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方神话观念的差异关于西方的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区别为什么西方
您要问的神话的差异其实是来自于审美观点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这些归根又是文化的差异,其实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就要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应该有三个地方:古埃及,两河流域和古希腊。 古埃及的文化产生于公元前四千五百年左右,可以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但由于其对死亡的崇拜而衍生出来的宗教法老体制,使其过早的失去了生气,以致后来在外来势力的侵略下彻底失去了踪迹。
而两河流域,作为东亚一块肥沃之地,古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繁,国家更替无数,但这又和中国的朝代更替大有不同,两河流域的战争是基于民族的,一个民族将另一个民族彻底击垮,所以,其文化的传承性极差。 而真正对近现代西方文化产生根源性影响的是古希腊文化,一个自由和民主高度发达的时代,其思想已浸透在西方人的骨髓里了,虽然经过了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但只要条件合适,它又能蓬勃的发展起来。
而中国的文化根源,虽然很多时候被人们认为是儒家文化,但孔子的态度是对商周文化的推崇和传承,是来自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的。之后虽然偶有波动,但根本上,是离不开周公和孔子思想的,中国文化就是种伦理文化。
但何谓伦理,其实根源就是个等级观念,君和臣,父和子,夫和妇,都是讲的一个等级,人们常说的天命,也不过是比所有人都高的一个等级。 而等级观念又来自哪呢? 等级观念来自人类本能中对强者的尊敬和恐惧,和身为强者对弱者的傲慢与征服的快感。
就是说,等级的最初动因就是强弱之分。这种强弱之分,随着原始氏族的建立,慢慢演变成对长辈的尊重,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人类报恩的一种思想,其实也是一种价值交换的一种态度,你生我养我,我得还你的恩。
但是就是在氏族过渡到国家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出现了。 在希腊,是一种私有制的彻底化,这是基于其独特的海岛文化的,商业的高度发达,对土地不是特别的依赖,使主宰文化走向的上层人士可以自由的分散开了,不用在受氏族的影响,氏族在这种彻底化的私有制中崩溃,国家形成,自由之风盛行。
而在中国,由于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让上层阶级也不能自由脱离氏族,将这种氏族制度直接带到了国家时代,氏族中的等级观念在中国的文化继续保存了下来。私有制的不彻底化,受着家族的种种影响,是中国文化形成的根源。
中国的文化基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时代,之前中国人很开放,很多元化,看看那个时候的刺客、公子、食客就知道那个时候的人是多么富于性格化。 但后来争鸣的结果是形成了以儒家和道家的主要思想文化,就慢慢沉积成了现在的文化基调。
而西方的主流文化形成于资产主义形成的时期,那个时候就是鼓励个人功利,强调个人主义,所以形成了现在的这种形势。
2.谁有关于希腊神话的论文啊?给我发个~!谢谢了
中、希神话的比较及其所体现民族精神 摘要: 中国和希腊有着不同的民族背景和区域背景,所以在远古时期,他们所形成的神话也是不同的。
与希腊神话相比,中国神话没有神系和主神;中国神话体现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而希腊神话则表达客观与美丽的个性。 则它们所折射出来的各自的民族精神,即崇“德”与崇“力”;注重和蔼、伦理至上与注重个性、探究哲理;坚韧执着、强烈责任感与崇尚自由、乐观;文章就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比较,以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中国 希腊 神话 民族精神 比较 神话是原始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和夸张手法,采取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来反映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①。 所以,神话反映了人类初期的一些意识形态,甚至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是民族文化最悠久古老、最顽强健壮的生命之根,也是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②。
所以,对神话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发掘原始人类心灵的秘密;佐证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从审美价值的角度看,不少神话能给人一种原始、古朴的美感,使人受到精神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因为,人、人性或民族精神是创造人类古代神话或当代文化等人类文化的主体,这些主体一直并未消失或者变质,而是继续影响着人类的发展。 一、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 (一)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比较 1、与希腊神话不同,中国神话没有神系和主神。
中国上古神话较零碎和混乱,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没有主神和以他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也没有一个全宇宙性的主神。 虽然出现了“少典氏帝系”,以及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尽管还只是一种神话式的“历史”,但确已脱离了神话的樊篱,进入了历史的领域。 而希腊神话较清晰,不仅有丰富、完整的系统,而且有确定的主神和以他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络。
