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戏剧鉴赏的论文3000字左右
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是一部历经千锤百炼的戏剧经典作品,由上海京剧院改编创演,是至今久演不衰的当家剧目。
其中光彩照人的孤胆英雄杨子荣历经几代人传颂,鲜活的英雄形象久驻人们心底。著名谭派文武老生童祥苓在剧中成功地扮演杨子荣而一举成名,享誉国内海外。
他在剧中乔装改扮土匪胡彪带着《秘密联络图》只身打入惯匪坐山雕的魔窟,凭过人的胆识,睿智的机敏,取得匪首们的信任,除夕夜,与战友里应外合将土匪全歼在威虎厅里。 他在只身打入匪巢的途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以充沛的激情,高亢的声腔,激越的旋律,刀刻斧凿般地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至今传唱不衰。
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北滨河公园由市文化局、电视台联合举办“京评帮票友大赛”时,一晚上有五位参赛选手登台演唱此段,各展风采,气势夺人。难怪主持人风趣地说:“好家伙,今晚上一连打了五只虎!” 这其中的深厚内涵和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伴随着一连串铿锵有力的“长锤”,引出了气势如虹地前奏。乐曲明快清晰,时而轻重有序,时而缓急有致,裹挟着一段悠扬雄浑的号声,奏出该剧的主旋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变奏曲。
随后惟妙惟肖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伴奏乐如波斓起伏,层层推进,为英雄出场作足铺垫。“二黄导板”“穿林海”一出口犹如异峰凸起,先声夺人。
“跨雪原”尽显含蓄深沉,“气冲”二字不失委婉细腻。此时观众在聆听演唱时或通过荧屏的展现,或通过镜头的摇曳 欣赏到茫茫雪原、密密的林海那壮观的北国风光,衬托出英雄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霄汉”则唱得响遏行云,始终在高八度音域里延展,以京剧中特有的“擞音”演唱得干净利落而不拖泥带水,展现杨子荣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的英雄情结。每每唱到此处,演员淋漓尽致地发挥必定得到观众的“满堂彩”和雷鸣般的掌声。
接下来在弹拨乐的引导下,伴随着顿挫有力的锣镲声和恢宏交响乐,改换装束的杨子荣扬鞭催马疾驶而出,观众眼前为之一亮,英雄形象羽翼丰满地呈现在台上。矫健的骑马舞蹈生动地表现英雄驰骋在林海雪原之上,此时有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剧照,那就是杨子荣在舞台上勒马、上山、等一系列舞蹈动作后,猛然大幅度跃起,右手持鞭,左手后甩并被敞亮的大衣雪白色羊皮里遮盖,在空中劈叉大跳的同时扭头回身亮相,造型潇洒,动作漂亮,再加上杨子荣背后那挺拔的参天青松,强烈的几缕阳光 穿过密匝匝的林海斜射下来,通过镜头的仰拍,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倍增英雄气概。
随着伴奏乐嘎然而止,只见英雄手一挥,传来一声清脆的鞭响,马的嘶鸣裹挟着锣响引出一句“回龙”。“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拖腔顿挫简洁,直抒胸臆。
“原板”中“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中的“海”字唱得委婉含蓄,真情流露。“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唱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表现出英雄为了人民为了党甘愿赴汤蹈火的决心。
“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中的“恨”字稍有力度连带着“得”字唱得清新别致,引发出英雄为民剿匪的迫切希望。此句中间的过门及“散板”“迎来春色”后的伴奏交响乐如烘云托月般地奏出孱孱溪水声,仿佛将人们带进春光明媚、流水淙淙的美妙意境,让人心驰神往。
“换人间”则从“人”字开始音调逐级上升,直至归韵到“间”字时拖长凸起,高亢悠扬,彰显英雄对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 后半段的“西皮快板”可谓是声腔创作者对京剧声乐一大贡献,大段唱腔里由“二黄转西皮”是打破以往的程式化,独巨匠心的声腔革新,以节奏紧凑的“西皮快板”表现主人公坚定的剿匪信念。
