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下物理论文和力压强有关的
分析:把吸管插入饮料中。
人用口吸,在吸时管中压强减小,大气压迫使饮料沿吸管进入人的口中。所以,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答:此题应填大气压。例题7 有一球形容器A,里面装有某种气体,与一个水银压强计相连,测得液面之差h为100毫米。
若外界大气压强为760毫米汞柱,则A中气体的压强为 毫米汞柱。若外界气压降低,A中气体体积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温度一定,见图11—3。分析:选OO′平面为参考平面。
A中气体的压强应等于外界大气压强与h水银柱压强之和。这时水银处于静止状态。
A中气体压强 PA =P0+h =760毫米汞柱+100毫米汞柱 =860毫米汞柱若外界大气压变小,水银柱将移动,重新静止后液面之差将增加,而A中气体之体积将增大,而压强也随着降低。【思维体操】例题 如图11—4所示的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为36厘米,当大气压为多少厘米汞柱时,管顶内侧A点的压强大小为40厘米汞柱。
分析:管内侧A点压强与水银柱h的压强之和应等于大气压强P0(取OO′为参考平面)即有 P0 =PA+h = 40厘米汞柱+36厘米汞柱 = 76厘米汞柱ρA的压强是由ρ0引起的,ρ0是原因,ρA是结果。此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逆向思维。
若已经知道了结果或结论来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和条件,就叫做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培养创造性人材方面有重要作用。
三、智能显示【心中有数】在历年中考试题中,涉及本章的知识内容有大气压力,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和沸点随气压变化而变等。
2.谁有关与压强的物理小论文(八下)
1.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立方体(甲比乙大),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 p1+p2 b p1方+p2方 c (p1立方+p2立方)/ p2方 d (p1立方+p2立方)/ p1方2.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将它切去一半,剩下的一半对地面的压强( ) a.一定是原来的1/2 b.一定和原来的一样 c.一定是原来的2倍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某省高校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在海面下作业,若它一直下潜,在此过程中( )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4.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图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减小的是 (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5.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如图所示放置,则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甲和f乙、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7.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分别是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m、n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离相等,则这两点液体的压强pm和pn的大小关系是( ) a.pm>pn b.pmρ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危h1=0.8 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 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 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__n.(g取10 n/kg) 10.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值日时用的圆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两桶质量相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水桶对地面压强大 b.乙水桶对地面压强大 c.甲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 d.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 11.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底面积sa=sbpc c.pa>pc>pb d.pa>pb>pc。
3.初二下物理论文和力压强有关的
分析:把吸管插入饮料中。人用口吸,在吸时管中压强减小,大气压迫使饮料沿吸管进入人的口中。所以,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答:此题应填大气压。
例题7 有一球形容器A,里面装有某种气体,与一个水银压强计相连,测得液面之差h为100毫米。若外界大气压强为760毫米汞柱,则A中气体的压强为 毫米汞柱。若外界气压降低,A中气体体积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温度一定,见图11—3。
分析:选OO′平面为参考平面。A中气体的压强应等于外界大气压强与h水银柱压强之和。这时水银处于静止状态。A中气体压强
PA =P0+h
=760毫米汞柱+100毫米汞柱
=860毫米汞柱
若外界大气压变小,水银柱将移动,重新静止后液面之差将增加,而A中气体之体积将增大,而压强也随着降低。
【思维体操】
例题 如图11—4所示的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为36厘米,当大气压为多少厘米汞柱时,管顶内侧A点的压强大小为40厘米汞柱。
分析:管内侧A点压强与水银柱h的压强之和应等于大气压强P0(取OO′为参考平面)即有
P0 =PA+h
= 40厘米汞柱+36厘米汞柱
= 76厘米汞柱
ρA的压强是由ρ0引起的,ρ0是原因,ρA是结果。此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逆向思维。
若已经知道了结果或结论来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和条件,就叫做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培养创造性人材方面有重要作用。
三、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在历年中考试题中,涉及本章的知识内容有大气压力,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和沸点随气压变化而变等。
4.关于空气的小论文
内容很多,你自己摘抄一下吧。
【空气的物理性质】:空气就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看不到它,也品尝不到它的味道,但是在刮风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感觉到空气的流动。
在0摄氏度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5 Pa)空气密度为1.293g/L 【空气的状态】: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空气作为混合气体,在定压下冷凝时温度连续降低,如在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空气于81.7K(露点)开始冷凝,温度降低到78.9K(泡点)时全部转变为饱和液体。这是由于高沸点组分(氧、氩)开始冷凝较多,而低沸点组分(氧)到过程终了才较多地冷凝。
【空气的成分】:在远古时代,空气曾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物质,在1669年梅猷曾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是复杂的。德国史达尔约在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就是“燃素学说”。
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内。例如蜡烛燃烧,燃烧时燃素逸去,蜡烛缩小下塌而化为灰烬,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
然而燃素学说终究不能解释自然界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它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第一是没有人见过“燃素”的存在;第二金属燃烧后质量增加,那么“燃素”就必然有负的质量,这是不可思议的。
