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要写<教师心理对学生的影响>的毕业论文,请问大家有相关的测验
相关资料: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摘要】教师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由是教师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解决教师心理困境的关键就是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
学校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主力,同时教师自己要注意心理健康的调试。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困境 教师的心理困境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教师的调查层出不穷。
各类调查表明存在心理困境的教师在教师队伍已占相当一部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也提了一个又一个,但这么多年下来,问题没有解决不说,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到底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是教师个人的因素还是社会的因素?存在心理困境的表现是什么?有没有解决的途径?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有一个落脚点。教师的职业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正如人们存有自然属性的同时也存有社会属性一样,教师的心理困境既有其职业的因素,也离不开社会这一大环境,教师是人不是神,做不到“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斛尘”。
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投入到经济大潮之中,可以说,先前的神圣的价值观念被打破,新的现实的生活观念在建立。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这一基础上,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无一不是这一问题的产物。
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都主要有哪些表现?产生的因由是什么? (一)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劳动的艰巨性、复杂性,教师的工资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相比还有明显的差异 特别是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利益回报率并不高,除了一部分热门专业的教师可以在社会上有兼职外,相当多的教师没有其他的收入。低微的工资,不停飞涨的物价,导致教师的生活十分困苦。
而清贫的生活不仅使人心情烦闷,更会让人对生活产生焦虑、失去希望等不良心理。较高的学历,过高的期望值,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政治和经济的诱惑,都会使教师心情浮躁,心绪不佳。
(二)不健全的体制和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使教师产生抑郁、敌意和破坏欲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一些学校领导违法乱纪搞权钱交易,现在到处都在实行校长责任制,但你见过这样的校长吗?一句话,学校说卖就卖了,给学校留下几千万的债务不说,还导致学校无法生存,造成这样的严重后果,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教师的心理会怎样?许多专家在解决教师心理问题时都提出当遇到忧愁、不平和烦恼事要调整心态、合理宣泄,现在面对这样的问题,连生存都成问题了,教师即使承受力再强,恐怕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吧?还要他们如何调整心态,向谁宣泄?当然,这是个特例,但在目前还不成功的教育改革中,存在着太多的不合理和内部交易,学校用人机制不健全,权利意志过强,缺乏对人的信任、鼓励和尊重,教师人心涣散、敷衍塞责、精神萎靡、效率低下,眼中充满了职业倦怠、对于前途的迷茫和抑郁感。
(三)由于学校教育的特点,教师活动的空间,人际交往,生活圈子相对狭小 学校经费的限制及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教师不可能有机会出去学习观摩、观光旅游,开阔眼界,扩大交往,放松心情。许多教师从教几十年都没有出去和同行交流的机会,狭小的生活圈子,长期处于机械、呆板、封闭、庸碌、重复的状态中,一旦和外面其他人的生活相对比就会心神不宁、不自在,当看到自己的熟人香车别墅,而自己劳动的艰巨性、复杂性很少人理解,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极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失落感、自卑感油然而生。
(四)教师自己在社会、家庭等方面遇到亲人亡故、患病、失业等困难问题导致的不良情绪 一些学校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又无娱乐设施,学校关注的是教师的业务素质,而不太关心教师心理健康,至于教师自己生活中的烦恼、不顺心,很少有倾诉的地方。工作竞争的激烈,生活质量的下降,这些也会困扰教师的心理。
二、学校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关键 教师失衡的经济心态、严重的自卑感、突出的嫉妒心、普遍的抑郁、焦虑情绪归结起来就是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共同起作用所致,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力。 (一)学校应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软环境,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学校管理要切切实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要改善管理观念,学校领导应加强与广大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建立良好的领导和教师的关系,接受教师的合理要求,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尊重教师渴望了解新知识,出去学习交流的愿望,使教师都有出去交流、学习、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在制度上,引进合理的、公平的竞争机制,不要搞幕后交易。
二是硬环境,如拿出必要的资金,购置健身娱乐设备、器材,重视教师的体育锻炼,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 (二)关注教师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生活质量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学校应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要有与教师付出的努力相适应的福利待遇,减轻教师的生活压力,使教师之间有良好。
2.教育心理学论文
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变革论文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在角色定位、结构体系、发展方向、学科形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学科发展路径不明确、学校办学形式封闭、学者研究视野狭窄、研究队伍层次低及课程和教学不深入等因素成为职教心理学发展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为此,必须采取多元共生的学科范式,建立开放互动的学术机制,注重应用的研究取向,通过内培外引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开创职教心理学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科范式;发展理念;学术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和心理学事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心理学也有了引人瞩目的发展,出版了一些各具特色、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①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发展速度缓慢,发挥作用不大。
理性反思与科学建构是新兴学科发展与成熟的关键。一门学科只有在把自身也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它才开始走向成熟。
