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会写关于南水北调的论文
南 水 北 调 工 程 的 利 与 弊 南水北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1.华北和西北普遍缺水,限制了该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南方水资源丰富,大量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就流入大海3.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南方水多(80%)耕地少(40%),北方水少(20%)耕地多(60%)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实行了南水北调工程. 意义: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全部实施后,多年平均调引长江水380—480亿m3,将缓解黄、淮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促进调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差城乡居民的生活供水条件和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既能做到工业生产用水,灌溉农田,又能对城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目前价格水平,南水北调工程年均经济效益达600—800亿元。
可以说,中国的南水北调堪称当今世界规模最大、难度大的工程,是一项造福的民义工程 线路: 这个工程分三条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利用京杭大运河向华北京津唐调水。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利:水量大;可直接利用京航运河;沿途输水量大。 弊:污染严重;山东以南需要抽水,而当地电力缺乏。
中线工程:从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向华北调水。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利:水质较好;地形南高,可以自流;弊;后期工程需要三峡建成;线路较长而且需要新挖。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一些支流向黄河调水。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利:距离短;水质好;弊:地形复杂,穿越山区多,工程量过大; 对生态的影响: 中线工程的二期目标是每年从长江向北方调水400亿立方米,再加上南水北调东线和西线工程的每年调水量600亿立方米,总共每年从长江向北方调水1000亿立方米,占长江口平均年径流量的10%以上。
长江入海水量的减少,将引起海水倒灌,长江口泥沙冲淤状况的变化,长江口鱼类生活的条件变化。 对经济的影响: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地区长期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对于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控制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如何做好南水北调工程工作科技论文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南水北调,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性工程。
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靠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导致了一系列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危及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许多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
南水北调能够有效实现中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
南水北调实现水资源的调剂置换,可以有效减轻北方地区对黄河水和地下水的依赖,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减轻黄河的压力,对支持西部大开发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关于南水北调的议论文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工程。
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该工程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对[1] 。
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汉江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2] 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应合理控制,保证在不影响南方生态的情况下滋补北方。中线导致汉江流域出现旱情、洞庭湖等诸湖泊骤减;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东线水面连年降低。
2014年1月15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建设目标:中线如期通水、东线运行平稳。[3] 工程简介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该工程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对[1] 。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汉江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2] 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西线工程没有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应合理控制,保证在不影响南方生态的情况下滋补北方。
中线导致汉江流域出现旱情、洞庭湖等诸湖泊骤减;破坏水循环自然平衡,东线水面连年降低。2014年1月15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14年建设目标:中线如期通水、东线运行平稳。
[3] 工程简介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4] 南水北调[5] 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
[6]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最终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建设时间约需40-50年。建成后将解决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
[6]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7] :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西线工程截至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东线工程开工最早,并且有现成输水道。中线工程:水源70%从陕西的汉中,安康,商洛地区,汇聚至汉江流向丹江口水库,[8] 从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扩容的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经河南南阳的淅川陶岔渠首闸,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及时向黄河下游补水。截至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
规划调水规模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4.【南水北调作文】
我国是缺水国家,北方部分城市缺水尤其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2年底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它的建成将极大缓解北方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西线、中线已破土动工,建成后将解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的用水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重视水质和生态问题.总体方案: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跨流域调水对调水区、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引起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东、中、西三条线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基本相同: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证,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遏止并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三条线路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利影响,经研究后认为:采取必要措施后,这些不利影响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不影响工程决策.这样可以么?。
5.如何做好南水北调工程工作科技论文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南水北调,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性工程。
中国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靠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导致了一系列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危及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北方严重缺水的同时,南方却有许多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
