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线网络优化研究参考文献有哪些
参考文献】 1 肖克江;熊忠阳;张玉芳;;多径路由协议AOMDV的改进与性能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6期 2 田克;张宝贤;马建;姚郑;;无线多跳网络中的机会路由[J];软件学报;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1 陈伟;魏强;赵玉婷;;传输速率感知的机会路由候选路由节点选择和排序[J];计算机应用;2011年11期 2 王英;黄群;李云;曹傧;;一种新的协作的路由协议:C-DSR[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年07期 3 蔡顺;张三峰;董永强;吴国新;;面向编码机会路由的无线Mesh网络广播信道接入[J];软件学报;2012年09期 4 李彬;王文杰;殷勤业;杨荣;杨小勇;王慧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协作的节能路由传输[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5 刘琰;;基于网络编码的流量感知路由协议研究设计[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2.求一篇高话务密度区的网络优化分析论文
高话务密度区的网络优化是各地区网络优化的重点,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1. 站址及设备优化
站址选择在建网初期相对较为容易,主要是为解决无线覆盖问题。但在网络不断扩容的过程中,特别是已具相当规模的今天,覆盖问题只存在于极少数偏远郊区及市区的高楼大厦之间、地下室、大楼内部等地方,已不是主要问题。因此,站址选择的思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解决高话务区的高阻塞和盲点问题。由于目前一般市中心区域基站间距仅400m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站为早期建设所设,天线高度、发射功率、站址位置等不能符合现在网络需求,需要根据具体地形大力寻找新站,对于部分大厦、娱乐场所及商业街则可通过增加微蜂窝来解决。
2. 设备优化
GSM网络在建网或扩容时,普遍存在周期短,速度快的现象。因此无论在工程中还是在规划中都留下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在优化中找出并解决。在优化过程中需注意以下设备问题:
(1)基站经纬度有误
在网络中经常发现部分基站的实际经纬度与规划中的经纬度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选址中碰到困难,最后更改站址,但规划数据库中未能到得及时更新,仍按原规划方案设计邻区关系及进行频率规划,因而造成很多频率干扰、盲区及邻区参数不合理问题,对移动网络基础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2)天线水平角及方位角有误
此种问题在设备优化中经常发现,由于工程施工检验不严格或长时间工作后外部环境影响,造成天线方向角与规划设计不一致(具体现象:天线为0度角或反向发射、下倾角大于15度、水平角与设计偏差10度以上等)。再加上多次扩容后未及时进行后期网络优化,容易由此导致频率干扰、越区覆盖、盲区、覆盖区重叠而无主控小区等现象。
(3)分集接收天线间距过小,收发天线不平行
采用分集接收天线时,若收发天线间距在2m~5m时,则可达到理想效果,获得3dB左右增益。而有些收发天线的间距过小,在1m之内。这样很难获得分集接收的效果,影响接收质量。此外,由于收发天线不平行,将导致上下行接收质量差别较大,严重影响通话质量、切换成功率等指标。
(4)天线阻挡
很多天线在架设后,由于后期广告牌的设立、周围新建筑物的产生,造成部分扇区难以吸收应有话务量,虽然处在高话务区,但话务量却很低。通过对天线位置的重新调整,保证天线覆盖的合理性,以缓解周围小区的话务负荷,确保无线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
(5)天线高度过高
在建网初期,因用户规模较小,一般采用大区制基站,使用高铁塔,以增加覆盖范围。但在经过数期扩容后,特别市区基站密度较大,需进行从新天线优化,特别是天线的高度应下降,否则会对周围多个基站造成干扰,同时也造成越区覆盖、切换成功率下降、掉话率上升等现象。
不要迷恋哥,哥也是摘抄的
3.我要找有关于网络方面的毕业论文