职业教育心理学应当能够通过不断反身自观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隐喻”: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问题 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要求,与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形势相比,②国职业教育心理学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有关职业教育心理学现状的几种形象比喻,从侧面说明了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奴婢”与“附庸”:角色定位不恰当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性质特殊、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
“一门学科在学科类属中的地位的摆法表现我们对这门学科的整体理解和认识,因而也就会影响到它的发展方向和应受到的重视,非同小可。”③在学科体系中,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生存处境艰难,基本上处于职业教育学的“奴婢”和教育心理学的“附庸”的尴尬位置。
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角色变得可有可无,大多空位、缺位或者错位。 (二)“大拼盘”:结构体系不成熟 构建职业教育心理学体系,目前基本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职业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对接”与“嫁接”,一种是依据职业教育工作实际需要来寻求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与支持。
这两种思路并不适合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也导致了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和教材编写的“普教化”问题,移植和复制的倾向比较明显,缺乏应有的职业教育特色。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努力反映职业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增加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课题,把师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社会心理、管理心理与职业心理等几块内容组合,将这些内容相加包容于一体,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比较公认的学科框架和结构体系。
(三)“传声筒”:作用发挥不理想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决策需要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提供切实的心理学依据。但职业教育心理学大多借用或套用教育心理学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传播的大多是普通教育学之“声”或教育心理学之“音”,缺乏应有的改造创新和职业教育特色,缺少对职业教育活动心理规律的深层次把握。
职业教育心理学成了普通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的“应声虫”,实质上反映了职业教育心理学功能和作用发挥上的“边缘化”。国内已经出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著作和教材的学术贡献固然可贵,但总体而言,学术影响力还不够大,对职业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科学指导性还不够强。
(四)“四不像”:发展方向不明确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职业教育与心理学等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交叉学科。在学科划分上,职业教育心理学究竟属于职业教育学还是属于教育心理学,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规定。
在学科发展走向上,职业教育心理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话语体系。也可以说,职业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还没有形成,我们还没有找到比较适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路径。
(五)“鸡肋”:建设效益不显著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职业教育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教育社会需求旺盛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心理学可以也必须有所作为,能够也应该产生好的职业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现实的基本状况是,职业教育心理学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还游离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之外,成为教师教育(师范类)专业的“额外附加”,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多余人”位置,甚至变成了食之无味、用之不得、弃之可惜的“鸡肋”。 文章来源 。
3.高校女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毕业论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队伍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女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师中已占相当高的比例,统计显示,截止到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171万人,女教师人数75.6万,女教师数量在高校教职工中所占比重已上升至44.20%。
可以肯定地说,女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她们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是高校中的女教师与男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相比,相对处于弱势,尤其在学术职业发展问题上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压力,限制了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
一、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高原现象学术职业的概念源于西方,是伴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马克斯·韦伯认为,学术职业即“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
这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职业即物质意义上的谋生之道;二是给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的学者提供一种正式的社会身份。高校教师的学术职业是指以高校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的,并以教学和科研业绩来决定教师能否继续拥有其职位或获得职位晋升的职业。
目前高校教师从事的学术职业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学;二是科研;三是社会服务。高校教师从事科研的动机,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外,主要基于对学术名望的追求,期望能赢得荣誉和同行的尊敬。
学术职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杆之一就是学术职业的晋升,就我国高校学术职业晋升而言,其主要包括四个层级,由低到高依次为:助教———初级阶层、讲师———中级阶层、副教授———副高级阶层及位于正高级阶层的教授。而大学教师能否获得学术职业晋升的主要衡量标准就是其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一个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科研成果的影响越大,则其获得晋升的机会就越多。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只从事教学工作而不从事科研工作或科研成果很少,其晋升的希望通常很渺茫。
