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婚姻法的论文怎么写、最好能有题目.
一、学位论文内容要求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3.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
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
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二、撰写学位论文应体现的三个规范
学位论文的形式与格式虽然不能直接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但可体现出论文作者的学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合格的学位论文在形式与格式上体现如下三方面规范:
1.国家学位条例和学校对学位论文管理的各项具体规范;
2.学术著述的一般规范;
3.所有正式出版物共同遵循的文字印刷规范。
这些规范,不仅是一些通行的习惯做法,而且许多形式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的,代表着整个中国文化在当代最正式的表达形式。因此,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和读者会很自然地把学位论文的形式与格式看作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接受学位教育的研究生应当在自己的论文中自觉地遵守这些规范,向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和读者展现自己的学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最后,针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笔者提供几个题目供其参考:《论夫妻日常家事代表权 》、《论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的限制》、《日常家事代理权中交易安全保护的问题研究 》等等
2.关于婚姻夫妻方面的法学论文题目
1.论我国分居制度的立法构想
2.论变性问题对我国婚姻法的冲击及其对策
3.家庭劳务价值及其法律保护研究
4.论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公证相关法律问题
5.论我国家事代理制度的完善
6.婚姻法解释三背景下妇女财产权保护的对策
7.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研究
8.新形势下军婚特殊保护制度之批判
9.夫妻个人财产制度比较研究
10.中外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比较研究
11.论婚约的法律效力
12.论婚姻法中私法自治的限制
13论家庭暴力的干预治理机制
14.亲子鉴定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15.第三者民事责任之立法预期与制度构想
16.离婚率与离婚标准的互动之实证考察
17.性权利视角下的婚姻关系法律调整
18.夫妻债务关系中第三人利益保障研究
3.政治小论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少于600字
无锡东林书院有一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反映了封建时代士大夫的一种济世情怀,流传颇为久远。
对联中的“天下事”一词今仍用得很普遍,但此“天下”不是彼“天下”,语境不同,意义上已大不相同了。在对联创作的时代,中国文人尚无世界或国际观念,天下仅指中国文化被覆之处。所谓国事,指朝廷或政权体系的事,天下事则包括了整个社会和百姓的事。而今天,在一般的理解中,国事是指中国的事,天下事则指世界上的事。
纵观中国的近现代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史。从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以不光彩的鸦片贸易方式进入中国,中国便陷入一种深刻的民族、文化、社会危机之中。当时,西方已进入工商社会,中国尚处于农耕社会,在相互关系上不可避免地处于被动状态。100多年来,中国的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接触了世界各种思潮,进行了各种抗争、尝试和努力,终于在上世纪中叶赢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获得了民族自主权,迈出走向历史主动的第一步。在其后的50多年中,中国首先在艰难曲折中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开始了普遍工业化的进程,并同时跟上了世界信息化的发展。
如果说,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一种被迫和被动的开放,20世纪后期的中国对外开放则有很大主动和自觉性质。这种自觉的主要体现是敢于直面中国落后的现实,积极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表明,中国人富于学习精神,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兼收并蓄能力,能较快接受现代工业文明。
目前,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已达11000亿美元,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相当之高,说明中国和世界越走越近,密不可分。在这一意义上,家事、国事和天下事也密不可分。今天,中国的许多家庭和外部世界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子女出国留学的,有出国旅行的,有从事对外贸易或加工制造的,有外出承包工程的,有进行政治、经济、学术、文化交流的,等等。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的发展战略中,世界因素或外部因素日益重要,中国的外交空前活跃,中国公民在外的安全和权益保护在外交工作中日益重要。近年来,国民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大为提高,也反映了上述的基本现实。
今天,中国已是世界媒体议论的热点之一,这说明,中国的“国事”日益成为世界的“天下事”。对中国的发展进步,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当然欢欣鼓舞,但对过甚之词,也要清醒。我们需要做的事还很多,当兴当革之处还很多,“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基本态度不能改变。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有“视人如己”的伦理规范,在和世界各国的关系上,中国秉承这种价值取向,与邻为伴,与邻为善,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中国希望和世界共同走上繁荣之路,因为家事、国事、天下事日益具有了一荣共荣,一损共损的相关性,因为我们都是地球上的一个成员。
4.政治小论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少于600字
无锡东林书院有一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对联反映了封建时代士大夫的一种济世情怀,流传颇为久远。 对联中的“天下事”一词今仍用得很普遍,但此“天下”不是彼“天下”,语境不同,意义上已大不相同了。
