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稻的种植 1000字论文
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
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
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
颖果。原产亚洲热带。
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
栽培历史已有6000~7000年。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
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水稻源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后逐渐向西传播,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除称为旱稻的生态型外,水稻都在热带、半热带和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
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至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至10厘米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收获的稻粒称为稻谷,有一层外壳,碾磨时常把外壳连同米糠层一起去除,有时再加上一薄层葡萄糖和滑石粉,使米粒有光泽。
碾磨时只去掉外壳的稻米叫糙米,富含淀粉,并含约8%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含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碾去外壳和米糠的大米叫精米或白米,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米的食用方法多为煮成饭。在东方、中东及许多其他地区,米可配以各种汤、配菜、主茶食用。
碾米的副产品包括米糠、磨得很细的米糠粉和从米糠提出的淀粉,均用作饲料。加工米糠得到的油既可作为食品也可用于工业。
碎米用于酿酒、提取酒精和制造淀粉及米粉。稻壳可做燃料、填料、抛光剂,可用以制造肥料和糠醛。
稻草用作饲料、牲畜垫草、覆盖屋顶材料、包装材料,还可制席垫、服装和扫帚等。稻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
其他重要生产国有越南、巴西、韩国、菲律宾和美国。上个世纪晚期,世界稻米年产量平均为4000亿公斤左右,种植面积约1.45亿公顷。
世界上所产稻米的95%为人类所食用。 栽培稻(Oryza sativa)证据显示,许多文化很早就有种植稻谷,包括中国、印度和东南亚文明。
然而,最早考古证据来自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年代可上溯至西元前7000∼5000年。除称为旱稻的生态型外,稻都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水稻)。
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10公分(2∼4吋)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 稻谷的构造 稻的植物剖面绘图稻叶在幼年时,跟杂草非常相似,一样具有长扁型的外观,农人多依赖稻叶特殊的叶耳与叶舌来区分。
叶耳就是稻叶叶环的两端长出耳状之物,叶舌则是稻叶叶环内长出的薄膜。稻叶的叶脉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显的中脉,呈绿色,在中肋,边缘或尖端有时也会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胡须状,细短而多,随著稻的成长数量会增多,稻株旁也会不断长出小枝来。 稻成为稻穗后,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
稻花没有花瓣,也很难看到雄蕊雌蕊,它们都由稻花的内外颖保护著。稻在自体授粉时,雄蕊上的花药会破裂,花粉相当细小,会随风力,稻的摇摆,落到隔壁雌粉上头。
与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结合,发育而成胚芽,也就是人类食用和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在胚芽附近,还有浆状的胚乳会不断增加,使子房日渐肥大。
外观上则会看到绿色的稻谷上有细毛,称为稻芒。 由外而内分别有稻壳(颖)、糠层(果皮、种皮、糊粉层的总称)、胚及胚乳等部分。
稻的生长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则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实的过成。稻的种子在伸出幼芽的时间仅需两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叶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一年可种三期稻。
农人选稻种时,多会将其泡在水中,轻而浮起的稻种会被淘汰,剩下来的就会培育成稻苗。 生 性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
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
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
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
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分 布 生产遍及除南极以外的各大洲。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比泰国还早千余年 中国著名的小站稻主产于天津市,它是在袁世凯小站练兵。
