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写历史论文?关于“走过历史”(大时代中的个人命运)要从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2.怎样写《三国演义中的谋士命运》毕业论文
作为一本精彩的文学巨著,《三国演义》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更为现代人关注的,则是深蕴其间的管理谋略。
某种意义上,它所透露的管理信息使其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几乎永远的生命力。人们最为惊叹的或是几个决策者身边的谋士群体,或许,整个《三国演义》的决策之争其实就是谋士群体之间的智力角逐。
坦白说,《三国》里的每一个人物都自有其风采。曹操雄才伟略、刘备仁义无双、孙权偏安江东,自都成就一番裂土拓疆事业,但其间各家强者由于各自对人才的要求和使用标准的不同,从而最终得到不同的收获。
在《三国》里,一个势力倘若欲成大事,帐下必需要有一批猛将和人数越多越好的智囊团队——套用时下热映的《天下无贼》的一句台词: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就是人才。 《三国》里的人才群体——或者智库——的形成往往如此:曹丞相那边,起初只是荀彧、荀攸二人前来奔投,一待二人感觉不错,立刻荐出程昱,程昱再荐郭嘉,郭嘉继续举荐刘晔,刘晔又荐二人……只一瞬间,曹丞相帐下便是谋士如云,曹操方智囊团里的主要谋士便是整装待发了。
那吴国谋士团形成抛不开周郎功绩——早在辅佐孙策时,即向孙策推举江东二张,使得孙策亲自登门请出二人;等到孙权当政,又拉来鲁肃,还有随后被人推荐的顾雍、鲁肃荐的诸葛瑾,各荐贤才,迅速形成了东吴的智囊团。刘皇叔反倒有些空负仁君之名了,好容易有了徐庶,却被曹孟德骗走;忙忙皇叔三顾茅庐请出孔明;直到赤壁后,伊籍推荐了马家兄弟,有了几个人,刘备似乎立刻忘了之前没有智囊团的痛,待到那与伏龙齐名的“凤雏”庞统来投,竟然甚是不屑!就是这样直到入蜀,竟也未能筹措一个像样的谋士团。
于是,不同的谋士团、不同的人才战略成就了不同的事业:曹操的用人政策里才能是大于德的,准确的话语应是“唯才是举”。只看曹操所颁布的用人政策便能看出他的人才观念——政策能最大程度说明他对人才的渴求。
曹操最惊世骇俗的举动,莫过于他以丞相的身份颁布的“孟德三令”。曹操不仅郑重推出“唯才是举”的主张,还大步流星地将这一主张贯彻到无条件的程度,遂使“唯才是举”成为优先于其他所有原则之上的首选原则。
唐突圣贤、藐视礼法的雄心魄力,则在曹操不惮其烦举出的大量例子中,得到裸露性显示。只有曹操才能明白告诉世人:无论你是否有过“污辱之名“、“见笑之耻“,或即使你有过如那种“杀妻取信“、“母死不归“的大恶行径,只要你确有能力,仍会得到我的重用。
知人善任,知人敢任,知人能任,无疑是一个事业、一个领导者成功基石和支撑。也正是有了“大群”的人才,才有了那个奠定魏国成功的基本国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出台和执行,才使得曹操作成了三国最为伟大的事业。
孙权生逢幸时,父兄为他打下了三分江山,厚厚《三国》只见孙权一守再守,看似毫无锐气,实则深谋远虑,隐藏实力,要知道古语早云“创业艰难守业更难”!孙家一门三世治理江东,当地豪族归心,人才济济,流派众多,孙权本人年轻虽小,但却天赋极高,极善政治,看似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但观孙权一世,江东政治最平静,没有什么地方反叛大臣逼宫,政治平衡艺术精妙之极。用人上孙权不似刘备,看人家庞统长得不漂亮便下放到山村去当县令——孙权很能做到惟才是用,所以东吴先有周瑜后出陆逊,甘宁、吕蒙——都是可与武圣关羽相抗衡的文武双全的盖世英豪。
有了大批的人才,倚重一两个顶尖的人才就成为可能。因为他任用得当,所以他同样圆满地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那周郎公瑾可是孙策选拔出来而留给孙权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显是江东最出色的人物之一。
也是仲谋自家人才战略的正确——全心全意依靠周公瑾,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辉煌胜利,为三国分立,称帝江东,奠定了基础。 刘皇叔显得就有些惨淡了,虽然得全号称能得一即能得天下的“伏龙、凤雏”,但终其一生,这位平民皇叔也未有建立起能满足自己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库。
