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设计基础的目录
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1 1.1 课程性质和任务 1 1.2 初识机械设计 2 1.3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4 1.4 机械零件的设计步骤 6 1.5 课程学习的方法和目的 6 小结 7 习题 7第2章 理论力学基础 8 2.1 静力学基础 9 2.1.1 力的基本概念 9 2.1.2 约束与约束力 10 2.1.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4 2.1.4 物体系的受力分析 15 2.2 平面汇交力系 17 2.2.1 平面汇交力系的概念 17 2.2.2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 18 2.2.3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 19 2.3 力矩与力偶 20 2.3.1 力矩 20 2.3.2 力偶 21 2.4 平面任意力系 23 小结 29 习题 30第3章 材料力学基础 32 3.1 工程材料基本力学性能 33 3.1.1 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 33 3.1.2 内力和应力的概念 34 3.1.3 变形和应变 36 3.1.4 材料的力学性能 37 3.2 拉伸与压缩 37 3.2.1 受力和变形特点 37 3.2.2 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38 3.2.3 拉(压)杆件的变形与胡克定律 39 3.3 剪切与挤压 41 3.3.1 受力和变形特点 41 3.3.2 剪切实用计算 42 3.3.3 挤压实用计算 42 3.4 圆轴的扭转 43 3.4.1 受力和变形特点 44 3.4.2 外力偶矩、扭矩和扭矩图 44 3.4.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强度计算 46 3.4.4 知识拓展——材料失效与强度设计准则 48 3.5 梁的弯曲 51 3.5.1 受力特点与变形特点 51 3.5.2 梁的内力—剪力与弯矩 52 3.5.3 梁的纯弯曲 53 3.6 组合变形和压杆稳定 58 3.6.1 组合变形的基本原理 59 3.6.2 组合变形的计算 59 3.6.3 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60 3.6.4 压杆的稳定计算 61 小结 63 习题 63第4章 常用机构 65 4.1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66 4.1.1 机构的组成 66 4.1.2 机构运动简图 69 4.1.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70 4.2 平面连杆机构 73 4.2.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73 4.2.2 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 76 4.2.3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77 4.2.4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80 4.2.5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83 4.3 凸轮机构 84 4.3.1 凸轮机构的组成 84 4.3.2 凸轮机构的类型 85 4.3.3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87 4.3.4 按已知运动规律绘制凸轮轮廓 89 4.3.5 凸轮机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2 4.4 间歇运动机构 94 4.4.1 棘轮机构 95 4.4.2 槽轮机构 98 4.4.3 不完全齿轮机构 99 小结 100 习题 101第5章 挠性传动 102 5.1 带传动 103 5.1.1 带传动的分类及应用 103 5.1.2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105 5.1.3 V带的设计 107 5.1.4 V带传动的张紧、使用和维护 112 5.2 链传动 114 5.2.1 链传动的特点和分类 114 5.2.2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方法 116 5.2.3 滚子链链轮 118 5.2.4 链传动的使用与维护 119 小结 121 习题 121第6章 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 123 6.1 齿轮传动综述 124 6.1.1 齿轮传动的特点 124 6.1.2 齿轮传动的类型 125 6.2 齿轮的齿廓曲线 126 6.2.1 齿轮啮合的基本定律 126 6.2.2 齿廓曲线的选择 127 6.3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性质 127 6.3.1 渐开线的形成及其特性 127 6.3.2 渐开线方程式及渐开线函数 128 6.3.3 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啮合特性 129 6.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 129 6.4.1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 130 6.4.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131 6.4.3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33 6.4.4 齿条和内啮合齿轮的尺寸 134 6.5 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和连续传动的条件 135 6.5.1 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135 6.5.2 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及啮合角 136 6.5.3 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 138 6.5.4 齿轮的安装 138 6.6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40 6.6.1 受力分析 140 6.6.2 轮齿的计算载荷 141 6.6.3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41 6.6.4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142 6.6.5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43 6.6.6 齿轮主要参数的选择 144 6.7 齿轮的切削加工 145 6.7.1 成形法 145 6.7.2 范成法 146 6.7.3 根切现象 147 6.8 其他常用齿轮传动 148 6.8.1 齿轮齿条传动 148 6.8.2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49 6.8.3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152 6.9 齿轮传动的设计 153 6.9.1 齿轮的失效形式 153 6.9.2 齿轮的材料 156 6.9.3 齿轮结构 157 6.9.4 齿轮的精度和标注 157 6.9.5 齿轮的润滑 158 6.10 蜗杆传动 159 6.10.1 初识蜗杆传动 159 6.10.