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变形缝?
在工程实践中,常会遇到不同大小、不同体型、不同层高,建在不同地质条件上的建筑物,对某些建筑物,如果不考虑温度伸缩、沉降和地震的影响,就会产生裂缝,甚至破坏。
下面将结构缝的种类和设置原则分别阐述一下,以利于今后的工作。1. 伸缩缝(温度变形缝)伸缩缝的主要作用是避免由于温差和砼收缩而使房屋结构产生严重的变形和裂缝。
为了防止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温差和墙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的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温度伸缩缝的间距可通过计算确定,亦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2003-2001)表6。
3。1采用。
砌体房屋温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屋盖和楼盖类别 间距整配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50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40整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60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50整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75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60瓦材屋盖、木屋盖或楼盖、轻钢屋盖 100伸缩缝的做法是从基础顶面开始将两个温度区段的上部结构完全分开。 2。
沉降缝沉降缝是指在工程结构中,为避免因地基沉降不均导致结构沉降裂缝而设置的永久性的变形缝。沉降缝主要控制剪切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通过设置沉降缝消除因地基承载力不均而导致结构产生的附加内力,自由释放结构变形,达到消除沉降缝的目的。
实际上它将建筑物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承重体系。 沉降缝的设置部位:⑴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⑵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⑶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砼框架的适当部位;⑷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⑸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⑹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沉降缝的做法与伸缩缝不同,它要求在沉降缝处将基础连同上部结构完全断开,自成独立单元。 沉降缝的宽度可按表1采用。
必须注意,在沉降缝内不能填塞材料,以免妨碍建筑物两侧各单元的自由移动,不少工程,虽然设置了沉降缝,但由于施工时不慎缝内被砖块或砂浆等杂物堵塞,往往失去沉降缝的作用。在寒冷地区,因保暖需要,可在缝的侧面充填保温材料,但必须保证墙体能自由沉降。
房屋沉降缝的宽度(MM) 房屋层数 沉降缝宽度 2—3 4—5 5层以上 50—80 80—100 ≥120防震缝为了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避免或减轻破坏,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1) 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2) 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3) 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高层钢筋砼房屋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⑵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⑴项规定的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⑴项规定的数值的50%;且均不小于70mm。
⑶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设置防震缝时,应将建筑物分隔成独立,规则的结构单元,防震缝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防震缝与伸缩缝、沉降缝应综合考虑,协调布置伸缩缝、沉降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沉降缝的宽度尚应考虑基础内倾使缝宽减小后仍能满足防震缝的宽度。此外,凡是需做伸缩缝、沉降缝的地方均应做成防震缝,防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两侧应布置墙。
一般防震缝的基础可不断开,只是兼做沉降缝时才将基础断开。防震缝宽度按房屋高度和设计烈度的不同,一般可取50-100MM。
4。后浇带后浇带是指现浇整体钢筋砼结构中,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和收缩变形缝,着重解决钢筋砼结构在强度增长过程中因温度变化、砼收缩等产生的裂缝,以达到释放大部分变形,减小约束力,避免出现贯通裂缝。
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无严重影响的部位,即结构构件内力相对较小的位置,通常每隔30-40一道,缝宽70-100CM。 一般在两部分砼浇灌后两周至一个月再用比原结构强度高5-10N/MM2的微膨水泥或无收缩水泥砼补浇成为连续、整体、无伸缩缝的结构。
应该指出,设置结构缝会增加造价,施工也不方便,因此,在确定房屋的造型和布置时,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必须结合起来考虑结构缝的设置问题,尽可能不设或少设结构缝。 现代建筑中,由于建筑使用和立面要求,在尽管平面形状复杂、立面体型不均衡的情况下,也要求不设沉降缝、抗震缝和伸缩缝,况且设置这种结构缝,防水处理较困难,材料用量较多,结构复杂,施工困难,特别是剪力墙结构,结构缝的施工更为困难。
在地震区,由于结构缝将房屋分成几个部分,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各个部分相互碰撞,宜造成震害,不但引起结构局部破坏,还使建筑装饰材料也造成破坏,增加了震后修复工作。 目前,一般在结构总体布置上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减少房屋沉降差,防止因温度。
2.建筑学变形缝各自存在什么特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各有何特点