从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男教师的职称层次普遍比女教师高,这是因为男教师在科研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较女教师更好。而且,一般情况下,女教师在初级和中级职称的晋升相对比较容易,而一旦到了副教授,则往往只有极少数能进一步上升到教授层次,因此,形成了职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即“副教授高原现象”。
这一现象既制约了高校教师学术队伍的整体发展,也给高校女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发展压力。二、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压力源(一)来自角色冲突的压力 受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在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过程中,角色冲突成为了女教师一个最为突出的压力来源。
角色冲突主要指女性在从事社会职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职业角色之间的冲突,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男性对女性角色期待及满足过程中的冲突(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女性自我角色认定与实施过程中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对于高校女教师而言,一方面要承担学术职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受社会传统观念的约束,还要承担家庭方面的重任,正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花时间养育孩子对女性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来自这两个方面的压力就足以让女教师感到身心疲惫,适度的压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度的压力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二)源自超越自我设限的压力 我国传统的“男强女弱”的社会性别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女性在体力和智力上均不如男性,比如社会上总是把女性在科学研究领域中表现不如男性归结为自然科学研究难度大,女性自身的能力相对不足,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
因而,社会将她们定位于家庭中,对她们也没有太多的期望和要求。作为社会中的女性,这样的观念在高校女教师的潜意识中依然存在,认为自己在学术科研上能力不足,或因对成功的恐惧而自我设限的现象在女教师中还很普遍。
但是,高校女教师作为新一代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那些受人尊重的领域内取得较高成就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她们又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成就动机。两种观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内心冲突和矛盾的来源之一,心理压力自然很大。
(三)来自性别偏见的压力 性别偏见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工作领域也不例外。例如,相对于男性的工作而言,女性的工作被认为是低品质且不太重要的。
国外的研究也证实,那些被认为是男性写的文章会得到比较好的评价等级,而男作者写的文章从男性评价者处得到的评价要比女性评价者高。在职业晋升中的研究发现也同样如此,研究者发现女性在攀登晋升和终身教授这一阶梯的进程中并不像男性那样顺利。
埃亨和斯科特对1940年以后毕业的大约5万名博士进行了配对研究,结果发现,尽管事实上男性和女性的起点一样,都有相同的文凭,但是男性的提升速度要比女性快得多。同时研究还发现,男性晋升为全职教授始终多于女性1.5倍左右,并且男性依然是助教的可能性只有女性的1/3。
而且在多数人的偏见里,女性应该更多地呆在教学岗位而非科研岗位工作,这些偏见的存在也很可能造成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阻碍和压力的来源。最近一项研究就发现,高校女教师对于学。
4.教育心理学论文
以下资料供你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近代西方教育思潮倾向于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这是促进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前提条件。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科书》等书,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起到开拓作用。
虽然当时尚未使用“教育心理学”这一名称,但实际上已把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赫尔巴特在教学理论中,把教学分为教育的教学和非教育的教学两种,前者指伦理、道德、意志、性格的培养,后者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智育活动,这两方面都必须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在讨论教育和教学问题时,他特别重视“兴趣的引起”,并把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等六种。这些心理状态,可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定向,并引起心理快感,促进思想活泼和精神旺盛。
对兴趣的研究成为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联结起来的一个重要联结点。赫尔巴特之前的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上对启发后来的教育理论家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上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另一重要条件,这导致实验教育学的出现。实验教育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产物。
德国的莱和莫伊曼都把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广泛地与教育和教学理论相结合。莱所著《实验教学论》一书,实际上是以教育心理学为内容的著作,为教育心理学成为心理学中的独立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测验学在教育心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触媒作用,它促使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为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教育学上常提到因材施教原则,是由于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
如何适应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共同课题。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是实行班级教学制度所必须掌握的两种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和教学效果的工具。
学校招生和入学后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对学生的个案研究,都要应用各种测验。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应该归功于桑代克。
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
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0年代前后,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学派的学说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教育学产生一定影响。格式塔学派介绍到中国以后,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顿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再局限于尝试错误、刺激与反应等联结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教育心理学问题,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桑代克的学习三大定律之外的“顿悟”问题,也将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的概念”,“转移的概念”、“精确律”、“完成原则”等等原理、原则应用到教育上来。
