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世界著名童话作者资料
安徒生(Heinz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丹麦作家。
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
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
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
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
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
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
1831年他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记。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
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简要资料: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
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
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
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
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1830年,初恋失败。
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19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
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
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
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
2.求一篇叫《木偶戏》的作文
我。
一个有手。有脚。
无血。无肉的人。
我。 一个被你赋予躯体的木偶人。
银白的细丝缠上我身体的刹那, 我的一生只能任命于线绳。 准确来说,是只能活在你的两手之间。
屈服于你。 登上偌大的舞台。
跟着绳丝的节奏。 挥手,提腿,抬头,转圈。
只因,为你赢得掌声与荣誉。 你可曾关心过我?而不是我的表演。
庞大的舞台,为衬托我的寂寞。 罪人的乐音,为掩饰我的颤动。
动人的舞姿,为释放我的无奈。 锐耳的笑声,为讽刺我的无能。
雷鸣的掌声,为埋没我的哀鸣。 闭幕。
你骄傲的笑容。我眼中滚烫的液体。
这支舞还可以叫 ——无奈的旋律 木偶戏2 记得你说过,我是最出色的一个傀儡。 呵,我是你的骄傲呢。
挥手,提腿,抬头,转圈。 空气似乎嫉妒我完美的演出, 开始腐蚀我的躯体。
或许你从未想过,这是我最后一次表演。 最后一个旋转,绳子从我的体内抽出。
我摔了出去,没有束缚地飞了出去。 掌声停止。
呵,我竟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看见你匆匆跑来。
捧起破碎的我不住哀叹。 怎么了? 你是心疼我吗。
还是…… 你怪我把你的掌声赶跑了。 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完成了最美的旋律。
3.安徒生的资料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诞生於丹麦富恩岛奥登塞小镇,是十九世纪的世界童话大师。
自幼家贫,11岁父逝,生活更为困顿。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像力丰富,14岁时告别家乡到哥本哈根,下定决心要当一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
幸好有文艺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提供学习的机会,安徒生此间阅读大量名家如哥德、拜伦的作品,也学著创作诗篇与剧本。17岁发表作品《尝试集》,24岁出版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第一版销售一空,原本在饥饿中挣扎的安徒生从此脱离贫穷的阴影。
1829年4月,安徒生另一部创作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正式在皇家歌剧院上演的那一天,这位年轻的剧作家静静地坐在大剧院的一个角落里,望著那些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听著观众的喝采,他的眼中不禁流出一行行的热泪。十年前,他几次想在这个剧院里找到一个小小职位,都遭到了奚落和否定。
从那时起到现在舞台上的演出为止,这是一段多麽艰苦和漫长的过程!今天,他终於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安徒生是从写成年人的文学作品开始的,不过他对丹麦文学——也对世界文学——的最大贡献,却是童话。
1835年,安徒生在创作了诗歌、小说、剧本,并受到社会承认之后,他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谁最需要他写作呢?他感到最需要他写作的人莫过於丹麦的孩子,特别是穷苦的孩子。他们是多麽寂寞,不但没有上学机会,没有玩具,甚至还没有朋友。
他自己就曾经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使这些孩子凄惨的生活有一点温暖,同时通过这些东西来教育他们,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和真理,他就要为他们写些美丽的作品,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他觉得最能表达他的这个思想的文学形式就是童话了。他要写童话,要做一个童话作家。
安徒生从此成了一个具有特殊风格的童话作家。他过去的历程——艰苦的生活、学习、写作和旅行,在他看来完全是一种有意义的准备和练习,即为童话的创作垫下基础。
从此童话成了他的主要创作活动。他花费40载光阴,为孩子撰写了164则童话,文体包括故事、散文、散文诗及儿童小说。
文体简洁朴素,但充满丰富想像力与浓厚诗情及哲理,又能反映所处时代和社会生活,表达平凡人的感情与意愿。因此他的童话,表面上是「为孩子们讲的故事」,实际上却适合任何年龄层。
安徒生满腔热情地歌颂人民的优良品质,同时又尖锐地揭露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丑态,以此衬托人民的心灵美,使读者以感人的诗境和意境中发现真理,发现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丽、最善良的事物,从而使人们的感情得到净化与升华。从这一点来看,安徒生堪称是一位伟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
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
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4.帮忙介绍有关山西民间木偶或者剪纸艺术的论文
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艺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称为“刻纸”。
山西省是“剪纸大省”,近年来挖掘整理民间剪纸艺术的出版物不断涌现,一些节庆活动对民间剪纸这门艺术也多有推崇和推动,山西剪纸再次得到人们关注。据山西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介绍,目前,山西剪纸不仅被广泛运用到舞美设计、舞台设计、服装造型等领域,还在广告宣传,比如贺年卡、电话磁卡等方面大显身手。每逢春节,剪纸艺术品随着“年味”的增强,重新走入百姓家庭,并成为吉祥喜庆活动的必备品。
与此同时,剪纸艺术还受到了世界的青睐。据介绍,山西省已有不少旅游景点精心策划,把剪纸作为独特的礼品,赠送给外国游客。山西省多名剪纸艺术家曾随政府代表团等团体访问日本、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现场展示山西剪纸艺术,山西剪纸艺术作品还成为众多国外爱好者的珍藏。