论计算机网络中服务的概念 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服务!这种只有几台孤立计算机的典型环境是家庭和那些很小的非技术性的办公室,而典型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则是由技术人员操作大量的计算机,通过共享方便的通信、优化的资源等服务来互相联结在一起。
当一台家用电脑通过互联网或通过ISP连接到因特网上,他就是使用了ISP或其他人提供的服务才进入网络的。 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服务!这种只有几台孤立计算机的典型环境是家庭和那些很小的非技术性的办公室,而典型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则是由技术人员操作大量的计算机,通过共享方便的通信、优化的资源等服务来互相联结在一起。
当一台家用电脑通过互联网或通过ISP连接到因特网上,他就是使用了ISP或其他人提供的服务才进入网络的。办公室环境也能提供同样甚至更多的服务。
典型的办公室环境包含很多服务,主要有DNS、电子邮件、认证服务、联网以及打印等等。这些服务非常重要,一旦没有了这些服务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它典型的服务还包括各种远程接入方法、网络证书服务、软件仓库、备份服务、连接因特网、DHCP、文件服务等等。如此多的服务确实令人厌倦,但这也证明了系统管理员团队所创造并维护的服务是如此之多。
你给用户的每一个技术支持都包含了系统管理员团队提供的服务在里面。 提供一个服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把硬件和软件累加在一起,它包括了服务的可靠性、服务的标准化、以及对服务的监控、维护、技术支持等。
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符合要求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 系统管理员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这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工作的开展,用户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结果系统管理员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设计并创建新的服务,创建的新服务的质量决定了以后系统管理员们对它们提供技术支持时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多少,同时也决定了用户的满意程度。 一、服务的基本问题 创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服务是一个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
在进行这项工作时系统管理员必须考虑许多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要和用户进行交流,去发现用户对服务的要求和预期,然后把其它的要求如管理要求等列一个清单,这样的清单只能让系统管理员团队的人看到。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是什么"比"怎么样"更重要,否则在具体执行时很容易就会陷入泥潭而失去目标。 服务应该建立在服务器级的机器上而且机器应该放在合适的环境中,作为服务器的机器应当具备适当的可靠性和性能。
服务和服务所依赖的机器应该受到监控,一旦发生故障就发出警报或产生故障记录清单。 大多数服务都依赖其它服务,通过进一步理解服务是如何进行的,会使你洞悉这个服务所依赖的其它的服务。
例如,几乎所有的服务都依靠域名服务(DNS)。要给一个服务配置机器名或域名,要靠DNS;要想在日志文件中包含所使用服务或服务访问过的主机名,要用到DNS;如果你进入一台主机通过它的服务联系别的机器,也要用到DNS。
同样,几乎所有的服务都依靠网络,其实网络也是一种服务。DNS是依靠网络的,所以所有依赖DNS的服务也依靠网络。
有一些服务是依靠email的(而email是依赖DNS和网络的),还有别的服务依靠访问其它计算机上的共享文件,也有许多服务也依靠身份认证和授权服务来对人们进行区分,特别是在那些基于认证机制而又具有不同级别服务权限的环境中。某些服务如DNS的故障,会引起所有依赖DNS的其它服务的一连串的失败。
所以在构建一个服务时,了解它所依赖的其它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服务一部分的机器和软件应当依赖那些建立在相同或更高标准上的主机和软件,一个服务的可靠性和它所依赖的服务链中最薄弱环节的可靠性是相当的。