行为主义理论则促使30年代的中国教育心理学界重视人的行为的研究,注意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使教育心理学重新重视意识的研究,特别是潜意识和下意识问题。
教育心理学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心理卫生知识引进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都是受这一学派的影响。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
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鸾ダ┏洹=逃睦硌г诜⒄钩跗谄Ö赜谘靶睦淼难芯亢脱奥傻奶致郏⑶掖蠖嗉杏谥怯矫娴奈侍狻K孀沤逃匀说娜Ã娣⒄沟娜找嬷厥樱簿驮嚼丛街厥拥赖滦形ء⒌赖虑楦幸约吧竺狼楦械呐嘌?nbsp;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家曾对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对象提出具体建议。
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对教育心理学研究进行规划的委员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应包括五个方面,即人类生长和发展,包括遗。
5.心理学毕业论文选题
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团队精神训练方法研究综述 2.心理相容性研究综述 3.心理紧张调节方法研究综述 4.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尊研究的文献综述 5.近年来我国有关儿童元认知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6.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 7.复杂陈说性知识学习的研究 8.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9.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影响的研究 10.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基础综述 11.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观的影响 12.大学生学业求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3.军队技术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现状研究 14.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研究 1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1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 17.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 18.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 19.儿童的欺负行为和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20.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意义 21.浅析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22.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 23.大学生的压力来源及其应对方式研究 24.大学生自我效能与学业情绪的相关研究 25.大学生厌学情绪的应对策略研究 26.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27.中学生的孤独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28.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9.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30.大学毕业生自尊与职业选择的相关研究 31.大学生的自我观念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32.大学毕业生人格特征与职业决策的相关研究 33.大学毕业生职业倾向研究 34.影响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35.自我决定理论的发展状况研究 36.大学生自我决定的影响因素研究 37.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研究 38.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9.认知疗法的本土化研究 40.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对压力的处理方式的相关研究 41.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42.独生子女心理状况探究 43.农村小学生亲子沟通现状研究 44.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探析 45.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 46.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47.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48.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研究 49.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调查及干预研究 50.单亲、完整家庭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研究 51.网络游戏成瘾 52.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 53.师生关系问题研究 54.城市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和教育对策研究 55.大学生失败恐惧与完美主义的关系 56.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57.大学生家庭环境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 58.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59.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 60.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与对策分析 61.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 62.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63.学校心理气氛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64.小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包括成长任务,同伴,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65.初中生恋爱心理的调查(包括成长任务,同伴,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66.高中生恋爱心理的调查(包括成长任务,同伴,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67.具有多动症倾向的小学生的情况调查 68.中学生情绪问题调查(包括对家庭,学校因素的调查) 69.小学生情绪问题调查(需要特殊的针对儿童忧郁症的问卷, 并包括对家庭,学校因素的调查) 70.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探析 71.民办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的转变 72.大学生学习不良行为影响因素的探析 73.大学新生社交参与学习调适程度的相关研究 74.