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写关于《穆斯林的葬礼》的论文,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资料
首先,你要仔细地去拜读小说。霍达的小说写的都是属于比较细腻的,细节也经得起推敲。
《穆斯林的葬礼》是茅盾文学奖作品,分析的人也比较多,但是还是建议可以写出一些自己的读后感受。分析楚雁潮对爱情的执着,还有就是有关穆斯林的葬礼上的习俗。小说的构思和结构的安排也很有特色,是两条线索同时展开,一条是母亲梁冰玉的玉,另一条是韩新月的月。中间还有不少的巧合,故事结构很缜密,经得起推敲,这也是我喜欢霍达的小说的一个原因。
同时也可以去看看霍达的其他作品,比如《未穿的红嫁衣》等。
2.写论文《浅析<穆斯林的葬礼>的爱情悲剧》需要哪些材料?应该从哪方
看我写的读后感吧 由《穆斯林的葬礼》所想到的… 以前只是听说过《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现在终于有幸把它看了一遍,作者是霍达,看完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也许是上天爱捉弄人,把那么多不幸的事一股脑儿地降临在这样一个穆斯林家庭里,这个家庭就是那个时期民间家庭的代表,反映了当时的世态炎凉,中国在侵略者的压迫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只能无力地喘息…而当战争结束后,更加可怕的*****到来了,普通百姓和知识分子们遭受着炼狱的煎熬,被批斗,财产充公…毫不留情…整个世界好像颠倒过来了,让那些善良的人们感到恐惧和绝望…后来,祸乱终于平息,那些在灾难中强忍悲痛挺过来的人们,只能在他们所爱的人的葬身之地给他们带来美好的祝福,一切物是人非… 整个事件以韩家的兴衰为主脉,同时贯穿着新月和楚老师的爱情。
这爱情,像《梁祝》一样的凄美,是《哈姆雷特》一样的悲剧。新月美丽,善良,很为别人着想,成绩优异,初老师是她的班主任,年轻而博学,最大的梦想就是把鲁迅的作品都翻译成英文。
于是两个熟练英文的人和他们的两颗心走到了一起。偏偏在这个时候新月被查出有心脏病和风湿,而且不能动手术!这对楚雁潮这样一个深爱新月的男人来说,痛得撕心裂肺。
他强忍住悲痛每天去看望新月,不向她透露病情,希望她能快乐地度过最后的日子。可是新月知道自己的病情,还有谁比她更清楚呢?她最后还是倒下了,没能见到楚老师的最后一面… 穆斯林的葬礼是神圣的,新月的葬礼上有更多的穆斯林前来,不论男女老少,老人孩子,有的从远方赶来,为新月祈祷祝福。
穆斯林的葬礼是纯洁的,它没有任何饰物,只带着阿玛尼的信仰升入天堂… 啊,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年,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为着他们的报偿而剥夺我们,并且不要在他之后,把我们来做试验 ………。
3.《穆斯林的葬礼》中女性人物形象的论文,急需
梁君璧,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她掌握着大家的命运,而自己却是其中最悲哀的一个。
事实上,是生活畸变使她变得丑陋,生活的苦难可以改变人本来的面目,掩埋人身上的美好的东西,但也可以让这份美好的天性回归。梁君璧从丑陋中孕育出的善良,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性善的力量! 《穆斯林的葬礼》-----一部由回族人写成的长篇巨著,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冰心称其为“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它通过一个花季少女----新月香消玉殒的一段经历,讲述了一个普通穆斯林人家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以及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曲的爱情悲剧。
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是那么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虔诚地追求心中的幸福却又在世俗的生活中屡遭挫折,矛盾不已,倍受身体上(主人公新月)或精神上(新月的父亲韩子奇,生母冰玉,养母兼大姨梁君璧)的痛苦和煎熬。
从艺术评价来看,我以为林林总总的诸多人物中,梁君璧是作者塑造得丰满的一个典型形象,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是个悲剧人物,然而又是其他人悲剧命运的促成者。
她的固执与好强,她爱恨的徘徊不仅困扰着自己,也给别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折磨。 一.逆境中的不屈和顽强 梁君璧,幼时的她异常泼辣活泼且聪明能干。
才十二、三岁就用娇嫩的肩膀过早地挑起了贫寒的玉器坊的一半重担,俨然一个成熟的大姑娘。她“天资聪颖”“长于心计”“几乎是梁亦清的小小‘账房’”。