在对联创作的时代,中国文人尚无世界或国际观念,天下仅指中国文化被覆之处。所谓国事,指朝廷或政权体系的事,天下事则包括了整个社会和百姓的事。
而今天,在一般的理解中,国事是指中国的事,天下事则指世界上的事。 纵观中国的近现代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史。
从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以不光彩的鸦片贸易方式进入中国,中国便陷入一种深刻的民族、文化、社会危机之中。当时,西方已进入工商社会,中国尚处于农耕社会,在相互关系上不可避免地处于被动状态。
100多年来,中国的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接触了世界各种思潮,进行了各种抗争、尝试和努力,终于在上世纪中叶赢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获得了民族自主权,迈出走向历史主动的第一步。在其后的50多年中,中国首先在艰难曲折中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开始了普遍工业化的进程,并同时跟上了世界信息化的发展。
如果说,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一种被迫和被动的开放,20世纪后期的中国对外开放则有很大主动和自觉性质。这种自觉的主要体现是敢于直面中国落后的现实,积极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表明,中国人富于学习精神,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兼收并蓄能力,能较快接受现代工业文明。 目前,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已达11000亿美元,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相当之高,说明中国和世界越走越近,密不可分。
在这一意义上,家事、国事和天下事也密不可分。今天,中国的许多家庭和外部世界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子女出国留学的,有出国旅行的,有从事对外贸易或加工制造的,有外出承包工程的,有进行政治、经济、学术、文化交流的,等等。
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的发展战略中,世界因素或外部因素日益重要,中国的外交空前活跃,中国公民在外的安全和权益保护在外交工作中日益重要。近年来,国民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大为提高,也反映了上述的基本现实。
今天,中国已是世界媒体议论的热点之一,这说明,中国的“国事”日益成为世界的“天下事”。对中国的发展进步,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当然欢欣鼓舞,但对过甚之词,也要清醒。
我们需要做的事还很多,当兴当革之处还很多,“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基本态度不能改变。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有“视人如己”的伦理规范,在和世界各国的关系上,中国秉承这种价值取向,与邻为伴,与邻为善,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中国希望和世界共同走上繁荣之路,因为家事、国事、天下事日益具有了一荣共荣,一损共损的相关性,因为我们都是地球上的一个成员。
5.政治论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 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时间已经过去了三百六十多年,到现在,当人们走进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旧址的时候,还可以寻见这副对联的遗迹。。 这十一个字充分地表明了当时的东林党人在政治上的抱负。他们主张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家事,还要关心国家的大事和全世界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人已经知道天下不只是一个中国 ,还有许多别的国家。所以,他们把天下事与国事并提,可见这是指的世界大事,而不限于本国的事情了。
把上下联贯患起来看,它的意思更加明显,就是说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而且,上联的风声、雨声也可以理解为语带双关,即兼指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上的风雨而言。因此,这副对联的意义实在是相当深长的。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无论如何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就这一点说来,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在内。
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是愈来愈明白的道理。古人尚且知道这种道理,宣扬这种道理,难道我们还不如古人,还不懂得这种道理吗?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比古人懂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
6.我想写一篇论民法和婚姻家庭法的关系的论文,但没头绪希望给点建议
你选的的论文课题很不错,很有内容写。在目前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很多人太讲“实际”,理论上走捷径,流行于“不管####,只要能##就是##”,把正确的概念简单化地运用到了理论、经济、文化、商业、教学等等各个方面,很不讲究科学的命题,很不习惯于严密的思维和艰苦的论证,使得很多原本很明确的东西,反而变得起模糊来。
《论民法和婚姻家庭法的关系》 首先可以先从理论来上阐述 ,从辩证的观点上来讲,民法和婚姻家庭法是共性和个性的表现,从逻辑的观点来说,又是一个大概念和小概念的关系,从法律上来讲,应该是上级法与下级法的关系。就好像儿子既来自于老子,但又不同于老子,两者既有附属关系,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
婚姻家庭法是以民法为根据制定出来的具体处理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而民法是比较原则的,必须要有各种具体的法律,法令把民法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具体化,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贯彻。反之,光有各种具体的法律,没有一部完整的民法,从法制体系的角度看,也是不健全的。两者相互相存,缺一不可。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谅解,祝你成功。
7.内地居民可以报名香港司法考试吗
香港是没有司法考试的。在这里给你介绍一下香港的律师制度。
一、香港律师制度概况
