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师大副教授剽窃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怎么回事
6月14日,网友发布消息称,自己于2006年在云南师范大学所完成的本科毕业论文《论佛教对〈聊斋志异〉构建鬼狐仙怪世界的影响》竟遭同校副教授剽窃。
该名李姓副教授将其毕业论文删减修改后,改名为《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佛教文化思想探析》,并以个人名义发布在《云南电大学报》上。“他剽窃了我的论文,导致我在投稿时反倒被误认为抄袭了他的论文。”
发现论文被剽窃后,该网友向云南师范大学纪委进行了举报,并于今年3月10日得到书面回复,称已“给予李副教授警告处分”。但由于一些网站和数据库里该论文的署名仍是李副教授,该网友于是在微博上发文,希望以此给李副教授警示。
投稿被退回原作者反被怀疑剽窃这位微博名为“西选笑雪”网友是2006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赵艺懋。2016年3月25日,因论文投稿被杂志社退回,她准备重新完善这篇10年前所写的毕业论文,万万没想到,在搜集资料时,却意外发现自己的论文被云南师范大学一名副教授所剽窃。
“我是在修改论文时查资料,发现这篇论文被李副教授用自己的名义发布,内容几乎没有什么改动。”赵艺懋说,自己从2005年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原文为9000字,被李副教授删减为5000字后发表在《云南电大学报》上。
她在网络上搜索这篇论文的相关信息,作者也是这位素不相识的李副教授。“他剽窃我的论文,可别人却怀疑我抄了他的论文。”
赵艺懋很委屈。发现这一情况后,赵艺懋多方辗转得到李副教授的电话。
电话那头,对方极力否认自己剽窃论文。“当时我就说,既然如此,这件事应该让师大纪委知情。”
赵艺懋说,在她表示要告知学校纪委后,李副教授在2小时后给她回了电话。“他说,由于发文太早,记不清论文内容,查询后承认为了应付精品课程验收,大量使用了我论文中的材料。”
赵艺懋说,当时李副教授告诉她,除了她的这篇论文之外,自己还用了两篇其他学生的论文,并且已经得到这两位学生的同意。“李副教授说,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可以将自己写的一篇论文以我的名义发表。”
这个“以论文换论文”的建议让赵艺懋难以接受,“我拒绝了,这件事已经严重影响我的名誉。并且如果我同意他的提议,万一他的论文又是剽窃的,我就成为剽窃者了。”
赵艺懋说,自己希望这件事能给李副教授警示,让他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也提示学生们保护自己的权益。要求副教授公开书面道歉并对论文更名2016年3月29日,赵艺懋就李副教授剽窃一事向云南师范大学纪委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后,云南师范大学对此事进行调查。2017年3月10日,赵艺懋得到了云南师范大学纪委的书面回复。
在这份盖有“云南师范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公章的回复中,校方称:经过调查,赵艺懋“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据此,学校“已按照《事业单位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给予李**同志警告处分”。为人师表剽窃学生的作品,试问有没有羞耻之心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现在是身败名裂了吧?。
2.电大本科毕业论文只给不足一个月时间准备,属不属于正常情况
世界那么大,分分秒秒都会发生不同的事情。按道理来讲,毕业论文是要有充足的时间才可以准备好,你说一个月不足,时间太仓促了,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办法,你可以向你的院校申请延长时间,但同时你的毕业时间也会延迟,除非你跟校长是有关系吧!因为我记得我的毕业论文至少也是也有两个月时间吧。
世界那么大,分分秒秒都会发生不同的事情。按道理来讲,毕业论文是要有充足的时间才可以准备好,你说一个月不足,时间太仓促了,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办法,你可以向你的院校申请延长时间,但同时你的毕业时间也会延迟,除非你跟校长是有关系吧!因为我记得我的毕业论文至少也是也有两个月时间吧。世界那么大,分分秒秒都会发生不同的事情。按道理来讲,毕业论文是要有充足的时间才可以准备好,你说一个月不足,时间太仓促了,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办法,你可以向你的院校申请延长时间,但同时你的毕业时间也会延迟,除非你跟校长是有关系吧!因为我记得我的毕业论文至少也是也有两个月时间吧。
3.邓启耀的个人资料
邓启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的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及中美合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中方负责人。
个人信息:
中文名:邓启耀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云南省昆明市
出生日期:1952年2月
职 业:大学教授
毕业院校:云南大学
祖 籍:中国广东顺德
教工简历:
邓启耀,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1971年8月-1978年9月在昆明汽车运输总站,车工、美工;当美工期间(1972-1978)多次在少数民族地区写生。
1977—1978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新闻短训班学习,其间在藏区生活4个多月。
