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哲学史优秀论文
随便摘了点,是课程论文吗?其实哲学这东西全靠理解。
学习西方哲学史心得第四部分------近代哲学(早期部分) 这一部分是近代哲学开端,也是许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的过程。但是更多的是问题的解决。
另外就是这个时期基本上是人物思想为主线所展开的,这种人物主线就形成了,这个部分意见后面部分思想脉络。从走入近代哲学以后,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每个哲学家都有一套自己解释世界的体系,而且基本上都是自成体系的。
在分析和发现别人解释世界体系有问题后,那么就是自己搞一套,从而形成不同的哲学体系,这些哲学体系,最终构成了哲学丰富的内涵是思想方法。根据传统的分法,近代哲学之父是笛卡尔,因为笛卡尔开启近代哲学的大门,为近代哲学的奠定了主体性基础,也为近代哲学留下难以解决的二元论的困难。
这可能就是近代哲学的主旨。另外近代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受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力图用科学和技术的方法解决哲学问题,或者说是将哲学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
这就引出了方法论的问题,也就是认识论和方法是近代哲学另外一个主旨。这一部分的学习,基本上能学到许多新的科学思维的方法。
可以对以前那些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的垃圾进行清理。这样我们才能进入世界文明的主流意识。
其实我们接受垃圾的思维模式在格式化我们的头脑后,进行清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只有清理,才能接受。才能读懂今天现代化的语言。
否则只能用垃圾的思维和观念对这个世界进行误解并进行错误的行动。我们先从笛卡尔以前的二位开始,看其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一、培根 培根为他自己分派的任务是复兴他那个时代的哲学和科学。所有他必须自有一套体系才行。
要进行这个伟大的复兴,必须重新清理人类的知识,用一种新方法来收集和解释事实,他确信他已经发现了这种方法。他将揭开自己的所有的秘密。
因为现在人类的知识是一个被扭曲的知识,他把人的心灵看成一个玻璃和一面镜子。它被情感的自然倾向和传统学术的错误弄的凹凸不平,因此是不能精确反应真理的。
因此他希望提供一个新的工具将其心灵清洁而平静这样就能精确的观察和理解宇宙了。怎样达到呢,就要使科学和根深蒂固的传统学术分开,因为传统学术是裹胁在神学中的。
这样将科学和神学启示分开就形成一种建立在自然新的观察方法和新的解释的基础上的新哲学。首先是清理,近代以来的许多哲学家,在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的时候,都是要进行清理基础的工作。
以便使自己的哲学建立在一个牢固不可破的基础上。心灵四假象:其实这四种假象在现在我们看问题时,也是戴着这四个假象进行的。
所以以至于到了今天我们要获得一个事物的真相还是非常困难,就是由于这四个假象在遮蔽真相的。1、种族假象 我们是人类,我们是人类中一个民族,我们是这个民族中生活在某一地区的人。
因此我们看待事物和那个不是我们人类,不是我们一个民族,不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人,看待事物是不一样的。我们看的只是事物就是不是真相,是一个被我们心灵扭曲的假象。
2、洞穴假象 这是根据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来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已经习惯了洞穴中,我们看到的以为是真相的东西,其实是一个假象,因为习惯已经使我们的思维被格式化了。
我们在我们的思维洞穴中,看到的只是假象,但是自己认为的却是真相。3、市场假象 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使用的语词来进行日常交际,这些语词已经失去了通常的知识功能,而被适应为生活的用语,因此当用日常语言来理解知识的时候,就出现假象。
但是人们往往用这样的词语来获得大众的欢心,结果真相被遮蔽了。人们看到的就是假象。
可能现代的广告是最为典型的吧。4、剧场假象 任何事情都发生在一定的背景下面,当发生的事情的背景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事情可能是不成立的。
因此当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或者观察问题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其背景。或者是人们常常虚拟臆造一个背景,然后在这个背景下,演出的就是假象。
许多官样文章就是这样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可行性报告。三峡可能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在虚幻的背景下面造成如此的生态灾难。
面对这样的假象人们如何才能克服此困难呢。培根提出用试验的方式,然后采用三表法进行。
这个一个科学的归纳法。至于科学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演绎,一个是归纳,最初的归纳法的完整的提出是培根。
三表法:存有表:首先进行尽量大规模的收集和进行实验获得现实存在的着事物。这里记录真实的情况。
根据观察到的特征进行详细的记录,这样就对一个事物有详尽的描述。例如产品的质量问题,你可以按此进行,收集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下的真实的数据。
这就是存有表。将存在的东西都收集起来。
差异表:然后进行将各个事物的差异列成表。例如在同一时间段各个质量数据的的差异数据。
这些差异列成表后,就会出现各个种差异现象出现。比较表,然后将这些差异表,进行比较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各个质量指标值进行比较。
这样就会出现各种比较表。在上面的表都列好以后就可以进行排除了。
也就是进行着手进行归纳的过程。那些属于正常值,那。
2.急需1000字左右的西方哲学的论文
