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帮助老人做家务的论文
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讲究和谐有着深厚道德文化底蕴的国家。
孝敬老人、长幼有序、兄弟友爱等传统伦理美德中无不折射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社会哲理。
“礼”作为社会的规范,也是整个中国人的一切习俗行为准则。从国家典制到人们的服饰、建筑、行为方式等等,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
礼是架构和稳定社会次序的基础,更是和谐社会的文化核心之一。而“孝”作为“礼”文化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
在我国古代,素有“幸为蓖之本”之说,尽管几千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以孝敬父母为核心来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始终没有变。 春节期间,中国22亿人次的人流涌动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体迁徙。
春节,如同一根绵长的纽带绾结着普天之下华夏儿女的心。每年的这个时刻,遍布在全国各地,甚至是远在天涯海角的中华儿女用蕴蓄已久的渴望和历经“磨难”的行程,赶赴一次温暖的团聚。
是什么样的力量和信念驱使着他们,这样的义无返顾、心甘情愿?是家。因为家中有老人,家中有温暖,家中有凝聚力。
尽管世事变迁,现代文明的浪潮并未消弭传统文化的印记,春节这个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情感聚合的特殊时刻让我们确信,我们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日益宽容的社会胸怀,成为支撑我们走向“和谐”的支点。老人的存在,是我们行动的一种力量。
无论我们生活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无论在这个迅疾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选择有多大的差异,无论我们的活法有多大的不同,老人的存在,终究使我们依然存在可以共同奔赴的方向,终究存在彼此认同的“家”。 俗话说,老人安,则家庭安;家庭安,则社会安。
老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以老人为核心的传统大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紧密的依赖关系和强烈的归属感是强大的向心力,它是一种牢固的家庭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家庭和睦的社会,其中,老人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大力弘扬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优良传统,积极构建和睦、幸福、文明的现代新家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国家富裕进步的基础性工程。 怎么没人答啊 。
2.求一篇敬老的论文
大家知道,乌鸦虽然外表丑陋,但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
当乌鸦年老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养老、敬老方面曾涌现过无数美丽动人的故事,扇枕暖被的黄香,彩衣娱亲的老莱子,舍身护父的潘综,锅巴奉母的陈遗……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在养老、敬老方面,早已远远超出了“反哺”的范畴,人们在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前提下,逐步向“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更高层次发展。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受商品经济大潮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巨大的冲击,“敬老、养老”在许多人思想上已日见淡薄,他们放弃了做人的起码道德,不仅不养老、敬老,甚至发展到虐待、杀害老人的地步,其行为之野蛮残酷令人发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同时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多少父母为使孩子吃饱穿暖,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多少父母为使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废寝忘食,忘我工作。
孩子长大后,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赡养和孝敬父母乃顺理成章之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既为人子,对父母行孝道应是最起码的行为标准,焉能丧心病狂虐待老人呢? 在我国这样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基本上还是依赖自己的子女,这种居家养老的形式在客观上还受许多方面制约,子女的经济状况,子女的家庭变故,子女的道德修养都制约着老人能否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因而我们仍有必要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光荣传统,使每一个子女时存感恩之情,对老人要物质上保障,精神上慰籍,竭尽全力地为辛劳了一生,养育了我 们的父母营造一个金色的晚年。
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树立这样的观念:倘若有一件衣,应先给父母穿;倘若有一口饭,应先给父母吃;倘若有一间房,应先给父母住;因为我们坚信,人生天地间,孝为百行首。 羔羊能够跪乳,乌鸦尚且反哺,何况人乎?。
3.善行100论文3000字怎么写
在“亲见,探索,躬行”的党校学习主题号召下,我们一行人利用周六的时间外出做了“善行一百”的志愿活动。
