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中医药现代研究的论文
近几十年,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在用传统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及西医学的研究手段,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探索,在一定范围内揭示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并为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但是,由于中医学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由于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某些缺陷,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不尽人意,甚至陷入某些误区,因此必须认真考虑和探讨。
习惯上把中医理论的研究分为两种形式,即文献型的传统研究和借助现代科学理论的现代研究。文献型研究往往是继承性研究,而现代研究被认为是对中医学的发展研究。这种划分是对中医理论研究的误解,客观上阻碍了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不应该把是否借助现代科学作为区分继承和发展研究的标准,关键在是否有利于中医学或整个医学的发展,是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知识。
当前,有些研究如果不能科学的评价其结论就会阻碍中医学的发展。假如在解剖学找不到经络的实体,就认为人体的经络现象不存在,势必动摇对中医学理论和概念的信念,影响中医学的发展。很多临床医生不从中医角度思考组方,而只考虑中药的药理,就是受这种研究思路影响的结果。究竟采用怎样的研究思路,才能真正有利于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理论产生在古代,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古代科技手段的限制,中医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体系。表现在理论概念的模糊不清,理论之间缺少严密的逻辑关系和某些理论的明显的主观倾向,造成中医理论研究,不论传统研究还是现代研究很难通过理论或实践来否定某些理论。
中医学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医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如气一元论思想、阴阳学说等,使得中医先辈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进行观察研究和总结时,注意的焦点多在人体的整体联系和人体的某些整体规律上。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医学对人体的某些整体规律或人体的某些深层规律有比西医更深的认识,这恰好是西医学的研究最易忽略的。因此,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必须立足于这个基本出发点。要在全面了解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透过中医理论本身的表达,寻求中医理论中蕴藏的对人体深层规律或整体规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某些新的理论和假说,推论某些结论,预测某些事实,从而推动中医学乃至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
中医基本理论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从《内经》的构成看,涉及到医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气象学、物候学、食物学、农学、哲学、逻辑学、史学、社会学、伦理学、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此后又有两千多年的发展,是长远的研究对象,有取之不尽的研究课题。但也必须看到,在这些理论中有些古人对长期临床实践的忠实记载或是对人体某些实际信息和现象的客观描述,并结合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加以理论阐释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或多种联系。尽管在其理论表达上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以临床医疗实践实际现象观察为基础的真实记录以及所反映出来的规律都是实实在在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的,这正是中医理论科学价值所在。因此,进行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很可能有某些新的发现,或揭示出西医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尚未认识到的人体生命规律。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依赖思辩所得的结果和臆说是大量存在的。如用五行学说、五运六气学说进行的机械甚至僵化的演绎推理,用人体构造牵强附会的类比自然界构成的“天人相应”等,都是以主观臆测的联系代替实际存在的联系。事实上,中医理论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且随着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知识和经验的逐步积累而不断更新,不断淘汰。
中医和西医是从不同的角度把握人体的,中医强调整体性,从宏观上动态上并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认知生命;西医强调个体分析,从微观上形态上,并通过还原分析的方法认知生命。对疾病的认识上,中医认为肌体局部失调与全身机能失调并重,主要诊断依据是临床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特别强调局部与全身状态的综合判断;西医重视局部器官的病变,主要诊断依据是理化指标与局部器官的症状和体征,并特别强调局部器官病变的多层次检查分析。