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意将其塑造成一个坚强的女性。面对梁亦清的猝死,她性格中的坚强立刻外化为沉着冷静,能干和有主见,即使是年长的韩子奇也只得听命于她。
这与王熙凤处理家族事务的能力有着惊人的相似。韩子奇离开“奇珍斋”的日子里,倔强的她独立养活母亲和妹妹,如同凤姐治理容宁二府一样,把整个家庭整理得井井有序。
她就是这样一个风吹不垮,雨打不怕的,敢于独挑家庭重担的女强人!后来的十年战乱中,她独自坚强地支撑一个家到丈夫归来,更是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二.好强与自尊驱使下的悲剧 丈夫和妹妹的背叛,对经历太多苦难也付出太多的梁君璧而言,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她决不肯与别人共享自己的丈夫,仅管在穆斯林的婚姻制度中一夫多妻是允许的。
《古兰经》中的戒律:“真主严禁你们。
同时娶两姐妹”也只是她拆散韩子奇和梁冰玉的一个借口,从其性格来看,根本原因还在于她的好强和强烈的占有欲!她这种好强使她异于通常的女性的哭闹,而是表现出异常的强硬。正是她的性格中的一种主导的愿望和意志驱使着她朝着悲剧的方向运动着! 十年等待,等到的是丈夫和妹妹的背叛。
从纯粹的道德批判的角度看,梁君璧是个无辜的受害者,而冰玉是可恶的“第三者”。可是面对感情,谁又能说清对与错呢?梁君璧对丈夫也有感情啊!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正是她在危难之中勇敢地说出了“奇哥哥,你。
娶了我吧!”将两人紧紧地系在了一起。从此二人不辞劳苦,相濡以沫,终于将“奇珍斋”创成声振京华玉器行的名店。
这种共患难的夫妻之情岂是用言语能表达的?她对丈夫也有爱啊!与韩子奇和冰玉的两性之间的爱相比较,她对韩子奇的爱更多的是一种母性的爱,在生活上尽心照顾韩子奇却从未有过任何的怨言,这是一份平淡而又朴实的爱! 感情作为人类一种内在能量的宣泄,在遇到遏制的时候,往往会裂变成一种罪恶能释放出来。女人的自尊心和羞耻感终于使她压抑的感情和沉睡多年的火山爆发了!她不惜用有损他风度的恶毒词语痛快淋漓地辱骂这对天理不容的男女。
至此她贤妻良母的美好形象全被毁灭了,宛然一个泼妇。早在三十年代,萨特就明确指出:“不要规定人的行为,更不要去解释他的行为。
在一部小说里,即使最好的心理方法也散发出死沉沉的气氛,只要去表现那些难以预卜的感情而后行为就行了。”。
霍达对梁君璧这一形象的刻画,具有本真的色彩。这样的非理想化的女性在广大的穆斯林中大量的存在着。
她们简单的甚至接近原始式生活逻辑,使单调苦难的日子变得容易度过。日复一日的毫无创造性的家务劳动注定了她们对社会新思潮,时代的变革进步缺少感应。
由于畸变的爱,她们习惯于把生活中的苦恼发泄到恶毒的诅咒中去,把心灵的痛苦变为轻率的斥责。 三.坚强背后的脆弱与无奈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人公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
梁君璧的“错”就在于她的固执和执著!这也代表了那个时代一群妇女的思想。她没有没有文化知识,没有独立职业,没有事业追求,她所需要的,所期待的,似乎也只是拥有一个可依靠的丈夫和一个完整的家庭的简单快乐。
“家”不光是一束温暖的橘黄色的透过厨房而射出的灯光,它隐喻文化上的“象征秩序”。它代表群体给每个人身份以命名,它给予每个个体的人以稳定感和安全感。
从人的天性和中国女性所受的传统塑造来看,“家”比“独立”和“出走”具有更深的魅力和永恒的价值!女性的“家”的“情结”实是女性骨子里对父权意识的依赖。[1]从这点看,梁君璧的坚强和独立中。
4.穆斯林的葬礼故事梗概1500字
故事发生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
在磨砖对缝的灰色砖墙簇拥着悬山式的门楼里,演绎着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浮沉,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却纠缠交错的爱情悲剧。被称作“博雅斋”主人的梁亦清,是位爱玉、识玉、琢玉的高手,在“珠玉锦绣”客商云集的前门外,开一家玉石作坊“奇珍斋”。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收孤儿韩子奇为徒。梁亦清猝死,韩子奇入赘梁家,娶长女梁君璧为妻。
韩子奇天资聪颖,勤学苦练,成为北京的“玉王”。抗战爆发,为保稀世珍宝不被日寇掠走,韩子奇与小姨子梁冰玉携宝物远赴英国发展。
在二战的硝烟中,韩子奇与梁冰玉产生感情。日寇投降后,二人携女儿新月重返北京,梁家姐妹发生冲突,梁冰玉无奈留下新月,愤怒孤独的再返英国。
新月在北大读书时与老师楚雁潮相爱,因楚为汉族,招到梁君璧的坚决反对,患心脏病的新月在痛苦绝望中死去,在隆重的穆斯林葬礼中,长眠于皑皑晴雪中的西山。文革浩劫,“博雅斋”的珍宝毁于一旦。
视玉为生命的韩子奇不堪打击,一病不起,临终前,这个叫易卜拉欣的耶梯木(孤儿),竟石破天惊的对梁君璧说“。
.我写了这么多,。
5.急求《穆斯林的葬礼》文学评论,谢谢