香港的法律几乎全部承袭了英国法,律师制度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律师的分类上,至今仍保留着英国的做法,将律师分为大律师(Barrister)和律师(Solicitor),这在英联邦国家已鲜为可见。大律师又称为讼务律师,专门从事法庭的诉讼辩护,在法庭上享有充分的发言权;律师又称为事务律师,专门从事非诉讼业务或部分诉讼业务,但在诉讼中,其出庭时的发言权受到限制。香港律师制度的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844年香港建立第一间最高法院开始,香港便有了执业律师。1858年香港政府颁布的《律师执业条例》(Legal practitioners Ordinance)是最早规范律师行为的法例。该法例先后修订了十数次,现行的《律师执业条例》是1981年的修订本,共有条文70余条,主要规定各种律师执业资格的取得和丧失,执业的限制以及律师的收费等。此外,依法成立的律师公会和大律师公会还规定了律师从业规则和操守,专门行使对执业律师的管理职责,包括安排律师资格考试,律师注册登记,维持律师的专业及道德标准,查处市民对律师的投诉,对违纪律师进行惩处等。近年来,随着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律师队伍也不断在扩大。至1992年,香港共有执业大律师400多人,执业事务律师2000多人,另外还有300多名律师受雇于港英政府各部门,充当政府的法律顾问。
二、律师资格的取得
香港律师虽有大律师和律师之分,但实际上两者并无高低之别,只是执业范围不同而已。不过,要取得大律师或律师资格,却须经过不同的途径。一般来说,无论要成为大律师或律师,首先要取得法律学士学位(LLB)。目前,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和香港城市理工学院(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都开设了法律学士学位课程,学制均为3年,课程包括香港基本法律制度、宪法、行政法、合同法、财产法、刑法、侵权法、信托法、商法、公司法、保险法、税法、证据法、家事法等。学生修完上述课程后,还须在模拟法庭实习,完成毕业论文后方可毕业,取得法律学士学位。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英国伦敦大学为海外学生开设的校外法律学位课程而取得法律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有志成为律师者,还必须申请攻读为期一年的法律深造文凭课程(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laws,简称PCLL)。在PCLL期间,拟成为大律师的学生,会侧重于判例、辩护以及诉讼法方面的学习;拟成为事务律师的学生,则侧重于商法、公司法、合同法等实体法的学习。取得法律深造文凭后,即进入实习阶段。大律师与事务律师的实习方式不同。要成为大律师,须以学生的身份跟随一位“师傅”实习l年,“师傅”必须是已取得律师资格执业至少5年的大律师,实习期内,学生要协助师傅准备各种上庭文件,陪同师傅上法庭,出席聆讯,从而取得实际经验。实习期的后半年,学生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独立处理法律事务。一般来说,前6个月的实习期内,实习律师是无任何收入的,只是在后6个月处理一些简单案件时才有一些酬金。实习期满后,经大律师公会考核合格,取得大律师资格。要成为事务律师,学生要跟随一名已取得律师资格执业至少5年的事务律师实习2年,学生以实习律师的身份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以掌握成为律师应具备的实务技能。学生在实习期内,可由律师事务所发给固定薪金。实习期满后,经律师公会考核合格,向香港最高法院申请登记注册,取得由律师公会颁发的执业证书。除上述途径取得律师执业资格外,已在英国取得大律师或律师资格的。也可在香港申请执业。另外,曾在香港政府法律部门工作或在香港高等学校法学院工作的法律专业人士,也可以此为理由申请律师执业资格。
8.法制论文
要充分而全面地构建一个法治社会,首先要从每个人、每一件小事上做起,才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后事半功倍。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要做到国泰民安,才能强盛兴旺。而国泰民安,也并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虽说,现当今的社会没有枪声,没有战乱,但是我们总能从各个细节中感受到有些人行为的污秽,灵魂的肮脏,这本是与“法治社会”的醒目标题所相排斥的,如果不杜绝这一现象,让犯罪者无法醒悟,或风华正茂的青年又走上绝望的不归路,那么无疑,“构建法治社会”将永远成为一句空话,一句只能付诸东流、而无法兑现的空话。于是,我们也深深领悟到期间的意义之大,责任之重。同样,这也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把那些犯罪者从绝望的谷底拉回现实,迈向美好。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除了要学好文化知识,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竭尽所能,为这个社会作出一丝小小的贡献。虽然我们力量微薄,但是只要有汗水的付出,就会有欢欣的回报。我是这样做的,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勉,以追求更大的进步:每天清晨,当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我会忙不迭地向伙伴们提醒几句:“看到纸屑我们一定要把它捡起,丢进垃圾箱。“记得要打扫小岗位,保持校园整洁。”……我明白,这些并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小小的意识,它更体现了人们心中强烈的环保观念,还带动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每天上课,我会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全面发展,长大之后才会成为国家之栋梁,民族之骄傲,更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带头作用,为人民的幸福稳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每到假日,我会焦灼地打开电脑,不是为了休闲娱乐,而是希望能由我在键盘上的敲击,来为网民们宣传一些有关法治的信息,让他们时刻记得:自己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肩上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同样也为不法分子以及处在正义与邪恶徘徊点的朋友,敲响警钟……
其次,要消除人们“万事为己”的错误观念,避免有些人走向极端,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培养国民 “无私奉献”、“勤劳朴实”的品质,多举办有意义的群体活动,并分设一些奖项,让大家有更强的动力来全面构建法治社会。并且,在实践中有突出表现的要给予嘉奖,让他成为一个榜样,希望每个人都来效仿,甚至是超越。
之后,强化人们的法制观念,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法制社会,否则,人们的言语和表情就只能永远书写“无知”二字。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多了解法律知识,开阔视野。同样也要在了解法制信息的同时,多阅读书籍,因为书是无价的的,它的璀璨,超过了冬日最绚丽的那道光芒;它的深度,远远超过了人们想象中的叠加!让大家不断地充实自己,磨练自己,最终才能升华自己,提高自己。
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终有一天,“构建法治社会”的诺言会用我们每个人的双手来实现这个理想化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家事法毕业论文(婚姻法的论文怎么写 最好能有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