一个服务不应该无故的去依赖那些不是服务一部分的主机。 为了可靠性和安全性,对服务器的访问权限应当进行限制,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具有访问权限。
使用机器的人和机器上运行的程序越多,发生内存溢出或突然出现其它故障、服务中断的机会就越大。用户使用计算机时总喜欢多装点东西,这样他们就能方便的存取自己需要的数据和使用其它的服务。
但是服务器应该是尽可能的简单,简单化可以让机器更加可靠,发生问题时更容易调试。服务器在满足服务运转正常的前提下应当安装最少的东西,只有系统管理员们具有安装权限,而且系统管理员们登录服务器时应该也只是为了维护。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服务器比普通的台式机更敏感。入侵者一旦获得了服务器的管理员权限,他所能做的破坏比获得台式机管理员权限所能做的破坏大的多!越少的人具有管理员权限,服务器运行的东西就越少,入侵者获得权限的机会就越小,入侵者被发现的机会就越大。
系统管理员在构建一个服务时必须要作几个决策,比如从哪个厂家买设备、对于一个。
4.赵宇的教育科研
代表著作:
李华,滕建辅,赵宇,俞斯乐,用于hdtv的非递归正交镜像滤波器的设计,天津大学学报, 第28卷,第1期,1995年1月,pp.101~106。
毕业研究生:
1999级 John C. Kisanko 学位论文:基于SIR预测的闭环功率控制新算法研究
发表论文:
1 “移动IP”,21世纪信息通信技术研讨会暨天津市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0年9月
2 “移动IP的关键技术”,天津通信技术,2001年12月,第4期,pp.42-46
2000级 郑彩顺 学位论文:地铁交通无线调度系统中基站台的设计
2001级 杨益泉 学位论文:IP无绳电话系统研究 发表论文:基于Lanwave芯片数字无绳电话系统设计,电子测量技术,2003,6; p20,p22
2002级 王文静 学位论文:数字电视业务信息和电子节目指南系统研究 发表论文:综合接收解码器EPG系统,电子测量技术,2004,5:p66,p68
王剑飞 学位论文:基于AUTOLINE的数据采集 发表论文:UMTS核心网中Mobile IP的实现,天津理工大学学报,第21卷,第2期,pp.72-75
2003级 王鹏 学位论文:宽带无线接入-VSF-OFCDM中容量和覆盖的研究 发表论文:
莫拉德,曹达仲,王鹏,“WCDMA系统中自适应步长功率控制算法”,《通信技术》,2004年1月
赵宇,王鹏,曹达仲等,‘WCDMA系统中正交可变扩频码的混合分配算法’,《天津大学学报》,2005.10
获奖情况:
世界银行贷款出国留学基金
讲授课程:
通信网(本科生)、网络新技术(研究生)
正在承担项目:
200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杨锴 小灵通系统特点及核心技术分析 雍科 CDMA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钟斌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方胜宇 第三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WCDMA 于文浩 GSM网络优化 周琨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 2001级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已完成项目:
天津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75攻关项目、国家85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
5.MSTP网络到PTN网络的优化设计 论文,谁能帮帮我啊
传输网:从MSTP到PTN是大势所趋在网络向全IP化演进的大背景下,在终端,如手机,PC已经是以IP为基础实现各种各样的业务接入,企业用户已经全面使用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服务器,防火墙,各种网络的业务控制也逐渐转向IP化的条件下,传输网为了实现对上层业务的高效承载,从MSTP演进到PTN是大势所趋。
PTN缘何成为传输网主流首先我们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传统意义上,在物理媒介层,如光纤等,和来自客户的业务层之间存在的传送设备的功能结构是以固定的时隙交换、波长交换或者空分交换为基础的,如现有的设备形态,PDH,SDH/SONET,OTN,ROADM均是如此,采用固定式交换的基本前提是业务是基于PSTN时代的64Kbps基本单元,在现在分组化盛行的时代,显然不能很好地适应,由此导致技术上倾向于采用分组交换的交换/转发内核,同时依然符合ITU-TG.805传送网设备功能结构的一般要求,即PTN设备。
