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写毕业论文
其实余额宝不算基金创新,可以算短期理财创新,可以从银行的角度写,浅谈银行如何应对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理财产品。其实T+0的理财产品银行也有,但一般有起点限制,而余额宝没有限制,所以有比较优势,可以从这个角度论述。
思路可以这么写:一、我国金融理财市场背景,发展情况。
二、银行理财发展情况。
三、新兴理财市场发展情况。
四、银行如何应对新理财 工具。
你应该是金融相关专业的,如果你能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进银行应该问题不大。
2.请问研究余额宝发展前景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是什么
余额宝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其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值得肯定;还记得是在2010年使用余额宝的,那时候余额宝的网购功能加上随后的支付宝的理财功能极大的吸引了大批的屌丝消费群;另外,它的出现对于打破目前国内金融界的“国有银行独占鳌头,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为主”的主题格局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理论方面,首先它是在网络发展加智能统计分析等基础上进行的,最最重要的是迎合了最大多数消费群体的“购物+理财”的需求。相关的文章,你可以以“互联网金融”和“祁斌:大国的兴起与衰落”为标签,搜索下相关的文章,写的非常棒。
有空的时候,建议读读这些大师的文章,非常有学习的意义。引人思考,促人进步。
3.求一个经济金融类毕业论文题目
下面是我的建议,望采纳
一、选择金融工作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金融领域里,每个时期都有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金融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从理论上回答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金融工作的健康发展。
例文一这篇理论研究型论文,就提出了一个既亟待解决又带有普遍性的经济金融问题:国家财政投资由调拨改为贷款,造就了投资决策权和贷款决策权人为地糅合在一起。两种权力在执行时的取舍,构成了国家和建设银行之间的对立,国家计划部门抓住“拨改贷”和建设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权不放,导致建设银行的银行地位弱化,从而引起经济行为的变态。因此,提出分离投资决策权和贷款决策权的要求是合理的、必然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设想。这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信贷决策权的改变,而是建设银行体制的改革,乃至整个金融体制的重要改革,是关系到理顺投资体制,治理经济环境的一个大问题。文章的选题较好,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二、选择金融政策在贯彻落实 的难点与问题
任何一项政策、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在贯彻落实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把这些问题与难点作为金融论文的选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对金融工作的开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譬如,国务院提出,银行要根据产业发展序列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使信贷结构得以优化。但在信贷结构调整中,遇到了来自地方政府、企业、财政及银行内部等方面的阻力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制约,使信贷结构调整步履艰难。针对信贷结构调整中遇到的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写成诸如《调整信贷结构要处理好几种关系》、《信贷结构调整的难点与对策》、《信贷结构调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文章,对问题的解决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选择有争论的问题
进行科学研究就是找问题,想对策。没有问题,研究就无从谈起,对策、建议就失去了作用的对象。找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对通行的看法、流行的观点中的错误加以纠正,对他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补充、完善,对一些说法不一的问题,拿出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将有争议的问题作为金融论文的选题对象,应考虑这一问题的代表性,或对这一问题较为熟悉。在讨论中需吃透对方的观点,明确“同”在哪里,确定“异”在何处。只有如此,才能“求同”“弃异”,在众说不一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四、选择他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
金融领域同其他领域一样,也会出现一些没人研究或虽经研究而没有成功的学科空白。研究这类题目难度很大,不同于撰写其他选题的金融论文,研究此类题目本身就带有创造性。有志于进行金融研究的同志,应该大胆地涉猎这一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具有较高科学价值的金融论文。
五、选择有利于发挥本人专业特长的问题
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是指选题要扬长而避短,与自己的实际研究能力相适宜。如果忽视了这一问题,而一味地去凑热闹,赶时髦,往往导致绠短汲深,是研究不出成果的。
五、选择的题目宜小不宜大
初学者在选题上往往贪大求全,结果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调研能力,常常半途而废,或者写出的文章不深不透。这样费劲不小,成果不大。因此,在选题时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选择那些涉及范围较小,工作中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越具体越好。
七、尽量将金融与经济结合起来
金融依赖于经济,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与整个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联。进行金融研究,应当尽量将探讨研究的某一金融问题放在经济领域去衡量、去考虑,尽可能地将金融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应当是金融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取得成果的突破口。
4.个人投资理财论文如何写好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如何写好: 在理财行业内,信用卡的使用问题其实颇受争议,对于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论文来说更是如此。
信用卡的问题在于其容易助长人们的消费,甚至是不良消费习惯。受还款能力所限,信用卡的债务一旦无法偿还,对学习生活一定会有所影响,甚至会造成学生家长的财务压力。
在个人投资理财论文中,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理财目的是什么。这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明确,只有明确了,你才会做出正确的方案。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财目的,个人理财规划书模板明确了自己的目的,就能够很好地根据计划举行理财,这就要求一定要设定出自己理财目的,比方买车、购房、偿付债务、退休储蓄、教育储蓄等。 大学生理财不在于钱财的多与少,而是一种对自己当下和未来规划的过程。