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160 6.10.3 蜗杆传动回转方向的判别 161 6.10.4 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161 6.10.5 蜗杆、蜗轮的结构 162 6.10.6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163 6.10.7 蜗杆蜗轮的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 163 6.10.8 蜗杆传动的润滑与 热平衡 164 小结 164 习题 165第7章 轮系 166 7.1 轮系的分类 167 7.2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68 7.2.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169 7.2.2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173 7.2.3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175 7.3 轮系的功用 177 7.3.1 实现分路传动 177 7.3.2 实现变速与换向转动 177 7.3.3 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78 7.3.4 实现大功率传递 179 7.4 轮系的设计 179 7.4.1 定轴轮系的设计 179 7.4.2 周转轮系的设计 180 7.4.3 特殊行星传动简介 181 小结 183 练习 183第8章 机械连接及螺旋传动 185 8.1 键连接 186 8.1.1 平键连接 186 8.1.2 半圆键连接 188 8.1.3 楔键连接 188 8.1.4 切向键连接 189 8.1.5 花键连接 190 8.1.6 键连接应用小结 190 8.2 销连接 191 8.2.1 销连接的种类和用途 191 8.2.2 销连接的应用 191 8.3 螺纹连接 192 8.3.1 螺纹的形成原理和种类 192 8.3.2 螺纹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194 8.3.3 标准螺纹连接。
2.关于数控专业论文的目录,急用
数控技术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CAD/CAM实践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 期: 目 录 摘 要 IV Abstract V 前 言 1 第一章:数控技术和PRO/E软件技术 3 1.1数控技术 3 1.1.1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3 1.2 FANUC数控系统数控加工中心机床基础知识 5 1.2.1坐标系/对刀点/换刀点 5 1.2.2常用基本指令 5 1.2.3编程方式 6 1.2.4对刀 7 1.2.5刀具长度补偿设置 7 1.2.6刀具半径补偿设置 8 1.2.7机床操作面板的简单介绍 8 1.3 PRO/E软件技术 10 1.3.1PRO/E3.0软件的介绍及其安装 10 1.3.2 在PRO/E中校徽的特征建模 11 1.4 PRO/NC模块简介 13 1.5 数控自动加工的加工流程 14 1.6校徽在 Pro/NC中的编程实例 14 第二章:加工中心工艺方案的制定 23 2.1零件的工艺分析 23 2.1.1分析图样 23 2.2加工设备的选用 23 2.3零件的工艺设计和夹具的选择 24 2.3.1加工方法的选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平面加工方法 24 2.3.2确定加工顺序和工序 25 2.3.3确定装夹方案和选用夹具 26 2.4选择刀具 26 2.5切削用量的确定 27 第三章:零件的加工 28 3.1零件加工前机床的基本操作 28 3.1.1开机 28 3.1.2回机床原点 28 3.1.3机床的调试 28 3.2 CIMCO EDIT V5简体中文版介绍 29 3.3程序DNC传输/模拟NC刀具 29 3.4加工程序的执行方式 31 3.5加工程序试运行 31 3.6工件试切 32 3.7测量 32 设计总结 33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1〕朱天明主编 专业色彩搭配图典[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韩鸿鸾主编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M] 机械工业出版社 〔3〕陈宏钧主编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生产实例[M] 机械工业出版社 〔4〕徐衡主编 FANUC系统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培训教程[M] 化学工业出版社 〔5〕刘新佳主编 切削加工简明适用手册零点工作室[M] 化学工业出版社 〔6〕刘新佳主编 切削加工简明适用手册零点工作室[M] 化学工业出版社 〔7〕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主编 金属切削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PRO/ENGINEER Wildfire3.0[M] 机械工业出版社等。
3.求一篇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论文
试论机械加工质量技术控制 摘要:本文介绍了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及内容,分析了机械加工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机械加工精度;几何误差;定位误差;工艺 1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及内容 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它们之间的差异称为加工误差。
加工误差的大小反映了加工精度的高低。误差越大加工精度越低,误差越小加工精度越高。
