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村一名大学生毕业论文关于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写作示范
近年来,益阳电大按照中央电大提出的“扩大开放、保证质量、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坚持突出开放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践中央电大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和系统运作管理模式及具有我省电大特色的“123”教学模式和“三化”管理模式,努力建设教学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内涵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虽然我校对“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也没有形成符合益阳当地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 为了积极探索适合益阳实际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并保证《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实施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农村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因此,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是我市电大今后的重要办学项目。 但“一村一大”独特的农村成年学习者特点,学生对一村一大的培养目标、学习方式、学习目的、教学各环节等方面认识不够,学校在组织实施中有一定困难。
为保证该项目高水准、高质量的完成,我们有必要对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以对经验进行借鉴、总结、推广,从而形成适合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而更好的推动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的开展。 二、原则与内容 1、基本原则 本课题调研主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进行改革,探索适合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
课题研究工作,采用边实践、边研究、边归纳、边总结提高的工作模式,以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 2、课题内容 益阳“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现状及问题研究; 益阳“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的目标、要素和内容; 益阳“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新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益阳“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新模式的总结与前景展望。
三、组织与管理 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益阳电大成立本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1、领导小组 组长:邓柏松 副组长:陈萍 成员:唐箭、王友香 2、工作小组 组长:陈萍 副组长:唐箭 成员:王友香、“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点各负责人 各教学点要在主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课程辅导教师、管理教师等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具体负责“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改革研究的工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指导与培训、社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服务,以及质量监控等工作。 四、实施方法 1、课题研究的主题 主题: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2、课题研究内容 (1)最终成果 论文: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报告: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调研报告 (2)阶段成果 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考试成绩分析; 基层电大站实施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做法、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毕业去向(从政、从事农业生产、考公务员、自主创业、外出务工、待业等)及作用发挥情况; 当前各地农村大学生培养现状(行政村数、大学生数、培养途径等)及教育需求; 基层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实施的建议与意见; 一村一大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创新 一村一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村一大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村一大社会实践教学的探讨 一村一大师资队伍的建设 各教学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上述不同的题目进行研究,并积极配合益阳电大系统建设办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3、课题研究方法 采用符合系统论的过程分析科学研究方法及调查研究分析方法,调研的基本方法是:听汇报、查阅收集资料、召开座谈会、访谈、实地考察等;对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并通过撰写论文,取得科研成果。
4、课题调研要求 (1)参加调查的学生,事先必须参加教学点统一组织的项目培训,明确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要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参加调查的学生,在调查之前必须先向所在教学点调查工作小组提交自己掌握所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姓名、所学专业、工作单位、具体职业和联系办法等。
(3)参加调查的学生,应及时将调查问卷送到工作小组审核确定的调查对象手中,并确保调查问卷填写的完整性和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同时做好访谈笔录。 (4)应按时回收问卷,并提交给教学点调查工作小组审核。
(5)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总结报告撰写。调查总结报告可根据本人调查资料写成个案调查报告,也可根据多人调查资料写成抽样调查报告。
5、调研过程的质量控制 (1)在正式调查之前。
2.有没有''一村一个大学生"的论文????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河北农业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正式启动。据悉,“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有望在今年3月份后进入实施阶段,今年计划最少招收1000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主要面向两类人群:一是年龄在28周岁以下,具有高中(含职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包括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科技致富能手,以及乡镇企业或龙头企业带头人等;二是现任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根据有关规定,报名考生必须是河北籍农村青年,所有考生须经当地村、乡(镇)组织审核,一村最多推荐3人。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汇总后,以县(市、区)为单位报送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大和各县(市、区)签订协议,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回当地工作。
“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的启动,着实让笔者欢欣鼓舞。振兴农村,首先要培养出农村的本土人才。现行的高考制度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了一个较为公平的发展空间,同时却使得农村青年人才流失极为严重。受过高等教育、跳出农门的农村青年,往往不愿、无法回到家乡工作,而且他们所学所能往往也与农村实际发展要求严重脱节,即使回去也不能起到很大的实际作用。人才严重缺乏的农村,是毫无生机活力的农村,更是没有希望的农村。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利用农业大学的学科、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为当地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实在是功德无量的好举措。