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影响的实证研究 75.家庭辅导与少年学生学习困难之间的相关研究 76.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程度的影响 77.中小学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 78.中小学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 79.我国学校心理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80.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心理枯竭 81.考试焦虑 82.学习障碍 83.中小学生的品行障碍 84.中小学生的多动行为 85.中小学生的对立违抗 86.中小学生的攻击行为 87.中小学生的亲子关系 88.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 89.中小学生的同伴关系 90.中小学生的情绪问题 91.中小学生的性心理问题 92.中小学生的网络问题 9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94.团体咨询对新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95.团体咨询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96.集体凝聚力问卷的编制 97.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及团体心理训练设计研究 98.子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99.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100.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恋爱关系的差异比较研究。
6.教育心理学论文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当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探讨其原因并研究其对策,关系到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很有必要。
这一问题的大面积解决,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居于其中枢纽的地位,我们应当从自己的班级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学生做起。 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原因之一:心理封闭造成交往困难。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个人的秘密,本属正常。
但部分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由此发展到自我封闭,喜欢离群索居,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向人敞开心扉。因而遇到烦恼时,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相应对策可采取:1、新生入校一周内,召开集体谈心会,班主任先自我介绍有关经历(包括走过的弯路)、性格特点(甚至包括某些做过的蠢事)等,再让学生逐一自我介绍,达到使师生、同学之间在互相认识姓名、外貌的基础上增进了解的目的。2、向学生讲清楚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健康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平时引导学生既要与全班同学友好相处,也应该有几位关系密切的好朋友,能够互相说说心里话。
教师尤其班主任则应该争取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3、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文学社团、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旅游参观等活动,并在活动中特别关注那些心理封闭的学生,促使其敞开心扉。
这类学生心理封闭状态一旦打破,承受能力便可有效提高。 原因之二:压力过大造成缺乏自信。
父母望子成龙,教师期望过高,“片追”风屡禁不止,学习、升学压力沉重地压迫着学生的身心。有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升学无望,便忧虑重重,丧失信心。
如缺乏指导,易走极端。相应对策可采取:1、全面加强理想前途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懂得学习是为了发展提高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收获和进步,考大学并非唯一出路,任何行业都可以成才等道理。
2、学校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必要的考试也要淡化名次观念,不能搞公开的成绩排队。同时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学习成绩,既要横比,也要纵比,先肯定进步,再找出差距。
3、和家长配合,减轻学生压力。家长、教师、学生本人对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都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使之可望可及。
这类学生一旦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便能逐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原因之三:未经挫折造成不知如何面对挫折。
有的学生从家庭到学校、从小学到中学,一路顺风,未经挫折。平时看去意气扬扬,偶遇挫折却一蹶不振。
相应对策可采取:1、平时注意向学生介绍成功者成功之前的艰辛历程,使学生懂得人生之路不可能是笔直平坦的。 教师和家长如能以亲身体会教育学生,效果更好。
2、可假设某些经受挫折的情境,如:假如我高考落榜、假如我竞争失败、假如我是一个残疾人等,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并肯定那些积极向上的意见,从而增强学生的承受能力。3、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小发明、进行社会调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与外界接触,鼓励学生失败了再干,亲身体会经历困难挫折终于取得成功的忧与乐,为这类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时具有相当承受能力奠定基础。
原因之四:被动地位造成依赖他人。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方式管理下,绝大多数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逐渐丧失了主体意识,依赖父母、依赖老师、依赖他人,一旦失去依赖,便无所适从,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相应措施可采取:1、教学中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我能学好”,昂首挺胸自己走路。 2、班级管理实施全员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班干部的产生可采取先自荐再选举的办法,并实行学期换届,每学期至少更换三分之一,从而使较多学生有机会担任班干部,也可使一些长期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体验一下落选的滋味。常任班干部之外,还可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轮流担任值日班长,从而促进其集体观念的形成,组织协调能力的增强,主人公意识的强化。
3、组织班级活动要力求普遍参加,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担任主角的机会。如办《班级日报》,就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主编;组织晚会,可规定每人都要演一个节目,形式不限,等等。
学生在教学及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之后,可有效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原因之五:知识贫乏造成缺乏文化素养。
学生课内学习内容比较单纯,课外阅读面又比较狭窄,对怎样进行心理调节、排除忧虑、培养意志,以及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则相当贫乏。遇到麻烦、挫折,便难以承受,无法解脱。
7.教育毕业论文 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
