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视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选题怎么选啊
2004级中文本科函授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1、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语文教学2、论语文教学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3、谈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教育4、论师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5、训诂或音韵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6、高中口头作文与书面文的比较研究7、中学听、说、读、写与序列研究8、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9、听说能力的培养10、语文学科教育本质研究11、语文教学对智力的开发12、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3、审美感情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4、语文教学的整体观15、中学语文教法改革的思考16、中学语文的规范化教学17、语文课的学法指导18、改革课堂教学19、语文课的板书设计20、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21、听说训练指导法则刍议22、阅读教学的课型结构设计23、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24、试评建国以来四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5、谈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型设计26、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27、语文学科教育本质研究28、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29、语文教学体系30、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31、语文教学中的悲情因素32、中学生语文能力和发展和培养33、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34、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评说35、语文教学中能力训练的“序”36、语文教学方法的整体性37、阅读教学就加强语言训练38、讲读 导读 目读39、试论阅读和阅读训练40、中学语文分层次研究41、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42、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43、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教育 二1、论主题的多元性与动态性2、写作技艺谈3、写作动因浅析4、中学生写作心理浅探5、以辩证逻辑统率议论文“三要素”6、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7、影视表演与舞台剧演出的异同8、影视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9、影视的艺术假定性和真实性 三1、但丁和他的《神曲》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特色3、莎士比亚笔下的女角4、卢梭小说的艺术特色5、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概述6、论雨果的艺术参照原则7、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8、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老头》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9、托尔斯泰《复活》或《安娜.卡列尼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物形象分析10、幽默讽刺作家马克.吐温11、巴黎公社文学12、《母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13、西文现代派具体作品分析(题目自定)14、西文现代派文学的特色15、海明威的作品题材与人物16、海明威的创作特色17、卡夫卡与异化18、《变形记》的思想性与艺术性19、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20、中外戏剧比较(题目自选) 四1、鲁迅小说与幽默2、丰子恺的散文分析3、茅盾小说中的女性4、诗歌的阅读和理解5、散文的性质论6、鲁迅作品的教学7、朱自清的散文 五1、根据在中学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语法提要”有关问题。
如(1)词划分问题 (2)短语问题 (3)句型问题 (4)句子成分问题2、现代汉语语素研究3、现代汉语句群研究4、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研究(可同古汉语或外语比较)5、现代汉语语义同语法的关系研究6、现代汉语修辞格研究7、现代修辞史上的文质之争的研究8、方言特点(语音、词汇、语法)9、几种句法分析方法比较10、义素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1、如何认识词类12、词汇的题材分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交际性原则14、汉语近年来出现的新词分析15、现代汉语语境研究16、汉语成语结构功能研究17、修辞格的比较研究18、现代汉语岐义结构研究19、音韵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应用20、常用文言虚词辩析21、词类活用和兼类22、同义词研究23、文言文教学中句法分析 