2.求一篇 《播种机测种测肥装置的设计》 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论文摘要: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具是一种多用途全悬挂式精量播种机,在气吸排种器上更换不同排种盘即可精确播种玉米、甜菜、蓖麻、黄豆、油葵、打瓜、高梁等多种农作物,能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其行距株距、作业深度、排肥量、覆土量、镇压力均能在较大范围内调整,与目前使用的条播机相比一般节种50%,该机结构简单,生产效益高,深受农民的欢迎。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主要由机架总成,地轮总成、四杆机构,排种器总成、排肥器总成、种子开沟器总成,化肥开沟器总成,覆土器总成,镇压轮总成,中间传动器总成及风机总成和风机传动器总成等部件组成。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采用垂直圆盘气吸式排种器,排种器的气吸室与高速旋转的风机进风口相连,排种盘的一侧为气吸室的负压道,一侧为量种子室充种区。
当风机旋转产生负压的同时,地轮旋转带动排种盘转动,排种盘上的排种孔转到种子室的充种区时,由于种子室与大气相通,种子被吸到排种孔上。排种盘继续转动,转到投种区时负压消失,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投入种子开沟器开好的沟内,排种器上设有锯齿式刮种器,调整其位置可以刮去多余种子,可满足精量播种要求。
根据农艺要求,可按需要调整为正、侧位置施肥。机具开始工作时,由于地轮旋转通过方孔链轮,链条传动,带动排种方轴,再通过方孔链轮,链条传动排肥方轴,使排肥器总成的外槽轮转动,将肥料投入施肥开沟器总成开出的沟内,从而完成施肥过程。
一、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正确选择与应用 1、因地制宜地选择精量、半精量播种机 实施精量、半精量播种是用机械实现精准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群体质量栽培的核心。实践证明,在现有地力、肥力条件下,适当降低播种量,使麦苗起点适宜、动态结构合理、田间光照充足、个体发育健壮、成穗足而大、粒多而重,是农民普遍接受的高产措施。
然而添置精量、半精量播种机要因地制宜,若是中等肥力的田块,农艺采用主茎成穗与分蘖成穗并重的栽培途径,要求基本苗应达到180万~270万株/hm2(播种90~135kg/hm2)、产量达到5250~6000kg/hm2,就应当选择装有16直槽的外槽轮式的排种器,能一次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播种和覆盖镇压等工序的半精量播种机。若具有上等肥力的田块,农艺采用小群体、壮个体、以分蘖为主的栽培途径,要求基本苗达到120万~180万株/hm2(播种60~90kg/hm2),产量达到6750kg/hm2以上,就应选择装有窝眼轮式和锥盘式的排种器,能一次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播种和覆盖镇压等工序的精量播种机。
选择精量、变精量播种机还因动力机而异。精量、半精量播种机的规格是根据与共配套的拖拉机的功率大小、挂接方式不同而设计的。
选择时要根据说明书或标牌,选择与自己现有的拖拉机功率相匹配和挂接方式相同的播种机。 2、用好精量、半精量播种机 (1)搞好进田作业前的保养。
首先,对拖拉机及播种机的各传动、转动部位,按说明书的要求加注润滑油,尤其是每班前要注意传动链条润滑和张紧情况以及播种机上螺栓的紧固;其次,要清理播种箱内的杂物和开沟器上的缠草、泥土,确保状态良好。 (2)搞好各种调整。
先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农艺要求,将播种量调准;再将旋耕灭茬、开沟、覆土、镇压轮的深浅调整适当;后将开沟器的行距调准,将机架悬挂水平和传动链条的松紧度调整适中。 (3)搞好田间的试播。
为保证播种质量,在进行大面积播种前,一定要坚持试播20m,请农技人员、农民等检测会诊,确认符合当地的农艺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播种。 (4)注意加好种子。
加入种子箱的种子,达到无小、秕、杂,以保证种子的有效性;其次种子箱的加种量至少要加到能盖住排种盒入口,以保证排种流畅。 二、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故障排除 1、排种量不稳定 (1)排种量不稳定的原因:一是吸气管路有破损,如漏洞、接头连接松动、裂纹等使气压下降,气吸力减小,种子没吸住致使一部分或全部漏播。
主要表现为个别垄行播量减少,或漏播。二是吸气型胶管制造质量差、老化变质,或因保管不当而产生破损、漏洞、裂纹,或内层产生脱离层而使气流阻力加大,造成气压降低,不易吸附种子,致使排种量减少或完全漏播。
三是吸风机两侧轴承磨损严重或年久失修或长期缺油,造成阻力增大、转速下降、气流和气压不足,种子难以吸附在排种盘上。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整机(全部单体)播量不足或完全漏播。
四是主机(拖拉机)转速降低,或动力输出轴出现故障,导致风机转速下降而气流不足。五是传动系统,如三角传动带陈旧、磨擦严重、拉长、松弦等造成风机转速下降。
六是排种盘因保管、安装不当而产生变形、锈蚀或种室变形等使排种盘与种室接触不严密,产生漏气,种子一部分或全部不被吸附。七是种子清洗不好,混有杂物,将排种盘孔眼堵死,造成漏播种。
八是选用的排种盘型号不当,孔眼(或条孔)过小、气流吸力过小,不能吸附种子或吸量少而产生漏播或播量不足。 (2)排除故障的方法。
当监视人员或监视器发出漏播信号时,应立即停车熄火,并将播种。
3.旋耕播种机的设计资料,参考文献
1/6
【题 名】恒吉旋耕播种机
【作 者】无
【刊 名】农家致富.2007(13).-23-23
3/6
【题 名】旋耕播种机的调整与使用技术
【作 者】丁民发
【刊 名】农机推广与安全.2005(5).-20-21
4/6
【题 名】亚澳牌旋耕播种机
【作 者】安波
【刊 名】山西农机.2004(1).-26-26
5/6
【题 名】1GQN—180BF型旋耕播种机的正确使用以及使用中壅土、缠草和镇压效果差等问题的解决
【作 者】柯晓涛
【刊 名】农业机械.2003(4).-76-76
6/6
【题 名】2GB—4型旋耕播种机的产业化前景分析与探讨
【作 者】胡月宝
【刊 名】江苏农机与农艺.200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