大学个人理财论文就是养成记账的习惯,做到账目进出心中有数,做好月度花销计划,避免盲目花销,管理好钱袋子。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致富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储蓄、投资、保护 财富。
储蓄是起点,是累积出一定的金钱,以供接下来让钱滚钱,然后用投资让钱增多,源源不断创造财富。如果你如愿以偿地拥有了财富,保护财富也就成为必须要做的功课,也就是要确保 财富安全无虞。
5.我对金融的出认识
金融危机新认识 (供你参考) 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给2008年打上了历史性的标记。
进入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开始显现,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去杠杆化”还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动荡过程,并将成为2009年市场环境的一个主要特征。 对每个企业而言,此次危机和衰退是一部最好的教材,我们都为此付出了学费。
但只有那些肯于学习、思考的人才能从中获取经验和启示,变得更聪明、更理性。 ——金融海啸的成因、特征和影响。
此次金融海啸,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周期性波动,而是结构性震荡。作为经济现象,周期性波动和结构性震荡的实质都是“均衡-失衡-新的均衡”的过程。
导致周期性波动的供求失衡,是由于市场价格信号滞后于资源的配置,但价格信号的释放是一个持续、渐进放大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被抽象为一种函数关系,因为它具备了函数的两个基本特征——连续、收敛。人们可以据此运用边际和均衡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观察和预测经济周波的走势,并采取相应对策;当然,对拐点的判定要相对困难一些。
结构性的震荡,多表现为突发的“雪崩”式危机,其来势猛且呈现发散态势,杀伤力大,会造成非理性恐慌。这是一种非函数关系的突变现象,因为连续性中断了,变量间的相关性失去了。
此次危机是一次典型的结构性震荡。事端的起因是美国次级债,但根子在美国过度消费、储蓄不足的发展模式。
为了满足消费所需的资金,金融机构在倡导自由放任、鼓励金融创新的政策环境下过度使用杠杆,产生了大量高风险的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而金融监管不当,使其像瘟疫一样向全球扩散,最终酿成了这场危机。 近十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崛起,其增长模式的特征是高储蓄、低消费,这与美国形成互补结构。
换句话讲,它们的贸易顺差构成了美国贸易逆差的主体,它们向美国消费者提供廉价产品(其中有要素价格被低估的因素);作为美国国债主要的债权人,它们又向美国提供了消费所需的低成本资金。 另一方面,美国提供的巨大消费市场,也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支持。
两个互补结构的耦合,形成了一种“非稳态的均衡”,同时也大大放大了各自的失衡度。双方各自积累的巨额贸易逆差和顺差,势必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因而这一“均衡”是不可持续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第一,尽管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是打破国界,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平衡,但这一过程是漫长的。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各个经济体,特别是大经济体自身的平衡,仍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如果说危机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影响有限,那么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中国可能是个重灾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大经济体,对出口的依赖过重(约相当于GDP的40%);中国的产业结构是以中低端的加工业为主,其调整和转型的难度,比以高端服务业为主的结构大;中国正在经历城镇化进程,存在结构性就业压力。
第三,周期性波动与结构性震荡的区别,还表现为前者的波动会回归到原有均衡点,而后者的震荡则会收敛在一个新的均衡点。这个新的均衡点,意味着美国和中国都要作出较大程度的调整,以减少各自的失衡度。
中国所面临的,是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而加大内需(消费)在短期内难以补偿出口的缺口,这会对GDP、CPI、失业率、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产生连锁影响。 在上述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新的平衡点,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将是一个痛苦的转型过程。
——此次金融海啸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个世界? 此次金融海啸被视为是百年不遇的事件,其对未来的全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走向、经济秩序、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经济理论和政策,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多大?是不是颠覆性的?现在有许多流行的看法和观点,我以为对此应保持开放的思维和清醒的认识。
首先,经济全球化造就了全球近十年的经济繁荣,也产生了全球经济失衡,并导致金融海啸的爆发。当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去全球化”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以为,全球化作为历史进程不会终止,也不应终止。但认真审视这一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其能走上健康的轨道,重拾发展势头,是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
其次,此次金融海啸发端于美国,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受到重创,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也受到动摇。 我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将会削弱,但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美元走势在近期会坚挺,中期则有贬值压力,但主要表现为周期性波动,而不是结构性贬值。
一个全球多极经济体、多元货币格局的形成,还要假以时日。 另外,在此次危机中各国政府纷纷出手,通过担保、注资、接管拯救一批濒于倒闭的企业,同时通过降息、启动巨额财政支出,以刺激需求。
这是否意味着,政府主导经济和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我认为,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机制的基石,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应发生重大改变,政府入市干预和财政政策的运用,是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手段,“慎用看得见的手”仍是需要铭记的箴言。我们在批评自由放任政策、反思货币主义理论的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