PTN设备针对分组业务流的突发性,能够采用统计复用的方法进行传送,在保证各优先级业务的CIR(Committed InformationRate)的前提下,对空闲带宽按照优先级和EIR(Excess InformationRate)进行合理的分配,既能满足高优先级业务的性能要求,又能尽可能充分共享未用带宽,解决了TDM交换时代带宽无法共享、无法有效支持突发业务的根本缺陷。PTN设备的分组转发平面并没有特立于数据网络的数据转发平面,而是充分利用了成熟的数据二三层技术,实现设备无阻塞的数据报文转发能力,但同时PTN设备保持了传送网络的一般特征。
如5个9的高可用性,强大的、分层的OAM能力和可维护性,优异的同步性能,关键部件的1+1备份带来的高可靠性,低于50ms的保护,端到端的QoS保证,多业务支持,强大的拓扑,业务、带宽、节点、告警,性能的管理能力和业务安全性。PTN设备的接口速率除了传统的2M、155M,主要是千兆以太和万兆以太,因此可以明显降低每Mbit的传送成本,并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端口密度、设备容量体积比大大增加,而耗电量明显降低。
其次,我们对网络运营层面进行分析。现在运营商运维的网络主要以技术类型划分,如数据网、电信传输网、ATM网等,从广义上讲,每种类型都能承担一些特定类型业务的传送任务,但是因为每一种网络类型都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和运维办法,分割了运营商有限的人力和资金。
若开通某些业务如果需要跨过不同的网络,因为网络层次很多,维护甚至业务开通都会成为麻烦的问题,因此不可能把每种网络都建好管好,但彼时如果只建一种网络就会失去提供某些应用的可能,落后于竞争对手。现在PTN网络提供了一个性能最好,兼容以太、ATM、SDH、PDH、PPP/HDLC、帧中继等各种技术的统一的传送平台,消除了网络建设类型的多样性,代之以接口类型的多样性,原有的网络设备,如ATM交换机、以太交换机、PDH光端机,可以通过PTN网络互联在一起,也可以被PTN的ATM接口、以太接口、PDH接口直接替换。
PTN技术的妙处在于完美地结合了数据技术与传输技术,来自数据方面的大容量分组交换/标签交换技术、QoS技术,来自传送的OAM管理、50ms保护和同步,可以使运营商的基础网络设施获得最大的技术优势,增强未来快速部署新应用的灵活性和降低成本,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网络,保护运营商的已有资产。如果将PTN的LSP/PW与SDH基于VC的高阶通道和低阶通道做类比联系起来,PW就类似于低阶通道,它的作用就是对客户业务的封装,并且作为低阶的业务指示,方便在高阶的层面复用,而LSP非常类似高阶通道,可以承载多条PW到达同一个目的站点。
对于熟悉传送网的运维人员来讲,LSP和PW可以看做是更灵活的高低阶通道,该通道的带宽是可大可小的,但是端到端的故障管理和告警,如AIS、RDI、CSF,以及性能上报都是和SDH一样的,并且增加了丢包/时延性能检测、测试、锁定、环回等增强的OAM功能,方便操作者发现和定位故障。相比数据网络,PTN同步特性可以提供高精度的频率和时间输出,满足无线网络严格的时钟要求,对VoIP、实时视频等业务有优异的性能保证。
PTN强调手工指配,不依赖于路由、信令等灵活同时也难以排错的动态网络协议,在全网范围内可以很方便地开通端到端不同业务类型的点对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多点连接,可以通过轻点鼠标查找业务路径、带宽、保护、告警、性能和该业务相关的上下层信息。PTN的主要应用场景PTN设备在未来的网络应用中主要是在城域网中,主要是移动回传、优质客户接入与大客户虚拟网。
移动网络也在经历从窄带向宽带,从电路向分组化演进的过程中,继续维护2G,重点发展3G网络在世界上已经是普遍的趋势。PTN支持2G的BTS到BSC的ATM接口、TDM接口、以太接口,也支持3G的NodeB到RNC的以太接口、传统TDM接口、ATM接口,对未来向LTE的演进,考虑了合适的容量、物理接口速率、时延丢包性能和S1/X2逻辑接口的支持方案,可以做到同一种设备对不同代的移动网络的同时支持。
移动网络本身对高精度时钟的要求,要求频率同步做到低于50PPB,时间同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网络优化毕业论文本科(无线网络优化研究参考文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