或许和自己的人才观念有关,干渴的“鱼儿”好容易得到一池“大水”,就再也不愿意得到更多的水,不想也不会改造这片“水”让它更深更阔成为一片汪洋。诸葛亮个人聪明才智是无与伦比,但似乎也不愿为刘皇叔引进和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仅以诸葛孔明首次用兵博望坡为例,诸葛亮以“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为由向刘备〃乞假剑印〃而掌握军政大权,之后的战术分工更是语焉不详:要那张飞只管“纵火烧之”,关羽要“放过中军,纵兵袭击后军”,关平、刘封负责“预备引火之物”,赵子龙则是“只要输,不要赢”,老师爷孙乾就只“安排功劳簿”罢了,这种战术安排完全漠视民主决策及对将帅的锻炼,取而代之是诸葛亮个人专断。这种习惯导致了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亮葛个人的绝对依赖,广大谋士及将士缺乏谋略的锻炼,万难能为蜀汉政权造就和培养后续人才——于是,未能成为“汪洋”的那池子水干涸之后,“鱼儿们”的命运就这样定下了。
3.怎样写《三国演义中的谋士命运》毕业论文
作为一本精彩的文学巨著,《三国演义》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更为现代人关注的,则是深蕴其间的管理谋略。
某种意义上,它所透露的管理信息使其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几乎永远的生命力。人们最为惊叹的或是几个决策者身边的谋士群体,或许,整个《三国演义》的决策之争其实就是谋士群体之间的智力角逐。
坦白说,《三国》里的每一个人物都自有其风采。曹操雄才伟略、刘备仁义无双、孙权偏安江东,自都成就一番裂土拓疆事业,但其间各家强者由于各自对人才的要求和使用标准的不同,从而最终得到不同的收获。
在《三国》里,一个势力倘若欲成大事,帐下必需要有一批猛将和人数越多越好的智囊团队——套用时下热映的《天下无贼》的一句台词: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就是人才。 《三国》里的人才群体——或者智库——的形成往往如此:曹丞相那边,起初只是荀彧、荀攸二人前来奔投,一待二人感觉不错,立刻荐出程昱,程昱再荐郭嘉,郭嘉继续举荐刘晔,刘晔又荐二人……只一瞬间,曹丞相帐下便是谋士如云,曹操方智囊团里的主要谋士便是整装待发了。
那吴国谋士团形成抛不开周郎功绩——早在辅佐孙策时,即向孙策推举江东二张,使得孙策亲自登门请出二人;等到孙权当政,又拉来鲁肃,还有随后被人推荐的顾雍、鲁肃荐的诸葛瑾,各荐贤才,迅速形成了东吴的智囊团。刘皇叔反倒有些空负仁君之名了,好容易有了徐庶,却被曹孟德骗走;忙忙皇叔三顾茅庐请出孔明;直到赤壁后,伊籍推荐了马家兄弟,有了几个人,刘备似乎立刻忘了之前没有智囊团的痛,待到那与伏龙齐名的“凤雏”庞统来投,竟然甚是不屑!就是这样直到入蜀,竟也未能筹措一个像样的谋士团。
于是,不同的谋士团、不同的人才战略成就了不同的事业:曹操的用人政策里才能是大于德的,准确的话语应是“唯才是举”。只看曹操所颁布的用人政策便能看出他的人才观念——政策能最大程度说明他对人才的渴求。
曹操最惊世骇俗的举动,莫过于他以丞相的身份颁布的“孟德三令”。曹操不仅郑重推出“唯才是举”的主张,还大步流星地将这一主张贯彻到无条件的程度,遂使“唯才是举”成为优先于其他所有原则之上的首选原则。
唐突圣贤、藐视礼法的雄心魄力,则在曹操不惮其烦举出的大量例子中,得到裸露性显示。只有曹操才能明白告诉世人:无论你是否有过“污辱之名“、“见笑之耻“,或即使你有过如那种“杀妻取信“、“母死不归“的大恶行径,只要你确有能力,仍会得到我的重用。
知人善任,知人敢任,知人能任,无疑是一个事业、一个领导者成功基石和支撑。也正是有了“大群”的人才,才有了那个奠定魏国成功的基本国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出台和执行,才使得曹操作成了三国最为伟大的事业。
