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新闻采访的论文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摘要]:随着传播学的发展,新闻学与传播学以及相应的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之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紧张,先后产生了不同乃至对立的看法:或主张新闻学吸取传播学来完善自身,或倡导用传播学来取代新闻学,或批评传播学统治了新闻教育。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缺乏深入的体认。本文在回顾有关讨论演进轨迹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学术立场或学术取向、研究方法等方面,深入辨析了新闻学与传播学(主要是大众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
由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异质性与关联性相互交织,我们应当更加理性地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促进彼此间的互动与吸取,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使新闻学与传播学获得更大的发展,不必人为轩轾,制造“你死我活”的无谓争论。 [关键词]:新闻学 传播学 学科关系一、讨论新闻学与传播学之关系的历史回顾 自1978年开始引进、介绍西方传播学以来,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就逐渐呈现在国人的学术视域中。
这是因为,要阐述什么是传播学,就牵涉到与新闻学的关系。譬如,早在80年代中期,就有研究者断言:“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学理’为重点,新闻学以‘术’为重点。”
[1] 显然,这样的比较已涉及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 进入90年代,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成为学界关注和讨论的学科建设问题。
1992年,王泽华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之比较》一文中比较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提出“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不同层次和分支,但传播学又不能代替新闻学。” [2] 从此,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特别是传播学能否取代新闻学,就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1996年,喻权域《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调研随记》写道:1995年6月在成都出席第四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期间,作者利用会议空隙“与来自各大学新闻系、新闻研究所和报社、电台、电视台的学者专家,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结果,“接触过的所有学者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不能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
[3] 作者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开展调研,且强调“不能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显然包含了一个前提性问题,那就是学界已经出现了“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观点。 检索有关文献,不难发现90年代中期确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1994年,明安香在《新闻学向传播学的历史性发展》一文中写道,随着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新闻学’这一传统概念和术语同其所研究的众多媒介对象、庞杂的传播实践相比,就像恐龙蛋同其破壳而出迅速为庞然大物的恐龙一样,极不相衬、极不适应。”因此,“当前世界上新闻学正在向传播学发展”,这是一种“历史性趋势”。
而“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已确定无疑进入了大众传播阶段。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我国新闻学研究及时转入到以传播学、大众传播学为主的研究,已经势在必行。”
[4] 尽管明安香没用“取代”一词,但文章内容特别是结论确乎有“以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意味。1995年,邵培仁在《新闻传播学》一书中则明确提出:传统新闻学“正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老,即将成为‘一门绝望的学问’”,“给新闻学植入新的基因,注入新的血液,引进新的方法,是新闻学获得新生的唯一出路”[5] 。
因此,“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再以传播学替换新闻传播学,这实在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趋势,历史的必然,并不以那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左右它、阻挡它。”[6] 其后,邵培仁在一篇论文中又重申:“用‘新闻传播’取代‘新闻报道’、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乃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7] 邵培仁的说法是“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不过他又说“再以传播学替换新闻传播学”,将其观点概括为“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似乎不成问题。与邵培仁的主观设想不同,裘正义则从事实上判定传播学已开始取代新闻学。
他在一次研讨会上说:“学科的发展即意味着否定。传播学通过自身的研究已部分地取代了新闻学。”
[8]。
2.求关于新闻采访的论文,3000~5000字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摘要]:随着传播学的发展,新闻学与传播学以及相应的新闻教育与传播教育之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紧张,先后产生了不同乃至对立的看法:或主张新闻学吸取传播学来完善自身,或倡导用传播学来取代新闻学,或批评传播学统治了新闻教育。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缺乏深入的体认。本文在回顾有关讨论演进轨迹的基础上,从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学术立场或学术取向、研究方法等方面,深入辨析了新闻学与传播学(主要是大众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
由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的异质性与关联性相互交织,我们应当更加理性地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促进彼此间的互动与吸取,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使新闻学与传播学获得更大的发展,不必人为轩轾,制造“你死我活”的无谓争论。 [关键词]:新闻学 传播学 学科关系一、讨论新闻学与传播学之关系的历史回顾 自1978年开始引进、介绍西方传播学以来,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就逐渐呈现在国人的学术视域中。
