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钢筋混凝土在我们的建筑行业中,占有的比例是越来越多,也为我国建筑行业增添了不少光彩,但是由于其耐久性引起的破坏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在建筑行业中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希望通过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来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的整体现状。本文通过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的因素分析,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措施
混凝土耐久性对建筑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保护建筑物的牢固。由于它是在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共同因素的决定下的一种产物,所以其耐久性能能够抵抗外界所带来的侵蚀破坏作用,从而保护建筑的耐用性。所以说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对建筑行业的质量提高有很大的意义。
1.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
1.1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作为强碱性物质,所以对钢筋就会有比较强的腐蚀,如果能在钢筋的表面如果弄一层钝化的保护膜,就会保护好钢筋不被腐蚀。但是当有酸性物质深入到混凝土表面的时候,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就会使其中性化。这种反应就称作为碳化,其过程会降低混凝土的碱度,从而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使混凝土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就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同时混凝土的碳化对其收缩功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混凝土碳化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着比较关键的作用,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
2.浅谈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钢筋混凝土在我们的建筑行业中,占有的比例是越来越多,也为我国建筑行业增添了不少光彩,但是由于其耐久性引起的破坏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在建筑行业中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希望通过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来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的整体现状。本文通过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的因素分析,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措施
混凝土耐久性对建筑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保护建筑物的牢固。由于它是在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共同因素的决定下的一种产物,所以其耐久性能能够抵抗外界所带来的侵蚀破坏作用,从而保护建筑的耐用性。所以说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对建筑行业的质量提高有很大的意义。
1.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
1.1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作为强碱性物质,所以对钢筋就会有比较强的腐蚀,如果能在钢筋的表面如果弄一层钝化的保护膜,就会保护好钢筋不被腐蚀。但是当有酸性物质深入到混凝土表面的时候,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就会使其中性化。这种反应就称作为碳化,其过程会降低混凝土的碱度,从而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使混凝土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就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同时混凝土的碳化对其收缩功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混凝土碳化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着比较关键的作用,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
3.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
最近几年来因为一些工程事故的发生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很多业内专家呼吁大家从传统的只关注混凝土新拌物的使用性能和短期的强度性能提升到混凝土的耐久性的认识上来。
耐久性更贴近百年大计,它对材料的质量和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会更高。从宏观技术转到微观上来,耐久性内容主要包括碳化,钢锈,碱骨料化学等反应。
碳化其实是中和反应,是破坏碱结构与酸生成盐;钢锈是在氯离子的酸性溶液下形成钢筋阴阳电极锈蚀钢筋膨胀,碱骨料还是水泥中的碱和骨料Si等活性物生产膨胀物。这些是个大课题,必须从材料源头抓起,如果材料没问题。
则内部反应可忽略,外部其实只要控制低水灰比,二次振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就ok了。最后环境也很重要,如海防的海水冲击,北方的干冷天气冻融,地下室阴暗处的CO2等。
4.以混泥土的耐久性为题写一篇二千字论文
混凝土引气剂,可以引入细小的气泡,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混凝土防腐剂,可以降低可侵入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并细化毛细孔的孔径,抑制氢氧化钙从水泥石中析出的速度。延缓石膏和钙矾石晶体的生成,起到抑制其膨胀破坏的作用,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混凝土阻锈剂,阻止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上述三种外加剂主要是解决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问题,减水剂主要是改变混凝土流变特性及施工性能的外加剂。
此外还有早强剂,速凝剂,消泡剂,缓凝剂等外加剂,这些严格意义上讲都不算是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
5.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
目前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基本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掺入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会产生一种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许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施工中为了保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的工作性,就必须在拌和时相应地增加用水量,这样就会促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当加入减水剂的定向排列,使水泥质点表面均带有相同电荷。在电性斥力的作用下,不但使水泥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还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溶剂化水膜,同时使水泥絮凝体内的游离水释放出来,因而达到减水的目的。许多研究表明,当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时,消除毛细管孔隙的目标便可以实现,而掺入高效减水剂,完全可以将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
