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客观分析企业年金的发展状况
这个问题其实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言,我们公司也是在推企业年金,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弊大于利,举例:目前某人工资每月5000元,对于个人而言可以避个税大约为21元,具体的可以百度一下,对于公司而言可以避税5000*5%=250元,但是公司要承担的企业缴费是280元,相当于说公司为此还要付出30元,但是公司为什么这样做,第一,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因为目前要想拿到公司所支付的280元企业缴费至少都要8年以上;第二,如果你在职无法达到8年,那么公司所缴纳的280里面你能分到的钱就更少更少,但是公司的避税不受时间限制,也就是说,自私点来说你用自己的钱帮公司立刻进行了避税操作,而自己的钱被套进去了,要等到死亡、出国定居或丧失劳动能力或退休以后才能将自己缴纳的钱以及公司缴纳的钱取出来,这个阶段的未知数太多太多,另外,对于年轻人而言,目前个人缴费170,虽然公司缴费280,但是等到了退休时候(其他三种情况基本不考虑),这280元估计已经贬值到不行了,试想现在的钱贬值的程度与速度肯定比这部门企业年金带来的收益要快,所以我觉得没必要进行购买。
(以上叙述均以个例进行分析)换言之,存在一种说法,目前的退休工人都是在用着目前年轻人就业的养老保险金。这个企业年金的推行无非是变相的将目前养老保险的压力转嫁到现在的企业及职工身上罢了。
不喜勿喷!!。
2.我想写一片论文,关于日本年金制度对中国的启示作用,怎么写比较好
[摘要]企业年金作为三大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二大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它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人们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存在着组织结构不明晰、规模小、分布不均、投资状况不佳、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企业年金制度完善和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年金;年金制度;养老保险;税收优惠 一、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企业年金性质的认识与会计处理不一致。当前企业年金已经被认为是职工工作期间为企业服务所获取的劳动报酬的一部分。
但许多企业在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上依然遵循收付实现制,把企业年金视为期间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等,未能体现出企业年金的特性,不符合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性原则。其次,企业年金的会计规范不全面。
我国企业年金由企业及其职工缴费,交由受托人选择的专业机构进行投资运营、基金托管、账户管理,实行市场化运营。因此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主体应涉及企业本身和企业年金基金两个部分。
但由于当前对作为缴费主体的企业本身缺乏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理论指导,导致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往往无章可循。 (二)企业年金计划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未明确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形式。
企业年金按给付方式不同,分为规定缴费制计划和规定受益制计划两种。由于这两种形式的企业年金在具体内容和约定条款上不同,在企业年金费用、年金资产与负债的会计处理上也存在差异。
其次,企业年金计划在操作上缺乏统一性。企业年金的列支渠道不统一以及企业年金提取比例不统一,在列支渠道上有从成本费用中列支的,也有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的。
(三)结构、规模及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结构方面看,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组织结构不明晰、地区及行业分布严重失衡的问题。首先就组织结构而言,由于尚未构建起企业年金主体间合理的框架体系,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组织结构模糊。
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个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这五大责任主体责任不明晰、分工不明确,相互制约能力差,导致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和高额的资金运行成本。其次就地区及行业分布而言,也存在严重失衡的情况。
从地区看,企业年金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参保企业、参保人数以及基金积累数量都比较大,企业年金发展相对成熟;从行业看,企业年金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电力、电信、石化等行业部门为代表的国有大型企业。 从规模方面看,当前我国企业年金规模小,覆盖面窄,企业年金的供给与需求均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的企业年金已发展到了近千亿元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规模还相当小,而且企业年金普及率只有5%左右。从供求角度看,当前企业年金存在供给与需求均不足的问题。
在供给方面,当前企业年金的主要供给者是企业经营者,但在目前社会保险的缴费中,企业经营者的负担已经很大;在需求方面,职工应该是需求的主体,但目前我国的退休职工的工资替代率偏高也导致对企业年金的需求不旺。 从运营方面看,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狭窄,运营状况不佳,增值压力大。
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被严格限制而无法进入资本市场,我国目前企业年金的投资方向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效率低,难以满足企业年金的增值需求。 (四)宏观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相关支持政策缺失,立法不足。
政策方面,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税法中只有关于社会保险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关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制度的唯一政策依据,只有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关于企业年金缴费可以在其工资总额4%以内作为成本在税前列支的规定,但对基金运营中的税收政策和个人参加企业年金缴费税收的政策则没有具体规定。此外,当前我国在与企业年金相关的具体立法方面还是空白,导致我国目前企业年金的运行机制不规范,企业年金运行无法可依。
其次,资本市场的现状无法满足企业年金发展的要求。企业年金从成立到员工退休领取养老金中间时期很长,风险较大。
而我国目前尚缺乏一个完善的、充分竞争的市场,资本市场运行规范不够完善,政府对投资活动的监管存在缺陷,加大了企业年金在市场中运行的风险,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年金的最终价值。而且,投资性金融产品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致使企业年金投资收益有限。
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年金在资本运作中的风险大大增加。如何实现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成为一个十分现实且迫切的问题。