六1、关于中学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努力方向2、朗读教学的作用与设计3、试论中学现行语文教材的得失4、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5、课堂教学与板书设计6、古典诗词与审美教育7、安史之乱中的李白与杜甫8、高岑边塞诗风格的异同9、陆游诗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10、略论辛词的艺术成就11、《水浒传》写作技巧琐谈12、浅谈我国古典戏曲的民族特色13、李杜诗风之比较14、白居易的《秦中吟》15、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美16、苏词风格论17、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18、袁枚与性录派19、《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20、李玉的社会剧《清忠谱》七1、九年制义务教育动作过程的利弊剖析与对策2、“严师”的历史演变和历史内涵3、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内容的再梳理4、关于教参和教参的使用5、关于教案和教案的编写6、对“优质奖”评比和“教学大比武”方式的利弊分析7、小班化——班级组织和必然趋势8、预习的意义及其实现形式9、初中学生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的探索与研究10、当前的语文教法与学生固有的学习模式的冲突及其解决办法11、学生的个性培养与现有制度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12、为素质教育正名13、关于教师当班主任的利弊得失及对策14、职业与事业——谈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15、应该重新创办“工读学校”16、语文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17、语文教师素质与语文素质教育18、更新教育观念,改革阅读教学19、作文教学生活化20、语文课外阅读指导21、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22、作文教学与思维训练23、作文评改和现状与改革24、语文。
2.影视毕业论文
世界著名导演研究(自选一位导演) 世界经典影片的文本分析(自选一部影片) 类型片研究 (自选一部类型片)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风格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美学风格 意识流电影的影响风格 女性电影研究 (叙事视点、影像构建及女性意识的体现) 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 中国早期电影研究 (影片风格 导演风格 演员风格) 第五代电影研究 (作品或导演) 第六代电影研究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 影视艺术的媒介特性 当代电视文化特征 影视艺术的商业行与艺术行 电影纪实性研究 电影艺术的记录性与艺术性 中国记录电影的风格与特色 论纪录片创作中的大众特点 论电视纪录片的故事性创作 论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情景再现 艺术影片的风格研究 电影叙事的结构模式分析 中韩电视剧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 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策略 蒙太奇思维的独特性 蒙太奇结构的类型 蒙太奇的叙事功能 蒙太奇的表现功能 影视批评的类别与特征 影视剧作与蒙太奇 中外剧作观念的比较研究 影视剧作人物塑造研究 影视剧作语言研究 影视剧作结构研究 影视剧作情节研究 改变理论研究 影视编剧的时空结构研究 当代影视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独立制作电影研究 国家电影节与当代中国电影 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 戏剧性与戏剧冲突 戏剧结构的类型 戏剧语言的特征 (个性化与动作性 口语化与音乐性) 戏剧叙事研究 戏剧类型、创作技巧研究 9如历史剧创作研究、戏剧小品)。
3.求一篇 影视文学方面的论文
文学走进影视,影视离不开文学,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客观需要,二者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从影视诞生至今,可以说一直都未能摆脱文学的束缚与困扰。(除实验片与纪录片外)并且就近一两年来说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后,原著的发行量大增,获得更多的读者。小说《菊豆》、《妻妾成群》、《万家诉讼》,改编成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后,原小说作家刘恒、苏童、陈源斌的知名度有了极大提高,社会影响和经济收益双丰收。
出版界同样尝到了文学与影视联姻带给他们的甜头,总是精心策划,选择某一部可能引起轰动的电影或电视剧跟观众见面的时候,同步发行文学作品,效果颇佳。像电视剧《雍正王朝》、《笑傲江湖》、《大宅门》,电视台播出的同时,文学本也在各大城市书店、书摊显著位置销售;电影《天下无贼》放映的同时,影院里就在售卖同名小说。
即使一些小说作品在拍成影视剧之前,发行业绩也不错,像《雍正王朝》、《抉择》、《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旦改编成影视剧产生巨大轰动后,销售量还会大幅度上升。就我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编剧可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少。具体来说,就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编剧可选择的题材越来越少,这与政策和编剧可发挥想象余地有关系。政策对影视作品的束缚,阻碍了文学对影视的促进作用。
但恰恰是这样的情况所以给许多文学作品带来了机会,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成型的作品,只需要编剧加以改编修改,这给在未投资影视前,用文学作品检验一下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文学作品得改编可能要比编剧绞尽脑汁声嘶力竭的苦思冥想的原创要好得多,因为作品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市场,和读者,所以其后的影响力只会扩大不会减小(当然这要刨除拍摄水平) 二、市场越来越挑剔。具体地说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了,影视制作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其实归根结底的因素是市场越来越好了。