希腊的主神宙斯,他是希腊神话中的万神之王,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造物者。同时他也是“奥林匹斯神系”的中枢和纽带。
神系中的各式各样神话形象都与主神宙斯搭上关系。 2、希腊神话表达客观与美丽的个性,而中国神话则体现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
如在形状方面: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而中国神话中的神是人兽杂糅;在性格和品质方面,希腊诸神或威严或俊美或骠悍或美丽或睿智或娇艳或机智,他们在神的状态长生不死,具有超人的力与美,同时他们具有人性的贪欲、荒淫、野蛮、虚荣和狭隘等。 中国神话中的神虽相貌丑陋,但是一个个道德偶像,代表许多伦理符号,暗示一种道德的理想状态。
3、中国神话的禅位让贤机制与希腊神话的内在自我否定机制。 中国诸神是会死亡的,他们通过禅位与让贤的和平方式实现统治权的转换。
他们不仅把统治权交给接班人,还把他们制定和代表的伦理规范、道德体系、价值观念传递下去,形成一种传递性的、伸展性的、复制 性的自我肯定机制,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凝固性。而希腊神界统治权的易手通过禁忌—放逐—反叛—取代的途径完成,其中暴力的反叛和否定是神系延续、进化和发展的契机,传达一种进化的思想。
(二)造成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差异的原因 1、时间的不同。 中国属于自发性强的独立起源的第一代文明。
神话的自发性特别强;而希腊则是属于继承性强和派生型的第三代文明。所以,他是个后起之秀,能吸收和承袭各个先于自己的先进文化圈的许多遗产,这些遗产包括从生产工具到精神财富,特别是风俗习惯和神话。
例如第一代文明的埃及,“历史之父”指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神名都是从埃及传入希腊的”③。第二文明的迈锡尼、巴比伦等。
2、地理环境的不同。 中国属于以农业立国的古老内陆国家,整个民族相对比较封闭、内向一些,所以,自发的农耕的内陆文明创造了中国的神话。
而希腊处于地中海沿岸,是一种海洋文明,文化开放且多元化,具有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的传统,所以更容易广泛汲取其它民族文化要素,包括神话要素。 3、保存和流传过程的不同。
保存和流传过程的不同。中国古代的文化带有强烈的自发倾向,自发而复杂的象形文字系统发展缓慢,赶不上记录野蛮与文明之交的神话,且象形文字使用起来不像希腊等国家借助其他民族文字形成的拼音文字系统那么方便。
而文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作为了诸子百家表达他们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的工具。我们早慧而崇尚实际的祖先们很快地就打消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致力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理想,因此神话并没有过多地发扬光大,而是短小、零散、不成体系地散见于一般的文章,在《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零零散散地有所保留。
而在希腊,神话却大部分是由民间唱诗的歌手所传承的,后来又经过诗人和戏剧家的加工创作,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加入个人的想象和润色,而且由于他们的生活和职责又要求他们必须以故事情节和内容丰富取胜。因而希腊神话中动辄便是长篇大作,如《神谱》、《荷马史诗》等。
二、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所体现。
3.中西方神话的对比论文
轴心时代的变革 轴心时代是二十年代带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里提出的概念。
他说,从公元前600年左右一直到公元之交的600年时间以内,在旧大陆的三个文明地区,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批伟大的人物。三大文明就是指西方、印度和中国。
而这些伟大的人物对自己的文明所产生的影响,是其后没有任何人可以望其项背的,他们基本奠定了这三种文化的精神脊梁。比如说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一直到后来的耶酥都出现在这段时间,印度的佛教创始人释迦摹尼,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全部都是出现在这个时代。
所以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 我认为,就这个概念的提出来说,是雅斯贝尔斯的一个伟大的创举,但是比较遗憾的是有两个问题他没有阐述清楚。
第一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近乎奇迹的情况?第二是在这个时代中西方文化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关于这两个问题,我在一本书里谈到:首先看中国,它的变革是经历了一个三步曲的过程。轴心时代来临之前的商代,中国和其他原始文明一样,都是一种亲代文化,都带有很浓郁的迷信色彩。
我们最早的甲骨文就是一种专门用于占卜的宗教文字,为祭祀所用。西方学术界有一种观点,就是文明最早产生于寺庙之中,庙就是最早的城市中心。
“尊神祀鬼”是殷商人的特点。帝是他们崇拜的最高神,帝在甲骨文里是代表一种花蕊,象征着生生不息的本根,也就是对生殖的崇拜。
周朝取代商代,不仅仅是政权的更替,更为主要是宗教的变化。周人不再相信自然神,天成为至高神,天和周人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他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神。
那么他根据什么来保佑人们呢?是根据德,“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所以,周代呢就把德看作是取得天命的一个核心。而周代的“德”还不是指内心的道德,而是指外在的礼仪。
