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在写一篇关于空气压缩机的论文,请问空气压缩机使用的润滑油都
这位朋友我来为你系统的解答一下问题吧!希望你能满意!
空气压缩机分为速度式和容积式,而速度式又分为离心式和轴流式,容积式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每种空气压缩机对润滑油的要求都不同,往复式空气压缩机要求:工作温度与压力下的粘度、氧化稳定性与热稳定性、沉积物控制能力、抗磨损性能、溶解性、抗乳化性-分水性能、防腐蚀性能/与系统部件相容性,旋转式空气压缩机要求:工作温度与压力下的粘度、氧化稳定性与热稳定性、防腐蚀性能/与系统部件相容性、抗乳化性-分水性能、抗泡性、抗磨损性能、油凝结性。
咱们就拿壳牌的空压机油为例,
由于速度式空气压缩机对润滑的要求与发电机涡轮的润滑要求类似。所以常用壳牌多宝(Turbo)涡轮机油。其中多宝(Turbo) T一直被作为工业标准涡轮机油,由高品质加氢基础油和无锌添加剂调配而成,具有极佳的氧化稳定性,防锈抗腐蚀性能,很低的泡沫倾向和优异的抗乳化性能,特别是在氧化稳定性方面相比于工业标准高出约3倍,从而延长使用寿命达2倍。而多宝(Turbo) GT则是一种含有XHVI*合成基础油并加有抗氧化剂,金属钝化剂以及防腐蚀剂等添加剂的优质涡轮机润滑油,是专为在最苛刻条件下工作的现代、大功率燃气涡轮机而研制的涡轮机油,使用寿命超出行业限值2倍以上。
壳牌的确能立(Corena) P系列空压机润滑油适用于高级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具有极低的结焦倾向、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抗磨损性能,这些特性能够帮助设备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超长换油周期,保持系统效率,增强排气管的安全性。其中确能立(Corena) S4 P是顶级合成型润滑油,而确能立(Corena) S2 P是高级矿物型油,S4 P的使用温度要超过S2 P的最高220摄氏度,而且是采用了合成酯类基础油和独特的高性能添加剂。所以,高级合成型润滑油确能立(Corena) S4 P能将阀组件的更换周期从矿物油的1000小时延长到2000-4000小时。
壳牌的确能立(Corena) R系列空压机润滑油都是用于旋转式和螺杆式压缩机,从S2 到S4性能由低到高。确能立(Corena) S2 R是高品质清净型空气压缩机油,在排气温度超过100摄氏度、压力超过15bar条件下运行,也保障设备无故障连续运行4,000小时;确能立(Corena) S3RJ是专为日本制造的油浴式压缩机生产;确能立(Corena) S3 R则为高级矿物型空压机润滑油,在压力高达20bar、排气温度高达100摄氏度的情况下,油品寿命高达6000小时,确能立(Corena) S4 R则是添加了领先优质添加剂的顶级合成空压机油,在排气温度极高超过100摄氏度、压力超过25bar条件下运行,也能保障设备无故障连续运行12,000小时,或间断运行2年。此外,S3 R和S4 R都采用了无锌添加剂技术,气味小。
总而言之,高级合成型空压机油比高级矿物型油要性能优越,能够保障设备长时间无故障运行。因为好的空压机油,冷却效果更好,就会减少发生腐蚀和磨损,密封性也更好,保证气体的压缩比,从而保证设备效果,也会极大减少相对接触的部件磨损的可能性,进而防止油泥积炭产生,减少油品老化,减少设备的磨损。但是润滑油产品对设备的运转影响重大,选择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价格,更要考虑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特性,当然还有取决于技术服务的好坏。
我打了那么多字对你的论文应该有帮助吧!如果你还嫌不够!去壳牌官网看看吧
2.跪求空压机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用来产生压缩空气的机器,也叫压缩空气机,还叫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压缩机,使曲轴产生旋转运动,带动连杆使活塞产生往复运动,引起气缸容积变化。由於气缸内压力的变化,通过进气阀使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消声器)进入气缸,在压缩行程中,由於气缸容积的缩小,压缩空气经过排气阀的作用,经排气管,单向阀(止回阀)进入储气罐,当排气压力达到额定压力0.7MPa时由压力开关控制而自动停机。当储气罐压力降至0.5--0.6MPa时压力开关自动联接启动。
1.空压机工作原理简述
1.2空压机分类:
空压机分为螺杆式空压机,螺杆式空压机又分为单螺杆空压机及双螺杆空压机,离心式空压机,活塞式空压机,滑片式空压机,涡旋式空压机,旋叶式空压机.
