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线局域网论文
中小企业无线局域网的设计与应用(有开题,,,想要就Q我: 921741278) 摘要 随着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特别是网络的飞速发展,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加强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学习大量书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现有的专业技能,在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学友们的大力帮助下完成论文。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中小企业无线局域网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应用、设计、安全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就是基于毕业设计所做的主要工作而形成的,具体来讲,首先从网络OSI模型开始,逐步地分析无线局域网所采用的技术和协议,接着讨论组网,各种模型利弊和用途,最后针对目前的安全问题做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尽量比较深入地研究了无线局域网的功能,能够更好的理解网络的设计方案,为进一步学习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设计;安全 Abstract With computers worldwide popularity, in particula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theoretical level and strengthen practice capability through the study of a large number of books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combine their existing skills, instructor in the school guidance and patience, remember the great help of completed papers。 The main design graduate 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 the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design, and based on the network application, design, safe to carry out som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graduate design work done, and formation of specific, First, from the OSI network model, progressive analysis of WLAN technology used by the agreement and then discussion group net pros and cons of various models and use。 Finally view of the current security issues to make certain solutions as more in-depth study of a wireless LAN function allow reader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network design options for further learning network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Key Words : WLAN;Design;Security 目录 第1章 概述 1 第2章 网络传输原理 2 2。1网络的7层结构 2 2。
2 TCP协议 3 2。3 UDP传输 6 第3章 网络攻击 8 3。
1网络入侵基本思路 8 3。2隐藏IP 8 3。
3网络扫描 9 3。3。
1扫描的分类 9 3。3。
2 获取开放端口与对应其服务 9 3。3。
3获得系统用户 12 3。4提高权限 13 3。
4。1获得系统的最高权限 13 3。
5种植后门 15 3。 5。
1记录管理员密码 15 3。5。
2建立web服务留后门 16 3。5。
3利用木马留后门 16 3。6清除日志 17 3。
6。1清除入侵日志 17 3。
6。2清除主机日志 18 第4章 攻击实战 19 4。
1利用木马入侵计算机 19 4。 2 DDOS攻击 21 第5章 入侵检测技术原理 26 5。
1入侵检测技术第一步——信息收集 26 5。1。
1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模块方式 26 5。1。
2 主机入侵检测技术模块方式 27 5。1。
3信息来源的四个方面 27 5。2 入侵检测技术的第二步——信号分析 28 5。
2。1模式匹配 29 5。
2。2统计分析 29 5。
2。3完整性分析 30 5。
3 入侵检测技术功能概要 30 5。4 检测系统软件介绍 30 总结 33 致 谢 34 参考文献 35 附录 36 附录A 外文翻译-原文部分 36 附录B 外文翻译-译文部分 40 。
2.关于校园局域网的毕业论文!
以下为您提供范文一篇,你可以作为参考!!!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校园无线局域网接入、运营研究分析 摘 要:本文为校园网的扩充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无线局域网。
