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水稻的病虫害的论文范文
下面我来把从播种期至收获前的管理给你说一下
播种期:播种前精选种子,进行种子消毒,是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的最重要措施。同时要合理搭配茬口,实行轮作,既可防病又兼治害虫。
1,晒,选种子:稻种先经日晒,然后用风选,泥水选或盐水选等方法,清楚病,秕谷。
2,种子消毒:一般可用1%石灰水浸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恶苗病,胡麻斑病和白叶枯病等的重要措施。
3,“芽好一半秧”,搞好早稻催芽工作,是防止烂秧的重要措施,催芽用的稻草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可使用。
秧田期:“秧好一半稻”,所以要培育壮秧,贫下中农用“狠治秧田,注意大田,秧田得病,大田要命”等生动语言概括了秧田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
早稻秧田要加强水浆管理等农业措施,以防止烂秧为重点,同时狠治稻飞虱和稻叶蝉,消灭病毒病的传毒媒介,并注意苗瘟的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秧田以防治苗叶瘟和稻蓟马为主,兼治胡麻斑病,稻飞虱和盗叶蝉等,药剂可选用稻瘟灵和春雷霉素于乐斯本混合喷撒。拔秧前根据病虫情况,喷药防治,防止将病虫带入大田。结合拔稗,拔除恶苗病,病毒病的病株,采除稻螟卵块。扎秧用的稻草必须用水煮沸灭菌,然后使用。
大田期:大田期要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抢耕抢灌,大田整地灌水后立即捞取浮渣,清除浮渣中纹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以及越冬螟虫等,根据品种特性和土质等条件合理密植,稻株返青后加强病虫害的检查,及时拔除病毒病稻株,补上健株。在螟蛾盛发期阶段发动群众及时采除卵块,结合早期耘田,及时拔除恶苗病病株,铲除田边,沟边杂草。
2,加强水浆管理。开好大田四周的“走马沟”,采用浅水勤灌,干干湿湿,适时适当搁田,使稻株青秀老健,增强抵抗力,对控制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白叶枯病,赤枯病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赤枯病发生,应立即排水落干,结合中耕耘稻,促进通气。为控制菌核病和穗颈瘟的发生与发展,后期须经常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湿润,不要过早脱水。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根据“少吃多餐”的原则追肥,注意有机肥与化肥以及氮,磷,钾的配合作用,避免因肥水管理不当,造成徒长,贪青倒伏而诱发病虫害。以及翻耕绿肥田。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草木灰或石灰。
4,在贯彻农业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并采用药剂直接保护。药剂防治必须实行“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
5月,早稻移栽返青后要防治稻飞虱(灰飞虱)和黑尾叶蝉,保证秧苗及时分蘖,避免稻病毒病扩散蔓延,在分蘖期大力开展稻螟的预测预报,下旬做好防治第一代三化螟枯心的准备工作和防治第一代大螟对早栽早稻的危害。
6月,稻螟以防治第一代三化螟和二化螟为主,以单季晚稻为主的地区,早稻和早播单季晚稻秧田要狠治一代三化螟,虫口基数低的提倡人工采卵块和“捉枯心团”,确定对象田重点用药的办法。二化螟要狠治第一代,迟熟早稻要特别加强防治,治螟可与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相结合。急性型稻瘟病必须及早抓紧狠治,将它消灭在初发阶段。
7月:早稻以防纹枯病和第二代三化螟为主,6月下旬7月初是纹枯病扩展蔓延时期,应及时适当搁田和用药,控制其发展。双季稻为主的地区,要狠治二代三化螟,全部单季晚稻和生长嫩绿的后季稻秧田以及正在破口抽穗的迟熟早稻田要进行防治。7月中旬是白背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可与防治三化螟结合。早熟粳稻,上中旬要防止穗颈瘟突发为害,单季从6月下旬至本月上旬注意防治叶稻瘟和稻蓟马。7月底晚熟早稻和单季晚稻都应防止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突发为害。本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单季晚稻及后季稻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8月:7月底至本月上旬早稻陆续收割。收割后立即用药喷洒田埂杂草和邻近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的边行稻株,消灭稻飞虱和稻叶蝉,防止其为害。月初要抓紧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的纹枯病,兼治菌核病,上旬是三代稻纵卷叶螟为害时期,应提高警惕及时防治。月底要注意后季稻上三代三化螟枯心的防治,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等。
9月:9月上旬根据单季晚稻生育期,结合虫情分期分批防治三代三化螟白穗,同时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苞虫等。9月上,中旬为中稻稻褐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应加强普查,及时防治。本月和下月初非别在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结合拔稗草剪去白穗,降低越冬螟虫基数,减轻来年的螟害,本月下旬10月初水稻将近成熟,丰收在望,为了确保秋熟丰产应狠抓穗颈瘟的防治,同时严防稻飞虱突发为害,贯彻治早,治小,治了的方针。一旦出现为害,必须“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进行歼灭,真正做到“管到稻头黄,战到谷进仓”!