“党”字拉长但不拖沓,突出党的重要性。 “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围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进威虎山。
誓把坐山雕,埋葬在山涧,壮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渊。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巢定教它”,这速度极快的68个字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清脆入耳,字字铿锵有力,传递着英雄人物内心激荡的情绪,听来动人心弦。
“地覆天翻!”则唱散,节拍自由地拖长,起伏跌宕一气呵成而达到高潮,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英雄的壮志情怀。 这段从童祥苓那慷慨激昂、高低自如的首唱到几十年后流派纷呈、名家荟萃 的今天,各名家对这段经典唱段都赋予不同的神韵。
我品味过当红杨派老生于魁智的宽厚酣畅、隽永质朴;领略着余派名家耿其昌的委婉细腻、激越悠扬;也欣赏过“海派”著名老生关栋天那清朗高亢、潇洒飘逸。各自的韵味,不同的神采都使我如醉如痴,百听不厌,从而领略京剧那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与无穷魅力。
不仅丰富和陶冶了我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弘扬民族艺术,让国粹薪火相传的信心。
2.写一篇关于戏剧的论文 1500字 自选角度
如果楼主觉得多,可以自己删。
戏剧起源 关于戏剧起源,有九种说法。在此,我们只详细讨论各种关于戏剧起源的歌舞说的观点。
歌舞说,此说又可析为三种: (1)宫廷乐舞说,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云:“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优伶实始于此。”刘始培在《原戏》中根据古代乐舞多有妆扮人物之事实,认为“戏曲者,导源于古代乐舞者也……则固与后世戏曲相近者也。”
常任侠在《在国原始的音乐舞蹈与戏剧》中,较为系统的考察了原始音乐舞蹈的戏剧因素后认为“原始社会中的简单的音乐舞蹈,便是后来做成完美戏剧的前躯”。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将中国戏剧的最早源头溯至“周秦的乐舞”。
(2)上古歌舞说,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开篇首句云:“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我们知道一切艺术起源于劳动,中国的歌舞也不例外。
《书经.舜典》上说:“予击石附石,百兽率舞。”所谓百兽率舞,并不是像后来的儒家所神秘化的那样,说是在圣人当世连百兽都来朝拜舞蹈了,这种舞是用石相击或用手击石来打出节秦的,那时连鼓也没有,可见是很原始的。
到后来才有了鼓,所谓“鼓之舞之,”这就进一步了。这种舞可能是出去打猎以前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也可能是打猎回来之后的一种庆祝仪式,《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鏖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
这是战国时代关于古代乐舞的一种传说。可以透过这段歌舞的描写看出一幅原始猎人在山林中打猎的景象:“一面呼啸,一面打着、各种陶器、石器发响去恐吓野兽,于是野兽们就狼奔豸突地逃走而终于落网了,这位原始时代的艺术家“质”(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全体人民)就是按生活中的实际来创造了狩猎舞,这时所谓的“百兽”实际是人披兽皮而“舞”的场景,不过是对于狩猎生活的愉快和兴奋的回忆罢了。
当然,这时的场景都是已经艺术化了,音乐、舞蹈都是已经节奏化了的,这种舞蹈带着浓厚的仪式性,它是响氏族的保护神或始祖祈祷,以求这次出去打猎获得丰收,或者是打猎回来为了酬谢神祗而举行的。但不管它是什么仪式,也不管它披着多厚的原始宗教的外衣,其实际意义,乃是一种对于劳动的演习、锻炼,这不光是锻炼了猎人们的熟练程度,而且也培养了年轻的猎人,《书经.舜典》中有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
“胄子”的注解是贵族子弟,但原始社会没有贵族,恐怕就是年轻武士了,用乐舞去教年轻武士,不是锻炼他们又是什么呢?因为它的内容就是原始人狩猎动作的模仿。 既然是模仿劳动的动作,这也就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表演了。