提高制作水平就意味着制作公司要花大的经历投入到剧本上,并且就近两年来说,许多公司都投入到网络文学的关注上,就我所知众多公司都购买了部分作品的影视改编权,这主要的因素在于网络关注的目光多,网络点击率高,改编费用便宜。但是其中也暴露出了文学作品的多元化,网络文学与影视的结缘等。
就我看来影视与文学关系密切也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以上两点也只是浮皮潦草的分析一下,具体情况,还需要看影视的长久发展,能不能在未来找到自己的出路,所以目前来说我的看法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以后呢……唉……以后再说吧! 这是什么时后写的,我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可见时间过得多快啊…… 文学走进影视,影视离不开文学,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客观需要,二者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
在文艺大家族中 ,电影和电视艺术诞生得最晚。可是 ,诞生之后 ,便呈现出勃勃生机 ,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 ,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 ,尽管有不同之处 ,但相同之点更多 ,本文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探索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学的特征。一、影视艺术的特征前苏联著名导演吉甘认为“电影艺术的现实主义本性”、“蒙太奇”、“综合性”是电影的基本特征 ;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最基本的特征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是镜子式的反映自然”。
还有人认为 ,“音响性”、“大众性”、“造型表现力”也是电影特征的组成部分。电视艺术问世之初 ,基本上是向戏剧借用手法 ,于是有人把电视剧与舞台剧等同起来 ,认为电视剧是话剧艺术的发展。
当电视艺术走出演播室之后 ,开始向电影靠拢。于是 ,有人又把电视与电影等同起来 ,称其为“小电影”。
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 ,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一 )时空统一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均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恩格斯说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 ,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 ,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1 > 客观现实就存在于一维的时间和三维的空间的统一之中 ,皆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影视作品也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影视的视听记录机器所提供的空间 ,就是那个纪录在胶片或磁带上的画格和声带 ,每个画格都展现出记录下来的视觉空间。
但是 ,根据人的视觉感知的特点和在胶片上成像的特点 ,要在银幕上表现出运动来 ,必须用一连串闪现的静止画面。也可以说 ,影视的时间是空间化的时间 ,它物质化了 ,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 ;影视的空间是时间化的空间 ,它有一个时间的流程。
影视观众对一个时空统一的镜头的心理感受并不是纯粹用钟表来计算的 ,它还受到镜头中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多少以及它的节奏的影响。信息量大 ,时间感就短 ,信息量少 ,时间感就长 ;节奏变化强烈 ,时间感就短 ,节奏变化缓慢 ,时间感就长。
由于影视艺术的特殊性 ,它在时空结构上具有统一性。(二 )声画可融性传统艺术如绘画 ,用画面来塑造形象 ,但没有声音 ;音乐 ,则用声音来塑造形象 ,但缺少画面。
古代人们便幻想能将绘画和音乐结合起来 。
4.急求关于影视方面的论文题目
这就太多了,下面给你列出来几个,你自己选择吧。
不过最好还是设定一个自己擅长的范围。心理蒙太奇与当代影视剧创作“英模电影”类型模式初探中国特色的都市情景喜剧——电视剧《家有儿女》的艺术贡献从冯氏电影看中国商业电影的出路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方言与电影创作的关系电影《集结号》的剧作特色古希腊文学中的悲剧精神希腊悲剧的文化精神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莎士比亚悲剧的思想蕴涵莫里哀喜剧的创造特色荒诞派戏剧的风格分析《等待戈多》的主题解析论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论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美学追求电影《人生》的创作特色论西部电影的发展与走向电影《超强台风》的得与失电影《老井》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论蒙太奇电影美学学派的核心理论对电影发展的贡献论张艺谋与中国电影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诗意倾向简析论电影《阿妹的诺言》人生价值取向从电影市场看中国当代影视文化发展趋势影像之侠:新武侠电影综述国产电视剧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从全球化和多元化看奥斯卡奖关于中国“地下电影”的文化解析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贾平凹小说的艺术特色沈从文的审美追求《雷雨》中的雷雨性格——繁漪的形象塑造谈《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偶然性的运用武士道对日本电影的影响。
