了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
在劳动合同终止前的一个月,张某合同到期后不再与饭店续订一事向饭店提出了请求,饭店人事部表示同意并答复张某过一个月后来办手续。一个月以后,当张某手持接收单位的商调函找到饭店要求办理调离手续时,人事部负责人却突然提出:“要调走可以,但必须交齐后三年的培养费1200元,然后才给办理调动手续。”
张某认为,与饭店签订的是为期二年。
3.如何看待社会弱势群体,要两千自左右的论文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社会保险系统的服务对象是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怎样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与善等弱势群体的关系,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关注和善待弱势群体,是社保系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应首先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一、善待弱势群体是保持党群关系和谐带动社会和谐的关键措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实现这一目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善待弱势群体是根本性措施。 首先,善待弱势群体能够通过保发展来增和谐。
善待弱势群体要求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道理多数人都懂。社会保险保什么,如果只理解为保稳定显然没有到位,在保稳定的同时,实质上是保了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资本化,劳动力商品化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从全社会再生产来看,资本和劳动力商品这一对矛盾的统一性就是由社会保障来维系的。
所以说,养老保险本质意义是保障社会再生产,也就是保障经济发展。我们要通过做好社会保险工作促进发展,而发展又是解决一切不和谐问题的根本,所以善待弱势群体可以起到以发展增和谐的目的。
其次,善待弱势群体才能保改革促和谐。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我省国有企业机制不活,生产经营困难。
省委、省政府下决心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一年的攻坚,已基本完成国企改制任务,重塑了老工业基地的辉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社会保险部门充分发挥了“减震器”、“安全网”的作用,承担了大量的改制成本,帮助企业做好安置人员工作,维护参保职工的利益,将改革的 “阵痛”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比如改制企业提前五年内退人员,企业丧失管理能力的,由我们各级社保局管起来,这就是为国企改革分忧。 再次,善待弱势群体能够以公平求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受、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关学者在解读这一定义时指出,这六方面都涵盖公平的意思,而和谐社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公平。
可见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当前情况看,弱势群体地位低下、话语权不多,诉求能力有限,经济基础薄弱,心理素质脆弱,应该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大受益者,只有善待他们才能体现公平公正。
社会保险是二次分配,又属于社会生活范畴,本身做的就是维护公平的工作。善待弱势群体,实现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是社会保险部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直接贡献。
第四,善待弱势群体能够以稳定保和谐。当前人数最多的群体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弱势群体。
他们的困难和问题不解决,社会就很难稳定。特别是我们国家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上看社会财富还难以很好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
尤其是我省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相当多的弱势群体生活还不富裕,有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既养老还要养小。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还经常发生,上访的仍然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很重。
这两年虽然基本没有因为养老金和失业金发放问题的上访了,但涉及社会保险方面的个案上访仍存在。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社会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更要强调善待弱势群体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更加注重化解矛盾,更加关注弱势群体。 (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善待弱势群体 1、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变市民。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亿多,农村还有1.5亿富裕劳动力需要转移。大量的农民工进城,由于文化水平、自身素质的限制,绝大多数在从事着苦、脏、累、险,收入较低的工作,成为城市中新的弱势群体。
这些人的未来保障问题怎么解决,养老、失业怎么保障,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2、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改革,使弱势群体不断分化组合,呈现不稳定状态。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事业单位变为企业,优势企业变为劣势企业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地分化组合,重组、兼并、破产随时在进行,这些变化使社会弱势群体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采取有效措施从容应对,是我们社保机构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3、社会的老龄化加速到来。
据统计,我省1999年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省份。虽然老龄化是世界性的趋势,但我国的特殊性在于来势猛,绝对数大,未富先老。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都是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阶段以后,即。
4.浅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的论文