加工精度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尺寸精度 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与零件尺寸的公差带中心的相符合程度; 形状精度 指加工后的零件表面的实际几何形状与理想的几何形状的相符合程度; 位置精度 指加工后零件有关表面之间的实际位置与理想。 在相同中的各种因对准确和完足产品的工加工方法,的生产条件下所加工出来的一批零件,由于加工素的影响,其尺寸、形状和表面相互位置不会绝全一致,总是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
同时,从满作要求的公差范围的前提下,要采取合理的经济以提高机械加工的生产率和经济性。 2机械加工产生误差主要原因 2.1机床的几何误差 加工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成形运动一般都是通过机床完成的,因此,工件的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的精度。
机床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有: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机床的磨损将使机床工作精度下降。
(1)主轴回转误差,机床主轴是装夹工件或刀具的基准,并将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件或刀具,主轴回转误差将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的精度。(2)导轨误差,导轨是机床上确定各机床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基准,也是机床运动的基准。
除了导轨本身的制造误差外,导轨的不均匀磨损和安装质量,也使造成导轨误差的重要因素。导轨磨损是机床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3)传动链误差,传动链误差是指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运动的误差。一般用传动链末端元件的转角误差来衡量。
2.2 刀具的几何误差 刀具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随刀具种类的不同而不同。采用定尺寸刀具成形刀具展成刀具加工时,刀具的制造误差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而对一般刀具,其制造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无直接影响。
夹具的几何误差:夹具的作用时使工件相当于刀具和机床具有正确的位置,因此夹具的制造误差对工件的加工精度有很大影响。 2.3 定位误差 一是基准不重合误差。
在零件图上用来确定某一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须选择工件上若干几何要素作为加工时的定位基准,如果所选用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就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二是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夹具上的定位元件不可能按基本尺寸制造得绝对准确,它们的实际尺寸都允许在分别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变动。工件定位面与夹具定位元件共同构成定位副,由于定位副制造得不准确和定位副间的配合间隙引起的工件最大位置变动量,称为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2.4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产生的误差 一是工件刚度。工艺系统中如果工件刚度相对于机床、刀具、夹具来说比较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由于刚度不足而引起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就比较大。
二是刀具刚度。外圆车刀在加工表面法线(y)方向上的刚度很大,其变形可以忽略不计。
镗直径较小的内孔,刀杆刚度很差,刀杆受力变形对孔加工精度就有很大影响。三是机床部件刚度。
机床部件由许多零件组成,机床部件刚度迄今尚无合适的简易计算方法,目前主要还是用实验方法来测定机床部件刚度。变形与载荷不成线性关系,加载曲线和卸载曲线不重合,卸载曲线滞后于加载曲线。
两曲线线间所包容的面积就是载加载和卸载循环中所损耗的能量,它消耗于摩擦力所做的功和接触变形功;第一次卸载后,变形恢复不到第一次加载的起点,这说明有残余变形存在,经多次加载卸载后,加载曲线起点才和卸载曲线终点重合,残余变形才逐渐减小到零。 2.5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精密加工和大件加工中,由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有时可占工件总误差的50%。
机床、刀具和工件受到各种热源的作用,温度会逐渐升高,同时它们也通过各种传热方式向周围的物质和空间散发热量。 2.6 调整误差 在机械加工的每一工序中,总要对工艺系统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调整工作。
由于调整不可能绝对地准确,因而产生调整误差。在工艺系统中,工件、刀具在机床上的互相位置精度,是通过调整机床、刀具、夹具或工件等来保证的。
当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毛坯等的原始精度都达到工艺要求而又不考虑动态因素时,调整误差的影响,对加工精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 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3.1 减少原始误差。
提高加工零件所使用机床的几何精度,提高夹具、量具及工具本身精度,控制工艺系统受力、受热变形产生的误差,减少刀具磨损、内应力引起的变形误差,尽可能减小测。
4.机械专业简单的毕业设计有哪些题目
简单的毕业设计有:
1、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
2、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
3、ZQ-100型钻杆动力钳背钳设计 。
4、带式输送机摩擦轮调偏装置设计。
5、封闭母线自然冷却的温度场分析 。
毕业论文有:
1、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底座设计 。
2、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立柱设计 。
3、膜片弹簧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
4、带式输送机说明书和总装图 。
5.机械制造基础的目录