因此,在中医理论现代化的今天,中医基础理论急需解决的问题不是用西医学的理论验证中医理论,也不是追随西医的发展亦步亦趋,更不是以西医理论代替中医理论,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引进现代多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手段。进一步完善中医自身的理论,创立新观点,提出新学说,以便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的治疗效果。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在整个医学科学、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然中医理论乃至整个中医学将会面临主体性危机。
2.求一篇关于中医内科学的小论文
2010年07月,29(4)中医教育ECM肖永华,女,博士,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临床见习带教工作,是中医内科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中医诊疗技能的掌握。临床教学中,应突出中医四诊方法的应用,加强“望、闻、问、切”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辨证思路,深化和拓展课堂理论知识。临床带教过程中,有意识帮助医学生进行从“学生”到“医师”的角色转换,也有助于医学生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让学生朝着成为具有时代感的中医医师的方向努力。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是中医基础课程与临床学科紧密结合的桥梁,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医药院校学生今后的中医临床水平。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决定教学方法。中医内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医医师[1]39。教授学生应用中医诊治疾病的方法,是贯穿中医内科教学的核心问题。
我校中医内科学科是教育部最早的重点学科之一,教学经验丰富。长期以来重视实践教学,除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特别强调临床见习不可或缺,一贯提倡中医药院校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实际应用中医药知识的技能非常重要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2]448。
研究显示,加强临床见习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甚至希望能增加临床见习时间[3]。因此,如何改善现有的临床带教方式,高效利用临床见习学时,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值得认真思考。
1强化中医四诊,提高“望、闻、问、切”采集技巧中医内科是实践的医学。让学生掌握中医“望、
闻、问、切”四诊技巧,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灵活的临床应用技能,是中医内科临床带教的重点。
耐心的倾听者、细心的观察者和敏锐的交谈者是21世纪的医生必须具备3项基本素质。与病人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是医生必须掌握核心技能之一。问诊的训练,正是针对这项技能的训练。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和病情变化,有利于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和相关知识,缓解其焦虑、疑惑等不良情绪,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应结合具体病例的讲述,加上不断的重复、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问诊技巧。
相对于问诊,望诊、闻诊和切诊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医学科特色。教师应预先做好患者及陪护人员的解释工作,争取其积极配合。在此基础上,“放手不放眼”,着重训练学生应用中医四诊方法诊察疾病的技能。应提示学生在中医内科的学习中,充分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望诊中,强调“望而知之为之神”,提示学生从接诊患者的第一印象中,尽可能得获取包括“神、色、形、态”和“闻诊”在内的多种信息;舌诊时注意提示学生从舌形、舌态、舌质、苔色、苔质、舌底络脉等各个角度观察、比较;切诊时一边结合患者的典型脉象,一边让学生复习相关脉象的文字描述,让书本知识落到实处,让学生确实通过亲身体会掌握理论知识。使学生成为细心的观察者,培养其思维的条理性和中医素养。
2突出训练中医辨证思路,掌握临证方法
中医学尊重个性思维与认知,着重于在特殊、
具体的直观领悟中去把握事物本质。临床见习与课
3.怎样写好中医药论文
一、题目 论文首先要有简明而涵意丰富的题目。
即题目应概括全文,简短明了,引人注目。 (一)内容 1、能概括全篇论文主要内容枣全文缩影。
2、包含有关键词(实词)。 3、应能反映文章的科学假说。
4、准确、易懂的学术语言枣避免文艺性、夸张性、广告性语言。 (二)要求 1、简短:一般不超过25个字,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例如:益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2、具体:包括具体研究内容,不能抽象、笼统、含蓄和过大。
例如:高血压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3、引人注目,富有创意,使人看到题目,愿意读下去,了解具体内容。
例如:温运阳气药在急性黄疸肝炎治疗中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不稳定、变异、心梗后)。 (三)注意事项 1、动笔前想标题,写完后定标题。
2、反复推敲,删除无用虚词如,“关于”、“研究”、“观察”、“系统”等。 3、题目中不使用缩写词、专用词、化学分子式等不易看懂的词。
4、题目中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二、作者和单位 (一)作者资格 1、对课题设想、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及论文学术性解释有贡献者; 2、起草论文或作重要、严格修改者; 3、对论文内容负责,拍板定稿,可以解释问题者。