阐述了无线局域网相对于有线局域网的优势,提出具体的接入和运营方案,可以作为“数字化校园”实现的技术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接入点、802.11b协议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the expansion of existing campus network—wireless LAN, and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of WLAN, supple the detailed solution of access and operation. The paper can also serve the technology and theory of “digital campus”. Keywor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Access Point、802.11b Protocol 目录: 1.引言 2.无线局域网简介 3.实施方案 4.运营管理 5.总结 参考文献: [1] [美]Mark Ciampa,无线局域网设计与实现,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2] 任友俊 杨丽华,基于802.11的无线局域网及其设计探讨,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1月 [3] 石军,无线局域网802.11b基带技术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 [4] 郭峰等,校园网中的无线组网方案,电子科技,1996年4月 作者点评: 以上是对校园无线局域网接入和运运研究分析,希望以此为依托,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
为我国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促进我国高校向国际化纵深发展。
..以上内容均摘自 更多详细内容 请登录 刨文网 在欧洲WiAMX的组网技术 摘要:HIPERLAN/2是欧洲ETSI为了满足未来的Internet访问和宽带多媒体数据业务的需求,开发的新一代的WLAN技术标准,它在5GHz的频段上运行,它采用OFDM作为物理层,因而可以有效对抗多径干扰,提高数据速率。
另外由于采用和802.11a相同的物理层,因此它们可以共享一些相同的部件,从而在较大的范围内降低系统成本。 本文对HiperLAN/2的特点和协议栈结构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HiperLAN/2 1、背景 直到现在,无线网络或多或少还是与基于不同标准的蜂窝网络相似,如GSM,AMPS等。他们主要用来支持语音业务,尽管有一些也以较低速率支持数据业务。
能够提供满足INTERNET接入需求的无线数据服务正在进行之中。在局域网的环境下,很多供应商都提供了基于802.11无线局域网产品,这些产品能构提供1M比特每秒到11M比特每秒的带宽。
随着价格的下降,无线局域网(WLAN)将是固定以太接入的一个替代。为了满足将来网络的需求,一种WLAN和蜂窝网络的结合技术正在研制之中。
这些需求包括对QOS、安全性的支持,以及对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切换和满足数据和视频应用的高带宽的支持。本文将介绍了一种下一代的WLAN技术-HiperLAN/2。
2、iperLAN/2网络 移动终端(MT)可以通过HiperLAN/2定义的空中接口与接入点通讯。两个移动终端(MT)之间也可以直接通信。
MT的用户可以在HiperLAN/2网内自由移动,这可以确保MT的用户得到最好可能的传输性能。一个MT在接入HiperLAN/2网络之后,一次只和一个接入点(AP)通信。
AP确保无线网络是自动配置的,它考虑了无线网络拓扑的变化。 3、HiperLAN/2网络的特点 HiperLAN/2 技术的一般特点是: 3.1 高速传输 HiperLAN/2有很高的传输速率,在物理层达54M比特,在层3达25M比特每秒。
HiperLAN/2采用了一种叫正交频率数字复用(OFDM)的模块化方法来传输模拟信号。OFDM 在分时环境下十分有效。
在物理层之上的全新MAC协议采用了一种动态分时复用的方法,它可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 3.2 面向连接的机制 在HiperLAN/2 网络中,数据是通过MT和AP之间建立的连接进行传输的。
连接在空中接口上是时分复用的。HipeLAN/2有两种类型的连接:点对点的,和点对多点的。
点对点的是双向的,点对多点的是从AP到MT方向的。 3.3 支持QOS HiperLAN/2面向连接的特点使得它能够直接支持QOS。
每一个连接都能分配到一定的QOS, 例如带宽、延时、延时抖动、误比特率等。这种高传输速率和支持QOS将有利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流的同时传输,如视频、语音、数据。
3.4 自动频率分配 在HiperLAN/2网络中,不需要象蜂窝网一样进行手工的频率编制。HiperLAN/2的无线接入点AP在它覆盖的范围内能自动的选择无线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AP监听临近的AP和其他无线资源,并基于已用的信道和其它AP用了的信道选择恰当的无线信道,从而减少了干扰。 3.5 支持安全性 HiperLAN/2 网络支持鉴权和加密。
AP和MT可以相互鉴权,从而确保授权的接入网络(从AP的角度)或确保接入有效的网络操作者(从MT的角度)。鉴权需要有一个支持函数,它将不在HiperLAN/2网的范围之内。
已建立连接的用户数据也可以通过加密保护防止偷听。 3.6 移动性的支持 MT将确保它从最近那个AP传输和接受数据。
更确切的说MT通过测量信噪比使用无线信号最好的那个AP。因此随着MT的移动,当MT检测到有比现在用的这个AP的无线传输性能更好的AP,MT将请求切换到新的AP中,所有建立的连接将会转移到新的AP上,而MT仍在HiperLAN/2网络上,并能继续通信。