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一句名言:“对于人 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这也许可以说是哲学智慧关照,人生与关照自我具有内在同一性的又一证明。因而对人生进行哲学思考,首先必须对自我的人生存在进行哲学思考,于是,我们把人生哲学的旨归指向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境遇。如果我们不满足于仅仅是生活着,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会思考人生。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自我。所以,每一个自我在展开自己人生历程的过程中无疑会显示其不同的个性风采。这似乎是对哲学思考所要求的普遍性原则的一个否定。但哲学的理性与智慧却可以舍弃这其中的个性而抽取其共性的东西进行思考,这其中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把自我人生作“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样一个三阶段的划分,而哲学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则贯穿于其中。1.认识自我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认识你自己”,他的后继者柏拉图进一步发挥道:“我们知道许多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我们却很难认识自己。”所以,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们都在探究人类自身,企图认识自己。就在人类的理性迈过了无数沟壑,走过了无数夜路中的迷途之后,终于认识到自己是人,并在高举起大写的“人”的理性旗帜时,“斯芬克斯之迷”仿佛被破译了。然而,人类理性马上便又发觉,“斯芬克斯之迷”并未真正破译,而是在跨过了俄狄浦斯的悲剧之后以另一种形式提出这个迷。于是,“人是什么”便又重新困惑着人类。
古希腊的一座圣庙,一进门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当今社会,信息的充斥使人们失去了必要的思考能力,太平盛世的浮华使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白日里为各自的名利奋斗,夜晚被各种娱乐生活引诱,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自我,找不到自我,甚至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脑海荡不起一点涟漪。时代的变化太快,走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跟着感觉跑吧!“不经思考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现在,信息时代的大潮正把社会推向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看看你的周围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北了。电视电影看多了,在生活里就像是在表演;够档次的人见多了,也会在圈子里装装优雅做做秀,把自己扮得很清高;语言技巧学多了,说了一箩筐话却没有一点真实的感觉。很多人现在说话做事是在模仿别人中生活,而不是在做自己。很多年轻人自以为很个性、很叛逆,标榜自我,其实并不是做真实的自己,而是在追逐新潮,抄袭别人的生活。现在就是一个做秀的时代,不仅名人会做秀,商家会做秀,官员也会做秀,老师也会做秀,据报道,在今年儿童节,在广州的一个六一庆典活动,领导、老师、嘉宾一个一个接着在台上长篇大论做报告,学生在台下个个眉头紧皱、酷热难耐,如受酷刑,大人们把儿童节变成了显示领导“重视”、实现宣传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秀场,这哪是为儿童过节日!成人世界的“做秀文化”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不断熏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秀才”。现在一个五岁的儿童上台表演节目,也会打出大人们惯用的手势,煽动台下观众“给我点掌声啦!”,每当看到这类情景,我脑子里就自问:这真是孩子真实的心声,还是大人教好的?在这种迎合心理下成长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他自己吗?现在大学校园里的杀人、自杀、跳楼、卖淫、包养等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其自身根源只有一个:迷失自我。
3.1000字左右有关的西方哲学的论文
2005 国内西方哲学研究
学术创造和知识生产的周期与地球公转一圈的周期并不吻合。在2005年当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国内西方哲学研究的成果,通常是在一、两年前甚至更长时间之前酝酿、创造、编辑、最后于这一年度公之于世的。而且,作为学术创造和理智生活层面上的西方哲学研究,通常并不制造能够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事件。因此,这一年来的研究状况很难像许多领域那样借助“大事盘点”、“焦点人物”来综述,也许更需要历史性和反思性的眼光,“瞻前顾后”,“品头论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文化事件的发生方面,管窥锥指,加以评说。2005年的国内西方哲学研究,无论是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研究和建设工程”大张旗鼓的开展和“国学热”、“读经热”相比,还是与2004年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德里达逝世以及罗蒂的学术巡游引起的关注热度相比,都要相对沉寂一些,例如纪念萨特诞辰100周年的活动和保罗·利科的辞世就没有唤起值得期待的热情。然而,这恰恰是常态。
这种常态反映出西方哲学研究正处在不尴不尬的暧昧境况当中。国内哲学研究通常被分为“马、中、西”三个主要领域,似乎我们可能拥有三条脉络的哲学传统,这固然丰富了我们的哲学生活,但三者之间对话的难度似乎在增大,关系也越来越微妙。而且,西方哲学在国内不像“马哲”、“中哲”那样拥有名正言顺的合法性,却又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哲学的正统地位。这至少引发了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中国学者从事西方哲学研究的定位:是引介和批判,还是像西方哲学家那样展开专业性的研究和教育?进而,这一研究应当在哲学的学科建制中居于何种地位?其二,让西方哲学说汉语,无疑将深层次地丰富和改变中国人的概念框架、思想方式和表达手段,对西方哲学的消化吸收,有助于本民族哲学创造力的提升,这时,西方哲学就不仅仅是异域之思,而能够成为本土哲学内在的思想资源;可是,如何调节各种思想资源,使其间的张力不至于过分紧张,并促进有效对话和文化重建,又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自2003年以来受到重视,本年度也在继续。
当然,西方哲学研究仍在各类学术建制的支持下不断取得进展。2005年,外国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加了近一倍,理论上达到20个。在有正式刊号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000余篇,其中现代西方哲学类的论文超出西方哲学史类近一倍,在前者中最经常出现的名字是海德格尔、德里达、尼采、罗蒂、维特根斯坦等,而在后者中最经常出现的则是康德、黑格尔、柏拉图、笛卡尔,奥古斯丁是中世纪哲学中最受关注的。各种著作和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有100多部,其中译著的比重很大。大量学术成果得到了各种学术基金的支持,围绕项目和课题展开。“现象学与伦理”、“分析哲学、科学哲学与逻辑讨论会”、“中西哲学交流中的翻译问题”、“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纪念德里达、纪念阿隆和萨特诞辰百年以及关于皮尔士和杜威的学术会议陆续召开。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的分析哲学委员会,继现象学委员会和法国哲学委员会之后正式成立。现代外国哲学研究要比古典哲学研究活跃得多,这令人亦喜亦忧。