希望以上
2.水稻病虫害论文摘要怎么写
据学术堂了解,水稻病虫害论文的摘要是在整篇论文中是作为一个独立文体存在的.论文摘要主要表述论文课题研究和学习的方法,研究体系,研究过程中有何重大发现,重要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等.用相对简单明确扼要的词句对论文全篇内容加以概括. 论文摘要撰写时,要注意几个要点.一是要用精准的的关键词描述出你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指示出这次研究课题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与研究结果的重要性;二是简单扼要的表述一下此次将研究项目的设计理念,是如何通过基本的课题设计得到其结果的;三是简单的总结出此次研究的结果,比如此次研究有哪方面的突出贡献,有什么新的研究发现,罗列出准确的研究数据并指出其学术价值等等. 前面说了,论文摘要是一个独立的文体,要有单独写作思想,摘要单独拿出来可以着重的反映出作者研究的重点在哪,让读者不用通读论文就能明白你的研究方向.摘要应做到客观事实,不能夹杂空谈评论,没有任何的自我表扬或自我批评(摘要不用自我发扬风格,想要发扬风格或自恋一番在论文结尾写).切记不要用词含糊不清,没有重点,有模棱两可的观点现象出现,让读者读完摘要不知道你要研究的是什么. 还有一点要注意,论文的摘要要用第三人称的格式来撰写,不能用第一第二人称来写.摘要是站在第三方立场对论文内容做出结构严谨,语义精确,简明扼要的总结,着重突出作者研究重点.如果出现第一或第二人称的陈述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论文摘要表述的客观性,严谨性。
3.稻瘟病药防治实践体会有那些
稻瘟病是近年来水稻上发生的主要病害,由于其具有流行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对水稻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究其原因可概括为: 1、水稻品种抗病性减弱或丧失,这是造成水稻稻瘟病流行的主要内因。
2、稻瘟病病源菌量多、残留量大,由于近年来不同稻区都不同程度的有稻瘟病发生,病源菌在田间地头的杂草和农作物秸杆上的残留量大,这就为稻瘟病的流行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3、栽品种单一,偏施和晚施氮肥,加重了稻瘟的发生。
针对以上病害发生原因,结合本人近年来对水稻稻瘟病防治的实践经验,对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种植高产抗病品种(组合),这是稻瘟病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措施和主要环节。根据近年来水稻稻瘟病在田间的发生表现,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有岗优725、岗优527、岗优22、岗优151、岗优多系Ⅰ号等岗优系列,以及Ⅱ优多系1号、汕头多系1号等。
抗病性较差的品种有:汕优63、常规糯稻等品种,采取多品种组合的种植格局,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稻瘟病的发生。 二、消来越冬菌源,搞好种子和病稻草的消毒处理。
病稻草和带菌的种子以及田间地头的杂草是水稻稻瘟病的初次侵染菌主要来源,因此搞好种子和病稻草以及田间地头的杂草处理十分重要,在水稻收获结束后和春节肓秧前必须组织力量,及时、干净清除田间地角的杂草和病稻草,并搬离田间进行烧毁或提前垫圈沤肥,沤肥时要充分沤熟才能施用禁止用病稻草盖种、催芽、捆秧。种子消毒可用20%异稻,三环唑700—750倍液浸种,或用强氯精500倍液浸种以及用1%石灰水浸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用以上药液进行浸种时一般浸种时间为24—30小时,最长时间一般不能超过30小时,药液浸种后应立即用清水将种子上的药液冲洗干净后才能催芽。
三、健身栽培,实行平衡施肥法。健身栽培就是有利于水稻生长的通风、透光、吸水、吸肥和有效防除病虫害的栽培方法,即杂交水稻实行两段育秧、宽窄行、定向栽培,实行平衡施肥法,避免多施和晚施氮肥,合理灌溉、科学管水。
平衡施肥要点:1、施分蘖肥,在插秧后5—7天即返青后每亩施尿素8—10公斤,锌肥2—4公斤,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分蘖。2、适时增施钾肥,水稻在拔节期间,每亩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6—8公斤,其目的是使水稻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显著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
3、及时追施保花肥,在稻穗发育的减数分裂期,即剑叶刚露尖时对叶色较淡的二、三类苗多施保花肥,其用量为尿素3—5公斤,具体用量由叶色来确定。4、增施粒肥。
为了增加千粒重,在水稻的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用量为磷酸二氢钾每亩0.2公斤,尿素0.5公斤,尿素具体施用量也由叶色浓淡程度确定。 四、药物防治稻瘟病。
化学药剂防治是稻瘟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其方法是: 1.在移栽前,用20%异稻三环唑750倍浸秧30秒钟,堆放半小时后移栽,以控制叶瘟的发生。 2.在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施药,每亩用20%异稻三环唑80克或用井冈毒素50—60克加40%稻瘟灵乳油80克兑水60公斤喷施。