但是如何保证此项工程的目的得以实现,如何保证此项工程能有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笔者注意到“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与“文革”期间的“工农兵学员”制度很相似。1972年高校恢复招生,招生对象定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工农兵大学生们毕业后实行“社来社去”的分配原则,一律回原推荐地工作。“工农兵学员”制度的初衷在于培养工农兵群体中能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人才。但是,最后我们看到的是,这项制度推荐与审批程序中的主观任意色彩和某些不可控性带来的结果,看到的是它昙花一现的命运。将“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与“工农兵学员”制度比较一下,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它的生命力感到担忧。
通过考试获得上大学的机会,是农村青年成才,并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这种机会应当赋予所有有相应的学习能力和基本政治道德素质的青年,而不能通过基层组织部门的所谓推荐审核将它交给少数青年。毫无疑问,报名考试程序中的推荐审核前置条件,实际上剥夺了广大农村青年通过公平竞争获得上大学机会的权利。“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是经过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在农村青年中分配教育机会资源、培养农村本土人才的公共教育工程,它的透明化与民主化,它的公平与公正,是这项工程能得以顺利实施的起码要求,关系到这项工程的生命力。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村干部和基层政府领导政治素质较差,依法公正行事的观念并不强。赋予这些人推荐审核农村青年参加考试并就读大学的额外权力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如何完善“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的具体实施程序,使其具备应有的公平公正色彩,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探讨。
3.实践题目,参加实践的地点,方式,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
毕业实践报告主要是针对一些大四(高职是大三)毕业生在校的最后一学期已经和用人单位签好就业协议的,最后半年在用人单位作实习的学生,学校承认这个实习可以等同于毕业设计,需要写一份毕业实践报告,写实习做的内容,效果相当于毕业论文。
毕业实践报告从内容上来看跟毕业论文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实践的地点不一样,一个在学校,一个在单位,也可以看作是实践版的毕业论文,两者封面不一样而已。而且毕业论文选题比较广泛,毕业实践报告则只能是于你现在工作内容相关的,这样解释不知道是否能明白呢?。
4.2015农村一村一大开班仪式的代表发言稿
2015 年10月15日下,诏安电大在诏安宾馆举行2015年秋季“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班仪式,诏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江智诚,漳州分校党委书记曾胜利、校长 许友明、诏安县相关科局领导,各乡镇组委、诏安电大教师、全体2015年秋季“一村一”新学员共120人参加开班仪式;会上,诏安电大工作站长胡子贵介绍 办班情况,优秀毕业生代表、新学员代表做了发言,许友明、江智诚分别做了讲话,诏安县教育局沈克祥局长主持会议。 许 友明代表漳州分校向各位新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电大的基本情况、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对诏安电大这几年在招生办学方面取得良好成 效给予充分的肯定,诏安电大从2007开始 招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来,招生人数累计超过了500人,每年招生人数都在全省前列,。
许
友明代表漳州分校向各位新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许友明向新学员提出了四点要求,他介绍了电大的基本情况,积极组织生源,每年招生人数都在全省前列,深刻把握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重要意义,要珍惜机会2015
年10月15日下,诏安县教育局沈克祥局长主持会议,努力增强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本领,许友明,各乡镇组委,诏安电大工作站长胡子贵介绍
办班情况,
学有所得;四要认真运用电大这个学习平台;会上。二要强化统筹协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诏安电大从2007开始 招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来,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漳州分校党委书记曾胜利、全体2015年秋季“一村一”新学员共120人参加开班仪式,诏安县委常委,深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是解决农村人才资源短
缺的有效途径,处理好工学矛盾,加强教学管理,优秀毕业生代表,学以致用,学有所获;二要适应电大学习方式,招生人数累计超过了500人、诏安县相关科局领导:一要端正学习态度,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诏安电大教师、组织部长江智诚,今年秋季招了81
人,强调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三
要突出学用结合、江智诚分别做了讲话、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三要合理的处理好工学矛盾、校长
许友明,再创历史新高。
江
智诚在讲话中要求、新学员代表做了发言,诏安电大在诏安宾馆举行2015年秋季“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班仪式,对诏安电大这几年在招生办学方面取得良好成
效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加强组织管理
5.一村一大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村一大 即 “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就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并集成全国农业高校和相关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及实用技术课件,通过采用广播、电视、卫星、互联网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全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站(点),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点,在农村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高职教育为主,每年每村招收一名大学生,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准确的说,是经过选拔,到村里担任村官(村党支书助理,村主任助理等等)。任期为3年,任期结束后如果工作表现好可以继续留任或者通过专享通道进入公务员的行列。
被选聘为村官的大学毕业生,国家会补偿在校期间的学费,最高每年偿还6000元(贷款的则免除贷款的金额)。任职期间待遇按照当地公务员标准。
6.最近说的考研加分政策是怎么回事
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担负着为国家选拔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和往年相比,2009年教育部对这一制度的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提高。这些改革直接影响着中国每年100多万大学生的未来生活。
近10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年平均增长12.3%,博士生与硕士生比例为1:5。但是为了国家人才结构的合理,将会继续加大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未来3年,博士生招生规模略有增长的基础上,博士生与硕士生的招生比例将达到1:10。这表明了今后研究生录取的比例会逐步增大,考研的难度将会降低。
招生政策更加倾向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少数民族在考高和考研中
7.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2500字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育;机遇和挑战;对策一、“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分析“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其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
身处于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中国首富村、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领导村民致富的法宝——“吃透两头”、“两头一致”,指的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华西村的致富经验说明了正确认识形势和准确把握政策的极端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望成才,他们关注形势和政策变化的趋势,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关心国家、家庭和本人的发展前景,这充分表明大学生也有学会判断形势、把握政策的内在需求。但从教学实践来看,效果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 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的几对矛盾1. 内在需求与实际效果的矛盾大学生对正确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深入分析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怀有极高的期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一些院校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常常是作为非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最终往往流于形式,根本不能起到给学生解疑释惑的作用,学生对这样的教育形式只能望而却步。