南水北调能够有效实现中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
南水北调实现水资源的调剂置换,可以有效减轻北方地区对黄河水和地下水的依赖,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减轻黄河的压力,对支持西部大开发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6.南水北调作文600字
春风浩荡,碧水欢歌.今天,全国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在这里举办仪式,正式拉开“共饮丹江水、保护母亲河”活动的序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水利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向来自南水北调中线沿线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等五省市的青少年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爱护丹江口水库、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保护长江母亲河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是缓解北方干旱缺水、保障供水安全的重大水利工程,也是遏制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生态工程.如果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横贯我国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的一条巨龙,那么,丹江口水库就是镶嵌龙首的一颗璀璨明珠.珍惜丹江、呵护丹江,就是关心南水北调、支持南水北调,就是爱护长江、保护母亲河.我们高兴地看到,保护母亲河行动开展5年来,一直把保护长江作为行动的重要内容,在治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保护长江水资源、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今天,保护母亲河行动又聚焦丹江库区,通过举办“同一条河”文化活动、保护母亲河使者上北京、建设饮水思源林、开展生态监护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环境保护.这一活动的开展,必将进一步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丹江水质,改善库区和沿线生态环境,确保一库清水到首都,到干渴的北方. 动员全社会关注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包括流域管理机构在内的各级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目前,丹江口水库虽然水质良好,但是,局部区域和支流污染严重,对丹江口库区的水质安全构成隐患,加之丹江口地区人口密度大、土地负荷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极为困难.为此,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一道,更加密切地配合共青团中央、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水利部以及有关部委,加快库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小流域生态建设,综合运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强化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把保护母亲河工作做实、做好. 早在2500年前,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今天,科学发展观赋予古老的中华文明新鲜的时代内涵,让我们携起手来,“共饮丹江水,保护母亲河”,让丹江清水长流,让大江碧波永驻。
7.关于南水北调的作文,谈自己梦想的作文范文
“南水北调”是一项宏伟的输送工程,而源头刚好在我们南边,这也示意着我们南边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充当“环保小卫士”,保护好水的源头,不让它遭到垃圾与污水的攻击。
可是有一个词语叫做“口是心非”。有一些人嘴上说要保护环境,却有着乱扔垃圾的坏习惯。我们这位地球虽然很无私,但是她却无时无刻不在遭受人类无情的攻击:在各种工厂旁,经常会有一股刺鼻的浓烟从高大的烟囱里飘出,渐渐升上大气层;吃完零食的塑料袋被随手扔在了马路边,而垃圾箱就在不远处;工业工厂里的污水被就近排放到附近的河流里,原本鱼类繁多的小河,在经过废水的污染后,变得死气沉沉,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鱼,现在都飘浮在水面上,一动也不动;在温暖的房子里,电视和空调都在照常工作,而屋内却没有一个人;新买的笔记本被随手扔进了垃圾桶里,却只用了几页……
因污染环境而引起的自然灾害也有很多,就拿土地荒漠化来说,我国每年都会有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荒漠化,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为了地球母亲能减少痛苦,我呼吁所有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不随手丢垃圾,不随地吐痰,看到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在家中时,要随手关灯,用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劝阻自己身边的人不乱砍乱伐,不污染河流,不浪费纸张,用过的纸尽量循环使用。
地球母亲正在流下伤心的眼泪,难道我们还要坐以待毙?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行动起来吧,保护地球,其实就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称职的环保小卫士吧!
8.《南水北调》作文怎么写
我国是缺水国家,北方部分城市缺水尤其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2年底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它的建成将极大缓解北方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西线、中线已破土动工,建成后将解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的用水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重视水质和生态问题。
总体方案: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跨流域调水对调水区、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引起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东、中、西三条线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基本相同: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证,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遏止并逐步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三条线路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利影响,经研究后认为:采取必要措施后,这些不利影响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不影响工程决策。
9.小学四年级如何写好南水北调科技论文小学四年级如何以对话的形式写
小学四年级作文辅导 将介绍一些简单的写作经验! 1。
情境再现看到文题中提供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发对某段相同经历的回忆和感受,可以以回忆经过为主,也可以夹叙夹议。 例1:5岁那年的儿童节,天气炎热,我和妈妈去买菜,市场里有卖小鸡的。
圆滚滚的身子,金黄色的小嘴,毛茸茸的羽毛,别提多可爱了。 于是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了一只。
例2:灰色,往往暗含着一种悲伤,让人想要抱头痛哭,那一年的儿童节正是如此。 似乎还在一个欢度六一的梦中,似乎各种各样新奇、好玩的东西还摆在我面前时,妈妈叫醒了我。
快起床,一会去上课,我给你报的数学班今天不歇。还有下午去上作文课,晚上家教来讲英语。
我的天啊!老妈,今天是儿童节!我极不情愿地起了床,一步一步向学校挪去。在煎熬中,儿童节过去了。
上天,求求你,下一次我要金色的儿童节,我要快乐。 这两篇文同是对过去儿童节经历的回忆,同一情境下,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文章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同。
2。 由情境引发感想 例3:在儿童节那天,我再也不会去索取那些精美的玩具,而是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打球,放松心情。
因为我已经明白了:父母为了我们生活舒适,不辞劳苦地努力工作,我们不应该去索取,更应该去回报。 在儿童节那天,我再也不会去商场肆意地消费,而是把钱捐给大山里贫困的孩子,让他们可以上学,受到良好的教育。
因为我已经明白了:我们生活在如此好的环境中,不能忘记了那些可怜的孩子们,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这种写作方式是通过对比,表达对情境中所提问题的看法和自己的主张。
3。根据情境设计理想中渴望的经历 例4:再给我一个儿童节,我会陪伴你们灾区的孩子们。
你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美好的学校,失去了美好的家园。我会带去同胞的祝福,安慰你们,鼓励你们。
我会与你们玩耍,把丰富的知识教给你们,让你们走出哭泣与无奈,孤独与迷惘。再给我一个儿童节,我会陪伴你们。
方案一:我们可以做一天钟点工。平时我们很少帮父母做家务,利用儿童节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擦擦桌子,扫扫地,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
方案二:我们可以做一天社区志愿者。平时我们很少了解小区的情况,利用儿童节我们可以到社区去,帮助做一做宣传,拜访空巢老人,表达我们对社会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