1978—1982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校学生会秘书长;读书期间,参加民间文艺教研室组织的民俗学调查多次。
1982-1986年当过杂志编辑和公务员。
1986年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次年7月被聘为助理研究员。
教学及学术活动: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1988);
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讲授“田野考察的设问及相关论域”,1995);
云南大学客座教授(讲过“田野考察”、“文学人类学”等,1996、1997);
国家文物局“民族文物抢救与鉴定研讨班”(1995、1999、2001)教授(讲授“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和“南方少数民族文物”);
德国弗莱堡Friedrich-weinbrenner-Gewerbeschule学院,讲授“云南民间艺术与现代版画”,并主持“云南版画”展览(1994年);
昆明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研究生(1999)、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庆系列讲座(2001)、98级本科(2002)讲授“非常意识状态和非常意识形态”;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7、99级本科“中国民俗学”(2000-2001);
中山大学公共课“摄影基础”(2000,代课);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硕士“当代民俗学与文化问题探讨”(2001);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本科和研究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2000-2002);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1级本科“滇藏文化带考察”(2002)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9-02级本科“影视人类学”(2002-2004);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03级本科“视觉表达”(2003);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和硕士生“民俗学理论与方法”(2005);
主要著作有《宗教美术意象》——(1991)《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1991)、《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1992)《巫蛊考察——中国巫蛊的文化心态》——(1998)、《访灵札记》——(2001)等。
1992年4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任副所长。
1993年8月破格晋升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1994年5月—2000年1月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社长兼主编。
2000年2月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授、系副主任。
2003年5月兼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4.播音与主持的毕业论文要怎么写啊,啊啊啊
今天,有口才就是人才,是人才就应当有口才,口语交际是最直接,最及时,最经济,最有效地了解,考核人的才华志趣的"窗口",口才不仅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手段,还可以成为审美创造的手段.就经济工作而言,沟通信息,协调事务不仅要写,而且也要说;协商洽谈,要能说会道;争辩解纷,要能言善辩;谈心劝慰,要娓娓动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谈判交涉,要既能鞭辟入里,直陈要害,又能睿智幽默,应变自如,一如诸葛亮.随着现代通信和传声技术的迅速发展,口才已成为人才内涵的重要部分. إ 讲话也要讲效益."美言一句三冬暖",人们欢迎的是既有实际内容而又充满艺术色彩的讲话,讨厌那种讲话罗哩罗嗦,装腔作势的陋习话风;也不满意那种照本宣科,冗长沉闷的报告方式.要说话成功,既要提高口才艺术,高尚的情感和渊博的学识是口才的坚实基础,勤学苦练加自信,勇气是提高口才的必由之路;又要精心准备,世界上多少说话艺术家之所以能妙语连珠,声遏行云,无不是在讲话,演说之前作了精心准备的——把要讲的话写成演说(讲话)稿或提纲,至少打好腹稿.إ ؤ 说话的交际功能及特点ؤؤ 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全集》第20卷,第393页. 说话根据某一话语要表达什么,选用何种方式,达到什么目的的不同,常常可有八种功能:إ 1. 表白,表达说者的感受.إ 2. 情感,说者用言语打动听者或听众.إ 3. 指令,说者用言语影响听者行为.إ 4. 执行,说者用言语改变听者状况,如授奖,宣判等.إ 5. 人际交际,如寒暄,纯粹是保持或建立接触.إ 6. 信息,说者用言语传递信息,改变听者认识状况.إ 7. 自白,说者自言自语,这是思维活动的外化,有时可是预想说话的反馈的测试活动.إ 8. 审美创造,利用巧妙的说话艺术和悦耳的韵律,使人得到美的享受.إ 口语交际中,往往可以先后或同时体现几种功能.إ "言为心声",说话和写作都是大脑思维内在语言的外化形式,然内在语言和外在语言的运行并不同步,又有区别:"心声"非常真实,形象,十分生动和开阔:思想可以说是无比广阔,深邃的,"想"永远比"说"和"写"更富于色彩和魅力."