5.论文题目影视文学与消费主义 该从哪里入手
影视文学与消费主义时代的精神生产
2009-3-19 0:19:51 来源: 转载 作者:站长 录入:admin 访问:54 次 被顶:6 次 字号:【大 中 小】
核心提示:【内容提要】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对消费主义时代消费大众的生成、消费活动的特征、精神生产的转化作了分析论证,认为消费主义时代的精神生产特别是艺术生产的多元分化、多元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并充分肯定了文艺在这一时代。
本文来自大学生毕业论文网,原文地址:
6.关于“文学与影视联姻之我见"的论文题目
庄园:影视提升“人气” 2005年07月21日17:47:45 金羊网--羊城晚报 众声喧哗的时代里,侍弄“纯文学”的人似乎越来越曲高和寡,除非能跟“影视”结缘攀亲。
而为了赢得出版的热度,作家简介一栏总也忘不了将根据其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作为显赫的成绩书上一笔。“纯文学”确实没落了,所以不得不借助“娱乐新闻”来提升人气。
在谈及文学与影视联姻的话题时,不少作家都认为“经过改编的影视作品的艺术性不如文学原著”。我个人则认为未必是这样。
比如香港作家李碧华,我觉得她的名气之大和在文坛的盛誉完全是沾影视的光。用她的原著改编的电影作品知名度很高的就有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关锦鹏的《胭脂扣》及陈果的《三更之饺子》等,看过这几部电影后再读李碧华的小说,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小说的艺术性远远不如电影。
不过话说回来,李碧华虽然不是一流的小说家,但她编故事的能力确实很独到,根据她提供的别有韵味的故事框架,大导演们灌注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挖掘和雕凿人物的人性深度,终于焕发出璀璨的艺术光华成为影视经典。 与影视相关的文学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场景感和画面感很强。
比如虹影的小说《绿袖子》,阅读的时候就感觉跟她别的小说很不同,作家不仅有意识地转换场景,还有一系列时尚的欲望化偷情场面。果真如她自己在前言里说这是应一个电影导演的邀约而写的。
而考察严歌苓的一系列小说,就可以发现她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前后期有很明显的不同。她写作《少女小渔》和《天浴》的时候还是纯粹的作家视角,这两个代表作也只是短篇小说的长度,被改编成电影后主题和人物都加强和丰满了许多。
她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花儿与少年》,几乎就可以当成电影小说来阅读。而这时候的严歌苓除了是双语写作的当红女作家,也已经跻身好莱坞的“名编剧”行列,她的这个殊荣,几乎就是写作中的“华人第一人”。
而要论及严歌苓这个编剧的身份是否影响她的小说艺术深度的开掘,我觉得这个问题还真是比较复杂。就《花儿与少年》而言,读起来轻松愉悦而又能发人深思。
这种阅读体验比较严歌苓上世纪80年代的长篇代表作《雌性的土地》,当然顺畅欢快得多,但是《雌》文的那种凝重的阻滞感本身就包含了宏大的写作野心和后来被不断开掘深化的“圣母”主题。如果用“朴实的、精神的”来形容《雌》文,《花》文则明显是“浮华的、物质的”。
这似乎指涉了一种时代的主导力量,当一个作家选择一条“与时俱进”的繁华之途时,她同样难以避免遭遇到“双刃剑”的两难局面。 作家张抗抗访谈--做人比为文更重要 (2007-02-09 10:50:57) 特邀撰稿人:文松辉 对话嘉宾:张抗抗 人物名片 姓名:张抗抗 出生年月:1950年7月 籍贯:浙江杭州 简历:著名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6年11月12日当选为第七届中国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
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庄重文文学奖”等。 有媒体称,中国作协会员已经有7000多人,加上省市作协成员10万人也打不住。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一年光是长篇小说出版量达1000多部,相当于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中短篇更浩如烟海,不计其数。业内人士称,中国的当代文学发展一方面貌似繁荣,作品数量和作家群在急剧扩大,另一方面私人化写作、媚俗写作流行,泥沙俱下,能够传世的好作品却鲜见,针对文坛精品少见、剽窃抄袭屡见、影视与文学联姻、文化快餐和博客写作的流行等现象,我们的特邀撰稿人与著名作家张抗抗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笔者:有人称中国的当代文学发展一方面貌似繁荣,作品数量和作家群在扩大,另一方面私人化写作、媚俗写作流行,泥沙俱下,能够传世的好作品鲜见。谈谈您对当下文学作品的总体看法?您认为当代文学该如何发展? 张抗抗:可以说,文学作品在全世界都呈现出衰退的迹象。
科技的发展,使得文化的外延和触角朝着各个方面伸展,形式和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文学不再是唯一的精神寄托。像17、18世纪那样文学大师辈出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
20世纪下半叶,不仅是中国,西方国家也没有产生“众口一词”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当代“纯文学”作品。而与此同时,网络小说正方兴未艾,全球的热门畅销书作者,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非专业人士”。
这便是21世纪的特征———知识与文化不再集中在很少一部分“精英”手中,大众的文化素养普遍上升,精神财富越来越趋向于被更多的人直接占有并“使用”,变成一片漫漶无极的文化“湿地”。另一方面,商业经济使得文化快餐流行,又显露出大众的文化追求日趋“走低”,形成一部分被称为“文化沙漠”的那种状态。
于是,一边是湿地,一边是沙漠,就是这样矛盾的现象。至于中国文学,我倒觉得不算太糟糕,因为所有应该出现的,应该尝试的,到如今终于都轮番出现过了。
已经没有什么理论、流派、个人权威,可以“凌驾”于文学之上,我认为这就是最好的。 所以,文学没。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影视文学毕业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