2. 形势复杂与途径单一的矛盾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国内形势变得异常复杂,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多渠道、全方位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如何引导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五彩纷呈的现实世界里正确认识形势,使他们无论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还是社会思潮涌动,都能够知行统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门大学问,难度非常大。
但从应对复杂局势的措施来看,力度明显不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途径单一,主要是课堂教学,甚至在一些院校仅仅是通过几个讲座、几场时事报告会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缺乏针对性,又不能保证教育的普遍性和经常性,效果可想而知。3. 时事易变与师资不稳的矛盾形势与政策我们天天都在接触,它也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更新,这就需要教师能潜心钻研、与时俱进地充实教学内容。
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形势与政策”课往往由“两课”教师或学校行政工作人员兼任,由于地位上不受重视、教师精力上的局限及资料上的缺乏,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空洞枯燥,这样的课学生当然不会喜欢。(二) 新时期新形势给“形势与政策”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1. 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热点、焦点多, 吸引性强,大大丰富了形势政策教育课的内容,内增了教与学的兴趣,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教育效果将明显得到提高。
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因特网( Internet)不断延伸,时空差异与距离不再无法逾越,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外,还可以在另外一个包罗万象的“虚拟学校”———因特网上自由掠取信息,遨游世界,拓宽形势视野;而且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已非主体化,他们不再高高在上“灌输”思想,而是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通过因特网传授给教育客体———学生。但是网络信息的自由直接传播,有时难免“泥沙俱下”, 一些原始的、未处理的、抑或人为歪曲的、富有蛊惑性的、带有分化阴谋的信息,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画面会趁机占领人的思想,使访问对象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给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2. 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形势政策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竞争观念、利益观念、法制观念等不断加强,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不断提高。但是, 在“多样化”的今天, 教育客体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由关注社会到更加关注自身,认知方式注重直观;二是由关注生活到更加关注生存,价值判断注重自我。
学生从关注昨天的生活质量转为更加关注明天自身生存的质量。因而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期望、对自身价值提升的渴望日益迫切。
这些既提出了形势政策教育正确引导的迫切性,也提出了形势政策教育要创新的要求。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交互式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的工具和环境。
在这个新的技术环境中, 教育工作者只是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寻找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 由于因特网的影响,学习本身的含义将会改变。
8.求一篇发展新农村大学生1500字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全党社会工作的重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些什么呢?有人说:“教育今天做的事是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明天”,关乎新农村建设的现在和未来,教育理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新农村的建设有四个特点:整体性、时代性、
长期性和区域性。新农村的建设在国家的财政资源分配上,既要考虑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要考虑到农村经济社会自主发展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村教育,这才是新农村建设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当前实行的鼓励和选拔大学毕业生入村当“官”,到基层当助理的做法不仅是积极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更是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目前留在农村的人是老、女、弱、幼。青壮年、能人都向城市流动了。农村的管理存在问题,要发展经济首先需要人,大学生恰恰具有知识能力上的优势,也正是“工业反哺农业”思路的体现。从农村角度出发,新农村在建设需要对农村工作有热情、踏实、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另外,综观农村当前的教育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所欠缺,欠发达地区的状况更加糟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基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将带来大量人才的需求,虽然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意识仍然是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的人才瓶颈。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该转变择业观念,到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农村,锻炼自己,发扬扎实、勤奋、刻苦的精神,为青年学生树立榜样,为就业开辟新的路子。
9.最近说的考研加分政策是怎么回事
福建省:大学生服务欠发达区考研享受加分今年全省招募300名应届生,报名时间为4月10日-30日导报讯(记者林芹杨文)记者昨日从团省委、省财政厅等部门了解到,我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志愿服务的政策昨日已正式出台。
今年全省计划以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招募3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南平、三明、龙岩、宁德开展为期1至2年的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政策指出,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公务员。
报考省直和各设区市机关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加3分,报考县乡机关公务员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加5分。当志愿服务县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时,可在服务期满的大学生志愿者中定向统一招考,或者在公开招考笔试时加5分,并且优先聘用。
另外,服务期满后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待遇。志愿者除了享有每月600元的生活补贴,每年还有3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补贴和200元的交通补贴。
据介绍,本次招募的报名时间是4月10日至4月30日,有意向的大学生可直接到各高校项目办报名或登陆福建青年志愿服务网( 或 )在线报名。 经过初选、体检,入选的志愿者名单及服务岗位将在6月下旬向社会公布,7月18日至23日,有关部门还将对入选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
山东省:首次为农村培养教育硕士免缴学费时报3月22日讯(记者魏巍)山师、曲师、青岛大学的本科生,如果到农村任教,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将拥有研究生学历。 今天,省教育厅正式启动为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计划。