心声"作为思想,意识在头脑中的显现又具有跳跃性,朦胧性的特点."言"则具有间接性,顺序性,鲜明性和浮雕性.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心声"表述很快,而言语,文字表达却慢得多.电台播音员每分钟一般播120~180个字.说话速度还算快一些,而书写每分钟一般只能写20个字左右.因此,文章可以酝酿多时,说话却必须现想现说.平时聊天,议论,问答,三言两语,说起来并不困难;如果大庭广众之中,要连续说上二三分钟以上,内容正确,条理清晰,得体动人,那就比较困难了.而且说话总有个场合,现场有种种情况如听话人的情绪变化,意外的干扰,异议的提出等等,说话人随时得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话语,才能把话说得成功.人们听时,语流在头脑里暂留时间一般不超过7~8秒钟,说话人边说边监听,不可能及时校正话语,常常容易产生前言不搭后语,重复,成份欠缺,次序颠倒,词语配合不当等毛病;不过,这些只要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并不影响表达效果,反可增加现场的亲切感.إ 只有谙熟于心,才能娴熟于口,妙成于文.心想,口说,手写各有长短,我们要善于想,工于写,巧于说.说话是人们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手段.既是手段,就有高低优劣之分.有人口若悬河,高谈阔论;有人期期艾艾,不知所云;有人谈吐风雅,妙语连珠;有人语言干瘪,词不达意……总之,这些人虽然都不是哑巴,但说起话来却有着天渊之别.这说明话不是随便就能说好的.人们把说话的技巧称作"口才"是很有道理的.口才和其他的技能一样,也需要学习和培养. 中国有句古话:"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确,跟那些具有口才的友人交谈是件愉快的事,比上戏院或听音乐更能振奋精神.良好的话语可以带给你愉悦和欢畅,帮助你增加知识和修养,激发你的创造力,也可以增进人们感情的融洽. 但是,有些人认为,只要自己有才干,不论有无口才,也同样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有些人以为,自己将来既不想当教师,也不想当企业家,更不会当外交家,口才的学问是可有可无的.殊不知,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形势下,在科技突飞猛进的现代生活里,人们对口语表达的要求更高,而往往又可借助口才向对方显示自己的能力 口才决不是只凭两片嘴皮子和三寸不烂之舌即可,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善于说话的人,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深刻地认识事物.只有这样,说出话来才能一针见血,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说话还要有严密的思维能力,懂得怎样分析,判断和推理,说出话来才能滴水不漏,条理分明.知识渊博,说出话来才能生动感人.正因为如此,口才是用口语表达思想的一种巧妙的形式,是一门说话的艺术,是人才综合能力的体现.إ。
5.邓启耀的个人资料是什么
邓启耀,男,汉族,广东顺德人,1952年2月生于昆明,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教育和工作简历 1971年8月-1978年9月在昆明汽车运输总站,车工、美工;当美工期间(1972-1978)多次在少数民族地区写生; 1977-1978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新闻短训班学习,其间在藏区生活4个多月; 1978—1982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校学生会秘书长;读书期间,参加民间文艺教研室组织的民俗学调查多次; 1982-1986年当过杂志编辑和公务员; 1986年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次年7月被聘为助理研究员; 1992年4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任副所长; 1993年8月破格晋升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1994年5月—2000年1月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社长兼主编; 2000年2月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授、系副主任; 2003年5月兼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及中美合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中方负责人。
研究兴趣 民俗学,视觉人类学 教学情况 主要讲授课程: 中国民俗学 当代民俗学与文化问题探讨 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影视人类学 摄影基础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 南方少数民族文物 民族服饰 民间艺术 非常意识状态和非常意识形态 田野考察的设问及相关论域等(含调入中山大学前为国家文物局相关培训班及其他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的课程)。 