这一年,三部大型西方哲学史陆续问世(其中有些此前已开始出版,多数至今尚未出齐),包括叶秀山、王树人主编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八卷本)、复旦大学哲学系编写的《西方哲学通史》(十卷本)以及冯俊主持翻译的《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此外,多种多样的西方思想家著作、文集、文选、研究文献的译本也令人目不暇接,出版市场相当繁荣。继《亚里士多德全集》、《柏拉图全集》、《维特根斯坦全集》之后,李秋零主持翻译的《康德著作全集》也已出版了前四卷,两套《黑格尔全集》历经波折又开始重新酝酿出版,《杜威全集》和《尼采全集》也已开始谋划。
这又引发了第二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我们正在不断地将大量西方哲学原典和研究文献转译为汉语,这自然功莫大焉;但不可否认,这又在事实上放大了本国学者在创造力和研究水平上的差距。如果说创造力或自主创新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那么研究水平却是有望逐步提高的。根据笔者的阅读,本年度发表的论文虽然不乏佳作,但总体上似乎并没有比前几年有明显起色,对学术积累的贡献也有待提升。看来还是应当认真借鉴西方同行的研究成果,在较高的起点上开始研究,避免大而化之的介绍和解说,力求清晰严谨的分析、论证及表达,并深入到西方学者的论证细节中去,因为若不把握细节,则难免流于皮相而亦步亦趋或妄自尊大,皆无法有效对话。虽然西方学者特别是英美学者技术化倾向也值得反思,但我们面临的问题却是如何提升技术含量。
4.急需1000字左右的西方哲学的论文
哲学家帕斯卡尔曾有一句名言:“对于人 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了。”这也许可以说是哲学智慧关照,人生与关照自我具有内在同一性的又一证明。因而对人生进行哲学思考,首先必须对自我的人生存在进行哲学思考,于是,我们把人生哲学的旨归指向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境遇。如果我们不满足于仅仅是生活着,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会思考人生。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自我。所以,每一个自我在展开自己人生历程的过程中无疑会显示其不同的个性风采。这似乎是对哲学思考所要求的普遍性原则的一个否定。但哲学的理性与智慧却可以舍弃这其中的个性而抽取其共性的东西进行思考,这其中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把自我人生作“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样一个三阶段的划分,而哲学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则贯穿于其中。1.认识自我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认识你自己”,他的后继者柏拉图进一步发挥道:“我们知道许多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我们却很难认识自己。”所以,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们都在探究人类自身,企图认识自己。就在人类的理性迈过了无数沟壑,走过了无数夜路中的迷途之后,终于认识到自己是人,并在高举起大写的“人”的理性旗帜时,“斯芬克斯之迷”仿佛被破译了。然而,人类理性马上便又发觉,“斯芬克斯之迷”并未真正破译,而是在跨过了俄狄浦斯的悲剧之后以另一种形式提出这个迷。于是,“人是什么”便又重新困惑着人类。
古希腊的一座圣庙,一进门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当今社会,信息的充斥使人们失去了必要的思考能力,太平盛世的浮华使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白日里为各自的名利奋斗,夜晚被各种娱乐生活引诱,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自我,找不到自我,甚至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脑海荡不起一点涟漪。时代的变化太快,走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跟着感觉跑吧!“不经思考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现在,信息时代的大潮正把社会推向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看看你的周围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北了。电视电影看多了,在生活里就像是在表演;够档次的人见多了,也会在圈子里装装优雅做做秀,把自己扮得很清高;语言技巧学多了,说了一箩筐话却没有一点真实的感觉。很多人现在说话做事是在模仿别人中生活,而不是在做自己。很多年轻人自以为很个性、很叛逆,标榜自我,其实并不是做真实的自己,而是在追逐新潮,抄袭别人的生活。现在就是一个做秀的时代,不仅名人会做秀,商家会做秀,官员也会做秀,老师也会做秀,据报道,在今年儿童节,在广州的一个六一庆典活动,领导、老师、嘉宾一个一个接着在台上长篇大论做报告,学生在台下个个眉头紧皱、酷热难耐,如受酷刑,大人们把儿童节变成了显示领导“重视”、实现宣传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秀场,这哪是为儿童过节日!成人世界的“做秀文化”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不断熏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秀才”。现在一个五岁的儿童上台表演节目,也会打出大人们惯用的手势,煽动台下观众“给我点掌声啦!”,每当看到这类情景,我脑子里就自问:这真是孩子真实的心声,还是大人教好的?在这种迎合心理下成长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他自己吗?现在大学校园里的杀人、自杀、跳楼、卖淫、包养等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其自身根源只有一个:迷失自我。
5.求西方哲学史论文
