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需呼伦贝尔发展历史论文1000字左右别太多字
1950年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人民政府。
1952年建立鄂伦春自治旗,旗政府设于小二沟。1958年8月1日,撤销索伦旗,建立鄂温克族自治旗;8月15日撤销莫力达瓦旗,建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同年底,鄂伦春自治旗政府迁至阿里河。 1953年4月1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署,撤销呼纳盟。
海拉尔和满洲里为自治区直辖市。 1954年5月31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区合并成立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为一级政权。
1957年2月21 日,改称呼伦贝尔人民委员会。1958年6月1日撤销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改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机构,设行政公署。
1967年12月20日建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为临时权力机构。 1969年8月1日,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建制。
1979年7月1 日呼伦贝尔恢复为内蒙古自治区建制。 1980年,撤销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建立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
2002年,呼伦贝尔撤盟设市。 呼伦贝尔行政体制数经变化,海拉尔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2.急需呼伦贝尔发展历史论文
1950年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人民政府。
1952年建立鄂伦春自治旗,旗政府设于小二沟。1958年8月1日,撤销索伦旗,建立鄂温克族自治旗;8月15日撤销莫力达瓦旗,建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同年底,鄂伦春自治旗政府迁至阿里河。 1953年4月1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署,撤销呼纳盟。
海拉尔和满洲里为自治区直辖市。 1954年5月31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区合并成立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为一级政权。
1957年2月21 日,改称呼伦贝尔人民委员会。1958年6月1日撤销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改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机构,设行政公署。
1967年12月20日建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为临时权力机构。 1969年8月1日,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建制。
1979年7月1 日呼伦贝尔恢复为内蒙古自治区建制。 1980年,撤销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建立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
2002年,呼伦贝尔撤盟设市。 呼伦贝尔行政体制数经变化,海拉尔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3.呼伦贝尔地理位置,文化历史,风土人情
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
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23公里的边境线,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历史:呼伦贝尔见诸史籍最早的是东胡。公元前209年匈奴人统一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 呼伦贝尔大草原一左贤王庭辖地。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鲜卑与东汉“通驿使”,这是公元49年。此时,鲜卑人已经走出森林,生活在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额尔古纳河流域以及达赉湖畔,并发展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北魏时期,大兴安岭东有乌洛侯等室韦诸部,岭西有地豆于等室韦部。
隋时,室韦分五部,生活于呼伦贝尔的是北室韦、钵室韦和深末怛室韦。唐时,室韦分为九部,居嫩江(那河)沿岸的为达末娄部、达姤部,乌罗浑部和黄头部;居大兴安岭以西者为:居俱轮泊(今达赉湖)南的乌素固部、移塞没部塞曷支部和鲜部(黑车子室韦);居额尔古纳河沿岸的西室韦部、大室韦部和蒙兀室韦部。
7-8世纪,突厥人和回纥人先后进入呼伦贝尔岭西地区,这里一度成为突厥和回纥的东部边地。9世纪末和10世纪初,岭西逐渐成为乌古烈和塔塔儿人的驻地,岭东成为契丹人的势力范围。
10世纪初至12世纪,呼伦贝尔属辽国。 12世纪初至13世纪初,这块土地属金国。
成吉思汗先祖蒙兀室韦部在额尔古纳河流域日益成长壮大起来后,公元8世纪他们西迁到斡难河、土拉河、乌尔逊河发源地肯特山地区。当成吉思汗登上汗位后,他又重返呼伦贝尔,从塔塔儿人手中夺取了呼伦贝尔。
成吉思汗最终统一了北方蒙古高原。统一的、强大的蒙古民族,也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
蒙古帝国建立后,1214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先后分封给他大弟拙赤。
4.地名实际上是一种文化 作文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大如省、自治区、市县名称,小到镇、村、街道、桥梁名称,还有大量的雅称、简称、别称等。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涵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
地名是各民族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一种语言符号,除了表示城市、农村、河流、山脉、道路、街巷等地理位置以外,地名词与社会、文化历史的联系也是很密切的。它的词义往往既反映着人们对地形、地物及地理位置的具体认识,同时也反映着该地的历史人文的变迁。而这一切都是借助地名的语音特点和词义特点来表现的。所以,汉语中的地名,也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
原始人类同地名是无缘的,地名应该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后的产物。最早的地名大约就是借用图腾的名称,这从国内一些少数民族的地名可以推断。比如云南彝族,曾以虎为图腾,哀牢山有彝村就名“罗摩”(母虎),山岗就叫“纳罗”(黑虎),意谓母虎族、黑虎族居住的村落、山岗(参见牛汝辰《中国地名文化》)。又云南有“鹤拓”一名,据张了先生的考证,其起源就与白族先民的鹤图腾祟拜有关。汉民族的历史地名也留下了图腾的痕迹。如山西汾河一名,就因一个一度定居此地的崇拜风鸟图腾的部落而得(王克林《汾河释名》),“风”,古与“风”通假,则也可读如“分”“汾”。不过由于时世迁易,比较难于考证罢了。 现代汉语的词汇在数量上是以双音节为主的,但在历史上却经历了一个从单音节到双音节的发展过程。汉语地名词的发展也不例外。商代和周代的地名大多数是单音节的,如商代七次迁都,七个都城名都是单音节的:毫、嚣、相、邢、庇、奄、殷。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名也还是单音节占优势。但到了汉代,单音节的地名就不多见了。现代汉语中的地名一般都是由专名和通名构成,所以至少是双音节的(一些书面语中的简称如沪、津、京除外),甚至也不乏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六音节等多音节的地名,如石家庄、羊肠子沟、大秃顶子山、一三五食
2
宿站。这说明,地名词在语音上的演变过程与整个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步调是一致的。
汉语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而且专名在前,通名在后。比如江苏省、南京市中的“省”、“市”就是通名,放在最后;而“江苏”、“南京”就是专名。由于地名是中性词,所以不包含“老”、“小”、“阿”这样富于感情色彩的词头,也不用叠音和虚字。通名和专名一般都是有着特定意义的实词类。
一、汉语地名起名根据不同性质粗略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通名,如:山类:山、峰、岭、冈、坡、丘、陵、高原、山脉水类:水、河、江、湖、泊、溪、池、潭、沟、浦、海地貌类:岛、港、湾、洲、角、屿、半岛、盆地、沙漠;
二)、人类居住聚落建筑的通名,如:聚落类:乡、村、庄、镇、巷、街、道、路、弄、胡同、坊口、条、新村;建筑类:楼、台、亭、阁、城;寺、庙、宫、观、店、堂铺、集、墟、场、市、店
以上如“寺”、“庙”等多属各种宗教的建筑物名,历史上由于宗教信仰的繁盛也常用来做地名通称。“道”、“路”在古代曾经一度作为行政区划的通名,近代起演变成街道通名。
三)、国家行政区域划分的通名。
中国的行政区划,在漫长的历史上,变化很大。先秦代诸侯鼎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古中国为:十六郡,郡的下面设县,这是最早的全国统一的行政区汉承秦制。唐代分全国为十五道,“道”成为最大的行政域。宋代又改“道”为“路”。古中国由于朝代更迭,地名经常改动,故而同一个行政区域往往有好几个名称,给后,带来了不少麻烦。“省”的行政区划始建于清朝,中华民沿用之。新中国成立后,作了调整变革,定为:省、自治区、特区、自治州、市、县、区、街道、镇、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呼伦贝尔地名文化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