这是因为,要阐述什么是传播学,就牵涉到与新闻学的关系。譬如,早在80年代中期,就有研究者断言:“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学理’为重点,新闻学以‘术’为重点。”
[1] 显然,这样的比较已涉及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 进入90年代,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成为学界关注和讨论的学科建设问题。
1992年,王泽华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之比较》一文中比较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提出“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不同层次和分支,但传播学又不能代替新闻学。” [2] 从此,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特别是传播学能否取代新闻学,就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1996年,喻权域《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调研随记》写道:1995年6月在成都出席第四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期间,作者利用会议空隙“与来自各大学新闻系、新闻研究所和报社、电台、电视台的学者专家,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结果,“接触过的所有学者专家,几乎一致认为:不能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
[3] 作者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开展调研,且强调“不能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显然包含了一个前提性问题,那就是学界已经出现了“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观点。 检索有关文献,不难发现90年代中期确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1994年,明安香在《新闻学向传播学的历史性发展》一文中写道,随着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新闻学’这一传统概念和术语同其所研究的众多媒介对象、庞杂的传播实践相比,就像恐龙蛋同其破壳而出迅速为庞然大物的恐龙一样,极不相衬、极不适应。”因此,“当前世界上新闻学正在向传播学发展”,这是一种“历史性趋势”。
而“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已确定无疑进入了大众传播阶段。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我国新闻学研究及时转入到以传播学、大众传播学为主的研究,已经势在必行。”
[4] 尽管明安香没用“取代”一词,但文章内容特别是结论确乎有“以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意味。1995年,邵培仁在《新闻传播学》一书中则明确提出:传统新闻学“正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老,即将成为‘一门绝望的学问’”,“给新闻学植入新的基因,注入新的血液,引进新的方法,是新闻学获得新生的唯一出路”[5] 。
因此,“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再以传播学替换新闻传播学,这实在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趋势,历史的必然,并不以那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左右它、阻挡它。”[6] 其后,邵培仁在一篇论文中又重申:“用‘新闻传播’取代‘新闻报道’、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乃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7] 邵培仁的说法是“用新闻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不过他又说“再以传播学替换新闻传播学”,将其观点概括为“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似乎不成问题。与邵培仁的主观设想不同,裘正义则从事实上判定传播学已开始取代新闻学。
他在一次研讨会上说:“学科的发展即意味着否定。传播学通过自身的研究已部分地取代了新闻学。”
[8]。
3.新闻专业毕业论文什么论题比较好
提供一些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参考。
1、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 2、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发布会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 3、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 4、新闻特写研究 5、深度报道研究 6、新闻叙事研究 7、网络新闻研究 8、电视声画面研究 9、电视艺术研究 10、电视诗歌散文创作研究11、“超级女生”的广告效应研究 12、试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 13、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质 14、试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5、试论媒体语言的“雅”与“俗” 16、电视新闻语言研究 17、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18、记者的修养 19、论都市报的舆论监督作用 20、论报纸的新闻策划 21、论都市报的发展趋势 22、新闻评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23、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24、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形象分析 25、网络“暴力”初探 26、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摄影 27、浅析电视“选秀”节目 28、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博客”网站的兴起 29、论“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 30、论“民生新闻”报道中“煽情”的艺术 31、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 32、论公益性新闻策划 33、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34、主持人的形象塑造 35、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 36、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 37、电视体育新闻现场报道研究 38、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 39、电视讲坛节目的传播学审视 40、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关系 41、论新闻报道失实 42、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 43、舆论引导和新闻报道的关系 44、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 45、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46、从“选秀节目”看电视竞争性复制策略 