孙权生逢幸时,父兄为他打下了三分江山,厚厚《三国》只见孙权一守再守,看似毫无锐气,实则深谋远虑,隐藏实力,要知道古语早云“创业艰难守业更难”!孙家一门三世治理江东,当地豪族归心,人才济济,流派众多,孙权本人年轻虽小,但却天赋极高,极善政治,看似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但观孙权一世,江东政治最平静,没有什么地方反叛大臣逼宫,政治平衡艺术精妙之极。用人上孙权不似刘备,看人家庞统长得不漂亮便下放到山村去当县令——孙权很能做到惟才是用,所以东吴先有周瑜后出陆逊,甘宁、吕蒙——都是可与武圣关羽相抗衡的文武双全的盖世英豪。
有了大批的人才,倚重一两个顶尖的人才就成为可能。因为他任用得当,所以他同样圆满地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那周郎公瑾可是孙策选拔出来而留给孙权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显是江东最出色的人物之一。
也是仲谋自家人才战略的正确——全心全意依靠周公瑾,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辉煌胜利,为三国分立,称帝江东,奠定了基础。 刘皇叔显得就有些惨淡了,虽然得全号称能得一即能得天下的“伏龙、凤雏”,但终其一生,这位平民皇叔也未有建立起能满足自己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库。
或许和自己的人才观念有关,干渴的“鱼儿”好容易得到一池“大水”,就再也不愿意得到更多的水,不想也不会改造这片“水”让它更深更阔成为一片汪洋。诸葛亮个人聪明才智是无与伦比,但似乎也不愿为刘皇叔引进和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仅以诸葛孔明首次用兵博望坡为例,诸葛亮以“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为由向刘备〃乞假剑印〃而掌握军政大权,之后的战术分工更是语焉不详:要那张飞只管“纵火烧之”,关羽要“放过中军,纵兵袭击后军”,关平、刘封负责“预备引火之物”,赵子龙则是“只要输,不要赢”,老师爷孙乾就只“安排功劳簿”罢了,这种战术安排完全漠视民主决策及对将帅的锻炼,取而代之是诸葛亮个人专断。这种习惯导致了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亮葛个人的绝对依赖,广大谋士及将士缺乏谋略的锻炼,万难能为蜀汉政权造就和培养后续人才——于是,未能成为“汪洋”的那池子水干涸之后,“鱼儿们”的命运就这样定下了。
4.大学结课论文: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对吗?
“性”(品性)系指个人的核心意识,这个核心意识是指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包括“价值观”与“是非观”两个主要方面,“价值观”起到对事物进行价值衡量的作用,而“是非观”则是起到以道德对事物进行评价的作用。
每当人们面临问题时大脑应对意识一方面立即启动“价值观”从个人、集体、社会等不同的视角对”问题“进行价值衡量,权衡”问题“所产生的利弊和处理”问题“的得失,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运用“是非观”对”问题“本身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道德审查,并以此决定对待问题的态度。
而“格“(格式)则是指人的意识外表形式,是意识面对人世的形象“代言”,虽然“格”在意识的主使下会掩饰本身的意图,但是只要人有行动,总会透露意图的真相。
所以从意识层面来说“性“是意识的具体内容,而“格“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由此可见“性格”是“行为”的主宰,与“行为”的后果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个人与社会互动的“行为”就是由意识导演、“性格”出演的。因此“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有谁来承担呢?只要追本溯源就会落实到意识的头上,而意识面对人世的形象就是“性格”啊!人生(命运)的作为与遭遇就是以个人的主观意识去应对客观世界,人生(命运)的旅程与结局除去机遇的因素外,其余部分肯定是要由意识来负责的,而意识面对人世的形象是“性格”,所以“性格外决定命运”显然就毋庸置疑了。
怎么才能主导自己的“命运”呢?