第一篇 工 程 材 料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节 强度与塑性
第二节 硬度
第三节 冲击吸收功
第四节 疲劳极限与断裂韧度
第二章 铁碳合金
第一节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第二节 合金的晶体结构及二元合金状态图
第三节 铁碳合金状态图
第四节 碳钢、铸铁
第三章 钢的热处理
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第三节 热处理工艺
第四节 钢的表面热处理
第五节 其他热处理及热处理新技术简介
第四章 合金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第三节 合金结构钢
第四节 合金工具钢
第五节 特殊性能钢
第五章 有色金属
第一节 铝及其合金
第二节 铜及其合金
第三节 滑动轴承合金
第六章 其他材料
第一节 粉末冶金材料
第二节 高分子材料
第三节 陶瓷材料
第四节 复合材料
第七章 机械工程材料的选用
第一节 选用材料原则
第二节 典型零件的选材
第二篇 毛坯成形方法
第八章 铸造
第一节 金属的铸造性能
第二节 砂型铸造
第三节 特种铸造
第四节 液态成形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铸件结构设计
第九章 锻压
第一节 锻压工艺基础
第二节 自由锻
第三节 模锻
第四节 板料冲压
第五节 锻压件结构设计
第六节 其他压力加工方法简介
第十章 焊接
第一节 焊接的特点及分类
第二节手工电弧焊
第三节 其他焊接方法
第四节 金属的焊接性
第五节 焊接结构举例
第六节 焊接质量检查
第七节 焊接新技术
第十一章 机械零件毛坯的选择
第一节 常用毛坯的种类
第二节 毛坯选择的原则
第三节 典型零件的毛坯选择
第三篇 切 削 加 工
第十二章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第十三章 零件表面的加工
第十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第十五章 先进制造技术
第十六章 特种加工
参考文献
6.求机械方面毕业论文
先给你发点类似的看看,满意的话加分,给你发一篇完整的,不满意就算了。
摘要 1 第一章 机械手设计任务书 1 1.1毕业设计目的 1 1.2本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2 第二章 抓取机构设计 4 2.1手部设计计算 4 2.2腕部设计计算 7 2.3臂伸缩机构设计 8 第三章 液压系统原理设计及草图 11 3.1手部抓取缸 11 3.2腕部摆动液压回路 12 3.3小臂伸缩缸液压回路 13 3.4总体系统图 14 第四章 机身机座的结构设计 15 4.1电机的选择 16 4.2减速器的选择 17 4.3螺柱的设计与校核 17 第五章 机械手的定位与平稳性 19 5.1常用的定位方式 19 5.2影响平稳性和定位精度的因素 19 5.3机械手运动的缓冲装置 20 第六章 机械手的控制 21 第七章 机械手的组成与分类 22 7.1机械手组成 22 7.2机械手分类 24 第八章 机械手Solidworks三维造型 25 8.1上手爪造型 26 8.2螺栓的绘制 30 毕业设计感想 35 参考资料 36 送料机械手设计及Solidworks运动仿真 摘要 本课题是为普通车床配套而设计的上料机械手。工业机械手是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件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欢迎。实践证明,工业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
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笨重工件的搬运和长期频繁、单调的操作,采用机械手是有效的。此外,它能在高温、低温、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他有毒、污染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更显示其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课题通过应用AutoCAD 技术对机械手进行结构设计和液压传动原理设计,运用Solidworks技术对上料机械手进行三维实体造型,并进行了运动仿真,使其能将基本的运动更具体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它能实行自动上料运动;在安装工件时,将工件送入卡盘中的夹紧运动等。
上料机械手的运动速度是按着满足生产率的要求来设定。 关键字 机械手,AutoCAD,Solidworks 。
第一章 机械手设计任务书 1.1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学生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这对学生即将从事的相关技术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开拓都具有一定意义。
其主要目的: 一、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构思和创新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等手册、图册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1.2本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一、)原始数据及资料 (1、)原始数据: a、生产纲领:100000件(两班制生产) b、自由度(四个自由度) 臂转动180? 臂上下运动 500mm 臂伸长(收缩)500mm 手部转动 ±180? (2、)设计要求: a、上料机械手结构设计图、装配图、各主要零件图(一套) b、液压原理图(一张) c、机械手三维造型 d、动作模拟仿真 e、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3、)技术要求 主要参数的确定: a、坐标形式:直角坐标系 b、臂的运动行程:伸缩运动500mm,回转运动180?。 c、运动速度:使生产率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即可。
d、控制方式:起止设定位置。 e、定位精度:±0.5mm。
f、手指握力:392N g、驱动方式:液压驱动。 (二、)料槽形式及分析动作要求 ( 1、)料槽形式 由于工件的形状属于小型回转体,此种形状的零件通常采用自重输送的输料槽,如图1.1所示,该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其它动力源和特殊装置,所以本课题采用此种输料槽。
图1.1机械手安装简易图 (2、)动作要求分析如图1.2所示 动作一:送 料 动作二:预夹紧 动作三:手臂上升 动作四:手臂旋转 动作五:小臂伸长 动作六:手腕旋转 预夹紧 手臂上升 手臂旋转 小臂伸长 手腕旋转 手臂转回 图1.2 要求分析 第二章 抓取机构设计 2.1手部设计计算 一、对手部设计的要求 1、有适当的夹紧力 手部在工作时,应具有适当的夹紧力,以保证夹持稳定可靠,变形小,且不损坏工件的已加工表面。对于刚性很差的工件夹紧力大小应该设计得可以调节,对于笨重的工件应考虑采用自锁安全装置。