浅谈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内容摘要:随着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本就紧张的就业压力更加突显,在这种氛围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每每受到威胁,为了保住工作,他们不得不忍气吞声,做出种种让步。
面对劳动者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我们有义务呼吁社会维护劳动者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关键词:就业权、报酬权、休息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权、劳动争议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城镇中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量过大,而且长期增长,远远超过了就业需求量,劳动就业压力非常大,并会长期存在。
在这种形势下劳动者就业方面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直接使劳动者更加看重劳动机会,也间接导致了在劳动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劳动者为了“保住工作”而放弃了合法权利的保护,这反而又放任了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使之有增无减。据统计,80%以上的劳动争议是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利造成的。
可见在这种劳动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劳动争议案件不断上升、涉及劳动者不断增多的新趋势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关系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问题,将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劳动者就业权的保障劳动者就业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劳动者享有的一项基本的权利;是法律赋予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职业并通过劳动取得劳动报酬的一项资格能力。包括劳动者平等就业权、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就业权在各项劳动权力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权力。
(一)、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不因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
《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第七条用人单位在招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不适合从事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种族、宗教信仰为由拒绝录用或者提高录用标准。赋予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有利于促进劳动者之间的平等竞争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可见如在招聘广告中限制性别、信仰等条件,必需是国家特别规定的工种或岗位,否则就是违法招聘广告。譬如,某市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当地日报上登出招工启事:“本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为1000万美元,实力雄厚。
现招聘工人210人,条件如下:男女性别不限,均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因生产需要限理科班),有本市城镇正式户口,身体健康,年龄在24岁以下。”并有其他事项的规定。
但同为高中毕业的男女两位同学,男的如愿以偿,女的却未被录用。当到该公司人事部询问时,经理告诉她:“你的学历大低,不适合公司的工作,所以没有被录用”。
胡某认为自己具备了招工启事上所要求的“高中文凭”,符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条件。人事部经理遂告诉胡某,公司总经理特意指出,男职工是高中以上就可以了,女职工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才行,当初的表述是因为限于篇幅,“大专以上也是高中以上,并不矛盾嘛。”
胡某认为公司的前后标准不一样,致使其辞掉了原工作,现在无工可作,况且,永声家电公司的工作并不需要很多体力,因此招工时应当男女同等标准。胡某还了解到,公司总经理彭某曾表示过“女工将来事太多,不如男工利索”,并授意公司人事部搞区别对待。
像这样随意提高女职工录用标准,甚至拒绝录用女职工的情况相当普遍,如果企业都依此为标准招聘人员,那么对于妇女和那些年龄大的下岗工人来说找工作就更难了 。笔者认为当前在反就业歧视方面缺少明确具体的法律制裁措施,加上人们的认识观念不强,一些广告制作的部门、发布部门及广告的审核部门没有认真地履行审查的职责,才让这种有违反劳动法的招聘广告看上去有些“合法”了,目前这种违法招聘广告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建议有关部门进行完善招聘广告方面的法规,对招聘广告审查上有一套更具体的审查程序;对“就业歧视”行为进行制裁,并且在人们的观念上进行大力的引导和宣传。(二)、劳动者自主择业权的保障。
劳动者享有自主择业权是劳动者人格独立和意志自由的法律体现,劳动者自主择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劳动热情,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有利于建立新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劳动者享有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张某系职业高中毕业生,分到某合资饭店工作,并与饭店正式签订了为期二年的劳动合同。
在劳动合同终止前的一个月,张某合同到期后不再与饭店续订一事向饭店提出了请求,饭店人事部表示同意并答复张某过一个月后来办手续。一个月以后,当张某手持接收单位的商调函找到饭店要求办理调离手续时,人事部负责人却突然提出:“要调走可以,但必须交齐后三年的培养费1200元,然后才给办理调动手续。”
张某认为,与饭店签订的是为期。
5.论人权的宪法保护的论文一篇
人权的宪法保障 ----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综述 -------------------------------------------------------------------------------- 杨福忠 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山东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暨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 于2005年10月22日至23日在泉城济南召开。