47、报纸要强化品牌意识 48、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的角色意识 49、名牌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 50、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新闻报道 51、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52、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 53、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 54、从“芙蓉姐姐”现象看网络传播效果 55、现代电视传媒的品牌策略 56、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 57、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58、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59、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60、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1、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62、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63、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64、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65、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66、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67、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68、论报纸的组合报道 69、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70、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71、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 72、报纸品牌个性塑造 73、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74、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75、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76、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77、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78、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79、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80、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81、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82、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83、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84、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85、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86、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 87、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88、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89、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 90、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91、网络言论的传播与管理 92、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93、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94、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 95、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 96、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 97、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 98、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 99、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 100、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 101、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102、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03、广告创意理论研究104、广告诉求理论研究105、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106、和谐与冲突——广告传播中的社会问题研究107、论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08、论违法广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109、论我国广告法规的体系与监管模式110、我国广告业发展趋势111、从创意视角分析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差距112、优秀广告作品的创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13、如何看待名人广告114、论房产广告的文化诉求115、报刊广告文案创作116、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117、广告中的女性形象118、网络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分析119、试论广告创意技巧120、试论广告写作的方法与技巧121、突发公共事件与媒体报道122、《百家讲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123、从《艺术人生》看人生的艺术124、试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从韩剧的细节设置分析125、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人文视角126、关于电视直播节目中“出错”现象的思考127、论民生新闻中的“新闻平衡”128、探析《百家讲坛》兴起原因及启示129、谈《鲁豫有约》与《艺术人生》的异同及启示130、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考证131、论新闻访谈的原生态132、从《奋斗》看中国青春偶像剧的新形式133、一个“纸包子” 引起的思考-------试论中国电视新闻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134、浅析民生新闻在。
4.新闻采访如何深化的论文如何写
关键想好稿件的题材和对象是什么,才能区别看清楚采访如何深化的论文。