教学及相关学术活动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1988); ·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讲授“田野考察的设问及相关论域”,1995); ·云南大学客座教授(讲过“田野考察”、“文学人类学”等,1996、1997); ·国家文物局“民族文物抢救与鉴定研讨班”(1995、1999、2001)教授(讲授“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和“南方少数民族文物”); ·德国弗莱堡Friedrich-weinbrenner-Gewerbeschule学院,讲授“云南民间艺术与现代版画”,并主持“云南版画”展览(1994年); . 昆明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研究生(1999)、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庆系列讲座(2001)、98级本科(2002)讲授“非常意识状态和非常意识形态”;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7、99级本科“中国民俗学”(2000-2001); . 中山大学公共课“摄影基础”(2000,代课);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硕士“当代民俗学与文化问题探讨”(2001);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本科和研究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2000-2002);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1级本科“滇藏文化带考察”(2002) .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9-02级本科“影视人类学”(2002-2004);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03级本科“视觉表达”(2003);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和硕士生“民俗学理论与方法”(2004); 科研情况 主要著作:在国内外发表和出版研究成果,包括个人专著10余部、合著多部、论文百余篇、合作译著2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8部42集,其他艺术人类学和艺术创作图像作品数百件,主编丛书6种,杂志1种,个人参与组织和主持的国家级、省级和国际课题10余项。
1、民俗学:《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1992,1996)、《中国巫蛊考察》(1998,1999)、《滇藏文化带考察》(合作,2000)、《灵性高原——茶马古道寻访》(1998)、《变迁中的高原蒙女》(1995,中、英文版)、《访灵札记》(2000)、《鼓灵》(1999)、《古道遗城――茶马古道滇藏线巍山古城考察》(2004);合著《边地中国》(2004)、《口述中国》(2004)、《秘境节祭》(1991,中、英文版)、《云南少数民族》(日文版,1990)、《云南国土资源》(1990)、《西南民族道德研究》(1990)、《云南省哀牢山森林土地持续管理研究》(1993)、《云南百科全书》(1999)等。 2、视觉人类学研究:《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1991),另有系列配套著作如:《中国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上下册,1992,1995)、《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服饰》(1993)、《衣装上的秘境》(1993,1993)、《中国民族服饰博览》(合作, 2001);《服饰文化象征》(2005); 《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上下册,合作, 1994))、《中国象征文化》(合作,2001)、“云南民族美术全集”之《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合作,1999)、《云南岩画艺术》(合作,即出); 《云南现代重彩画》(合作,1993)、《云南现代重彩画技法》(合作,1993)。
6.电大毕业论文怎么写好呢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7.邓启耀 是
邓启耀,中山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1971年8月-1978年9月在昆明汽车运输总站,车工、美工;当美工期间(1972-1978)多次在少数民族地区写生。 1977、1978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新闻短训班学习,其间在藏区生活4个多月。
1978—1982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校学生会秘书长;读书期间,参加民间文艺教研室组织的民俗学调查多次。 1982-1986年当过杂志编辑和公务员。
1986年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次年7月被聘为助理研究员。 1992年4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任副所长。
1993年8月破格晋升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1994年5月—2000年1月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社长兼主编。
2000年2月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授、系副主任。 2003年5月兼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云南广播大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