介绍双螺杆式单级压缩空压机是由一对相互平行齿合的阴阳转子(或称螺杆)在气缸内转动,使转子齿槽之间的空气不断地产生周期性的容积变化,空气则沿着转子轴线由吸入侧输送至输出侧,实现螺杆式空压机的吸气、压缩和排气的全过程。空压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阴转子的槽与阳转子的齿被主电机驱动而旋转。
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压缩机,使曲轴产生旋转运动,带动连杆使活塞产生往复运动,引起气缸容积变化。由於气缸内压力的变化,通过进气阀使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消声器)进入气缸,在压缩行程中,由於气缸容积的缩小,压缩空气经过排气阀的作用,经排气管,单向阀(止回阀)进入储气罐,当排气压力达到额定压力0.7MPa时由压力开关控制而自动停机。当储气罐压力降至0.5--0.6MPa时压力开关自动联接启动。其它请关注相关词条.
2.压缩机润滑油
2.1 旋叶式压缩机
每种型号的压缩机对润滑油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旋叶式压缩机的润滑油功能是润滑在压缩过程中滑入和滑出的叶片。润滑油也作为叶片与机架间的密封剂使用,使气体压缩成为可能。通常ISO68-150产品满足旋叶式压缩机的粘度要求。
2.2 往复式压缩机
往复式压缩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流出压力容量范围从1bar g至1000bar g(4)。往复式压缩机的油润滑汽缸,曲轴箱部件,线圈,活塞,阀门和装填杆。曲轴箱部件包括十字头轴承,十字接头,十字头导承和曲柄销。近来的制冷应用表明操作粘度小于10 cSt的ISO15润滑油可提供合适的润滑作用。然而,依靠气体分子量和流压操作,加工和碳氢化合物气体往复式压缩机的经典使用是ISO68-680产品。
在大多数往复式压缩机,一种流体作为润滑剂使用于所有部件。较小的往复式压缩机使用喷溅润滑油。较大的装置通常使用一种油泵系统以润滑上方的曲轴箱部件。一些大型设备使用两种不同的润滑油,一种用于汽缸而另一种用于其它需润滑的部件。由于汽缸润滑油须与气体共存,故必须与向下液流过程兼容。汽缸润滑油可设计成为特殊气体或操作条件提供润滑作用。(2)
2.3螺旋式压缩机
注满螺旋式压缩机通常使用压缩烃和生产气体,流压范围从1-25 bar g(5)。它们具有许多优点,包括改进压缩效率,低流出温度,高可靠性和由于简单的机械构造所致的较少维护。螺旋式气体压缩机必须具备几种功能。它们润滑轴承,在螺杆与机架之间提供足够的密封,移去压缩过程中的热量,冲去压缩机中的任何微粒以及保护系统免于腐蚀。较低的粘度限制是10-20cSt在对轴承的油供温度以及5cSt在流出条件下以确保合适的密封。上部的润滑油粘度取决于为轴承提供足够的润滑油的能力。典型的上部粘度限制是30-100cSt。通常ISO68-220润滑油满足螺旋式压缩机的粘度要求。准确的粘度级别依赖于操作条件和气流成分。
由于系统的闭环设计,合成产品特别适用于螺旋式压缩机(图表1)。润滑油与压缩气体进入分离器。分离的油经过一个油冷却器再回流入压缩机。在这个过程中润滑油的降解可导致如轴承故障,密封不够或腐蚀等压缩机问题。在许多应用中,合成压缩机润滑油的使用能造成有效的烃压缩和生产气体(7)。
3.求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或论文5000千字左右..