试论西方哲学中的“常识”概念 摘要:“常识”是西方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具有普遍性、直接性、明晰性的品格,其涉及形而上学、认识论和实践哲学的各个方面,因此成为西方哲学中被经常讨论的话题。通过对常识概念的界定,并结合对英国古典经验主义、苏格兰常识哲学和批判的常识主义等的,系统阐明常识概念在西方哲学中的意义、地位和作用,加深对西方哲学中常识概念的理解,以弥补我国学界在相关方面的不足。
; ;;;;;;关键词:常识;英国经验主义;苏格兰常识哲学;批判的常识主义; ;;;;“常识”是西方哲学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概念,它具有特定的含义和学术价值,但在我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中却很少论及。究其原因似乎很简单:常识是通俗和肤浅的,而哲学是思辨和深奥的,因此常识不是哲学研究的恰当题目。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西方哲学不论在普遍的抽象概念上,还是在具体的理论上,都对常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将根据西方哲学的对“常识”概念作出分析,阐明它在西方哲学中的意义、地位和作用,以期引起学界同仁的注意和兴趣。; ;;;;;;;;;;;;;;;;;;;;;;;;一;“常识”概念及其哲学定位; “常识”一词的是common;sense;(拉丁文sensus;communis)。
它在哲学上主要有两个用法(不排除还有其他用法):;一是着重于该词组中sense一词的“感觉”之意,指与肉体的视、听、嗅、味、触五种“外部感觉”不同的“内在感觉”。它是人心中普遍具有的能够将五官感觉区分开来,或对它们进行统合,以形成对象的整体意识的能力或官能;“常识”的另一用法着重于sense;一词的“理智”、“智慧”之意,指人们行事时通常具有的理智能力、见识和判断等。
前一用法往往与心理分析联系在一起,成为哲学讨论的心理内容。比如亚里士多德在批判普洛塔戈拉的感觉论时认为,虽然每一种感觉都有其特定的对象(如视觉的对象是颜色,听觉的对象是声音),但也有一些原始的可感对象(如运动、静止、形状、大小、数目等)是与各感觉的“共同性质”有关的。
他将这些“共同性质”称作“常识”(这里用common;sense;的直译“共同感觉”更为合适),它是人心中“统合”各种感觉材料的能力。“常识”的这一用法比较局限,在哲学上的也较小。
“常识”的另一用法则有比较广泛的哲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常识可以作为一种有约束力的信念原则,在与、道德、等有关的; 实践哲学中起规范和准则作用;另一方面,常识与西方哲学的认识论有密切联系,即它表现为一种特定的认识能力和知识形态。不论上述的哪一方面,常识都可以用判断或命题的形式表示出来。
于是,在哲学的意义上,常识可以被定义为:“理智正常的人通常所具有的、可以用判断或命题来表示的知识或信念。”; ;;;;在哲学上,常识有如下特性:; ;;;;(1);普遍性。
因为常识是一切理智正常的人都有的,所以它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或共同性。这种普遍性不是理论概括和抽象意义上的,而是人们的普遍“同意”意义上的。
因此,人们常将这种普遍性与“普通的”(ordinary)或“通俗的”(vulgar)等同起来。正因为常识的普遍性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相联系,所以它的普遍性又是相对的,即它依、地域、生活状况和相关人群一般知识水平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普遍程度。
但最普遍的常识能为最大多数的人所具有。; ;;;;(2);直接性。
常识不需要推理或证明,它是“直接”被知道的。因为如果它需要通过推理或证明来达到,它就会因普通人不具备思辨推理的能力或因由此引起的争论和分歧而不能被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
由于常识的这种“直接性”,它有时被看作是“直觉的”或“本能的”。; ;;;;(3);明晰性。
常识必定是清楚明白的,没有任何疑义和含糊,否则它就不可能被人们直接而普遍地接受。因此,常识也往往被说成是“自明的”。
; ;;;;在常识的各特性中,普遍性是最主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常识的直接性和明晰性的根据,因此也更为哲学家们所关注。; ;;;;常识由一系列判断和命题组成。
在内容上,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最普遍、最基本、最稳定、因而也最有哲学意义的常识是关于事物的存在和本质的常识,或者说是常识中关于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那些方面,它们构成了其他一切常识的基础。
归结起来,这些最基本的常识主要有三类,一是关于外部世界存在的常识;二是关于具有思想和行为的“我”(自我)存在的常识;三是关于与“我”发生交往的、与“我”有同样属性的“他人”(他我)存在的常识。这些常识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信念被形而上学普遍化和抽象化的结果,它们具有哲学的意义和力度。
由这些最基本的常识出发,可以引出关于的根本法则、逻辑规则、社会行为和道德准则等各方面的普遍常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为人类的生存、交往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信念和准则。; ;;;;常识所涉及的内容十分重要,对此几乎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会否认。
艾耶尔说:“哲学家没有权利轻视关于常识的信念。如果他轻视常识的信念。
6.关于西方哲学简史的论文
毕达哥拉斯
在我看来,这是一位以勾股定理和平方立方闻名于世的数学家,虽然他的哲学思想影响过一些人。老毕的那个时代,老毕被神话了,而且被人们当成了神,还有他的灵魂转世的观点,构成了他的主要思想体系。
赫拉克利特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为什么呢?因为河水是流动的,所以万物都在变化着的。这是他的主要思想,他的这个思想对后来的黑格尔大有影响,通过黑格尔又大大地影响了马克思。
德谟克里特
是他,最早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原子是万物的本源,也就是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千年之后,那些量子学的物理学家们,才真正才提出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但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苏格拉底
对于整部西方哲学史而言,很难说有比苏格拉底的死更震撼人心的事件了。老苏其丑无比,以及他那著名的悍妻,还有他那句“我知道,打过雷后一定要下雨“的名言,老苏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沉思与辩论,这是他的主要日常行为。他曾被证明为是最智慧的希腊人,而他自己却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老苏也是伦理学真正的鼻祖。老苏之死是令人惋惜的,当局者认为他的言行教坏了青年,被捕了他,在法庭上,他为自己做了出色的辩护,根本不承认所指控的罪名,可惜的是,他的辩护太出色了,所以他们就决定处死他。在狱中的时候,他的学生已经买通了所有阻碍他逃跑的人,但他断然拒绝了,他不愿违反法律,他认为法律一理制定,不管理合理与否,作为一国公民就必须遵守。