二、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水化物稳定性的不足,是混凝土不能超耐久的另一主要因素。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活性矿物的目的,在于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胶凝物质的组成。活性矿物掺料中含有大量活性Si02及活性Al203,它们能和波特兰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石灰及高碱性水化矽酸钙产生二次反映,生成强度更高、稳定性更优的低碱性水化矽酸钙,从而达到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使水泥石结构更为致密,并阻断可能形成的渗透路。此外,还能改善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区性能。这些重要的作用,对增进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强度都有本质性的贡献。
三、消除混凝土自身的结构破坏因素:除了环境因素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破坏以外,混凝土本身的一些物理化学因素,也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的严重破坏,致使混凝土失效。例如,混凝土的化学收缩和干缩过大引起的开裂,水化性过热过高引起的温度裂缝,硫酸铝的延迟生成,以及混凝土的碱骨料反映等。因此,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减小或消除这些结构破坏因素。限制或消除从原材料引入的碱、S03、C1- 等可以引起破坏结构和侵蚀钢筋物质的含量,加强施工控制环节,避免收缩及温度裂缝产生,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四、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尽管强度与耐久性是不同概念,但又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是基于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都与水灰比这个因素直接相关。在混凝土能充分密实条件下,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因而各种耐久性指标也随之提高。在现在的高性能混凝土中,除掺入高效减水剂外,还掺入了活性矿物材料,它们不但增加了混凝土的致密性,而且也降低或消除了游离氧化钙的含量。在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在排除内部破坏因素的条件下,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抵抗环境侵蚀破坏的能力也越强。
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低水灰比,选用优质原材料,除水泥、水和骨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集料和高效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率,减少体积收缩,提高强度,提高耐久性。
6.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摘要:在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
近百年来,混凝土强度不断的提高成为它主要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使用50MPa以上的高强混凝土。
有些远见卓识的专家考虑到某些工程的需要,在提出高强度的同时,也提出耐久性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尤其是近5年,在很多重要工程中都成功地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关键词:混凝土 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丰富的技术内容,尽管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但彼此均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保证拌和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
基于上述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成为我国近期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高性能混凝土的核心是保证耐久性。
耐久性对工程量浩大的混凝土工程来说意义非常重要,若耐久性不足,将会产生极严重的后果,甚至对未来社会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总价值约为6万亿美元,每年所需维修费或重建费约为3千亿美元。
美国50万座公路桥梁中20万座已有损坏,平均每年有150-200座桥梁部分或完全坍塌,寿命不足20年;美国共建有混凝土水坝3000座,平均寿命30年,其中32%的水坝年久失修;而对二战前后兴建的混凝土工程,在使用30-50年后进行加固维修所投入的费用,约占建设总投资的40%-50%以上。回看中国,我国50年代所建设的混凝土工程已使用40余年。
如果平均寿命按30-50年计,那么在今后的10-30年间,为了维修这些建国以来所建的基础设施,耗资必将是极其巨大的。而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模宏大,每年高达2万亿人民币以上。
照此来看,约30-50-年后,这些工程也将进入维修期,所需的维修费用和重建费用将更为巨大。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更要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入手,以降低巨额的维修和重建费用。
一般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年限约为50-100年,不少工程在使用10-20年后,有的甚至使用9年以后,即需要维修。用普通水泥混凝土所完成的工程不能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本身的内部结构。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在混凝土工程中为了满足混凝土施工工作性要求,即用水量大、水灰比高,因而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很高,约占水泥石总体积的25%-40%,特别是其中毛细孔占相当大部分,毛细孔是水分、各种侵蚀介质、氧气、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引起混凝土耐久性的不足;其次,水泥石中的水化物稳定性不足也会对耐久性产生影响。例如,波特兰水泥水化后的主要化合物是碱度较高的高碱性水化矽酸钙、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
此外,在水化物中还有数量很大的游离石灰,它的强度极低、稳定性极差,在侵蚀条件下,是首先遭到侵蚀的部分。要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减少或消除这些稳定性低的组分,特别是游离石灰。
根据对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的分析,就可以找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技术途径。如上分析,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最主要的方法是降低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
但如果纯粹的降低用水量,混凝土的工作性将随之降低,又会导致捣实成型共所困难,同样造成混凝土结构不致密,甚至出现蜂窝等宏观缺陷,不但混凝土强度降低,而且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同时降低。目前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基本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掺入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
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会产生一种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许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施工中为了保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的工作性,就必须在拌和时相应地增加用水量,这样就会促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当加入减水剂的定向排列,使水泥质点表面均带有相同电荷。
在电性斥力的作用下,不但使水泥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还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溶剂化水膜,同时使水泥絮凝体内的游离水释放出来,因而达到减水的目的。许多研究表明,当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时,消除毛细管孔隙的目标便可以实现,而掺入高效减水剂,完全可以将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