(二)要求 1、真名、全名。 2、按贡献排序。
3、行政领导、科研管理、投资者、仅做一般辅助工作者不应署名。 4、单位署名在论文第一面下边,写明联系单位的具体名称和邮编。
三、摘要 (一)内容 1、背景、研究目的、重要性。 2、完成了哪些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途径、方法步骤、数据处理方法。
3、主要发现具体结果:主要数据、统计结果及结论性意见。 4、意义和价值:创新点、学术价值和贡献。
(二)要求 1、内容精湛为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核心、创造性内容。虽然字数少但内容完整、系统、准确、便于收录文摘及检索系统。
2、写作上要概括性强,文字精炼,字数150个字左右。 四、关键词和主题词 (一)定义 关键词:作者采作的能够表达文献内容的未规范化的自然语言。
主题词:将提出的关键词根据相应的主题词表进行规范化的自然语言。 (二)提取方法 1、主题分析:剖析、浓缩、提炼能够反映文章主题的关键性词和词组。
2、分解复合概念:将多个词组构成的复合概念分解成简单概念的词或词组。 3、提出关键词或词组 阿期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老年食管癌性狭窄 内镜下五种治疗效果评价 (三)注意事项 1、关键词应尽可能表达简单概念,词组应是习惯使用的复合概念。
对主题的表达应准确,防止过粗或过细。例如: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 白细胞介素 1/白细胞介素 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 白细胞介素1.6.13/白介素类 五、前言(引言、序言) (一)目的 论文正文前面一段短文,目的是向读者介绍本文的背景知识,主题、目的和总纲,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文章内容。
(二)内容 1、简述研究课题来源及理论依据,包括密切相关的少量文献资料。 2、该项研究重要价值。
3、研究目的、范围、方法及特点。 (三)写作 1、提纲挈领,开门见山,直接切题。
2、观点鲜明,问题突出,反应本文研究问题,需求迫切,意义重大以引起共鸣。 3、字数一般150-300字。
(四)注意事项 1、文章的帽子枣引出文章枣恰到好处。 2、回顾研究历史应避免繁琐,一言以敝之才好。
3、不要论文中的数据和结论。 4、评价水平的用词要科学有依据,慎用国内外未见报道,首次报道创造性等词语。
六、材料与方法 (一)受试对象 1、实验的受试对象如是病人,应说明来自住院或门诊,同时必须将疾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病情判断依据、疗效判断标准、性别年龄以及有关情况加经简介,还应说明观察条件。正常对照应说明来源、健康含义、性别、年龄及有关情况。
2、受试对象若是动物,则应说明来源、种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情况、麻醉与手术方法等等。 3、中医临床研究还要注意病证结合,对动物要扼要描叙模型复制的方法。
4、应说明分组原则与样本分配方法(配对、配伍或完全随机)。 (二)被试因素 1、被试因素是药物时,应说明药物来源(包括批号)、剂量、施加途径与手段。
中草药还应注明学名,说明产地与制剂方法。 2、倘若以疗法作为被试因素,那么该疗法的出处、施加等级与方法、疗程等等都应加扼要介绍。
3、被试因素与受试对象如何组合安排,均可以设计方案形式明确地予以表达。 (三)反应指标 至于反应指标的测定方法,如系通用的常规方法,仅提名称即可;如系较新方法,则应注明出处;如果为了适应本实验的需要,对某方法作了一些小的改良,则应说明修改的根据与内容;倘若本文所使用的方法是作者自己建立的新方法,那么新的方法事先应另行成文,不要将新方法介绍与运用该方法研究的新问题混在一篇文章中;若论文属于报道新的方法,则应详尽具体,特别是试剂配制与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应当清楚,便于读者学习与推广应用。
试剂如系常规试剂,说明名称、来源、规格、批号即可;若系新的试剂,还需写出分子式与(或)结。
4.求助
中医经典《内经》十分明确论述了人体中存在两个循环系统,一个是血液(血脉)循环系统,这是大家都熟悉的。
另一个就是卫气循环系统,是我们不熟悉的,后者主要是位于皮肤之中的一套复杂的环路系统。这是我们花了二十年时间才基本研究清楚的系统。
这两个系统称经络系统,区分这两个系统都于经络研究非常重要,揭示卫气循环系统的本质对人命和健康非常重要。后者将为健康多提供一套保护措施,为疾病多提供一套治疗手段。
下面分三节分别论述这两大系统的区分和意义。 第一节 经络的两大类型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气血者,气与血。
是营血循环和卫气循环,这些在《内经》里写得明明白白。经络当然就包括这样两大类型--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性经络。
如果区分不出经络的两大类型,那么所谓的经络研究只能是雾里看花或纸上谈兵,因为瞄准的目标只是假想敌或幻影。当一只枪口同时瞄准两个目标开火的时候,结果不言而喻:走火! 中医里的气血循环系统是双循环系统,一个是血循环系统,一个是气循环系统。
连李约瑟这样外行都早就看出来了,内行的中国人却还蒙在鼓里,遗憾! 一、经络定义 最先在马王堆《帛书》里只有脉字,在《灵枢·经脉篇》中继十二经脉之后出现了十五络脉,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后世都以经络代替经脉和络脉。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为: 脉--经脉、络脉--经络 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本来指的就是脉,包括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脉,而现在使用的经络二字已完全看不出与脉的关系,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自然掩盖了“脉”这一最重要的基本内涵,把研究工作引入了歧途。
用“脉”字很容易使人想到人体中的脉首先是脉管、血脉、血管,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这么想,因为“脉”字所表达的意义在人体及动物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血管,尽管“脉”里所包含的可能不只是血管,但它首先是血脉,古人不可能不顾显而易见的血脉,再用“脉”字去命名其它的类似脉样的东西。 二、脉的概念的建立 古人脉的概念应建立于三个基本事实,一是肉眼看见像脉样形状的东西,二是感觉到像血在脉中流动样的东西,三是用手触摸到脉样体征。