第一、就是要对自身的“性格”作一个全面、客观地分析,找到自身“性格”中的缺陷和弱点,然后对症下药的进行克服和改进;
分析自身行为举止中:
1、情绪化行为与理性行为比重各占多少? (后者占比50%以上趋优)
2、懈怠与勤奋行为比重各占多少? (后者占比50%以上趋优)
3、是否具有像理解自己一样的意愿去理解他人? (后者占比50%以上趋优)
4、愿意享乐与愿意学习或工作的冲动比重各占多少? (后者占比50%以上趋优)
5、思维内容中被动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比重各占多少? (后者占比20%以上趋优)
第二、能够成就大事的“性格”考虑问题时首先都具有全面、客观和理性的性质特征,其次才是才智与方式。
因为,在观察问题时一旦缺乏全面的视野,就会产生以偏慨全的观察方式,由此获得的信息就会是局部的和零星的,如同盲人摸象;
缺乏客观的视角,就会以个体的观点取代大众观点,由此作出的决策与行动既不为他人着想当然也就不为他人所接受,由此导致行动不能实现预期目的甚至失败;
而缺乏理性的行为就更为可怕了,人若没有了理性,其行为基本上交由情绪控制,行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情绪的发泄,性质是一种不计后果的盲目行为,甚至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
第三、“人生”的发展是需要一个牵引力的,就如列车必须有一个机车做牵引。而人生的牵引力就是个人的人生目标(规划)和人生理想。就如一艘航船如其没有目的地它就不会起航,或者有目的地而没有预先设计的航线,其航程就会充满很多的不确定性,甚至会误入歧途不能到达目的地。
因此一个理想的“人生”必然要有一个良善的、精心规划的、高度前瞻性的和充满进取精神的人生目标(规划)和人生理想,并以此引领着人生的前进方向,才能在茫茫人海中获取一缕属于自己的阳光;
第四、谨慎和坚持是命运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再美好的图画需要一笔一划的去描绘、高耸云端的摩天大厦也需要一砖一瓦的去建构,“人生”的旅程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去跋涉。少犯或不犯错误就等同于快,对理想坚持锲而不舍的追求就使人生具有动力,从而使实现人生目标(规划)和人生理想拥有了前提与保障。
5.求毕业论文提纲:精神生态视角下 嘉莉妹妹的人物分析
【摘 要】德莱塞生活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开始盛行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的垄断阶段。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飞速发展,一方面,商品经济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工业发展也破坏了人们自然的生存环境,尤其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腐蚀人们的心灵和美好的感情。社会上到处弥漫着拜金主义风尚,人们对物质和财富产生近乎病态的依赖,整个社会的精神圈都出现了危机和失衡。
嘉莉妹妹也深陷欲望泥沼不能自拔,成为面临精神生态危机的千千万万个美国人之一。【关键词】德莱塞;嘉莉妹妹;精神生态危机;物化Abstract: Theodore Dreiser lived at the turn of 19th and 20th century when the doctrines of the consumptionism and hedonism were gaining momentum, when industrial booms on the one hand enabled people an enormous material enjoyment in life, on the other hand destroyed the natural living conditions and particularly the capitalist code of values undermined and eroded the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life of every individual. The whole society was stifled with avid material acquisition and morbid worship of money and fortune. The personal spiritual ecosystem as well as the whole social spiritual