二、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水化物稳定性的不足,是混凝土不能超耐久的另一主要因素。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活性矿物的目的,在于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胶凝物质的组成。
活性矿物掺料中含有大量活性Si02及活性Al203,它们能和波特兰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石灰及高碱性水化矽酸钙产生二次反映,生成强度更高、稳定性更优的低碱性水化矽酸钙,从而达到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使水泥石结构更为致密,并阻断可能形成的渗透路。此外,还能改善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区性能。
这些重要的作用,对增进混凝土的。
7.浅谈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一)从原材料选择上来说,我们对粗集料、细集料的筛选上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砂要选择中砂,而粗集料选择上又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选择连续级配的粗集料,第二种选择间断级配的粗集料,两种方法比较起来各自又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连续级配的,对施工要求不高,但是混凝土的密实度效果没有后一种方法好。而选择间断级配的,对施工工艺要求比较高,如果施工工艺达不到要求的,混凝土很容易出现离析和分层现象,将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但是假如施工工艺达到了要求,则间断级配的粗集料将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二)从混凝土的振捣来说,要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还必须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搅拌必须均匀,振捣必须到位。(三)可添加外加剂,实践证明适当添加一些外加剂,对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是很有帮助的,它可添加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等。
(四)可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实践证明混凝土在浇筑以后,为了很好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必须要对混凝土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湿养护,若养护时间不足,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一般规范要求硅酸盐、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不得少于7昼夜,火山灰、粉煤灰水泥拌制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但经试验表明养护7天,混凝土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80%,而养护14天,基本能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因而适当延长混凝土养护时间不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也能大大提高其密实度。(五)减少混凝土表面的孔隙率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做保护层,混凝土可以根据所处的腐蚀环境的不同,适当增加其保护层厚度,如果混凝土在高腐蚀状态下工作,甚至可以将保护层厚度提高40%,尽量将外部液体隔绝在混凝土外部。
8.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养护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
不同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性能有不同影响。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干湿热养护、蒸压养护、电热养护、红外线养护和太阳能养护等。
养护经历的时间称养护周期。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
中国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Ⅰ级水平控制温度为20±2°C,Ⅱ级水平控制温度为20±5°C,标准养护时间为28天;湿度不低于95%。混凝土的养护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筑结束4~6h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 (2)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3)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 (4)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耐久性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的能力。混凝土耐久性的好坏,决定混凝土工程的寿命。
它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性能,因此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
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抗渗性 、抗冻性 、抗侵蚀性 为混凝土耐久性。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破坏作用主要有6种:冰冻-融解循环作用:是最常见的破坏作用,以致有时人们用抗冻性来代表混凝土的耐久性。冻融循环在混凝土中产生内应力,促使裂缝发展、结构疏松,直至表层剥落或整体崩溃。
环境水的作用:包括淡水的浸溶作用、含盐水和酸性水的侵蚀作用等。其中硫酸盐、氯盐、镁盐和酸类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剧烈的腐蚀作用,导致混凝土的迅速破坏。
环境水作用的破坏过程可概括成为两种变化:一是减少组分,即混凝土中的某些组分直接溶解或经过分解后溶解;二是增加组分,即溶液中的某些物质进入混凝土中产生化学、物理或物理化学变化,生成新的产物。上述组分的增减导致混凝土体积的不稳定。
风化作用:包括干湿、冷热的循环作用。在温度、湿度变幅大、变化快的地区以及兼有其他破坏因素(例如盐、碱、海水、冻融等)作用时,常能加速混凝土的崩溃。
中性化作用:在空气中的某些酸性气体,如Cl2、H2S和CO2在适当温、湿度条件下使混凝土中液相的碱度降低,引起某些组分的分解,并使体积发生变化。钢筋锈蚀作用: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因电化学作用生锈,体积增加,胀坏混凝土保护层,结果又加速了钢筋的锈蚀,这种恶性循环使钢筋与混凝土同时受到严重的破坏,成为毁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碱-集料反应:最常见的是水泥或水中的(碱分Na2O、K2O) 和某些活性集料(如蛋白石、燧石、安山岩、方石英)中的SiO2起反应,在界面区生成碱的硅酸盐凝胶,使体积膨胀,最后能使整个混凝土建筑物崩解。这种反应又名碱-硅酸反应。
此外还有碱-硅酸盐反应与碱-碳酸盐反应。此外,有人将抵抗磨损、气蚀、冲击以至高温等作用的能力也纳入耐久性的范围。
上述各种破坏作用还常因其具有循环交替和共存叠加而加剧。前者导致混凝土材料的疲劳;后者则使破坏过程加剧并复杂化而难于防治。
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从抵抗力和作用力两个方面入手。增加抵抗力就能抑制或延缓作用力的破坏。
因此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常常有利于耐久性的改善,其中密实性尤为重要,因为孔缝常是破坏因素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途径,所以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通过改善环境以削弱作用力,也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此外,还可采用外加剂(例如引气剂之对于抗冻性等),谨慎选择水泥和集料,掺加聚合物,使用涂层材料等,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工程的安全使用期。耐久性是一项长期性能,而破坏过程又十分复杂。
因此,要较准确地进行测试及评价,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只是采用快速模拟试验,对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破坏因素作用下的一种或几种性能变化,进行对比并加以测试的方法还不够理想,评价标准也不统一,对于破坏机理及相似规律更缺少深入的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混凝土的耐。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的措施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