论文一般切点要小一点,然后往深里面写。。。可以分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
一般来说可以从几个方面,首先是前期准备部分,对于采访对象要做到充分了解,并且要对整个新闻事件,在整个背景资料同类报道基础上有个完整的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一个思维体系。
接下来,在之上的准备后,要清楚自己要的主题是什么,角度和特色是什么。在采访中可以着重这几个方面进行提问,并事先准备好问题提纲,考虑到各种可能性。
在实际采访中要更注重多接触当事人和目击者,还原事态原貌;有独立第三方的观点,更权威者的专家的解析,挖掘新的观点和视角。
其实采访深化,我觉得主要是看前面的功夫是不是做好了(理念),然后后面采访过程中是不是肯下苦功努力(实践),把这两块结合起来,就一般采访能够比较深入。
你可以问得更具体些,可能能够更好的帮助你。
5.毕业论文网 文学毕业论文 新闻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
长久以来,记者采访水平的高低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采访中技巧的运用成为记者个人的法宝,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新闻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是信息符号,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符号。[1]文章拟就这些信息符号在采访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1. 采访中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2. 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 3. 重视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的作用 :3.1 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职称论文网 3.2 采访中的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非语言符号主要指的是体态语言。3.3 体态语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一是表达态度,进行情感交流。
6.焦点访谈200字左右论文
一、《焦点访谈》的“技术治理”本质《焦点访谈》中“大快人心”的节目样式,往往正是揭露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官员的弊政、劣行。
虽然这对先它之前播出的《新闻联播》中的某些内容产生了一定的结构效果,但决策者依然承担了这一点,并且通过规定比例、“命题作文”的形式加以弥补。于是,《焦点访谈》在“用事实说话”的过程中,被中央政府通过嘉奖、领导题词、特许令等形式吸纳了,成为“说话”的“御史”、“言官”、“钦差”这一“新型的行政治理技术手段”。
正是这样的隐性身份,根本保证了《焦点访谈》等在地方政府、官员中的威慑力和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焦点访谈》和《新闻联播》一样,本身就是中央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技术治理手段”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焦点访谈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开发体制内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其间一些节目给人题材“焦点”不热或是分析戛然而止,或是方式简单粗暴的感觉了。
内部的有识之士都直言不讳:“《焦点访谈》———只有污点,没有焦点;只有名栏目,没有名记者;只有政策思维,没有媒介立场;只重社会责任,鲜见专业理想。”许多研究也注意到了《焦点访谈》无“焦点”的缺陷。
有研究者对2004年4月1日至2004年7月31日共122期《焦点访谈》节目作内容分析后,总结出以下叙事模式:百姓利益受损→记者调查取证→上级领导惩罚非法行动、执法者出面→百姓利益得到补偿→对其他非法行动(主体)形成威慑、询唤(达到稳定政治的功效)。这一模式传达的理念是:“最高决策层总是很英明的,其执政不但具有合法性而且具有合理性;在执政过程中出现差错、干了坏事的总是位于基层的领导干部;之所以涌现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关键就在于上面的政策在下面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关键就在于中间执行层在具体操作时,或是未能深入理解、领悟上层的精神政策而在执政时出现了偏差,或是个人私欲膨胀、贪污腐败而导致权力的滥用……”这样一来,《焦点访谈》在报道弱势群体的利益被损害之时,毫无例外地只一味陈述事实,而从不去涉及当事人的权利意识,更不去引发当事人的深层次的社会怀疑,而在报道与弱势群体冲突的另一方或者腐败时则又毫无例外地强调道德、能力的背景,却避而不谈他们与权力机制之间的关系,从而,巧妙地将权力机制置于批评的锋芒之外……对于制度性存在的关注乃至质疑则从未有过更绝不允许,除非权利核心已经宣布要予以改革。
二、《焦点访谈》缺乏独立性的场域特征我们以一个个案来说明《焦点访谈》场域的本质逻辑。1998年11月12日在《焦点访谈》栏目中播出的《粮食“满仓”的真相》,是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当年第四季度金奖,并荣获1998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著名节目,至今依然在许多高校的新闻院系作为范例讲解。
节目讲述的是1998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到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就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南陵县峨岭粮站,朱总理看到粮食满仓的情景,而据当地群众来信反映,粮食“满仓”是个假象。
《焦点访谈》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得知,该粮站在总理前来调查研究时,弄虚作假,从其他粮站调粮装满粮库,调来的粮食竟占总库存的一半以上。记者通过进一步采访发现,从别处调粮的真正原因是南陵县的粮食收购单位不按国家的规定来收购粮食,而是以库容不足、粮食水分过重为借口,对农民交售的余粮进行限量收购、压级压价、代扣代缴,服务质量也不如人意。
因此,农民只好把余粮卖给散布在全县各地的个体大米加工厂。据统计,全县有1/3的粮食被这些未经批准、私自收购农民余粮的个体大米加工厂收走了,国有粮站粮仓装不满,就只好在总理面前弄虚作假,临时调粮充库了。
“本片采编完后,朱镕基总理详细了解了这件事的经过,他支持对这种弄虚作假、破坏党风的行为予以公开曝光。节目在《焦点访谈》中播出后反响很大。
对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的粮食流通领域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性报道。但作为朱镕基总理主政期间诸项改革中最引起争议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其复杂性远不止此。
比如粮食水分问题,粮库由于要长期贮存必须烘干,这将使成本大幅度增加,而个体企业则收购后马上加工,没有烘干环节而成本低了不少。这样在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粮库收得越多,亏得越多。
更大的问题是,“老粮、老库、老人”三大负担,压得各个粮库喘不上气,而中央要求的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和妥善处理的人员安置、老库维修,由于数额巨大使许多地方政府难以承受没有落实,结果最终板子又都打到了粮库负责人的头上。试想在中国对上负责的官员体系下,如果不是压力巨大,又有几个科级干部敢当面欺骗国家总理?畸形场域下新闻信息简单化、片面化的处理,导致许多“成功”舆论监督的背后,都有对“人文关怀”口号的反讽和当事人的愤愤难平。
因此,作为一个结论,虽然《焦点访谈》一直以来作为电视新闻的荣誉代表,但其场域逻辑依然不具备新闻场域的独立逻辑,那些“用事实说(的)话”,背后始终站着另外一个场域。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