苏格拉底就这样死了。
柏拉图
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在所有的哲学家,柏拉图是最帅的,也是最伟大的。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理想的国家,就是由哲学家做王的国度。“在他的理想国里,人被分为三等,普通人,士兵和护国者。他的另一个主要是思想是理念论,他认为,所有个体都是不真实的,那什么才是真实的呢?当然是理论了。
亚里士多德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作为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一生享尽荣华,却在流亡中孤独地死去。他是所有哲学家最博学的哲学家,但也是犯错最多的哲学家,后来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为的就是要证明亚里士多德的一个说法说错了。老亚的主要著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逻辑学,如《范畴学》、《解释篇》、《前分析篇》等,这些都是告诉我们如何去思想的著作;二是自然学科,如《物理学》、《论天》、《天象学》、《论颜色》等等,他的博学创立了很多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生理学等等;三是美学,《修辞术》、《论诗》、《亚历山大修辞学》等;四是哲学著作,在哲学著作中,最有名是《形而上学》。在他的著名的形式逻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三段论,如:凡人都会死,老莫是人,所以老莫会死。在三段论中,大前提要正确,不然,结论就错了。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当丰富。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是传说中的雅典三哲。
从犹太民族悲壮而又悲哀的历史,到耶稣基督的诞生,这些个思想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开始。
7.关于西方哲学史的一篇论文
康德与西方古典人本哲学的精神救赎意识 包括文德尔班、罗素在内的许多西方哲学家,都将西方古典哲学理解为某种远离日常生活、拒绝世俗功利的智慧。
但是,当心灵真正浸润于西方古典人本哲学之中时,我们却在令人赞叹的智慧背后领悟到一种对人类精神深沉而执着的救赎意识。从古希腊的知识哲学、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到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可以说,精神救赎意识始终贯穿在西方古典人本哲学之中。
作为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创始的康德哲学,其救赎意识上承古代传统,下开当代哲学精神救赎之先河,意义十分重大。 一、知识、信仰与灵魂救赎 苏格拉底开启了古希腊哲学以探寻自然到思索人本的重大转型。
在苏格拉底看来,确立人之为人而不是自然应是哲学的根本性问题。人所以不同于自然是因为人有灵魂,而灵魂的基本规定性是理性。
这就决定了追求真理应成为人生的终极意义。一个人只有用理性对待自己、对待世界,才能够正确地行动并在正确的行动中不断发现真理、不断生成理性、不断确立灵魂,从而卓立于自然之外。
古希腊思想大师柏拉图认为,灵魂作为人的本质是客观的,但又是潜在的。人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能发现客观存在着的灵魂并将灵魂从潜在状态变成明确而现实的理念。
因此,柏拉图反复强调人类最大的善行就是认识理念、塑造灵魂,否则人将沉沦于动物之中。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光大了前辈们的思想,更明确地指出,没有灵魂的人就不是真正的人,灵魂是人的本质界定。
而人要想获得灵魂就必须依靠知识,知识是人获得灵魂的唯一途径。正是基于此,亚里士多德高度关注知识问题,最终完成了古希腊知识哲学的建造。
从上可见,古希腊知识哲学重视理性、关注认识的动因之一就在于试图通过设立灵魂,拯救人类于自然之中。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在当时特殊的宗教文化背景中更关心人类灵魂问题,虔信人类的苦难源于灵魂的失落,唯有拯救灵魂才能在苦难中救赎人类。
但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不相信理性、认识、知识可以找回灵魂。在基督教哲学看来,灵魂的失落正是人类滥用理性而导致“原罪”的结果。
灵魂的复归、人类的救赎只能依靠对上帝坚定信仰和对教规的严格遵守。正是在这其中,精神救赎变成了灵魂再生,哲学成为神学。
二、普遍立法与道德救赎 自意大利文艺复兴,西方社会逐渐进入近代工业化时代。在康德之前,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的工业化背景中,西方近代人本哲学集中体现为理性主义哲学。
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恢复了古希腊哲学传统,重理性、重逻辑、重知识。但是,康德发现,科学技术只是人类自然力量的增长、延伸,并未在本体意义上完善人性。
相反,近代工业化进程中人性正日愈沦丧。同时,康德意识到传统宗教信仰由于不能给人类以实际的知识,无异于同义反复、自言自语,所以他断定传统宗教信仰也无法真正解决人性问题。
而古希腊知识哲学和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所倚重的理性、认识、知识,只能在人的现象界中发挥作用,而在人的本体界中无效,同样不能解决人性的问题。在康德看来,人性的修复只能通过道德救赎才能实现。
康德要求人们将在现实世界所遵奉的道德视为一种“普遍立法”,对人的行为起指令和监督作用。它与日常伦理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道德的“普遍立法”出自人性的内在力量,是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显现,是真正的心声。
而日常伦理则是外在的,是父母、教会、国家和公众舆论等权威意志投诸内心中的反应。真正的道德是自主的,依据自己对生命、社会、历史的理解、体验,而决不是履行某一权威的命令、承诺。
这样,道德便成为个人自我创造和自我完善的表现,成为对属人的自由的召唤和实现,而不是自我本质的疏远与异化。在道德的普遍立法下,人避免了把自己的存在与本质依附到外在于自己的他物上去,成为他物的奴隶而失去自由。
每个人通过道德把握到自己,从而也就意识到自己不再属于现象界无休止的因果联系的一部分,意识到自己属于理性世界或理想世界,洞达到自己正从感觉的现象中发现了本体的自我。世界不再是外我的、冷漠的、不可把握的物自体,而成为我的亲和的无机身体,成为确证我成为自由人的对象。