据介绍:一批民间收藏爱好者开始大量出现,一批年轻剪纸艺术家的著作权意识正在觉醒,将对剪纸市场步入正轨产生促进作用。传统技法注入创新“加强驾驭市场的能力,是目前山西剪纸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山西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会长郭梅花认为,传统剪纸只有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才能有生命力。目前,山西省一些剪纸师在继承剪纸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已开始汲取其他艺术之特色,用来丰富剪纸的表现力。在创作内容上,一批既有民俗味又有现代感的作品,也给剪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如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批作品内容就颇有新意。为推动剪纸向产业化发展,剪纸协会已计划在山西省举办一个剪纸作品、剪纸作者评选活动,有望带动、刺激剪纸业大步迈向市场。
5.安徒生的资料以及他的童话资料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 (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6.语文报的文章
(3)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告诉巴雷尼:“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终于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
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
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4)《乌丢丢的奇遇》是一本很有情调的童话故事。
书中讲述了主人公乌丢丢从一个小木偶变成一个有爱心的人的经历。 乌丢丢是耍木偶戏的“布袋爷爷”的一个小木偶,他只有一只脚,人们都叫他“独脚大侠”。
有一次,布袋爷爷在一个古老的小镇演完木偶戏以后,不小心把乌丢丢那只唯一的脚遗失在火神庙前的广场上。 珍儿是个很有爱心的残疾小女孩。
是珍儿发现了他,并在帮助他寻找布袋老爷爷没找到的情况下,收留了那只可怜的小脚丫,并给了他一个身体。 乌丢丢从珍儿家溜出来以后,来到了诗人吟痴先生的家里。
在吟老家的那段时间他懂得了不少道理,长了不少智慧,会做了不少诗,成了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小诗人。最后乌丢丢为了让珍儿重获健康,把自己唯一的一只脚给了珍儿。
爱,是温暖的。爱,会使人的生命变得更加鲜活、有趣!爱,会使人的友情变得神圣。
我们要懂得用爱来滋养生命,用爱来回报生命,并且珍惜自己的生命。(6)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清明上河图》,中国北宋风俗画作品。
作者张择端。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市)人。
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年时读书,到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游学,后学习绘画,擅长界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
作品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传为他画的《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长卷,绢本,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藏故宫博物院。
“清明”,为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按民间风俗,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祭扫先人茔墓。也有人认为此图“清明”指汴梁外城东郊的清明坊。
但一般认为《清明上河图》是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光。开卷处画汴京近郊,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有往城内送炭的小毛驴驮队。
渐次柳树成丛,嫩绿新发,行人往来,其中有踏青扫墓归来的轿乘队伍和长途跋涉的行旅。中段写汴河,汴河由黄河受水,从西向东横贯汴京城南部,流入淮泗,是当时南北交通孔道,为北宋王朝国家漕运枢纽。
画中巨大的漕船,或停泊于码头,或往来于河心,造成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横跨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巧,形制优美,宛如飞虹。
这座桥一说是“上土桥”,在汴京内城东角子门外,一说是离汴京外城七里的虹桥,还有一说是“下土桥”。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马行人,南来北往。
一艘巨大的漕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紧张操作,引来了看热闹的人群,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写市区街道,以高大雄伟的城楼为中心,两边街道纵横,房屋鳞次栉比。
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廨等。各类商店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等。
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街市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幼,各个阶层人物无所不备(7)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无论是谁,若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一定会很充实,很快乐,很成功。
做最好的自己,说的很简单,但要做到这点,其实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第一,要做你自己。
首先要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有哪些独特的地方,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有什么兴趣和爱好,有什么理想和志向。其次你要接纳自己,无论你的家庭有多么贫困,你的父母多么无知,你都要坦然接受他;就你的长相,丑也罢,矮也罢,黑也罢,胖也罢,甚至身有残疾,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你都要满心喜悦的面对他,能够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他。
最后你要坚定自己,每一个人都是造物主在世上唯一的作品,没有复制,没有克隆。要相信你仅是作为你而存在。
第二,要不断完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最好不是和别人比,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和别人比较,你永远都成不了最好的一个,你也永远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只要你坚持努力,你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完善自己不是盲目的完善,比如一个学生,压缩休息和运动的时间来努力学习,精神固然可嘉,但这样永远做不到最好。
一天只有24小时,你不可能24小时不停的努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首先要保证在课堂上的效率,保证自习课的效率,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不断进取。
那么晚上当你躺在床上的时候你就能够坦然的对自己说今天你做到了最好。 做最好的自己也便是做。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木偶戏毕业论文(谁知道世界著名童话作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