ecosystem were disrupted and endangered. Sister Carrie was only of the victims. This essay tried to interpreted and deciphered Sister Carrie's choice of lifestyle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de of values and spirit ecosystem of the whole society at that time.Key words: Dreiser; Sister Carrie; spirit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materialized德莱塞是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
著名文学批评家艾伦·泰特把他与海明威、福克纳并列,称他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三位小说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在于真实而有力地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中,残酷的社会竞争和人与人之间更加冷酷的金钱关系。
他的小说《嘉莉妹妹》描绘了一位农村姑娘嘉莉,移民到芝加哥城市,不名一文,却深陷欲望泥沼,先后和两个男人同居,以满足自己对物质的需求和欲望。德莱塞生活的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的垄断阶段。
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大行其道,人们对物质产生近乎病态的依赖,人的精神受到污染,处在精神危机的边缘。弗罗姆说“过多的有用东西生产会生产出过多的无用人口。
在精神健康意义上,20世纪比19世纪甚至病得更厉害。”(弗洛姆73)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随资本主义和都市商业的发展而发生的。
嘉莉的美国梦,她成长和发迹的过程,最终的迷惑、空虚和精神危机,无数的美国人、美国女性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德莱塞在作品中采用一种像科学家般只尊重事实的客观态度,把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所暴露的丑陋和危机,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物质商品化·心灵拜物化1860年至1865年的内战之后,美国的工商业迅猛发展,为了维持这种发展定制的移民政策已经在改变旧式的美国,美国从一个田园式的农村农场国家变为一个工业化国家。从1860年到1900年,美国人口从三千一百万猛增到七千六百万,并开始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城镇在一夜间兴起,不到十年就扩建为大城市。
芝加哥最引人注目:1833年还只是个仅有三百五十人的村落,到1870年,已增至三十万人;1880年又增至五十万;1890年竟超过百万大关,发展速度之快惊人,似乎已无法以常规来衡量。庞大的工业才兴起,就被更庞大的工业吞并,置于千头万绪的金融资本控制下;少数几个豪富如:卡内基、弗里克、落克菲勒等显然是靠别人养肥了自己,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
大量的人口从乡村或世界各地的无依无靠的贫民移民涌进纽约、匹兹堡、芝加哥等城市,在城市中形成贫民窟。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厂,远远不能满足像潮水般从各地涌进的移民人口的需要。
无数工厂浓雾滚滚、垃圾堆积成山、工业废水危及生命、噪音让人无法入睡。如德莱塞在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新建筑物上的铁锤声随处都可听见”“The sound of the hammer engaged upon established erection of new structures was heard everywhere heard.”(Dreiser11) 这种跨越式、掠夺式的发展必然导致的是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失衡。
“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受制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文化的基础。对于人的生活质量来说,环境质量是一个必要条件。”