机电毕业设计目录_机电毕业论文
双击自动滚屏 文章来源:一流设计吧 发布者:16sheji8 发布时间:2008-9-10 8:55:58 阅读:5442次
机电毕业设计目录
001CA6140车床主轴箱的设计
002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003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
004MR141剥绒机锯筒部、工作箱部和总体设计
005PLC在高楼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006Φ3*11M水泥磨总体设计及传动部件设计
007车床变速箱中拔叉及专用夹具设计
008乘客电梯的PLC控制
009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
010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
011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012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
013基于AT89C51的锁相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014基于普通机床的后托架及夹具的设计开发
015减速器的整体设计
016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的PLC设计
017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
018螺杆空气压缩机
019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
020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021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
022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
023四层楼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024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025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
026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
027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设计
028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
029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030知识竞赛抢答器设计
031自动洗衣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本文来自: 一流设计吧() 详细出处参考: /onews.asp?id=1219
4.机电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
机电毕业设计目录001CA6140车床主轴箱的设计002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003FXS80双出风口笼形转子选粉机004MR141剥绒机锯筒部、工作箱部和总体设计005PLC在高楼供水系统中的应用006Φ3*11M水泥磨总体设计及传动部件设计007车床变速箱中拔叉及专用夹具设计008乘客电梯的PLC控制009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010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的设计011多用途气动机器人结构设计012机油冷却器自动装备线压紧工位装备设计013基于AT89C51的锁相频率合成器的设计014基于普通机床的后托架及夹具的设计开发015减速器的整体设计016金属粉末成型液压机的PLC设计017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018螺杆空气压缩机019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020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021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022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023四层楼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024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025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026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027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的设计028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029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030知识竞赛抢答器设计031自动洗衣机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
5.求几篇5000字的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急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绪论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一、机电一体化概要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
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
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①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③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
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
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
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下:3.1智能化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
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3.2模块化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
6.机电一体化 毕业论文 你们怎么写的
韵文工作室携程为你服务
16 精密播种机
17 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
18 空气压缩机V带校核和噪声处理
19 冲压拉深模设计
20 螺旋管状面筋机总体及坯片导出装置设计
21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
22 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
23 内螺纹管接头注塑模具设计
24 内循环式烘干机总体及卸料装置设计
25 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26 生产线上运输升降机的自动化设计
27 实验用减速器的设计
28 手机充电器的模具设计
29 鼠标盖的模具设计
30 双齿减速器设计
31 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
32 水泥瓦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分析
33 四层楼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34 塑料电话接线盒注射模设计
35 塑料模具设计
36 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37 托板冲模毕业设计
38 推动架设计
39 椭圆盖注射模设计
40 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41 五寸软盘盖注射模具设计
42 锡林右轴承座组件工艺及夹具设计
43 心型台灯塑料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44 机械手设计
45 机械手自动控制系统的PLC实现方法研究
46 汽车制动系统实验台设计
47 数控多工位钻床设计
48 数控车床主轴和转塔刀架毕业设计
49 送布凸轮的设计和制造
50 CA6140车床后托架夹具设计
51 带式输送机毕业设计论文
52 电火花加工论文
53 机床的数控改造及发展趋势
5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毕业论文
55 机械手毕业论文
56 基于ANSYS的齿轮泵有限元分析
57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机床数控系统中应用探讨
58 矿石铲运机液压系统设计
59 汽车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论文
60 数控车床半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61 数控多工位钻床设计
62 数控机床体积定位精度的测量与补偿
63 数控机床维修
64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65 塑料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66 新型电动执行机构
67 液力传动变速箱设计与仿真论文
68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论文
69 中型货车变速器的设计
70 数控钻床横、纵两向进给系统的设计
我们提供代写和出售服务
Q Q : 1 0 7 0 2 6 5 1 0 1
7.空气压缩机工作原理是什么
空气压缩机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工作原理不同。
三种主要类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如下:一、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活塞式压缩机属於最早的压缩机设计之一, 但它仍然是最通用和 非常高效的一种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通过连杆和曲轴使活塞在气缸内向前运动。
如果 只用活塞的一侧进行压缩,则称为单动式。 如果活塞的上、下两侧都用,则称为双动式。
活塞式压缩机的用途非常广泛。 它可以压缩空气,也可以压缩气体,几乎不需要作任何改动。
活塞式压缩机是唯一一种能够将空气和气体压缩至高压,以适合 诸如呼吸空气压缩机 等用途的设计。 活塞式压缩机的配置可包括从 适用於低压/小容量用途的单缸配置,到能压缩至非常高压力的多级配置。
在多级压缩机中, 空气被分级压缩,逐级增大压力。二、旋转螺杆式 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原理螺杆式 空气压缩机属於容积式压缩机,其活塞采用螺杆的形式; 这是现今使用的最主要压缩机类型。
螺杆压缩元件的主要部件是凸形转子和凹形转子, 这两个转子相互靠近移动,使它们之间及腔内的体积逐渐减小。 螺杆式的压力比取决於螺杆的长度和 外形以及排气口的形状。
螺杆元件没有装备任何阀门,不存在产生不平衡的机械力。 因此可以在 高的轴速下工作,而且可以兼顾大流量和小的外部尺寸三、旋转滑片式 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滑片式压缩机采用传统的、已经得到验证的技术, 以非常低的速度(1450rpm)直接进行驱动,具有无与伦比的的可靠性。
转子是唯一连续运行的部件, 上面有若干个沿长度方向切割的槽, 其中插有可在油膜上滑动的滑片。转子在气缸的定子中旋转。
在旋转期间, 离心力将滑片从槽中甩出,形成一个个单独的 压缩室。旋转使压缩室的体积不断减小,空气压力不断增大。
通过注入加压油来控制压缩产生的热量。高压空气从排气口排出,其中残留的油通过最终的油分离器予以清除。
空压机的基本具体结构:1. :油循环系统2. 直流电源系统3. 配电系统4. 水路循环系统5. DTC控制系统6. 屏保护系统7. 气路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