通过班会、团课、社团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自省,让学生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的优势、劣势,需要努力的方向。辅导员老师及时地收集同学中反映出的问题,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通过社团活动的联系,为独立学院学生提供更多的与母体大学沟通的机会,从而弥补独立学院自身大学文化的缺失与不足;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母体大学的优势资源(如:图书馆、实验设备、优秀的同学、专家等)发掘出自己高品位的兴趣点,为自己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大量开展并支持学生进行小型课题研究、研制、话题讨论,激发学生对深层次问题、有价值问题的探讨;增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邀请各学校在某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大学生进行经验交流;重视宿舍文化的建设,宿舍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学校辅导员的强化监督得以纠正;提高对基础课程(如高数、英语)的要求,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客观事实,适当地增加课时,增加学分来敦促学生打好基础。
良好的人生规划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将现实的心理困惑转化成一种内在的动力,使同学们能够积极地去探索,为着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去准备,摆脱影响自己的一些消极因素,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论文网。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课程,激发同学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解决同学们所面临的一些难以解决的心理疑虑,这样的课程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每学期都应让学生自由选修若干课时,自由讨论自己在不同年级时所存在的问题,老师提出建设性意见。
现阶段,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为“应用型本科人才”。但独立学院在发展之初尚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对母体大学的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大的依赖关系,加上办学经费的客观制约,很难在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体现“应用”二字,但是独立学院办学灵活,独立性较强,可进行对开放式教育的大胆探索,充当教改的试验田。独立学院可以采用国外一些大学的办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即独立学院聘任业界优秀人士,利用若干课时讲授相关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况的结合点,传授应用技能,由学校教师来教授理论基础,这样学生的应用能力就可以得到初步的培养了.
8.浅谈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其对策开发这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意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其对策开发》这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意义教育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表现从表中的数据看,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让教师对自己在一个特定时间(通常是一周)内的身心状况进行的自我评价。
这种调查结果显现的是教师在一段时间的身心状况,而非长期的症状。心理问题不是一天、一时短暂的情绪反应,它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人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的较稳定的身心症状。
从总体上来说,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多数人在教育教学中的体验是愉快的。同时,真正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又确实存在,但只占教师总人数的很少一部分。
而又不能忽视这一少部分教师的心理问题,因为这一小部分的教师对其一大群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是难以估计的。概括起来讲,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卑心态严重一方面,总认为自己的职业或职业的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因此而苦恼。
另一方面,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做出偏低的评价,夸大自己的缺点。常伴随着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如害羞、不安、忧伤、失望等。
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在人际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缺乏自信,总局限于与工作范围内的人进行交流,而与其他人交往缺乏勇气和信心。
2.嫉妒情绪突出,虚荣心理明显有些教师看见别人某些方面(才华、成就、品质、相貌、物质条件、地位)高于自己而表现出心怀不满的情绪,甚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另一方面,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夸大自己的重要性,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评价,事事都想超过别人,非常看重各种名誉、地位,把由于自己的错误而产生的后果归咎他人,不停地责备或加罪他人。
3.焦虑水平偏高表现为:强烈的自制力和自我约束;过分追求完美而过分自我克制和自我关注;伴有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并为此而紧张、焦虑和苦恼;墨守陈规,缺乏应变能力;责任心过强,害怕自己出差错;对他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如2001年7月陕西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服毒自杀前留下的遗书中,这样写道:“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觉自己是在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此外,江苏盐城市区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也竟然自杀身亡。
4.性格忧郁孤僻不愿主动与别人接触、交往,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戒备、多疑、甚至恐惧的心理。总认为别人瞧不起他,所以凡事故意漠不关心,做出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使自己显得气势凌人一些。
其实内心很虚弱,很怕被别人刺伤,于是就把自己禁锢起来不与人交往。情绪低落,对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
常沉思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往坏处想。常唉声叹气,易伤感流泪或愁容满面。
如一名来自甘肃的身患顽疾的青年教师,因为性格孤僻,竟身藏自制手枪和3发子弹,只身来到北京,照他的话说,“看过了北京,我就在北京用手枪自杀”。5.逆反心理较强表现为以主观偏见去否定周围的人和事,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立和对抗,常常表现出嫌恶、愤怒、反抗、不满等情绪。
常与同事、领导对着干或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认同和偏执的状态。相同的心理在不同教师身上表现并不一样,有的可能存在其中一种;有的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心理问题。
症状严重者,还会伴随产生一系列的躯体化症状,如过度神经质、失眠、疲惫乏力、胸闷、心慌、头痛等。二、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包括个体内部的身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