2、有足够的开闭范围 夹持类手部的手指都有张开和闭合装置。工作时,一个手指开闭位置以最大变化量称为开闭范围。
对于回转型手部手指开闭范围,可用开闭角和手指夹紧端长度表示。手指开闭范围的要求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手指的形状和尺寸,一般来说,如工作环境许可,开闭范围大一些较好,如图2.1所示。
图2.1 机械手开闭示例简图 3、力求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 手部处于腕部的最前端,工作时运动状态多变,其结构,。
7.机械毕业论文
机械类毕业设计目录 004中单链型刮板输送机设计 005模具-注塑-手机充电器模具设计 006J45-6.3型双动拉伸压力机的设计 00705多功能自动跑步机(机械部分设计) 00803CG2-150型仿型切割机 009五寸软盘盖注射模具设计 010笔盖的模具设计 011电风扇旋扭的塑料模具设计 012电源盒注射模设计 013放大镜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014肥 皂 盒 015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设计 016拉深模设计 /shop/view_shop-.htm /348414338 1毕业设计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 2毕业设计 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3毕业论文复合化肥混合比例装置及PLC控制系统设计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说明书和总装图 4毕业设计 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 5专用机床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6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7毕业论文 桥式起重机副起升机构设计 8毕业论文 两齿辊破碎机设计 9 63CY14-1B轴向柱塞泵改进设计(共32页,19000字) 10毕业设计 连杆孔研磨装置设计 11毕业设计 旁承上平面与下心盘上平面垂直距离检测装置的设计 1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13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14毕业设计(论文) 立轴式破碎机设计 15毕业设计(论文) C6136型经济型数控改造(横向) 16高空作业车工作臂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17 2007届毕业生毕业设计 机用虎钳设计 18毕业设计无轴承电机的结构设计 19毕业设计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 20毕业设计 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 21毕业设计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设计 22毕业设计 四通管接头的设计 23课程设计:带式运输机上的传动及减速装置 24毕业设计(论文) 行星减速器设计三维造型虚拟设计分析 25毕业设计论文 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设计 26本科生毕业设计全套资料 Z32K型摇臂钻床变速箱的改进设计/ 27毕业设计 EQY-112-90 汽车变速箱后面孔系钻削组合机床设计 28毕业设计 D180柴油机12孔攻丝机床及夹具设计 29毕业设计 C616型普通车床改造为经济型数控车床 30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中单链型刮板输送机设计 液压类毕业设计 1毕业设计 ZFS1600/12/26型液压支架掩护梁设计 2毕业设计 液压拉力器 3毕业设计 液压台虎钳设计 4毕业设计论文 双活塞液压浆体泵液力缸设计 5毕业设计 GKZ高空作业车液压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数控加工类毕业设计 1课程设计 设计低速级斜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毕业设计 普通车床经济型数控改造 3毕业论文 钩尾框夹具设计(镗φ92孔的两道工序的专用夹具) 。
4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设计“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5000件) 5课程设计 四工位专用机床传动机构设计 6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 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制定CA6140车床法兰盘的加工工艺,设计钻4*φ9mm孔的钻床夹具 8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 9毕业设计 轴类零件设计 10毕业设计 壳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11毕业设计 单拐曲轴零件机械加工规程设计说明书 12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机床传动齿轮的工艺规程设计(大批量) 13课程设计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14毕业论文 开放式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系统设计 15毕业设计 单拐曲轴工艺流程 16毕业设计 壳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7毕业设计 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8毕业设计(论文) 子程序在冲孔模生产中的运用——编制数控加工(1#-6#)标模点孔的程序 19毕业设计 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装置的设计 20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减速器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为5000件) 21课程设计 杠杆的加工 22毕业设计 2SA3.1多回转电动执行机构箱体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23毕业论文 数控铣高级工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 24毕业论文 数控铣高级工心型零件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