(罗尔斯顿4) 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在不知不觉中向与环境成有机一体人类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蔓延,造成“精神污染”或曰“精神生态危机”。 如果在早期的资本主义那里还有带有浓重色彩的禁欲和节俭,那么在垄断资本主义那里,“寻求上帝的天国的狂热开始逐渐转变为冷静的经济德性;宗教的根开始慢慢枯死,让位与世俗的功利”,“物质产品对人类的生存开始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物质力量”,“变成一只铁的牢笼”。
(韦伯138,142) 因而拜物化现象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它被看作是资本主义文化的一个特征,即人把自己生产的商品当作异己的对象盲目崇拜。
在商品化的社会中,人被完全指代为“消费者”。消费成了生。
6.林黛玉的性格命运分析论文.{急需}
《红楼梦》中有这么一个女子,曹雪芹称她: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并且以古时著名才女谢道韫和她作比。在书中,作者还让她在永菊会上夺冠,可见作者对她的偏爱了。
但是,在她的性格中存在着很深厚的“弱点”,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她的早逝。可以说,这样的“弱点”或古或今都存在中国文化下的一些人的性格里。
林黛玉的塑造是因为作者写了一个活的人,活的性格富有典型意义的性格。她渗透着我国民族的心理气质和文学的优秀传统。
她性格中凝聚着中国文化种种富有魅力的特征以及历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高尚精神境界。她是文化性格完美的样式,引起历代无数人的共鸣。
作者动作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写法,用了横剖:在社会的各种联系中写人,做到各种主导面和多侧面相结合.曹雪芹打破了简单化、凝固化刻划人物的传统癖病,对人物的性格进行纵横开掘,塑造了这样的典型形象。 落花说明只能任人践踏而不能由自己主宰的命运。
在封建私有制的土地上所栽培的一切精神文明都是绞杀灵魂的绳索。越是身处逆境越能不屈地反抗,越是被人践踏越要维护自己的尊严。
这是林黛玉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秉承的性格和气慨,于是无奴颜媚骨的林黛玉征服了无数古人今人。 然而黛玉最不讨人“喜欢”之处该是太“清高”,太“孤做”的性格了。
她居住在一片脆竹当中的潇湘馆,那是一个显有些阴冷的地点,每到秋夜时,冷雨敲窗,就更显得万分凄凉。黛玉就像一只雪清玉瘦的菊花,虽然纤弱,却有一根傲骨,一股傲气。
她决不会向谁低三下四地谄媚,更不会为了一点好处而给谁留须。这也是值得敬佩的,但黛玉过于“强调了自己的无辜和纯洁”,同时也“夸大了别人的污浊与邪恶”。
因此在她眼中,似乎只有自己一个人是正确的。别人对她的伤害,她看得那么“严重”;而她对别人的伤害她却“忽略不计”。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女子,会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呢? 黛玉很爱面子,有一句话不中听,就气得面红耳赤,甚至泪珠成串,对人“恶语相假”,也许她在维护自己的尊严,但是更平添了自己的烦恼。她写词哭道,“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桃花落了,她写诗哭道,“尔今死去侬收葬,为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化人笑痴,它年葬侬知是谁!”总之,大观园里飘一场秋雨,落一地枯叶,刮一阵寒风,都让她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7.中文系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展开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曹禺作品系列女性形象,主要有三点: (1)曹禺作品中的女性总是拥有一种奇异的主导力量. (2)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犹如青春的赞美诗,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调,但缺乏现实主义的光芒. (3)具有牺牲精神,具有勇敢的追求自由、欲望、爱情,张扬意志,彰显个性的特点. 现在具体分析一下这三点. 曹禺作品中的女性总是拥有一种奇异的主导力量。