3.在破口期至齐穗期再施一次药,方法同上,从而有效防治穗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的发生。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的防治稻瘟病的发生,可以为水稻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4.稻瘟病药防治实践体会有那些
稻瘟病是近年来水稻上发生的主要病害,由于其具有流行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对水稻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究其原因可概括为: 1、水稻品种抗病性减弱或丧失,这是造成水稻稻瘟病流行的主要内因。
2、稻瘟病病源菌量多、残留量大,由于近年来不同稻区都不同程度的有稻瘟病发生,病源菌在田间地头的杂草和农作物秸杆上的残留量大,这就为稻瘟病的流行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3、栽品种单一,偏施和晚施氮肥,加重了稻瘟的发生。
针对以上病害发生原因,结合本人近年来对水稻稻瘟病防治的实践经验,对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种植高产抗病品种(组合),这是稻瘟病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措施和主要环节。根据近年来水稻稻瘟病在田间的发生表现,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有岗优725、岗优527、岗优22、岗优151、岗优多系Ⅰ号等岗优系列,以及Ⅱ优多系1号、汕头多系1号等。
抗病性较差的品种有:汕优63、常规糯稻等品种,采取多品种组合的种植格局,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稻瘟病的发生。 二、消来越冬菌源,搞好种子和病稻草的消毒处理。
病稻草和带菌的种子以及田间地头的杂草是水稻稻瘟病的初次侵染菌主要来源,因此搞好种子和病稻草以及田间地头的杂草处理十分重要,在水稻收获结束后和春节肓秧前必须组织力量,及时、干净清除田间地角的杂草和病稻草,并搬离田间进行烧毁或提前垫圈沤肥,沤肥时要充分沤熟才能施用禁止用病稻草盖种、催芽、捆秧。种子消毒可用20%异稻,三环唑700—750倍液浸种,或用强氯精500倍液浸种以及用1%石灰水浸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用以上药液进行浸种时一般浸种时间为24—30小时,最长时间一般不能超过30小时,药液浸种后应立即用清水将种子上的药液冲洗干净后才能催芽。
三、健身栽培,实行平衡施肥法。健身栽培就是有利于水稻生长的通风、透光、吸水、吸肥和有效防除病虫害的栽培方法,即杂交水稻实行两段育秧、宽窄行、定向栽培,实行平衡施肥法,避免多施和晚施氮肥,合理灌溉、科学管水。
平衡施肥要点:1、施分蘖肥,在插秧后5—7天即返青后每亩施尿素8—10公斤,锌肥2—4公斤,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分蘖。2、适时增施钾肥,水稻在拔节期间,每亩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6—8公斤,其目的是使水稻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显著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
3、及时追施保花肥,在稻穗发育的减数分裂期,即剑叶刚露尖时对叶色较淡的二、三类苗多施保花肥,其用量为尿素3—5公斤,具体用量由叶色来确定。4、增施粒肥。
为了增加千粒重,在水稻的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用量为磷酸二氢钾每亩0.2公斤,尿素0.5公斤,尿素具体施用量也由叶色浓淡程度确定。 四、药物防治稻瘟病。
化学药剂防治是稻瘟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其方法是: 1.在移栽前,用20%异稻三环唑750倍浸秧30秒钟,堆放半小时后移栽,以控制叶瘟的发生。 2.在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施药,每亩用20%异稻三环唑80克或用井冈毒素50—60克加40%稻瘟灵乳油80克兑水60公斤喷施。
3.在破口期至齐穗期再施一次药,方法同上,从而有效防治穗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的发生。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的防治稻瘟病的发生,可以为水稻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5.稻瘟病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
稻瘟病 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
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苗瘟 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瘟 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慢性型病斑 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
