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跪求几篇关于咖啡厅设计的论文
喧嚣里的静谧
豪门咖啡厅的设计浅谈
摘要:在一个简练的咖啡厅空间,利用材料、色彩、灯光以及线条、纹样的不同形式的结合,表达一个统一的主题。
关键词:咖啡厅现代古典风格
2.我设计了一个咖啡厅,毕业论文要怎么写呀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3.咖啡厅设计
你这个问题有点宽泛了,一般来说咖啡厅装修和设计要遵循几个原则:1、在造型上,以圆形,直线,折线为主要构成,简洁明朗利落。
2、在色彩上,以深灰色,玫瑰红色,白色,不锈钢色为基本色,对比强烈可识别性高。3、在材质上,除利用钢材,玻璃以外,木制部分为水曲柳擦色和防腐木材,石材为透光石材和黑色石材,局部点缀不锈钢。
4、座位规划上,分为包间,雅座,散座3个大类型,细分为双人座,四人座,六人座和异性座位。现在很多咖啡厅装修设计都在走复合式餐饮服务的路线。
比如可以提供西餐、中餐套饭、铁板烧、以及包括咖啡在内的多种特调饮品的咖啡厅。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的消费空间会广泛一些。
再者,由于西餐的价格偏高,所以比较适合商务用餐的人群,设计的时候,你的消费人群定位对设计而言也是很重要的,这点也要考虑进去。
4.我要写有关 咖啡馆的论文 不知道要看些什么书、什么杂志
最早的咖啡馆叫做“Kaveh Kanes”,是在麦加建成的。
尽管最初是出于一种宗教目的,但很快这些地方就成了下棋、闲聊、唱歌、跳舞和欣赏音乐的中心。从麦加开始,咖啡馆又遍及亚丁、梅迪纳(Medina)和开罗(Cairo)。
现在的咖啡馆是人们休闲、商务交流的场所。 目前普遍认为,人类首次在非洲发现咖啡。
亚洲人浮士德内罗尼的《不知道睡觉的修道院》里记载了这个故事:埃塞俄比亚的牧羊少年发现自己的羊群吃了灌木上的红色果实之后,兴奋不已地不肯回家。他以为羊群中毒了,但是几个小时之后,羊群恢复正常。
少年自己尝了一口这个果实,顿时倦意全消。他把这个发现告诉周围的人,夜晚需要长时间静修的基督教修士们开始把它当成日常食用的提神食品。
咖啡的历史 以上这个关于人类最初认识咖啡的故事发生在五、六世纪。 公元6世纪,埃塞俄比亚人统治也门50年,咖啡传播到阿拉伯世界的也门地区,人们开始大量种植咖啡树。
16世纪,土耳其人占领了也门,当地的咖啡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土耳其人开始将咖啡资源利用起来,经也门的摩卡港出口欧洲赚外汇。虽然19世纪摩卡港被苏伊士运河取代,但是“摩卡咖啡”已经是菜单上的保留节目了。
1616年,荷兰人把咖啡树苗偷运到自己的首都;随后的1658年,荷属殖民地斯里兰卡也有了咖啡树的身影。1699年,咖啡树进入印尼。
而法国人此时也在紧锣密鼓地在自己国家试种、在法属殖民地广泛种植咖啡树。这样,亚洲、南美、中南美、非洲,都有了咖啡树。
基本上,咖啡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殖民者功不可没。以前的教科书告诉我,殖民者是坏蛋强盗,现在看看似乎不是这么简单的。
咖啡馆的历史 土耳其人占领了也门之后,随着宗教的传播,16世纪,第一家咖啡馆在麦加建立。咖啡从药品性质发展成为大众饮料,据说与15世纪中国的郑和下西洋有关,郑和传播的茶文化让回教徒领悟到,原来提神饮料也可以成为日常生活用品。