文化含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放长篇小说创作成就的重要尺度,《穆斯林的葬礼》藉着悲剧冲突,文化冲突,内心冲突塑造了韩子奇,梁君壁等在文化意义上达到典型高度或具有典型性的形象,表征着回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超越,更新,走向现代化的心灵历程,霍达不受西方中心论和文化孤立主义,文化激进论和文化保守主义影响和制约,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时代高度,对民族传统文化采取辩证态度,审美地表现和理性地评价不同类型的文化人格,礼赞在文化撞击和融合中实现自我超越的大写的“人”,瞩目当今世界文化语境,参照新时期回族艺术人物谱系,霍达笔下的穆斯林形象堪称重塑民族魂,中国魂的范型。
6.《穆斯林的葬礼》1000字左右的读后感~~~
玉殇之哀—— 读《穆斯林的葬礼》 提起《穆斯林的葬礼》,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词——玉殇.是啊,在那随珠和壁,明月清风的"博雅"大宅里上演了多少让人魂牵梦绕的情与事,在夜间那沙沙声中打磨出了多少稀世珍品.两代穆斯林是从这里走向辉煌,也是从这里走向衰败. 我无数次的为故事之中的女主人公叹息,韩新月,如一轮新月般纯洁,如美玉般无暇,她正值青葱岁月,亭亭玉立,她浅尝爱情,不甘于独卧被榻之上,她好似一株出水芙蓉,不容世事污浊,秉持着她那看似平凡的目标,渴望重归于燕园未名湖畔雕梁画栋的备宅之中,于幽幽灯光下,深望着她眷念的爱人,重读他的译作,重听他浅吟出拜伦纯净如清泉的诗句.楚雁潮,26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在燕园教书,由于同对翻译译著事业的钟爱,新月与班主任楚雁潮的建立起了一种相惜的情感.然而在那个容不得浪漫的时代,她的师生之恋只有走向死亡. 一年后,噩耗传出,新月患有不治之症,然而,在楚雁潮的一次次关怀中,他们发现彼此之间已越过师生之界,心生爱意,他们是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而且还是一个卧榻病人,这似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然而,与此之上更有一道线,将新月与楚雁潮,那便是信仰,新月是回回,是一位穆斯林,她受着安拉的祝福来到世上,每天看着母亲做斋戒,然而,回回是绝对不能与异教人结为连理,楚雁潮相伴着新月走过了最后一段人生,他只是给了新月延长生命的动力,他没有奢望最最简单的婚姻,他只想这样守着她. 然而,楚雁潮最终还是没能力留住新月那脆弱的生命,新月走了.她带着遗憾走了,她带着无限希望走了,她带着对未来的向往,对事业的热爱走了.新月在临死时一直在问她的好友淑彦"天亮了吗 楚老师怎么还没来啊 ……"我潸然泪下,她带着莫大的遗憾离开了人世.离开了这个有她爱和爱她的世界,离开对于她而言才刚刚开始的人生.当楚雁潮跳下墓穴为新月试坑时,我哽咽了何谓伟大的爱情,那种揪心的疼痛感延伸到了每一处肌肤.此时,我多想质问,上主安拉,您的仁慈哪去了 那凄美的让人肝肠寸断的感情,那深邃的让人刻骨铭心的挚爱,那幽杳的柔情似水的关怀,构成了一部伟大的爱情篇章. 然而,这只是这部书的一小部分. 月与玉的穿插,跨越时空,让我游荡在两代人之间,感动着两段感动.奇珍斋的兴衰,韩子奇的人生经历,韩太太的辛酸与无奈,韩天星的哏直,陈淑彦的贤惠,梁冰玉的倔强与遗憾。
一个个血肉丰满的角色汇成了一个曲折感人的故事.整篇文章似一支幽歌,一唱再唱,没有华丽的词藻,确是深情至极的诗篇,抽出两条明晰的线,两段忧绵的恋情,两处凝满淤血的城——北平与伦敦,我无法不说这篇小说的伟大. 这曲哀歌既毕. 于是,人们虔诚的念悼: 啊,安拉! 宽恕我们这些人: 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 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 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
7.找一篇关于《穆斯林的葬礼》的外文文献内容最好有小说叙述结构的,
书名: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 霍达 ISBN: 9787020072583 类别: 小说 页数: 578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参考资料 1.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 . 2. 《穆斯林的葬礼》书籍简介2 .浙江新华书店网 [引用日期2012-12-21] . 3. 穆斯林的葬礼 .阅读365 [引用日期2012-10-27] . 扩展阅读: 1 霍达经典著作《穆斯林的葬礼》: 2 中国当代小说 3 茅盾文学奖网: 4 穆斯林的葬礼在线收听。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穆斯林的葬礼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