1774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才否定燃素学说。拉瓦锡在进行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金属变为有色的粉末,空气在钟罩内体积减小了原体积的1/5,剩余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动物在其中会窒息。
他把剩下的4/5气体叫做氮气(原文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利斯特里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制备出来的气体是氧气以后,空气的组成才确定为氮和氧.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
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
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
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
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空气的分层】:空气包裹在地球的外面,厚度达到数千千米。这一层厚厚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层。
大气层分为几个不同的层,这几个气层其实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我们生活在最下面的一层(即对流层)中。
在同温层,空气要稀薄的多,这里有一种叫做“臭氧”(氧气的一种)的气体,它可以吸收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同温层的上面是电离层,这里有一层被称为离子的带电微粒。
电离层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将无线电波反射到世界各地。若不考虑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则地面至100km高度的空气平均组成保持恒定值。
在25km高空臭氧的含量有所增加。在更高的高空,空气的组成随高度而变,且明显地同每天的时间及太阳活动有关。
【“沉重”的空气】:空气并非没有重量——一桶空气的重量大约相当于一本书中两页纸的重量。大气层中的空气始终给我们以压力,这种压力被称为大气压,我们人体每平方厘米上大约要承受一千克的重量。
因为我们体内也有空气,这种压力体内外相等,所以,大气的压力才不会将我们压垮。【生命赖以生存的空气】: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使百分之八十的空气集中在离地面平均为十五公里的范围里。
这一空气层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很大。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指的是这一范围内的空气污染。
工业的发展,向空气排放了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使空气里增加了有害成分。当空气里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破坏了某些物质,又会使人的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等等。
因此,必须大力防止空气的污染。 排放到空气里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粉尘类(如炭粒等),金属尘类(如铁、铝等),湿雾类(如油雾、酸雾等),有害气体类(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氮的氧化物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量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是煤、石油在燃烧中产生的。
一氧化碳主要是汽车开动时排出的。从全球估计,一氧化碳的排出量超过二氧化硫的排出量。
【空气质量】:假如没有空气,我们的地球上将。
5.实验报告格式
·管治软件实验报告内容摘要:我在这个模拟公司的财务部工作,负责管理前三年的财务,主要工作包括出纳工作和会计工作,其中有记帐凭证的制作,记帐凭证的钉制,公司债务与收入款项的记录与发放,对银行对帐单的记录,计算印花税,在公司的生产部门提供了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对第二年和第三年现金流量表的记录与上报等等。
我的工作流程如下:起始年:对财务报表的了解该公司目前状况资产:流动资产:对现金的数量`应收账款的到期日`对起始年的原材料投入`产成品投入`在制品投入做统计。固定资产:土地建筑净值`机器设备净值`在建工程做统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负债:短期负债数目与到期日`应付款数目与到期日`应交税金`长期负债数目及到期日的统计,并对CEO汇报目前公司情况,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必要性测试内容摘要:一、心理健康的标准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材,不单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求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的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机制被广泛运用,讯息流动大大加快,整个社会的进行节奏急剧加快。
与此同时,各种消极、腐朽的社会现象也在充分暴露。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不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就难有所作为。
心理健康包括下列五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康。(4)行为协调。
(5)人际关系和协。二、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平阳职业教育中心07级、08级各四个班,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61人,对照组162人。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政法委维稳学习实践报告内容摘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市政法委以工作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筑牢基层稳定防线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综治维稳工作,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
一、实行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市、乡、村三级对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方法进行疏导化解。各地各部门建立例会制度,每月进行一次稳定形势分析,提出针对性工作意见,及时发现、定期组织摸排、梳理本地本单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确定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地区、行业、部位,督促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及时化解矛盾,消除隐患。
二、健全源头稳控的风险评估机制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切实提升在作决策、搞改革、上项…·2010养花内环境改善实验报告内容摘要:一、实验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都利用阳台来种植一些花草、盆景,以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赏花育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从中获得那份难得的愉悦。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阳台都是用玻璃封闭起来的,这种封闭式的阳台相当于一个不加温的温室,其特点是:夏季温度过高,热量难以散失;冬夏光线不稳定,通风性差,空气干燥。
在这样的阳台上养花,许多人由于没有调节好内环境而导致花卉生长不良,甚至花卉死亡,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养花育卉的激情。于是乎,封闭式阳台也只好用作它用了。
然而笔者认为:既然温室能用来养花,不加温的温室难道就不能用来养花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园林组的几个同学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这项实…·提高学生英语快速阅读能力实验报告内容摘要:一、课题的确立《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