病 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急性型病斑 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白点型病斑 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褐点型病斑 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
节温 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
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穗颈瘟 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
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病原 Ph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称灰梨孢=Pyricularia oryae Cav.称稻梨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蓖。有性态为Magnaporthe grisea 9Hebert) Barrnov.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分生孢子梗不分枝,3-5根丛生,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出,大小80-160*4-6(μm),具2-8个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顶端曲状,上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或棍棒形,常有1-3个隔膜,大小14-40*6-14(μm),基部有脚胞,萌发时两端细胞立生芽管,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近球形,深褐色,紧贴附于寄主,产生生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内。该菌可分做7群,128个生理小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
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
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37℃,最适温度26-28℃。
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
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 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
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
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
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如早稻有:早58、湘早籼3号、21号、22号,86-44,87-156,皖稻61,赣早籼39号、42号、41号,博优湛19号,中优早81号,中丝2号,培两优288号,华籼占,汕优77;中稻有:七袋占1号,七秀占3号,培杂山青,三培占1号,滇引陆粳1号,宁粳17号,宁糯4号,杨辐籼2号,胜优2号,杨稻2号、4号,东循101,东农419,七优7号,嘉45,秀水1067,皖稻28、32、34、36号、59号,汕优89号,特优689,汕优397,汕优多系1号,满仓515,泉农3号,金优63,汕优多系1号;晚稻有:秀水644,原粳4号,津稻308,京稻选1号,冀粳15号,花粳45号,辽粳244,沈农9017,冈优22,毕粳37,滇杂粳2号,冈优2号,滇籼13号、14号、40号,宁粳15、16号等抗稻瘟病品种。水稻旱种时可选用临稻3号、临稻5号、京31119、中国91等抗穗颈瘟品种。
水稻进行旱直播时可选用郑州早粳、中花8号等抗病品种。(2)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
(3)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增强抗病力。(4)种子处理。
用56℃温汤浸种5分钟。用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天。
也可用1%石灰水浸种,10-15℃浸6天,20-25℃浸1-2天,石灰水层高出稻种15cm,静置,捞出后清水冲洗3-4次。用2%福尔马林浸种20-30分钟,然后用薄膜覆盖闷种3小时。
(5)药剂防治 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早抓叶瘟,狠治穗瘟。
发病初期喷洒20%三环唑(克瘟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1000倍液、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稻瘟肽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克瘟散乳剂1000倍液、50%异稻瘟净乳剂500-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上述药剂也可添加40mg。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水稻稻瘟病毕业论文(关于水稻的病虫害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