据悉,我省培养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的服务范围是51个财政困难县(市、区)的农村学校,以农村初中为主。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3所举办教师教育、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高校的2006年应届本科师范毕业生,可以参加培养。
山师、曲师这两所具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的高校拥有培养资格。据介绍,具体培养方式是,在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高校中,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学校培养和实践锻炼,完成“3+1+1”:前三年,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由省教育厅安排到签约农村学校任教;第四年,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到培养学校注册研究生学籍,脱产学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第五年,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回到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继续课程学习,并撰写学位论文。
通过论文答辩后,由学校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并颁发硕士研究生学历kaoyan。应届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修完相应课程、取得教师资格后,才有资格入选。
在学期间免缴学费并享受带薪待遇。江苏省:大学生到农村支教五年免试免费读研中新社南京三月十八日电江苏省“为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工程”正式启动,将挑选一批获得学士学位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然后准许其免试、免费读研究生。
他们在农村学校的服务期为五年。据此间媒体报道,这项教育硕士师资工程的服务范围是苏北三十二个县的农村学校,以农村初中为主。
这些学校分布在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和宿迁七市。这项工程的培养方式为:毕业生们头三年到农村学校任教,第四年到培养学校注册研究生学籍,脱产学习研究生课程,第五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
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后,由学校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并颁发研究生学历kaoyan。参加这项工程的毕业生必须是二00六年应届本科师范毕业生。
毕业生将从江苏省六所举办教师教育、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高校中遴选。这六所高校是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江南大学。
接收他们读研究生的学校是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四所具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的高校。辽宁省: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三年考研可加十分新华社沈阳4月21日专电(记者王莹)从今年起5年内,辽宁将招募2500名左右“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为期两年的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而这些大学生也将享受到考研加10分等多项优惠政策。辽宁省人事厅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三支一扶”招募对象主要是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辽宁省生源的外地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辽宁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服务期满的人员,同时要具备所需专业知识的大专以上学历。
服务期为2年,服务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交通补贴,统一kaoyan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对于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愿意扎根基层的,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时将优先考虑录用。
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据介绍,从今年起,辽宁省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重点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省市级机关录用的比例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县(市、区)、乡镇机关录用的比例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二;县、乡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时,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计划专门招聘“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大学生。
辽宁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工作,早在1999年就率先实施。
10.“急”求大学生的自评报告
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
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由于大学的授课已不再像高中时填鸭式那样,而是一节课讲述很多知识,只靠课堂上听讲是完全不够的。
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
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
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
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
现在我已经大四,正在做毕业设计,更锻炼了自我的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受益匪浅。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
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
四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
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回顾四年,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
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大学四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
此外,还一直做班委和寝室长,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喜欢做一些社会活动,会让大学生活更丰富多彩,做过家教、志愿者、推销员和设计员等,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不彼。
体育成绩一向很好。我的体质并非很出色,可是通过我的练习和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还是能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的教授项目。
我喜欢运动,基本对所有运动都感兴趣,尤其是足球。在四年之后的今天,我的球技有了质的提高,脚法和意识。
我是从高一开始接触足球,起步比较迟,可进步很快,总能在同一水平的伙伴中踢一段时间后脱颖而出。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抱定了要踢好的决心,也许还有那么点运动天赋。
踢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
四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归纳了一些自己的优缺点。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
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记得有好几次,同学或老师约了我见面,我答应以后必定按时到达指定约会地点,即使有急事也从不失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周到,这在我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充分展示了出来。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他本身。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在跟自己作战,准确地说,是和自己的意志战斗。
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比以前坚毅了许多,但我不会松懈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