持这种观点的人指出,今天土耳其人喝咖啡的用具与中国人的茶杯很相似。 君士坦丁堡与欧洲大陆通商频繁,1615年,威尼斯商人把咖啡贩运到意大利,最初这是昂贵饮料,但是很快,1620年之后,咖啡在欧洲走向了世俗化。
欧洲的第一家咖啡馆于165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建立,咖啡馆随之在伦敦风起云涌,很快变成了“公开的思想交流地”,有点类似今天的论坛BBS,呵呵。可以说,在现代印刷业发展之前,咖啡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媒体沙龙的作用。
1669年,咖啡被法国人了解。咖啡馆对法国最大的影响应该是体现在法国大革命上,看过《悲惨世界》的人大概还记得起义者们就是在咖啡馆里策划革命的吧。
大革命的风潮过去之后,咖啡馆又摇身一变,成了艺术青年聚集地。以前看的《莫奈与印象派》和《毕加索传》里,不止一次提到巴黎的蒙马特区咖啡馆;与之齐名的,是拉丁区咖啡馆,这是作家、诗人和哲学家最爱去的地方,比如海明威、萨特和贝克特等人,巴黎第一家咖啡馆普洛科布也在拉丁区。
1683年,维也纳人阴差阳错地得到了穆斯林不肯外泻的咖啡豆。维也纳首家咖啡馆“蓝瓶子”开张。
不过这些基督徒们不喜欢穆斯林的饮料,聪明的老板柯其斯基过滤掉咖啡渣,并且把牛奶到入咖啡中,这,就是今天拿铁(LATTE)咖啡的原型。维也纳咖啡馆的特点是,里面飘荡着音乐与拿铁气味的空气。
写到这里,忍不住了,真的真的想去瞻仰一下贝多芬去过的维也纳中央咖啡馆啊。 1670年,咖啡进入德国,严谨的德国人一直争论着咖啡是否有利健康,所以咖啡馆直到1721年才在德国大量出现。
但是到了19世纪,德国人却抓住了历史机遇,在咖啡产业上大赚特赚。当时的美洲咖啡种植园主在废奴浪潮的冲击下,开始向欧洲招募咖啡农。
这样,至少有80%的危地马拉咖啡豆经德国商人之手运往欧洲各地。两次世界大战轮番洗牌,到了今天,德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消费国,人均消费量则远高于美国。
以前只知道德国人能喝啤酒,今天才知道他们如此全面发展,佩服。 臭大街的小资们最爱的咖啡里总是泛着牛奶泡沫,对,这是意大利咖啡,Cappuccino和Espresso,前者是热牛奶咖啡,后者是蒸馏咖啡。
1945年,意大利人加贾(现在这也是咖啡器具品牌了)发明的新型蒸馏器,风靡欧洲。意大利的咖啡馆和英法不同,他们是精致随意而富有艺术气息的。
随意体现在咖啡馆的装潢,艺术气息呢,呵呵,他们露天喝咖啡的地方,周围是斗兽场和米开朗其罗的雕塑。 日本人是在明治维新时期才接受西方生活方式之代表的咖啡的。
而大概很多人想起日本时,第一个念头是,那里什么东西都很昂贵很昂贵吧?的确,东京银座的咖啡馆动辄几十美元,但是最贵的却是咖啡杯子。他们喜欢用英国骨瓷咖啡杯盛咖啡,价值几万甚至百万日元。
当然喽,这是高档咖啡馆,一般人去真锅上岛就可以了呀。最厉害的地方,是日本人的雅俗共赏:最昂贵的咖啡在日本,最cheap的咖啡,速溶咖啡和罐装咖啡也是日本人发明的! 而活泼的美国人似乎不大在乎咖啡的卖相和味道,他们甚至在咖啡里加入鸡蛋!美国人常用的咖啡壶叫沸煮壶,上层放咖啡粉,下层放水,加热后。
5.咖啡厅毕业论文应该找一些什么样的文献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咖啡厅设计类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