原始的舞蹈总是和歌相伴的,他们决不是闷声不响地跳,而是一面跳一面欢呼歌唱。《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
投足而歌八阕。”略可想见当时的情形。
在原始社会,歌舞不止狩猎舞一种,还有战争舞,它的性质和狩猎舞是差不多的,到了进入农耕时代,又产生了一系列有关农事的祭典,如“蜡”如“雩”。蜡是在年终时,为了酬谢与农事有关的八位神灵而举行的。
在这一天,公社的成员是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唱歌跳舞的。这种风气一直遗留到春秋时代。
《孔子家语.观乡》说:“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为乐也。
孔子曰: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劳动农民一年辛苦后的欢乐。
相传“蜡”是伊耆氏所首创,一说伊耆氏就是神农氏足见这是与农业发达时期密切相连的风俗。“雩”是天旱求雨的祭祀。
《周礼.春官》“宗伯”下记载:“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周记》的记载虽然是奴隶社会的事,但显然是原始时代的遗留下来的风俗,除此之外,在原始公社的许多节日也举行舞蹈。
例如男女相爱,也有一个节日,大家会合在一起来唱歌跳舞。这个节日在汉民族就是祭祀氏族女始祖的日子,所跳的舞据说就叫做“万舞”现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所谓“跳月”“摇马郎”“歌墟”等可能就是这种节日遗留下来的形态。
原始歌舞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全民性。到了奴隶社会,有了阶级,在艺术上的情况也就起了变化,这时祭祀仪式已经不复是全民性的节日歌舞,它成了只是奴隶主贵族所专有的了,第一个把天下传给自己儿子的禹,当他治水成功,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之后,立刻“命皋陶作为夏龠九成,以昭其功”见《吕氏春秋.古乐》这里的乐舞已经开始失去全民的意义,而成为夸耀个人功绩的手段了,禹的儿子启也学习他这一手,用歌舞来夸耀,并装点自己的威严。
据传说他三次上天,从天上偷来了《九招》(即《九韶》)歌舞,在“大穆之野”举行表演。从此以后,奴隶主贵族们便把本是属于全民的歌舞拿来歌颂自己的功德,《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说:“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
而《大武》之舞却又是歌颂周武王和周公灭商及平定奴隶叛乱的武功的,这是所谓“武舞”它是手执盾牌和武器而舞蹈的,还有。
3.有关戏曲服装的论文
戏曲服装文化是戏曲文化与服装文化双重作用的结果,是戏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中国重文轻技的传统观念影响,制作精美的戏曲服装的工艺手段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也鲜见文献记载,极少受人关注,随着戏曲市场的整体滑坡,传统戏曲服装的制作工艺渐趋衰落,部分重要工序已经开始出现缺项。漫谈戏曲中的水袖技法与表演
戏曲服装来源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和照搬,而是经过了 艺术 加工和处理,它比生活更夸张,更鲜明,更能表现出剧中人物的社会地位。
水袖,是传统服装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古代真实的生活。演员为了借助水袖来表演,先在袖口上加块白布作为水袖,后来 发展 成为白绸子更增添了美感,在演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特点,以虚拟的动作传神,以夸张方法取胜,以节奏鲜明见长。从角色、行当的划分到身段的表演,历代戏曲演员设计了许多优美的水袖动作与技巧,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一、借水袖动作表现人物情
