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薯病毒病的种类及危害有哪些
甘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病害种类也较多,病毒病是最重要 的病害。
自1919年恩辛(Ensign)报道发现病毒病以来,世界上不 少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报道了甘薯病毒病的发生和给生产造成的为 害。自70年代以来,美国、南非、日本、尼日利亚、国际马铃薯中心 (CIP)、亚蔬中心(A VRDC)等一些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陆续开 展了甘薯病毒病的病理研究,相继报道了侵染甘薯的20余种病毒 和类病毒,对其中少数病毒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世界各地发生最 普遍、研究最深入的是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 (1)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这种是目前已知病毒中最 重要、分布最广的一种病毒。
该病毒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国家都 报道过。该病毒早期有多种命名,如褐裂病毒(SPRCV)、甘薯环 斑病毒(SPRSV)、甘薯叶斑病毒(SPLSV)、甘薯内木栓病毒 (SPICV)及甘薯病毒 A(SPV-A)。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可通过汁液摩擦、嫁接方式传播,亦可经棉 财(Aphis gossypii)、杉嫩(Ayzws persicae)、萝卜姆(Aerysimi)等 蚜虫以非持久方式传播,但种子传播的可能性很低。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粒子为弯曲杆状,一般长度为830〜850纳 脱毒种薯繁育与甘薯商品性 米。
外壳蛋白的分子量为3。 65〜106道尔顿,为马铃薯Y病毒组 成员,寄主范围仅限于旋花科和藜科的苋色藜、昆诺藜。
某些株系 也感染茄科植物烟草。该病毒体外失活温度为60°C〜65°C,稀释 限点在10 — 3 —10—5,体外存活期不超过24小时。
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甘薯轻斑驳病毒是1976年 在非洲的甘薯上分离出来的。最早称为甘薯病毒T(SPV-T)。
该 病毒不蚜传、不种传,而是以白粉虱为传播介体。寄主范围很广, 很容易通过汁液传播到多种草本植物上,可侵染14科中的45种 植物,其中心叶烟和普通烟受感染后显示明脉、叶片卷缩扭曲。
该 病毒粒体为丝状,长800〜950纳米,属马铃薯Y病毒科的花叶病 毒组。 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潜隐病毒最早是由我国台 湾省(Liao等,1979)报道的,当时被称为甘薯病毒N(SPV-N)。
该病毒侵染甘薯后多数品种不产生明显的叶部症状。 它容易通过 汁液传播到旋花科、藜科、茄科植物上。
甘薯潜隐病毒和甘薯羽状 斑驳病毒密切相关,同属马铃薯Y病毒组中典型的蚜传成员。 甘薯黄矮病毒(SPYDV)此种病毒最早是由我国台湾省 报道的。
受病毒侵染的叶片症状表现为斑驳、褪绿和植株矮化,在 肥力较差和低温条件下有利于发病。 感病植株的薯块发育不良。
该病毒通常与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混合发生。寄主除旋花科植物 外,还包括千日红、胡麻、曼陀罗和望江南、决明等。
甘薯类花椰菜花叶病毒(SPCLV)甘薯类花椰菜花叶病 毒最初是从波多黎各的甘薯普利苕品种上分离得到的,甘薯类花 椰菜花叶病毒粒体为直径约50纳米的球状粒子。 传毒媒介尚不 清楚。
其他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甘薯褪绿斑病毒 (SPCFVH或C-2)、甘薯卷叶病毒(SPLCV)、黄瓜花叶病毒06、08、马铃薯纺锤形类病毒^31^0)、烟草 。
2.什么是甘薯病毒病
中国甘薯上主要毒原有5种。
简称SPFMV,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病毒粒子弯曲长杆状,长830~850nm。
其株系有褐裂病毒(SPRCV)、内木栓病毒(SPICV)、褪绿叶斑病毒(SPLSV),其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表明它是一种马铃薯Y病毒。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可由机械和蚜虫传毒,可侵染甘薯等8种旋花科植物。
简称SPLV,称甘薯潜隐病毒。病毒粒子为弯曲长杆状,长约700~750nm,蚜虫、粉虱不能传毒。
简称SPYDV,称甘薯黄矮病毒。 病毒粒子为弯曲长杆状,长750nm,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由机械和青麻粉虱(Rialeurodesabutionea)及烟粉虱传毒。
简称SPVCV,称甘薯明脉病毒。病毒粒子为丝状体,长度850nm。
台湾报道该病毒可由烟粉虱传播,机械不能传染,寄主范围窄。此外,中国福建、台湾还有甘薯丛枝病毒病,是由马铃薯Y病毒和类菌原体复合侵染引起的,发病率10%~80%,严重的造成绝收。
甘薯丛枝病毒粒子线状,直径16~18nm,具空心结构,长短不一,一般长度100nm,最长的可达6000nm。 类菌原体大小200~1000nm。
类菌原体也可单独引发丛枝病。除上述毒原外,甘薯上还分离到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条纹病毒(TSV)等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