我也是只知道一点点 希望一起学习 就跟你说的一样 变形缝 包括了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伸缩缝是在建筑随温度变形比较大的地方设置的防止建筑主体随温度变化引起结构外力和内力变化受影响设置的缝 一般宽度设置在40至100mm这个范围内这个多长设置大概20至50米设置(我也是网上看到的具体设置规则没法查证,感觉都是经验数值) 形式一般是基础以上断开 一般有框架悬臂梁、框架双柱的形式 沉降缝是因为当建筑地基土壤不同、同一建筑相邻部分高差相差两层或10m以上、建筑基础形式或埋设深度差距大、建筑平面形状复杂,高度变化大应讲建筑划分成几个简单的体型,所设的沉降缝特点就是要从基础就断开。
宽度一般在30-120mm之间防震缝设置和沉降缝差不多防震缝就是根据防震烈度的要求设置的具体数值哥防震烈度有关系百度能搜到表格一般的都是把这三个缝集中设置在一起,不能拿一个缝就说他是那一个缝 一般都是综合考虑了而且现在带地下室的建筑较多地下室设缝不现实防水也不好,现在有很多施工手段在施工时解决这些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施工缝,还有诱导缝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建筑自由变形 再浇注还可以在变形部位比较大的地方增大配筋率来解决这需要对内力进行预算,具体杂算 说实话我也感觉很迷茫 虽然没学过结构设计但是这个也就是个保守的估算 实在满足不了也得设缝 那就增加点造价 安全第一吗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同意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来 互相学习。
3.关于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防止瓦工论文
温差变形引发的砖砌体裂缝 这类裂缝较典型和普遍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其形态呈“八”字或“X”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仅一端有,轻微者仅在两端1~2个开间内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
此类型缝对那种刚性屋面平屋顶、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屋,更易发生。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其下砖砌体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
具体的机理可认为是:在阳光照射下(特别是南方地区)屋面板温度可高达60~70℃,而在其下的砖砌体仅为30~35℃,如此大的温差,加上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比砖砌体近似大一倍,则根据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计算理论和公式,可计算出砌体中的主拉应力。设砂浆强度M5.0、砖强度Mu7.5时,则其沿灰缝截面破坏时的轴心抗拉、抗剪强度设计值仅为0.14MPa和0.12MPa,而沿齿缝通缝的弯曲抗拉强度仅为0.25MPa和0.12MPa,则温差引起的砌体主拉应力大于砌体本身抵抗力的50%~300%不等。
又加上房屋两端为“自由端”,水平约束力小,上部砌体垂直压力较小,如无相应措施上述裂缝在所难免。当屋面向两端热胀时,致使下部砌体出现正“八”字缝,当冷缩时,就出现倒“八”字缝,一胀一缩则易出现“x”字缝。
其防治的主要方法:一是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如设隔热层、变形缝;二是增强相关砌体抗力,如提高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空斗改实砌,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三是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对于不影响结构安全的缝)。
4.简述变形缝的作用及设置
作用: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一、伸缩缝
伸缩缝要求把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需断开。
伸缩缝的设置: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
二、沉降缝
沉降缝的设置:
沉降缝是为了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下列情况须设置沉降缝:
1、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两部分之间。
2、当同一建筑物的相邻部分高度相差两层以上或部分高度差超过10米时。
3、当同一建筑相邻基础的结构体系、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时。
4、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相毗连时。
三、防震缝
对建筑防震来说,一般只考虑水平方向地震波的影响。
在地震区建造房屋,应力求体形简单,重量、刚度对称并均匀分布,建筑物的形心和重心尽可能接近,避免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同时在地震区最好不设变形缝,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加强整体刚度。
多层砌体房屋,在设计烈度为8度和9度的地震区,当建筑物立面高差大于6米,或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或建筑物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应设防震缝。
扩展资料:
与施工缝区别: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形缝
5.简述变形缝的作用及设置
作用: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
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一、伸缩缝伸缩缝要求把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需断开。伸缩缝的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
二、沉降缝沉降缝的设置:沉降缝是为了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下列情况须设置沉降缝:1、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两部分之间。
2、当同一建筑物的相邻部分高度相差两层以上或部分高度差超过10米时。3、当同一建筑相邻基础的结构体系、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时。
4、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相毗连时。三、防震缝对建筑防震来说,一般只考虑水平方向地震波的影响。