最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在我国,作为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一开始建立就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基本养老保险的平均替代率一度长期维持在80%以上。
经过近20年的不断改革和大力推动,尤其是由“现收现付”模式转向“统账结合”模式后的10年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
3.哪个能帮我想个论文题目?我是学金融保险的
序号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财产保险市场分析2 家庭财险的现状与前景3 农业保险的模式探讨4 对发展县城保险的探讨5 企业财产保险发展的思路6 企业财产保险应注意的主要问题7 防灾工作在企业财产保险中的地位8 涉外企业财产保险的经营现状分析9 论利润损失保险的承保10 财产保险和寿险营销制度的比较11 保险公估在财产保险理赔中的作用12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与我国健康保险的发展13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在我国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中的作用14 浅谈我国健康保险改革15 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短期健康业务所面临的问题16 农村新型医疗保障体系之研究17 农村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重要意义18 意外伤害保险和相关责任保险的异同19 重大疾病保险关于疾病释义标准化研究20 重大疾病保险关于疾病释义标准实施的意义21 健康保险欺诈行为表现和防范研究22 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设计与营销渠道之间的关系与研究23 浅论寿险公司经营风险及其管理24 浅论寿险营销模式的创新25 关于开拓我国农村寿险市场的思考26 浅析寿险营销队伍的稳定与提高27 关于寿险产品条款的通俗化研究28 寿险公司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初探29 关于寿险公司产品创新的思考30 健康保险经营风险及对策研究31 启用新生命表对寿险公司业务经营的影响32 银行代理业务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思考33 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前景34 企业年金发展的金融环境分析35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及其监管模式初探36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分析37 老年护理保险产品的市场定位及发展展望38 网络时代的寿险营销策略及方法初探39 中国农业保险的模式选择40 中国地区间保险市场发展比较41 寿险公司退保风险管理初探42 诚信建设是寿险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43 中国农村保险供求分析44 浅析财/寿险公司的产品结构优化策略45 论保险营销渠道的优化创新46 对保险“三进入”策略的探讨47 保险中介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48 升息周期背景下的保险营销策略研究49 对促进农村保险发展的制度建设研究50 对中国现有“三农保险”模式的研究51 县域市场保险宣传策略研究52 县域市场保险营销渠道策略研究。
4.企业年金的发展概况是怎样的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危机,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则越来越突出。
许多国家为了履行养老金的支付责任而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瑞典政府的养老金支出已占GDP的10。
1%;德国政府的养老金支出已占GDP的12%。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普遍意识到,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的,还应大力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得到迅速发展。截止目前,经合组织成员国(OECD)有1/3的职工被覆盖在内。
其中美国有70%的企业加入了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年金提供的养老金相当于职工退休前平均工资的30%;德国有1/3的企业加入了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年金提供的养老金相当于职工退休前平均工资的15%。 各国企业年金积累的资产规模也迅速壮大,这些资金被有效配置到养老保障和资本市场中,对减轻政府财政收支压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部分企业试行。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
1995年原劳动部发布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进行了初步的政策规范。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文件中,第一次引入了“企业年金”的概念,明确地提出: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
2004年开始实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的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对企业年金基金的确认、计量和列报进行了规范。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5.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基本法律支撑体系,使企业年金的运行无法可依。我国在199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
至200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无论在地方或行业,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出台具体实施办法的都为数甚少。 2。
管理极不规范。从个人账户的建立与管理方式看,重庆市、辽宁省、安徽省及行业的工行、建行、交通、中建等在企业年金管理方面没有建立个人账户;邮政等行业没有将企业缴费完全记入个人账户。
在某些省市,如浙江、云南、福建、天津、广东等省市,财政部门硬性要求将企业年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3。
在基金的投资方面,我国金融产品种类相对匮乏,投资渠道不合理、投资效益不佳与投资风险并存。一方面是大部分基金主要用于存银行、买国债,在国家连续降息的情况下,投资收益较低。
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规则不健全,运作程序不规范,一些企业委托金融机构运营,运行风险不可避免,职工的利益难以得到确实保证。 4。
企业年金金融市场中的运行规则与运行程序尚不成型。实行积累式企业年金方案,基金的积累及运营需要完善的金融市场运行规则、运行程序,我国在这方面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具有良好公信力和实践经验的投资经理机构。
目前操纵市场、与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实施关联交易、提供虚假信息等损害投资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时有发生,以自律为基础、追求诚信和高效的行为方式还远没有形成。因此,从总体上讲,难以承担养老金资产运营的重任。
5。缺乏有经验的专业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
企业补充保险的管理运营十分需要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基础薄弱,缺乏经验,更缺乏大批有专业技能的经营管理人员,传统的管理机构还不适应企业年金发展需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企业金发展毕业论文(如何客观分析企业年金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