在切换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包。如果MT移出网络覆盖范围一定时间,MT将失去和NiperLAN/2网络的所有联系,所有连接将被释放。
3.7 网络和应用独立 HIPERLAN/2的协议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多种固定网络类型。因此HIPERLAN/2网络既可以作为交换式以太网的无线接入子网,也可以作为第三代蜂窝网络的接入网,并且这种接入对于网络层以上的用户部分来说是完全透明的。
当前在固定网络上的任何应用都可以在HIPERLAN/2网上运行。相比之下,IEEE802.11的一系列协议都只能由以太网作为支撑,因此这种高度的灵活性也是HIPERLAN/2的特色。
3.8 节省功率 HIPERLAN/2网络中,节能管理的机制基于MT发起的节能请求。在任何时刻,MT都可以向AP 请求进入低功耗状态或休眠期。
针对不同的需求,比如要求较短等待时间或较低的功率,可以采用不同的休眠期。 4、HIPERLAN/2的协议栈结构 协议栈被分成了一个控制平面部分和一个用户平面部分。
用户平面包括在已建立的连接上传输数据的功能,控制平面包括建立连接、释放连接、管理连接这三个功能。HIPERLAN/2 有三个基本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收敛层。
4.1 物理层 如前所述,HIPERLAN/2物理层采用了OFDM技术,以此来有效地对抗时间弥散信道中较强的多径干扰。它采用52路子载波,其中48路传输实际的用户数据,另外4路传输引导序列,用于相关接。
9.无线网络(Wi
相关范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定位算法开题报告
1.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是由许多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形式组成的一种特殊的Ad-hoc网络,每一个传感器节点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等组成,此外还可能包括与应用相关的其他部分,比如定位系统、动力系统等。借助于内置多样的传感器,可以测量温度、湿度、气压、化学等我们感兴趣的物理现象。
2.研究动机:
传感器节点的自身定位是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基础。例如目标监测与跟踪、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许多应用都要求网络节点预先知道自身的位置,并在通信和协作过程中利用位置信息完成应用要求。若没有位置信息,传感器节点所采集的数据几乎是没有应用价值的。所以,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中,节点的定位成为关键的问题。
3.研究意义:
最早期的基于无线网络的室内定位系统,都采用了额外的硬件和设备,如AT&T Cambridge的Active Bat系统,采用了超声波测距技术,定位的物体携带由控制逻辑、无线收发器和超声波换能器组成的称为Bat的设备,发出的信号由安装在房间天花板上的超声波接收器接收,所有接收器通过有线网络连接;在微软的RADAR系统中,定位目标要携带具有测量RF信号强度的传感器,还要有基站定期发送RF信号,在事先实现的RF信号的数据库中查询实现定位;MIT开发了最早的松散耦合定位系统Cricket,锚节点(预先部署位置的节点)随机地同时发射RF和超声波信号,RF信号中包括该锚节点的位置,未知节点接收这些信号,然后使用TDOA技术测量与锚节点的距离来实现定位。
以上系统都需要事先的网络部署或数据生成工作,无法适用于Ad-hoc网络。现阶段研究较多的是不基于测距(Range-free)的定位算法,这样就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还可以减小传感器节点的体积。
4.研究目标:
(1) 较小的能耗
传感器节点所携带能源有限和不易更换的特点要求定位算法应该是低能耗的。
(2) 较高的定位精度
这是衡量定位算法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以误差与无线射程的比值来计算,20%表示定位误差相当于节点无线射程的20%。
(3) 计算方式是分布式的
分布式的定位算法,即计算节点位置的工作在节点本地完成,分布式算法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
(4) 较低的锚节点密度
锚节点定位通常依赖人工部署或GPS实现。大量的人工部署不适合Ad-hoc网络,而且锚节点的成本比普通节点要高两个数量级。
(5) 较短的覆盖时间。
5.参考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作者:Edgar H. Callaway. Jr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作者:王殊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研究》作者:端木庆敏 Publish: 2007-10-18 Hits:59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作者:申屠明2007-07-1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身定位算法的研究(硕士)》来自:中国文档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DV-Hop定位算法的改进》作者:龚思来2007年07月13日
其他相关: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大型无线局域网毕业论文(无线局域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