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宪法学教授、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和关心宪法学发展的政府实务部门的公务人员计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人权的宪法保障”,有130多名学者提交了论文。
与会者围绕着“人权与公民权”、“人权的立法保障”、“人权的司法保障”以及“人权入宪与依宪执政”、“人权公约的实施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现将本次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人权与公民权 学者们普遍认识到人权保障是宪法的核心价值,强调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政的宗旨和目的。
有学者指出人权和公民权问题,不仅是宪法和宪法学的主体内容,而且是宪法和宪政的核心和实质所在,是宪法学的理论基点和逻辑起点。 (一)关于人权和公民权的关系。
有的学者认为人权与公民权的关系,是人权的源与流、人权的自然形式与其法律形式的关系,体现着现代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结构的宪政格局;而公民基本权利是法定化人权——公民权的集中体现,是基本人权法律化的载体。有的学者则侧重研究了二者的区别:第一,两者的主体不同。
人权的享有者是“人”,只要是一个人,那么人权便与之相伴,不附带任何条件。而公民权的享有者必须是国家承认的“公民”。
享有公民权利的前提是拥有公民资格。公民资格本身是一种参与政治的资格。
因此,只有当一个人获得明确的公民资格身份时,他才能享有公民权利。第二,两者的来源不同。
人权随“人”而来,先于国家和宪法而存在。公民权则是来源于宪法,因宪法而产生了国家权力和公民权的划分。
人权是不断被认知,其实它原本就存在;公民权利是不断被确认,是因为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发生新的调整。第三,两者所受限制不同。
人权行使的原则是不违反明文禁止的规则;公民权则须严格遵守宪法(包括宪法性法律)的明文规定。第四,普适程度不一。
人权不分多数与少数,不分强者与弱者,每个人都一视同仁地享有;公民权是一种成员权,可以存在国家和文化差异。 (二)关于人权与基本权利的关系。
学者们普遍认识到,所谓人权是指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主要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权利,从权利的形态上看,属于应然权利。
它不考虑各国具体制度和现有的物质条件,仅以人性为根据。因此,人权的主体应该是普遍的人、抽象的人,不分国籍、种族、民族、宗教、性别、年龄、职务、财富、教育等外在身份的人。
但是,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人权在受到各国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同时,也被同时赋予一种国内法上的“有限”地位。这首先表现在宪法和法律以保障自己本国的公民的人权为主,从而使“人权”转变为“公民权利”。
其次,关于人权的内容,作为道德和应然层面的人权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一切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都应该包括在内,但是作为宪法和法律保障的人权是较为具体和明确的,从宪法上来讲,是指在人权体系中,那些具有重要地位,并为人们所必不可少的权利,即所谓的基本权利。所以,当人权进入宪法和法律的保障范围后,人权就由一种应然权利转变为一种法定权利,因此可以说,基本权利就是人权在宪法上的表现形式,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差别除了前面讲过的主体不同和内容不同之外,还包括:(1)产生时间的不同。
人权产生的时间早于基本权利;(2)表现形式的不同。人权通常以宣言的方式出现,表明其为一国或特定人群的政治主张和宣示,如《世界人权宣言》,而基本权利是获得国家法律认可的权利,其表现形式通常是一国的宪法。
(3)法律效力不同。由于人权仅为某一国家和群体的政治宣示,故其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国基本权利内容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但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力。
而基本权利则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关于基本权利。
本次年会学者们提交论文和研讨表现出一个突出特点是注意从宪法规范的层面研究法定化的具体人权,即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宪法学研究人权的特点。 1.在基本权利理论方面,本次研讨中表现出了宪法学者们的智慧,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有学者针对传统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侧重讨论了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和国家相应承担的给付义务。指出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是指公民基本权利所具有的请求国家作为某种行为,从而享受一定利益的功能。
受益权功能所针对的乃是国家的积极义务,也就是国家要以积极的作为,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提供一定的服务或者给付,所给付的内容可以是保障权利实现的法律程序和服务,也可以是对公民在物质上、经济上的资助。在这种意义上,受益权功能又可以称为“给付权功能”、或者“分享权功能”,相对应的国家义务可以称为“给付义务”。
有的学者讨论了基本权利竞合的成因和解决方法问题,指出由于基本权利规范的特殊构造与基。
6.论保护我国弱势群体的几点建议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目前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单一,覆盖面窄,为维护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就要进一步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体体现在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更多的偏向农村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其次,完善我国的保险制度,主要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等。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援助体制,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的特殊身份,为他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还要完善司法救济程序,目前普遍存在诉讼费用高、司法审判时间长的问题,在实践中药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身体状况和文化程度;制定专门保护弱势群体的专门法律。
促进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就会。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增加就业就会,吸纳劳动力较多的服务业;并落实优惠政策,采取灵活的用人措施,组织失业和下岗人员以临时工、小时工、弹性工时等灵活就业形式搞劳务承包。
7.求一篇浅谈权利与义务的论文