她们自由的决定自己的生死与存留,同时主宰着故事发展的倾向。她们与男性虽然同处于“闭锁世界”里一员,但她们总是能勇敢的去抗争,不肯屈服于神秘的天道的捉弄。
而男子却是自我麻醉:或如周萍一再的辗转于失衡的爱情,想凭借女性强悍的力量逃出“黑暗的深井”;或如仇虎在复仇与反复仇的梦魇里挣扎,逃不出象征心狱的“黑树林”;或如曾文清在一次次的自欺与欺人里彻底丧失了求生的欲望,而亲手去击碎自己那“生命的空壳”。女性在面临人生困境时不约而同的坚忍,赋予女性人物一种力的美感。
和男性雷同,她们也被围困在任天道捉弄、揶揄、毁灭的境地中,但她们奋勇的抗争行为,在试图保护自己的同时还兼济他人。这使女性人物更增添不少人格与人性之美。
相较之下,男人却变得不堪一击。 《雷雨》中的三个女性,从年龄上分属三代。
步入老年的侍萍最撼动人心的,不是她被遗弃后艰辛然而不失尊严的生存努力,而是在她貌似柔顺、迟缓的面目后,仍藏有的强悍的与命运对抗的力量。在她知悉了周萍与四凤乱伦的恋情后,她悍然做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让这一对全不知情的兄妹恋人远走高飞,自己独自承受可能会有的命运的惩罚。
这里事实上曹禺已经赋予了侍萍一种决定其他人物命运走向的能力。假设情节顺此发展,可以构想的结局是:萍与四凤的结合;侍萍再次隐姓他乡,在余生里孤自面对内心道德感与伦理观的责问;周公馆里的男女主人继续着他们同床异梦、各怀鬼胎的生活。
这是情节发展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发展逻辑在当时,也许将会陷作者于巨大的社会道德批判之中(尽管我们可以从此线索中,嗅到一种诡异然而令人兴奋的气味,但这与伦理道德相悖的设想,显然毫无存活的希望)。
破坏这一线索的不是貌似主宰者的周朴园,而是同为周公馆里被压迫者的繁漪。繁漪是剧中一切平衡的破坏者,她追求自己的继子的行为将所有剧中人逼入绝境。
她的“追”的动作是故事发展的根本动力。我注意到在《雷雨》的文本中,曹禺曾将周萍比喻成“一茎弱草”,“草”的意象与西方谚语中的“the last straw”(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谋而合,暗示了作家将周萍视为女性争夺的一个道具,亦将女性置于剧作的中心与重心的地位。
作家同时也赋予繁漪和侍萍以同等的决定故事走向的能力,作品末端情节的展开似乎就是这两位同样具有魔力的女性的角逐。在逃亡与死亡中曹禺选择的是后者,事实上,他的基点仍是在道德的冒险与伦理常规的服从中做出的。
在作品的最后,周朴园以对宗教的皈依作为心灵的依托,而两位女主角却又再次同处于疯癫的状态之中,分居于小楼的两层。这种“疯癫”使她们无须面对社会和自身的道德追问,又能够暗藏起生命里潜存的巨大的破坏力;简言之,她们仍未因死亡、自身的病弱和老迈而丧失力量。
我们可从尾声繁漪“发狂”的动作里体会到这一点。 《原野》里的两个女性焦母与花金子延续了《雷雨》中对女性形象的设定模式。
《原野》讲述的是一个复仇与逃亡的故事。看似紧紧围绕着男主人公仇虎的系列动作展开,实则由女性角色把握着故事衍生的轴线。
作品始发于仇虎的归来复仇,中间铺陈着一连串复仇的预备与实际操作的动作,其终结是复仇后逃亡的失败。然而,剧中无论是懦弱良善的焦大星、还是好勇斗狠的仇虎,都还是缺乏决定自身命运的力量。
焦大星在剧中是婆媳二人角力的棋子,是仇虎欲向焦阎王夫妇复仇的工具,这一角色不但缺乏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不能决定剧情的发展。而仇虎则是常常被误读的一个人物,他的火焰似的复仇形象与焦母寒冰般的反复仇形象,赋予剧作一种奇异的平衡色调。
表面上看,整部作品是他与焦母各占上风的生死角逐,事实上,他也从来不是自我生存状态的主宰者。他的复仇是缘于被焦阎王迫害的家破人亡而不得不承担的家族使命,他在行动中处处感受到焦母招招置他于死地的毒辣阴狠而不得不见招拆招,他在复仇后终因走不出自己的心狱而选择了死亡,他其实纯属无情的“天道”又一个体面的牺牲品,而焦母则隐隐然是那个持屠刀献祭的人。
剧中对仇虎形象的魁伟、雄健的刻画与对焦母形象的老迈、目盲恰成对比:洋溢着生命力的强悍个体的消亡反衬出女性形象内蕴中更汹涌澎湃的生机。同时,仇虎复仇动作的犹豫、慌乱与焦母反复仇动作的果断、从容在剧作中也得到了细致的刻画,这也说明了女性形象中蕴涵的主导地位。
作品最后,复仇者仇虎死了,而他所有复仇动作的知情者、支持者、甚至参与者花金子,却胜利逃向“金子铺地”的地方。这是由于女性在面临生存困境时的坚忍使她成功,还是作家本身另有深意? 曹禺剧作里女性形象的强悍、生机勃勃与男性形象的虚弱、苍白无力;我们在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