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作者:XXX XXX XXX【关键词】 合理的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
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
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
(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
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52/887),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113/713)[4]。(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5]。
(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
2.有谁可以帮我写一偏有关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 所有论文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 药师走向病人的探讨与思考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进展 匹多莫德片剂的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药用卷柏的研究概况 细辛道地药材的系统研究与细辛药材的GAP 中医药防治老年性痴呆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 北京市老年处方用药现状研究 康莱特注射液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吡罗昔康栓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阿苯达唑固体分散物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特性研 奥曲肽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国内外七厂家罗红霉素在两种介质中的溶出度 核酸扩增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非核素标记检测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康莱特注射液合用顺铂治疗癌性胸水54例疗 /class/yaoxue.asp 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 目的:评价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结果:按照中医理论,所列举的常用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均为80%以上,且毒副作用小,有些中成药还具有改善肾功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等作用。
结论:按照中医理论,中成药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的选择用药。 关键词:中成药高血压临床疗效 高血压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常见病,是促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常易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缺血性心脏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性脑出血或脑血栓等症。但其知晓率为46.4%~57.7%;治疗率为23.5%~33%,控制率仅为4.3%~7.7%。
因此对高血压防治工作意义重大。祖国医学无高血压这个名词,一般归属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病症范畴,主要表现在肝火上炎、阴虚阳抗型、肝风内动、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肾阳虚、痰湿中阻、瘀血内阻等方面。
主要用平肝潜阳、活血化瘀、清利肝胆湿热等方法来治疗。由于中药的降压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一些中药还能改善肾功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广泛用于临床。
下面将治疗高血压的常用中成药做一临床疗效评价。 1 速效救心丸,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具有镇静止痛,改善微循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
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嗪能通过血脑屏障,在服干分布较多,能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有肯定疗效。
且川芎能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周围血管,使冠状动脉和四肢血流量增加,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冰片有改善或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能增强药物向脑内转运,此为冰片芳香开窍、引药上行,进而疏散脑部病邪的理论依据;同时冰片能扩张、软化脑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高血压病。
对330例瘀阻脑络型Ⅱ、Ⅲ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装果显示:Ⅱ期的降压有效率为为86.66%,症状有效率为94.82%,Ⅲ期的降压有效率为64.58%,症状有效率为79.75%。服用方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粒,饭后服用,每周1疗程。
2 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为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和泽泻。滋补肝肾,对于肝肾阴虚型的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动物实验表明,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来实现的。用六味地黄丸治疗309例高血压病人,结果有效率为85.1%。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一次30粒。 3 银杏叶口服液,主要成分为银杏树叶。
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疏络的作用.主要用于脑支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证实高血压病具有心功能减退、自由基代谢失衡、全血粘度增高、凝血—纤溶指标异常、微循环功能障碍等特点。
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为血瘀”。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银杏总黄酮苷和银杏内酯等,临床及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增强心功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清除体内自由基及明显的纤维蛋白原溶解作用。
临床报道,银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病人30例,总有效率为93.3%。服用方法,口服,每次20ml,每天3次。
除1例偶有晨起恶心外,无其他副作用。 4 镇脑宁,主要有效成分为川芎、藁本、细辛、天麻、水牛角等。
息风通络,有镇静,镇痛,改善微循坏、增加脑流量等作用。与六味地黄口服液合用,用于阳 亢或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易怒、恶心、胸闷、腰酸、失眠、多梦等。
治疗66例高血压病人总有效率92.4%。用法用量,口服,镇脑宁胶囊,每天3次,1次4粒;六味地黄口服液,每天2次,1次20ml。
10天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 /show.asp?id=4920。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药学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药学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