“遵礼守法”是为德,“非礼枉法则无德”,所以周朝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朝代。“遵礼敬德”是周人的一个显著特点,所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他们的精神内核的变化。
接下去是先秦的孔子孟子们所进行的儒家思想的变革。变革的最重要的就是把外在的礼仪规范转化成为一种内心的道德自觉——仁。
这个变化是中国轴心时代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所以孔子一生当中都在谈一个字“仁”,这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
“仁”是“礼”的基础,人首先要有内在之仁,才会有外在之礼。所以“礼蹦乐坏”的实质是人心不古,人心不仁。
所以,表面上看孔子好像是一个守旧派,面对“礼蹦乐坏”感到很悲哀,而事实上他是一个革新派,他不是要恢复周礼,而是要把周礼的外在之礼建立在内心之仁的基础上。尽管对“仁”有很多种理解,我们认为最为经典的就是“仁者爱人”,就是爱人之心。
后来,我们又把它进一步理解为“忠恕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欲欲人,己欲达达人”啊!说到底也就是仁爱之心。 到了孟子,对此又有了系统化的解释,他认为“仁”就是“亲亲”嘛。
就是每个人都爱自己的亲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推出一个社会的泛爱关系,然后,他提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之心是与生俱来的。
因此,一个人只要去向自己本性发掘,就一定能把自己本性中的美好善良的东西发掘出来,成为一个善人和圣人。因此,只要每个人都“修身、齐家”就能“治国、平天下”,最后达到一个大同的理想世界。
这就是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完成的一个重大变革,这个变革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现世的人自我的道德修养,而不太关注外在的上帝鬼神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说,中国儒家把大同社会的理想最后落实到每个人的修身养性的工夫之上。
同样,西方文化在这个时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希腊文化、到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它是一个超越的过程,而不是内敛的过程。到最后,中国文化强调一切从内心做起,西方文化强调一切由外在的上帝决定即上帝决定论。
中世纪有一句名言:没有任何一只麻雀从树上掉下来,不是出于上帝的特殊意志。(笑)中国文化强调内心的修炼,“内盛外王,成己成物 ”,由内向外。
所以,这就是中西方文化在“轴心时代”发生的根本变化。 三、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完成了由外向内的收敛的过程以后,所有的知识分子就开始在内心的道德上下工夫了。
因此,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人特别是儒家的知识分子对外在的宗教逐渐淡漠起来,他们更多是注重自己内心的道德自觉,而不是外在的上帝决定论。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而不是神本主义。
但是,中国人对六合之外的东西是不太谈的,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儒家知识分子对鬼神一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推崇父母在世的时候尽孝,君主在世的时候尽忠,讲究的是现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标准,而不讲究彼岸的那些东西。其实这个思想在周公旦的时候就说的非常清楚了:“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归”,也就是说,说的是鬼神,其实是用鬼神来推行道德教化,是劝告你此生此世。
4.东西方文化与各自产生的神话异同点,什么导致他们的不同,各自有什
下面这篇文章或许对你有启发: 《中西方的神话、戏剧、童话故事及其真理》 作者:刘良华 1。
中国的几个神话、戏剧故事: 《天仙配》 《牛郎织女》 《宝莲灯》 《白蛇传》 2。 西方神话、戏剧故事: 《灰姑娘》 《睡美人》 《小人鱼》 《美女与野兽》 《白雪公主》 《森林公主》 《青蛙王子》 3。
中国故事的主题:精英社会不能下嫁到平民社会。 精英社会与平民社会不能通婚。
通婚意味着平等地交流、取消等级制。 这倒是西方的源头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制度。
4。西方故事的主题:下层的平民的小人物只要善良、诚实,就能够获得上层的贵族的接纳与承认。
而且,接纳与承认的方式是经由“爱”而结婚。 5。
不同之处: 第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仙女爱上凡间(平凡)的善良的男人。西方人的思路是:王子爱上平凡的灰姑娘。
6。第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仙女爱上凡间的男人之后,必受惩罚。
实施惩罚的是上天(制度)的王母娘娘或玉皇大帝。西方人的思路是:王子因自身的缺陷遭受诅咒而变成难看的动物(野兽或青蛙),实施诅咒的是巫婆。
7。第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最后的结局是悲剧,夫妻被拆开。
西方人的思路是:最后的结局是喜剧。 8。
第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遭受惩罚的是仙女本人,仙女所爱的凡间的男人不受直接的惩罚。西方人的思路是:善良而美丽的姑娘解放了王子。
9。第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女人是“仙女”,男人是文弱的白面书生。
西方人的思路是:女人是弱者,却因为善良而成为拯救男人的强者。 男人是有权势的人,但因受挫而处于暂时的弱势。
10。…… 。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中西方神话差异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