道德必定化为行为。只有行动才能最后实现人应做什么的真理,行动的依据决不是幸福而是义务。
康德将这义务视为意志自律。意志自律是一切价值的宝库,它为人的行动规定了范围,并使人们的行动符合道德。
义务的意志自律不存在假设,也不会造成按意志自律行动的人的压抑。相反,意志自律是实现自由的关键。
每个人只有实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真正地成为自由人。而人们的自由所以能导致普遍的立法,正在于人们永远不奴役他人、无视他人的自律。
在这里,对他人的义务指明了人性存在的可能性,对自己与他人的自由权利的尊敬与忠诚成为道德。尊重的对象不再是物化的功利和幻想的上帝,而是铭刻于心的责任品格。
康德批判哲学中涌动着的这种道德救赎意识,在扬弃了古希腊、中世纪人本哲学灵魂救赎意识中朴素、迷信因素的同时,保留了它们的人道主义传统,并对克尔凯廓尔、海德格尔、萨特。
8.求一篇如何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2000字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以欧洲为主要地域产生的一股哲学思潮,是在反对教条主义中与西方各种哲学流派结合发展起来的一个流派。
我国系统地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从徐崇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开始的,现已有30多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变得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也引起了诸多争论。总的来说,我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既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也存在着不足,如缺乏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所处历史环境的整体把握,更多的是主观上的先入为主,缺乏客观的分析;长期停留于流派上的研究,缺乏专题性的、深入内部的研究,难以找到唯物史观的切入点[1]。
本文拟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为马克思主义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以期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世界的多种马克思主义流派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比较大的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虽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逐渐扩大的,但其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形成了。从时间的线索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中、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反思。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等,被看作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
卢卡奇强调的总体性思想的前提是认识“现代”,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虽在俄国取得胜利,但在中、西欧遭到失败并转入低潮。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虽然在观点上各异,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了无产阶级意识的重要性。
例如,卢卡奇[2]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失败的原因是无产阶级意识发生了危机,过分信赖经济条件决定革命成败,将革命看成是自然进化,将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纯科学”,讲客观不讲主观,认物不认人,强调经济忽视辩证法、哲学;科尔施[3]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人的主体概念、主客体之间历史的辩证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中、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低潮,需要马克思主义者从新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审视。
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等的理论代表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新问题、新环境、新形势进行新探索的迫切愿望。 第二阶段: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阐释。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于1932年首次全文公开发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希望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关注点放在马克思主义同黑格尔哲学的联系上。
在《手稿》未公开发表之前,他们一直认为马克思并没有专门的哲学著作,需要从经济学和政治学中挖掘其哲学思想,而《手稿》公开发表之后,他们发现,《手稿》讨论了很多哲学类问题,思辨特征浓厚,也尽显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十分适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盼。特别是《手稿》中的哲学内容主要是围绕作为主体的人来展开的,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一种“完成了的人道主义”[4],这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意识和人本主义找到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此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几乎都受到了《手稿》的影响,通过对《手稿》的解读,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新的理解。 第三阶段:对法西斯主义的分析。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危机。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先兆,社会主义即将取代资本主义。