具体原因如下:1.遗传及身体健康状况不良那些神经类型属于弱型的人对环境刺激较为敏感,易产生紧张反应。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人,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易产生较强烈的紧张、焦虑、自卑、疲惫、挫折感等反应。
2.认知偏差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其利害关系的预测以及对自身应付能力的评价不当,易导致不良心理。如果教师在个人的前途、名誉问题的认识上发生偏颇,过分看重,对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评价过低,则在工作时便会造成高度神经紧张,情绪反应强烈,产生过度自卑、焦虑甚至恐惧心理。
此外,对别人的优势不能正确看待,过高估价名誉、地位,过高评价自己,易产生嫉妒、虚荣、失衡等心理。3.知识、技能、素质的缺陷,难以适应社会及教育改革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对有关教学的内容、知识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且缺乏相应的应对技能、经验,则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虑情绪,遇到问题茫然失措。
二是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教师如果不断地提高自己,就将面临失去知识权威的危险。三是面对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目标、策略、技术等提。
9.求一篇心理学论文
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它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
这就是健康人格。 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但实际上,如果对人格略有所知的话,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人格”。
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人格。”若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他人,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这本专题专门谈论独生子女的人格。我们不希望用学术的语言来谈,而希望用日常用语来谈,有时还需要与家长、教师讨论。
没有人能告诉家长、教师怎么做是最好的,因为他们面对着不同的儿童,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人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本专题里描述出各种人格特征可能给孩子的生活和前途带来的影响,然后,请家长或老师来选择。
比如,我们会告诉读者,根据我们的研究,专制式的家庭教养方式将导致儿童的自卑或攻击性,民主式的家庭教养方式将大大激励儿童的成就动机等等,学习了此专题之后家长、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可能性考虑自己的教育方式。当然,我们也会提出一些建议,但针对某个具体的儿童时,这些建议是否合适也需要教师、家长斟酌。
总之,我们要努力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人格,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于人格,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是需要我们知道的。
我们怎样解释人格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人格的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
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
我们从独生子女的外部行为,来看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个人兴趣等,又通过专门的测量,来看他们心理内部的人格需要(如是否有成就需要或攻击性需要等)、自我接纳程度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调查中,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她)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或她)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或好像在各处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
认知需要被视为健康人格之一,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被视为人格障碍之一。在我们的研究中,类似这些都是人格的内容,它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先天的遗传因素即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
比如,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能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不平衡的人如兴奋占优势的神经类型的人则在分配注意力上有一定困难。又如,荷尔蒙中的某种成分分泌过剩,容易产生兴奋;分泌不足,则容易产生疲劳,这都会引起孩子个性的变化。
此外,人的身体外表也会引起人格问题。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把自己的体格、容貌等与其他人相比较,总希望自己有比别人更好的身体条件。如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往往会引起对自己本身的期待或自卑感体验。
在我们这次调查中,有高达15.3%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的也达42. 3%,也就是说,近60%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相貌、体形有点问题或有很大问题。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些孩子的人格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
对大多数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来说,先天的遗传因素会起一定的作用。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介绍,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
但是,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对个体生活史的作用有很好的描述,比如: 埃里克森说: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班都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语言等。 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及其与现实的协调,认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
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 这些描述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专题里,我们主要讨论影响人格的个体生活史,而不讨论先天遗传因素。这不仅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个体生活史更重要,也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研究教育方式。
遗传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影响这一题目更应由医学、心理学专家来研究。 什么因素会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 那么,在外界经验或个体的生。
10.小学毕业论文大纲怎么写(心里健康研究)
[小学语文毕业论文] 摘要: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但是新大纲、义教课标仅提概念,未作详说,本文顺着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思路据以推断、演绎出它们的应有之义。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教师心理研究毕业论文(我要写的毕业论文,请问大家有相关的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