《大纲》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中规定高中两年达到的一级阅读目标是:除课文外,补充阅读量应达到10万字左右;能以每分钟40—50个词的速度阅读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理解正确率达70%。
在中英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中发现《大纲》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较低,且没有安排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具体教学时间、落实措施和检测手段。不少教师因而砍掉了与教材配套的阅读训练和教材中的听力训练,从而出现…·2010高中英语阅读教改实验报告内容摘要:[摘要]: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提高英语水平的突破口。
通过“主动阅读----自主发展”教改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扩大了词汇量,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其他语言能力。[关键词]:阅读能力、词汇量、速度、方法一、问题的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学习教科书的基础上强化阅读训练,丰富词汇量,促进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育者和英语学习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速度、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课上仍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即使有提问或讨论,也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进行。
教师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视学…·2010年结合整体教改外语实验报告内容摘要: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从初中开始上外语课,。
6.给我一篇关于超声波的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超声波的特点,超声波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等多个方面。
文中阐述了超声波与可听声波的区别,超声波传感器在医疗,工业生产,液位测量,测距系统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超声波具有的独特的特性,使得超声波传感器越来越在生产生活中体现了其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超声波 传感器 疾病诊断 测距系统 液位测量 一、超声波传感器概述 1.超声波 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的传播形式。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声波,其每秒的振动次数很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上限,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超声波是一种在弹性介质中的机械振荡,有两种形式:横向振荡(横波)及纵向振荡(纵波)。在工业中应用主要采用纵向振荡。
超声波可以在气体、液体及固体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不同。另外,它也有折射和反射现象,并且在传播过程中有衰减。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与可听声波比较,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传播特性──超声波的衍射本领很差,它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波长越短,这一特性就越显著。
功率特性──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推动空气中的微粒往复振动而对微粒做功。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
由于超声波频率很高,所以超声波与一般声波相比,它的功率是非常大的。空化作用──当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由于液体微粒的剧烈振动,会在液体内部产生小空洞。
这些小空洞迅速胀大和闭合,会使液体微粒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作用,从而产生几千到上万个大气压的压强。微粒间这种剧烈的相互作用,会使液体的温度骤然升高,从而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发生乳化,并且加速溶质的溶解,加速化学反应。
这种由超声波作用在液体中所引起的各种效应称为超声波的空化作用。 超声波的特点:(1)超声波在传播时,方向性强,能量易于集中;(2)超声波能在各种不同媒质中传播,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3)超声波与传声媒质的相互作用适中,易于携带有关传声媒质状态的信息(诊断或对传声媒质产生效应)。
2.超声波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以超声波作为检测手段,必须产生超声波和接收超声波。
完成这种功能的装置就是超声波传感器,习惯上称为超声换能器,或者超声探头。 超声波探头主要由压电晶片组成,既可以发射超声波,也可以接收超声波。
超声探头的核心是其塑料外套或者金属外套中的一块压电晶片。构成晶片的材料可以有许多种。
超声波传感器主要材料有压电晶体(电致伸缩)及镍铁铝合金(磁致伸缩)两类。电致伸缩的材料有锆钛酸铅(PZT)等。
压电晶体组成的超声波传感器是一种可逆传感器,它可以将电能转变成机械振荡而产生超声波,同时它接收到超声波时,也能转变成电能,所以它可以分成发送器或接收器。有的超声波传感器既作发送,也能作接收。
超声波传感器由发送传感器(或称波发送器)、接收传感器(或称波接收器)、控制部分与电源部分组成。发送器传感器由发送器与使用直径为15mm左右的陶瓷振子换能器组成,换能器作用是将陶瓷振子的电振动能量转换成超能量并向空中幅射;而接收传感器由陶瓷振子换能器与放大电路组成,换能器接收波产生机械振动,将其变换成电能量,作为传感器接收器的输出,从而对发送的超进行检测。
控制部分主要对发送器发出的脉冲链频率、占空比及稀疏调制和计数及探测距离等进行控制。二、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 1.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传感器包括三个部分:超声换能器、处理单元和输出级。
首先处理单元对超声换能器加以电压激励,其受激后以脉冲形式发出超声波,接着超声换能器转入接受状态,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超声波脉冲进行分析,判断收到的信号是不是所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如果是,就测量超声波的行程时间,根据测量的时间换算为行程,除以2,即为反射超声波的物体距离。
把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对准被测物变化方向发射超声波,就可测量物体表面与传感器的距离。超声波传感器有发送器和接收器,但一个超声波传感器也可具有发送和接收声波的双重作用。
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压电效应的原理将电能和超声波相互转化,即在发射超声波的时候,将电能转换,发射超声波;而在收到回波的时候,则将超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 2.超声波传感器在医学上的应用 超声波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是诊断疾病,它已经成为了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
超声波诊断的优点是: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损害、方法简便、显像清晰、诊断的准确率高等。 3.超声波传感器在测量液位的应用 超声波测量液位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探头发出的超声脉冲信号,在气体中传播,遇到空气与液体的界面后被反射,接收到回波信号后计算其超声波往返的传播时间,即可换算出距离或液位高度。
超声波测量方法有很多其它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1)无任何机械传动部件,也不接触被测液体,属于非接触式测量,不。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大气压检测毕业论文(初二下物理论文和力压强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