但现实的发展并非如此,极权主义的纳粹法西斯出现,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法西斯缘何当权?当时“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认为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促使了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并强调这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现实反映,从逻辑上得出独裁是垄断资本主义必然的政治形式的结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和阶级的分析过于片面,缺少必要的心理机制和个性结构分析,要想找到法西斯主义的源头,必须在关注政治经济批判的同时关注人们的心理过程批判。当时,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强调“无意识心理力量”,在对法西斯进行心理分析中,形成了一套法西斯主义性格分析理论,将理论重心转移到心理活动方面,从而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宽度。
第四阶段: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以电子科技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设施越来越自动化,工人阶级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系列变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当时将目标转移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上,认为当时的资本主义是“富裕社会”,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危机根源仍然存在,矛盾环生。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过程中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远,虽然认为。
9.与中西方哲学相关的问题写一篇论文不少于2000
中国与西方哲学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这里我可以告诉你:西方哲学认为世界或者宇宙有一个可以由理性去把握的、逻辑性的、普遍性的、永恒的、固有的“真理”,而中国哲学则认为根本没有这样的“真理”,因为宇宙万物是变化无常的,根本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固有的东西,而且这个世界还表现出辨证的特性。
【退一步讲,即使中国哲学认为这个世界确实有一个类似西方所谓“真理”的东西(比如道家的“道”、佛法的“自性”、“真如”、“佛性”),但是“道”也好,“真如”也好,却不是一个僵硬的、固有的物质实体或者精神实体,它的外在显现本身就是变化无常的,而且这个东西也绝不是凭借世俗的思辨可以去把握的。因此西方哲学重视世俗的思辨是绝不可能找到那个所谓的“真理”的!他们永远只是在相对的“世间相”里打滚,而“世间相”永远是变化无常的!所以西方哲学试图把握一个永恒的、固有的“真理”的努力,最后注定会化为泡影!总体来说,我把西方哲学通俗的称为实心的哲学,而把中国哲学称为空心的哲学!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这里要注意,马克思主义虽然也讲辩证法,但是它的基本哲学倾向仍然是实心的,因为它孜孜不倦的就是要塞给你一个固有、普遍性的“真理”,这仍然是西方哲学的套路,只不过它披了一张辩证法的皮!因此它与中国传统哲学仍然是格格不入的!而印度的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哲学就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所以能够一拍即合。
这就像基督教的哲学结构与西方本土哲学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一样。中、西方哲学的优缺点可以用一个比方说明:一根木头,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家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它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和余地,可是一旦做成了具体的某个家具,基本上就再也没有变化的余地。
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西方哲学就相当于那个已经做成的具体的某个家具,而中国哲学就相当于那个木头。所以,西方哲学往往只具有局部、相对、暂时的正确性,事物一旦发生变化,“真理”立即就会成为“谬误”!这样的“真理”还叫“真理”吗?因此西方哲学极易流于死板、僵化、偏执甚至是极端!西方哲学是产生极端主义的最好的温床!中国哲学由世界的变化无常和辩证性,引伸出的是“中道”的方法论,由“中道”又进一步引伸出道德与智慧的重要性,这才是正确把握世界的必然的、也是不得已的方法,而不是象西方哲学那样以寻求某种逻辑性的、普遍性的、固有的“真理”的方法去把握这个世界,而严重忽视了“人性”这个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的因素!西方哲学的特性非常适合孕育自然科学,因为自然科学可以以“局部、暂时、相对”正确的形态存在,而哲学却不可以,因为哲学追求的是“永恒、普遍”的“真理”,如果最后的结论并非永恒或者并非普遍,那么也就违背了哲学的目的!由西方哲学所固有的这个天生的缺陷,进一步又可以衍生到他们的政治学、经济学,乃至一切学术之上,因为西方哲学所反映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某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必然会渗透到他们所有的一切学术身上!所以,这里我可以再告诉你,即使是全世界目前最流行的来自西方的自由民主的政治学思想,也依然具有其固有的缺陷,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人们把它看作是“永恒”的、“普遍”的、“绝对”的“真理”,那么你注定会犯下错误,这种错误在某种情况下可能足以致命,至少也会让你的国家半死不活!当然,这里不是说不要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仍然是必要的(包括自由民主),但是要会学,要真正的知己知彼,而绝不能盲目崇拜,否则,可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接下来,我给你举个现实的例子: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海啸使核反应堆停机,核燃料棒需要继续玲却,可是原来的备用柴油发电机被海啸冲走,而新运来的柴油发电机电源接口不匹配,插不进去,导致日本人放弃柴油机发电而改用海水冷却最后导致爆炸。