这就好像是从大学的象牙塔里探出头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社会,用自己的心去思考社会,用自己的梦想和力量尝试着去服务社会。街头和人群中的实践,让我们认识了前所未能真正触及的社会,体悟到前所未能想象的人性。
我们像是嫩叶,被太阳灼了灼,被霜打了打,也被雨露润了润。我们鼓起勇气,体会到挫折,偶然有成功,然后立刻重新振作;失败时也发牢骚,发完牢骚感到心灰意冷,心灰意冷然后以我们尚且单纯的心智第一次认真反思社会民生的大问题,反思完以后依旧对社会的明天充满信心。
但这信心却不再是从前那样无忧无虑的盲目乐天,而是在磨砺心智之后的一种期望,甚至是一种要以自己的力量把社会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决心!善行一百的活动口号是“小包裹,大爱心”,通过向各界人士募集爱心包裹的形式为山区的孩子实现童年的彩色梦想,送去冬天里的温暖。而我们今天作为志愿者,要做的就是向路人劝募。
想到自己要在马路上寻找最热闹的地方随机拦下完全陌生的路人,向他宣传善行一百的这个项目,并说服他捐出整整一百元,我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开始思索怎样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您好,可以占用您一分钟的时间吗?我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志愿者,我在做善行一百的项目,现在您只要出一点点钱,就可以一对一帮助山区的孩子,这是当今中国最优秀的公益项目之一……”我面带真诚的笑容,毫无迟疑地开始尝试。
第一位是晨练的大爷,他表示没有太大兴趣,我却视为练习,积极地讲完,大爷倒是和我交谈了几句,态度还算和蔼,虽然终是没有捐钱,却也没有给我太大的打击,还算是个不错的开头,我想,至少我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意图,真诚地和别人做出了交流。然后是等超市班车的老太太,我上前帮她推小推车,趁着这个机会宣传了善行一百。
她也是真诚地感谢了我的帮助,却对捐助毫无兴趣。接下来是牵着孩子的爸爸妈妈,手拉着手的情侣,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老年夫妇……有一对文艺男青年,穿着打扮普通却还算整洁。
我揣度了一下他们的心理,用尽量能吸引他们的说法介绍了活动,其中一人显然是有些感兴趣了,眼睛里闪出一点神采,但还没开口,他身边已经蹲到花坛上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的同伴抢先道“你们去找郭美美啊”语气里是满满的屌丝味儿,我按捺住不满,“我倒是也想找她,哪天你见到她帮我说一声”,他倒是笑了,却又是一句“我们没钱,自己都快吃不上饭啦”,这回我笑不出来,也说不出话了,道谢然后慌忙走开。郭美美毫无疑问对中国的慈善事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看看我问过的人们冷淡的态度,怀疑的目光就知道;很多人听说我是扶贫基金会的志愿者扭头就走,素质高一点的说对不起赶时间,更是有很多人看见我橘红色的志愿者服装就远远躲开,后来我几乎只是以宣传善行的活动作为自己的目的了,有人听我说完我都会感激。
由此我想到了这次党校学习的一个重点:十八届四中全会着重提出的依法治国。我真心期望依法治国方针政策的真正落实,来革除贪污腐败的弊病,消除一系列由此产生的或明或暗的社会不良影响。
但是男青年的话也让我意识到,慈善远远不仅是给山区的孩子送送棉衣,我们身边的普通打工者,城市里面挣扎着生存的人,谁来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呢?我忽然意识到,真正的慈善是普世的,是一种生活的常态,是从关注身边每一个人开始,是所有人生活质量的实实在在的保障。看着爱心包裹里华而不实的物件,我忽然就不好意思向衣着普通的人再要一分钱。
还有一位孕妇,和她母亲在散步,神态平和安详。“她们总不会说自己忙吧”,我有点赌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上前去,语速平缓地解说,娓娓道来。
她们很认真地听完,孕妇问“你需要我做什么呢“,我一时间竟然激动地语塞,在她填写票据的时候只会一个劲地道谢。和她分别,我注意到票据上的单位一栏填写着江苏省人民医院,我忽然想到妈妈以前和我说过,在她就职的医院见到有些孩子没钱治病的事。
我一直记得她难过的神情,那也许是我上过的最早的最深刻的一节慈善教育的课。也许只有亲眼所见,才会有所感悟,就像我的妈妈,那位孕妇,还有一个上午冷眼看着这蚀骨的冷漠的我。
但是让我寒心的是,有很多很多的家长带着自己的6、7岁的孩子,脚步停也不停,使劲摆手,我看到孩子纯洁的眼睛,那里面的空白是尚未填补的,但家长的举动无疑往里面添进了冷漠和愚昧。我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怎么样才能将慈善有爱装进孩子的心。
我逐渐尝试着直接和小朋友说话,告诉他们有一群山区的小伙伴,但是家长往往在孩子还是一脸茫然之际把孩子抱起就走。更有几个孩子,我刚表明来意,他们的小脑袋就一昂,说“我不信”,身边站着一脸冷漠的家长。
当我碰到一家三口的时候,我发现女主人点头,这家人就会捐款,孩子则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妈妈看;女主人直接走开,身边的男友即使感兴趣也便不再追问。我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慈悲的女性,我看到一。
4.艾青 手推车中对手推车的描写有什么象征意义,分析手推车艺术构思的
对手推车2113的描写来描绘了黄河流经的中国北部地区人民难耐的贫穷与长久的悲哀,传达出诗人在抗战初期对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和对于农民的一贯同情,也是对苦难制造者的抗议。
《手推车》是艾青写于抗日战争期间的一首诗。作者当时在北方农村看到了整个中国在受压迫、受苦5261难,启发了作者写中国黄河流域日益增长的苦难。
其主要艺术特点是:(1)独特意象的营造。诗人以“手推车”作为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北国人民的象征性形象出现的。
从这一4102幅画面里,他给我们展示出的不仅是受凌辱受奴役的土地,更是让读者正视这惨淡的人生。诗人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在时代和民族的悲欢里,使自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真挚、广阔的联系。