2、试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关系。
答:基本权利是由宪法律规范所确定的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体系,所谓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基本权利作为宪法调整的权利形态,在整个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与基础地位。
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在社会生活中公民需要履行不同形式的法律义务,其中对于国家来说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即对公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义务构成宪法规定功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决定着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基本权力与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层次上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1)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辨证统一关系 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个一般原理,为现代人权观念所公认。
正如《世界人权宣言》所强调的:"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的时候,只受法律所确定的限制,而确定该限制的唯一目的就在于保证对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由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属性所决定。
因为人的权利只能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在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某一主体享有某项权利,就意味着要求其他主体有尊重并不得侵犯这项权利的义务。
否则,任何人的权利都无法实现和得到保障。但是,权利和义务又有可分性的一面。
因为权利和义务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与范畴。在实际行使当中,有的主体可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有的主体则可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2)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价值主次关系 有学者认为,基本权利和基本权利应当以权利本位,因为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权利是义务存在的依据和意义,法律设定义务的目的就在于保护权利的实现。还有一种认为,法律作为社会控制、规范手段,在技术方面有两种规范形式:赋予权利或权力,施加义务约束。
而相比之下,后者是更为有效的方式。单纯地宣告公民权利,不足以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及各级机关重大的决策失误,而对于公职人员的行为设定义务规范和决策程序,有利于社会有效地实现对管理组织反控的目标。
实际上,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问题,两者之间不存在以谁为本位的问题,撇开法律赋予谁以权利和加给谁以义务这一本质问题,讨论谁为本位是没有意义的。权利本位说把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绝对化,将权利的主导地位固定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quot;以重点论否定了两点论"。
事实上不存在固定的和普遍的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作为矛盾统一体的各方的地位是依条件变化的。从法律规范的构成上看,权利和义务是保护和约束人们行为的两个方面,其质的规定性由具体行为的主导方面是保护还是约束所决定。
由于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独存在,故而根本就无固定的权利或义务本位。从法的关系的构成要素看,权利和义务是人们一定关系的定型化。
在同一法律关系中,法对统治阶级是权利本位,而对被统治阶级则是义务本位。 3、简述基本义务的特征。
答: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本义务表明公民的宪法地位。基本义务是公民作为统治对象而负担的义务,是公民宪法地位的直接体现。
第二,基本义务具有制度保障或法律保留的性质。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是具体立法的宪法依据,通常具有一种伦理的、宣言的效尤基本义务是公民宪法地位的高度概括,它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部门法才能具体化和现实化。
如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但在宪法中,纳税义务只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还没有变为现实的义务。纳税义务的现实化与具体化须通过国家立法变为现实的义务。
纳税义务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税法》而得以现实化和具体化,并通过租税平等与租税法律主义而得到保护。因此,立法者在制定《税法》时要以宪法规定的纳税义务为依据。
第三,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的一体性。在宪法实践中,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关系并非始终具有对应性;但两者以不同的形式保持着内在的一体性。
有些基本权利与义务是直接结合为一体的。如受教育权与劳动权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其他的基本权利从表现形式看,并不一定具有相应的基本义务,但基本义务的规定实际上构成基本权利运行的宪法界限。一部宪法典规定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数量是不平衡的,通常基本权利的数量大于基本义务数量。
但这并不说明基本义务不重要,它只能表明基本权利与义务的不同存在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履行基本义务的过程本身就是享有基本权利。
如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同时它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行使监督权的条件。在现代社会中,在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基本权利的价值体系,两者处于同等的地位,把基本义务仅仅看作是"种责任或负担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应当从积极的角度揭示基本义务的地位与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浅谈社会弱势群体权利法律保护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