在地震区建造房屋,应力求体形简单,重量、刚度对称并均匀分布,建筑物的形心和重心尽可能接近,避免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同时在地震区最好不设变形缝,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加强整体刚度。
多层砌体房屋,在设计烈度为8度和9度的地震区,当建筑物立面高差大于6米,或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或建筑物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应设防震缝。扩展资料:与施工缝区别: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
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形缝。
6.建筑毕业论文
建筑专业工民建毕业论文- 百度知道 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摘要: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
其次科学配制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三、抓好工地试验室的工作。
四、混凝土试件合格,结构物混凝土不一定全部合格。 五、和易性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六、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环节。最后强调,要想保证混凝土质量,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很重要的;同时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 水工建筑 混凝土 施工 质量控制 工民建中的民用住宅、办公楼(梁、板、拄、基础),水工建筑中的厂房(基础、梁、板、柱)。 大坝、隧洞衬砌、渡槽、、桥梁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物中显得尤其重要。
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施工队伍的素质、原材料的质量等因素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 本人参考资料及结合在小浪底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经验,就如何搞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述如下: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
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
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
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
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它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
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二、科学配制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 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且以饱和面干状态。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
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调整量=(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次一级超径量+上一级逊径量) 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 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3.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 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 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 ,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
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灌注桩用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当水泥用量为420kg/m3(水灰比为 0。
56)时,混凝土的强度才能达到35Mpa,但由于坍落度(18—22cm)过大,均质性差,和易性不好,凝结时间也达不到缓凝10h,以上的超大型缓凝要求。在配制混凝土中掺入1%的减水剂优化配合比。
水泥用量每1m3混凝土可节省40公斤左右,而且在坍落度达到18—22cm情况下,均质性、和易性良好,凝结时间也可以缓凝到10h以上。 优化配合比后的混凝土和易性、缓凝作用良好,在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消除了卡管或断桩等事故,保证了顺利施工。
并且混凝土的7天强度。
7.建筑变形缝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1)变形缝内垃圾未清理干净,影响建筑物应力变形,给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带来隐患。
(2)施工中层与层之间变形缝内堵塞的保温材料不交圈、封闭不严起不到保温隔热作用。由于变形缝两侧墙体(一般为240 墙)内外温差较大,易产生冷凝水附着在墙体上,严重时造成两侧墙体长期潮湿、冻胀,致使抹灰涂料层脱落。
(3)室内地坪水平变形缝,只填塞保温材料未做防水处理或盖板两侧缝隙密封不严,而缝两侧地坪不平整,致使地坪上的水顺着变形缝两侧缝隙流入缝内,污染下层墙体。 (4)竖向变形缝外侧做法一般为镀锌铁皮,由于安装不规范易脱落,影响使用功能及外墙美观。
8.常见变形缝的构造做法
常见变形缝的构造主要分为平缝、错口缝或企口缝。做法如图所示:
1. 外墙变形缝构造要求是保温、防水和立面美观。根据缝宽的大小,缝内一般应填塞具有防水、保温、防腐性的弹性材料。变形缝外侧常用耐气候性好的镀锌铁皮、铝板等覆盖。但应注意金属盖板的构造处理,要分别适应伸缩、沉降或震动摇摆的变形需要。
2. 内墙变形缝的构造主要应考虑室内环境的装饰协调,有的还要考虑隔声、防火。一般采用具有一定装饰效果的木条遮盖,也可采用金属板盖缝,但都要注意能适应不同的变形要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建筑变形缝毕业论文(什么是变形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