(2)诗歌在光、色、线1653条与音响的调配上,丰富而活跃。阴沉的天色和灰黄的土层配合,造成了凄冷的色调,再配以独轮车单调而尖锐的声响,刻画在荒漠土地上的纵横轮迹,一起版形成了一种悲剧气氛浓厚的情调,使现实的苦难获得绘画般权的视觉的感性体现而更见浓郁凝重,从而烘托出一个悲哀的主题来。
此外,诗歌格律严整,形式上讲究对称,增强了诗的可读性及感染力。
5.关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 的论文
一、“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背景分析
(一)市场经济发展人们思想多元化。社会文化、经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思想发生急剧的转变。有的人认为传统的有价值的思想理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应该得到宣传发扬,而有的人认为人们应该自觉靠拢市场经济发展趋势,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变迁。“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存在本身就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我们悠久的文化传递给我们就是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优良品德,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在,有很多人会怀疑这些优良品德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坚持,所以才会有这种本来无必要的大讨论。
(二)舆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古代,舆论的力量主要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的影响;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即使相隔甚远,但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会将发生在远隔千里的事情呈现在大众视阈中。南京“彭宇”案存在一定的争议,彭宇案存在证据不足问题,法院判决彭宇赔款给老人,仅仅是证据不足,大家都不知道真相,但民众舆论倾向于彭宇是被冤枉的。造成的主要影响是彭宇案成对民众产生了心理上约束力,让人们觉得,做好事有风险,扶人前需谨慎,它模糊了一个基本价值观―――好人有好报。而这里的问题是彭宇案的真相,实际上谁真的确定彭宇没有撞到老人呢?或者彭宇是受冤枉的,我们就应该因小失大,从这一个单独的小案例来撼动我们一直的优良品质?
二、“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原因
(一)网络等媒体影响舆论导向。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彭宇
案,网络上出现各个版本的老人摔倒不能扶的“恶搞”案例,其中大部分都是杜撰的,有些甚至以漫画“扶不起”的形式表现“好人没好报”等失真负面思想。这些炒作为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人为地对老人摔倒“讹钱事件”的某些细节进行了放大,同时为迎合公众的某些阴暗心理而进行了大肆的渲染和炒作,刻意地扩大了事件的不利效应,舆论的力量使大家产生只要是老人摔倒都有被讹的可能的印象,给老人贴上坏人的标签。
(二)道德滑坡,缺乏正义感。像彭宇案例只是个别现象,人们为什么如此关注?那些助人为乐,感动人们的事例比比皆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意外人们就丧失跌倒老人“要扶”信心?我更觉得是因为人们内心存在道德懒惰心理。这种心理,致使人们不愿于做好事,但又不愿意承认是自己懒惰,于是把责任推向环境,因为外在的做好事容易受诬陷,所以不敢做好事。
(三)现行社会保障不完善。或许有一部分老人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侥幸心理,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扶不起”在一定程度上是空穴来风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主,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今年的7月1日才进行试点,于是老人没有单位,那么他就可能面临老无所依情形;医疗保险也是同样的道理,高额的医疗费也是少数老人反诬帮助自己的人的一大原因。正是因为老人对未来的预期存在不稳定的恐惧,所以才会寻求有安全保障的“机会”。
三、“跌倒老人扶不扶”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信息收集素质,掌握更多社会动态,具备良好搜集、处理信息,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掌握流行趋势的条件。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有效掌握社会发展动态,适应来自社会各方面声音,能够迅速及时对社会思想漏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抢占网络阵地。重视榜样力量,利用网络大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来潜移默化人们行为,在网络活动中大力渗透优秀思想、品质,使网络融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媒介文化氛围。利用网络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我们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民众观点,从而找出其潜在心理特征,更好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使网民大胆、直言不讳地倾吐心里话,针对网民存在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及时帮助其解除心理难题,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利于健全网民人格和心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发挥好“桥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是提高人们思想素质,传于人们道德准则,以此来规范人们道德行为。