水袖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繁复的身段都要水袖配合来表演。但真实生活中,人绝没有随时舞动袖子的道理。舞水袖是一种艺术手段。艺术又是生活的加工、夸张与美化。在戏曲舞台上,当表现人物情感的时候,有重点地舞动水袖,往往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加强了表现力,使人印象深刻。由于表演者明确了此剧,此时此地用此水袖动作的目地性,绝不是为炫耀自己的水袖功,而是服从于剧中人物的需要,用来表达思想感情而打动观众的。一些艺术家们借助水袖动作来表现人物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为我们今后的人物刻画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贵妃醉酒》中,就运用了投袖、拂袖、抖袖等多种水袖动作表现杨玉环的幽怨、凄婉之情。
穿带水袖的服装,一举一动都与全身动作,舞台部位以及 音乐 节奏等有着密切关系。用得好,有助于人物刻画,为表演生色,否则,成为累赘,起不到好的作用。程砚秋的水袖表演功夫精深,曾经 总结 出一套水袖表演动作要领,被后辈演员奉为圭枭。他在电影《荒山泪》中饰演张慧珠,就有近百种水袖动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尚小云演《乾坤福寿镜》在“失子惊疯”一折里,胡氏寻子不着,精神失常,他就使用了转袖、抓袖、抛袖等多种水袖技巧,精妙绝伦,美不胜收,把人物的规定情感表达得入木三分。
二、活用水袖技巧于表演之中
关于水袖的具体技法有多种多样,程砚秋先生曾总结十个字,为“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后人又发展了十个字为“翻、搭、绕、云、旋、抓、摆、拉、垂、刀”。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说,只把我个人的体会简述如下。翻袖用法,中指,食指用劲,用“扬”、“抖”,往往先翻袖,有单、双、上、下、左、右的不同,这一动作用得较多;绕袖用法,中指捏住水袖中缝,转腕子,水袖绕手上,如《三击掌》中唱“不能不能万不能”时,双手绕袖,举至右肩甩下去。绕袖可正,可反,此袖如拧麻花;云袖用法,云手袖,连续云手,圆而不乱,可正可反,尚派多用此袖法;旋袖用法,手掌平伸,以肘带动腕子旋转水袖,两掌中如同各托一圆盘转动非常绝妙;刀袖用法,两袖抡动如大刀花,有正,有反。再如秦腔《打神告庙》就是水袖运用较多的一折戏,当敫桂英怀着一腔悲愤跌跌撞撞地跑到海神庙,大喊“海神爷”,这时演员运用了“双直抛袖”快速“双抓袖”的技巧,表示见到海神爷时压抑不住悲愤的情感,冲到海神爷面前时借鉴了基本功中的“双后抛袖”随着刺滑动作上身平躺于地面,水袖在滑动中随身落下,此时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水袖的表演技巧结合在一起,表现得淋漓尽致,非常符合人物此时此地的心境,这一技巧的运用正好与观众的审美情感趋于一致,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增强了人物的感染力,把人物的一腔愤怒乃至神魂颠倒,使水袖技巧与舞蹈身段相糅合,创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当希望彻底破灭,她决定以死了结时,走上神案的敫桂英撕下水袖向空中抛去,一条白绫缓缓而下。她手抚白绫,然后转身,表现了人物敫桂英的复仇意志,又一次展现了柔弱女子的刚烈性格。
一个好的演员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对人物的理解、感受,借用戏曲程式舞蹈的表现手段塑造人物,不只局限于外部形态,而且要深入到对人物精神,灵魂的刻画之中。所以,《打神告庙》这折戏,演员的水袖功不管是收是放,是动是静,也不管动作幅度是大是小,都会给人们留下一种情之所至的感觉。一双水袖化入了人物情感之中,又与身段、表演、音乐 融为一体,达到了形与神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正是水袖 艺术 魅力的所在。
4.请问戏剧影视学的论文可以投哪些核心期刊呢
1、电影戏文类杂志
3、戏曲戏剧专门的杂志,
5.急求一篇关于戏曲文化的2000字论文
看看这几个能帮到你吗?
舞台的节奏特征分析[戏曲表演论文]
摘要:本文将以我在排演戏曲、话剧、舞剧为基础,结合排练中思索,学习,解惑的过程,浅谈舞台表演节奏的重要性。写这篇文章的初衷籍于探讨、学习舞台节奏的规律,灵活自如的运用于舞台,真正做出好看的戏呈献给大家。
关键词:节奏 戏曲节奏 话剧节奏 舞蹈节奏
目录
一.戏曲舞台的节奏
(一)戏曲舞台的节奏特征
1无声不歌
2无动不舞
3歌舞相融
(二)戏曲节奏变换
二.话剧舞台的节奏
(一)话剧节奏
(二)《青春禁忌游戏》排练体会
三. 舞蹈剧场的节奏
(一)舞蹈节奏
(二)《中国制造——游园惊梦》
下面还有两个:
简析古筝在舞蹈伴奏中的作用[戏曲音乐论文]
浅谈二胡的演奏技术[戏曲音乐-民乐方向]
这类论文找起来还真有点难哦!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设计论文戏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