体内形状像脉样的东西除血脉外,还有淋巴管和神经,但淋巴管中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乳白色的淋巴液,加上淋巴管比血管小得多,故不应包括在内;神经虽呈长条形,但是实心的,里面无法运行水液样的物质,故肉眼可见的神经不应包括在内;人体体表的静脉,是最容易看到的血脉,必然包括在内;胸腹腔中肺、心、肾、肝、肠系膜等处的血管也很容易看见,也必然包括在内。在感觉上像水流或血流的东西,很容易想到的是在经络敏感人身上感觉到的循经感传、在气功中感觉到的内气运行和在一些病人身上出现的异样感觉窜行,这些现象肯定不是血液在血脉中的流动。
在体征方面像脉的东西,首先是体表下的流动感和搏动感,动脉的搏动在手腕寸口、肘内、腋下、喉旁、下腹、窝、足踝等处都可以明显扪及;其次是条索样感觉,这在寸口桡动脉、后臂肱动脉等处可以隐约感觉到。根据这些基于古典认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脉的两方面内容: 1. 血行路径属于脉 全身体表和体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动静脉血管,包括充盈时可见、空虚时不可见的某些体表静脉。
2. 气行路径属于脉 循经感传途径、内气运行途径、异样感觉走行途径属于非血脉。 古人是否认识到这两种类型的脉呢? 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脉,近于三维立体走行,主要属于较大的体内血脉。
《黄帝内经》中的脉,在《灵枢·经脉篇》中近于平面模式循行路线,在《灵枢·邪客篇》中描述了肺手太阴之脉和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立体走行,与血管走行完全吻合;在机能上于《灵枢》的营卫生会篇、营气篇、卫气行篇等将脉中运行的东西区分为营气和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和卫气都作周期性的运行,营气严格沿经脉运行,卫气也沿经脉循行,但不甚具体,说明《内经》著者已经认识到脉的两个不同方面,对于行血之脉认识得比较清楚,对于行气之脉则缺乏系统的理解,实际上前者比后者容易观察和总结,也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行血之脉,即血脉、血管,在解剖上很容易定位定性。
对于行气之脉,即卫气运行途径,也当是前面所述感觉上像血流或水流样的气行途径,应当位于哪里呢?首先,卫气的运行仍是循经走行,因此应该在《内经》所述的经脉线路上;其次,卫气乃水谷悍气,剽疾滑利。卫行脉外,卫气应走行于经脉线下的血管之外;第三,卫气者,卫外之气也,行于机体的外面而不是内里,因此卫气的主要运行途径是机体最外面的皮肤中。
这样以来,经络的概念顺理成章地演化成了两个部分,一是经脉线下面的血液运行途径,即血管;一是经脉线上的皮肤中途径,运行卫气,其中卫气还可走行于分肉之间。经络是两种途径的总和,有的地方只有血行途径,有的地方只有气行途径,有的地方两者皆有。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1. 血管是经络的组成部分,有经络样的功能吗?比如除运行血液外还可接受针刺、传递信息。血管通过血管壁的交感传入和交感反射功能,实现接受和传布信息的作用,血管在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引。
5.中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呀
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毕业论文网 。
6.中药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四库网
中药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药论文选题参考
1、中药黄芪当归合剂对肾病综合征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代谢紊乱的影响
2、中医中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3、中药中成药现代化进程
4、中药虎杖的药理研究进展
5、中药复方──天然组合化学库与多靶作用机理
6、中医药在肝癌防治中的作用、地位和存在的问题
7、中医中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8、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成药中微量元素
9、中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及研究方向
10、中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及研究方向
11、中药巴布剂的研究现状
12、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3、活血中药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
14、15味中药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筛选研究
15、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
16、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
17、中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
18、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19、抗氧化中药的研究现状
20、试论“半仿生提取法”制备中药口服制剂
二、中药论文题目大全
1、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新思路和方法
2、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
3、关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思考
4、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发展趋势
三、热门中药专业论文题目推荐五、比较好写的中药论文题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中医专业毕业论文1万字(关于中医药现代研究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