日本人为什么不把新发电机组的电源接口砸毁而直接把电线接起来(然后用胶布一缠)呢?因为那是违规操作!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中国电工来说也许根本就不叫事。所以,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日本人的严谨、刻板、一丝不苟的作风导致的!严谨、刻板、一丝不苟的作风好不好呢?我个人认为非常好,人人都遵守规则,这样的国家容易治理,但是这起事故也同样是这个原因所导致的!下面再举《论语》中的一个案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这个案例的意思是: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
10.以“哲学与人生的思考”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是: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
离开了哲学,人生就会盲目,从而找不到方向。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弟子问师傅:“世界上真的有佛祖吗?” 师傅说“有的。”
弟子问:“可是我为什么看不见呢?” 于是师傅带着弟子到了一个漆黑的密室,师傅对弟子说:“你看那边墙角里有一把斧子,你看见吗?” 弟子张大了眼睛,可是密室太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于是说:“没有啊。”
师傅点亮了蜡烛,在密室的墙角确确实实放着一把斧子。 你看不见的就一定没有吗?她讲完故事后说道:“同学们,我不想灌输任何东西给你们,请记住,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明之前,请千万不要相信;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伪之前,也请不要不相信。
一切的一切最终都需要你自己找到那根蜡烛,点燃自己的智慧之光。否则你的人生就永远重复着自己的昨天,抑或是重复着别人的昨天。
是啊,我在听了那些话之后真的很激动,我忽然发现,我一直是这个社会的奴隶,听着别人的话,唱着别人的歌,咀嚼着别人的思想,咽下别人的唾沫。面对社会上那么多不公平的现象,我的心灵被污浊,我痛苦的反省自己的罪恶,却无能无力。
在后来这位出色的哲学老师的带领下,我进入了奇妙的哲学世界,其实说起来真正开始看哲学书,还是因为刘墉的一篇文章,那时的我处在成长的躁动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往极端想,于是有很多“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写那么多作业有没有意义,背那么多公式有没有意义,每天都要吃饭有没有意义,人反正是要死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个世界存在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消沉的时候,忽然看到刘墉说,“其实你问那么多有无意义的问题前,早已经有了答案了,其实你只是在用那些问题不断打击自己而已。”我震惊了,不错,我就是这样,我只是因为无能无力,因为觉得没有意义,觉得没有信心,觉得没有能力,觉得没办法证明自己,所以在为自己找借口而已,只是在用这些“有没有意义”的问题慰藉自己而已。
但是在这个社会面前,我没有勇气承认,因为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我必须保护自己,必须寻找自己的面具。但是,我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虚伪,痛恨自己的罪恶,痛恨自己的无知。
那些陌生的名字在那些空虚的夜里一遍一遍地游荡在眼前,从叔本华到尼采,从加缪到萨特,从胡塞儿到海德格尔,从弗洛伊德到拉康。我的注意力却无意识地集中到了形而上之的悲观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上。
记得第一个让我感动的是休谟,当时翻开书本看到的就是他的学说,他认为人只能停留在知觉的王国,知觉以外的实体是否存在,无法知道。他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因为任何一种个别的动作或活动重复了多次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倾向,使我们并不凭借任何推理或理解过程,就重新进行同样的动作或活动。
我们经常说,这种倾向就是习惯的结果”。我于是怀疑自己的认知,怀疑我的思想,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存在,我会这样思考完全是因为后天的习惯势力,怎么办,我已经不是纯粹的“我”了,我属于“我们”,我只是那么多我们中的渺小的一个而已。
我又一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是一个人,我真的是一个人吗?我渴望我活着只是为了我是一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在这五光十色的尘世,我很难保持自己,很难保持自己不受外界的诱惑,而我只要不由自主地睁开眼睛,即使是最高尚的诱惑,我也会立即成为“我们”之中的一个。
我已经不属于自己。 当我发现这点时,我觉得很生气,因为我被社会骗了,被这个假装文明的社会骗了,我的周围的虚伪的人只是在用他们的假慈悲在灌输他们的自以为仁义、道德的观念给我。
于是我想改变点什么,虽然我也知道结果可能什么都不是,但是总该做些什么。 当然我不是那种偏激的人,因为我还做不到那么绝对,毕竟我承认了自己的社会性。
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但我至少还可以拒绝,对,我可以拒绝我所不认同的东西,当我刚想雀跃时,忽然有一个声音沉重的打击了我,那是柏格森。我没有看过他的什么书,他写过什么《形而上学导言》,在《评述》里记了他关于认识论的理论,从近代以来,西方认识论一直高扬理性或理智,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所相信的东西都是理性。
实体或实在性只能为理性所把握,形而上学是理性的产物。但是,柏格森反对西方哲学的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反对在哲学研究中应用理智,主张只有直觉才能达到形而上学,才能把握具有形而上学实在性的“生命冲动”和“绵延”。
我对他的“生命冲动”、“绵延”不很理解,但我明确了一点:理性也是有缺陷的。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评判,别人的对与错呢?那么我的拒绝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种情况下,我似乎陷入了绝望的循环,也就是那个时候接触到了叔本华。
这个名字像中国人的悲观主义哲学家,让我很着迷。不管他说什么,或许我无法理解,但是我却有共鸣,我想每个人对于共鸣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像某些干瘪的说教只有讨厌。
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