之所以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因为存在相应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自己功能的同时,要不断地发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源头。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在作为党和国家“生命线”角色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人们对国家的思想心理要求的“电话线”角色,例如人们觉得社会保障不完善,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把这一讯息传给党和国家,也给政府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政策提供依据。
6.老人摔倒扶与不扶的小论文1200字
这在中国是一个普遍认可的既成事实的道德价值观,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沿袭着这样一种价值体系,并把团结互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观念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但是面临社会形态的商业化,类似这样被我们称之为优良美德的精神品质越来越被边缘化,在社会上,确实存在出于好心帮人却吃亏的现象,因而总会暴露出一些负面舆论,所以可能这类高贵的东西在某些人看来越来越不值钱。
但即使是这样,学校就能因此找借口讨论说老人摔倒了就不用扶了?讨论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如果要扶一把那还有讨论的必要性吗? 我们要知道助人为乐这是我们倡导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每个人从小学开始就接受了这种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既成事实的道理,作为学校而言教给学生的,传播给学生的当然是我们国家几千来优良的思想观念,教育给孩子的当然是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书育人固然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难道今天在社会存在这么一种负面现象就不需要传播学习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之类的优良传统?按照这样逻辑是不是还要讨论一下我们该不该接受那种思想道德教育?我不容否认,当今的社会内确实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但也只是少部分的个案,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个案就不接受那些好的思想,就不去帮助别人,否认我们优良的道德价值观,老人摔倒扶不扶只不过是被社会化了,但学校不应该被这种社会化而影响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所以这样的话题只适合在社会中讨论,在大学讨论就是一个悖论。 如果连“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样的基本常识性问题还能在大学去大做文章搞讨论的话,那么难道“坐公交车要不要给老人让座”也要辨论?在公共场所该不该乱扔垃圾也要辨论?在公共场所该不该随地吐痰也要辨论?同学之间该不该讲脏话也要辩论?……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那在大学讨论的东西太多了,那么以前所学的思想品德观念有多大意义呢?这种对于“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讨论本身就是对我们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一种蔑视和颠覆,实质上就是在怀疑我们社会主义道德观是否出了问题,就算别人扶了老人最后自己赔偿损失,虽然于私心理是很不平衡的,但他帮助老人的初衷是好的,并没有违背我们的道德价值观,还是能散发出人性的真善美,相反我们还更能认清社会的复杂性,以及更进一步的去了解社会,因此这就是社会的真实性,但不能因此否认这种帮助的意义,更不能认为这种帮助是错误的,可能在目前这种很不成熟的社会阶段里,这只能说明我们国人的综合素养相比国外还是有所差距的,不容否认这种现象在当下的社会阶段可能还会反应出来,因为国民素质水平还不是很高,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但我相信随着这种思想教育的深刻认识,人们的思想觉悟会不断提高,以后可能也就不会存在类似于“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样的讨论了。
按照理论上来讲,这样的话题是没有必要讨论的,但在社会当中吃哑巴亏的问题频繁发生,越发突出,就变成了一种社会病态,以至于让现在的大学也感冒,并且走火入魔失去了自己基本的事实判别能力和认知能力,一下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可见这种病毒具有非常强的渗透力和传播力的。 说起“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个话题突然让我起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可能我们同学在学校经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假如你在一个同学后面排队打开水,当时就你们两个人,前面那个同学在打开水的过程中突然内急中途离开,但杯子仍然放在那水管下接水,他也没有跟你说,也有可能他忘记说了;但是你看到他杯子就快要装满了,这时候你是会眼睁睁看到他杯子的水溢出来视而不见还是帮他把杯子移走? 正常人的回答都是把杯子移走,这时候把杯子移走就是没有理由的,虽然没有人告诉你需要帮助,但是杯子里的水对你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暗示需要你的帮助,这种暗示不需要声音,不需要语言,只需要大脑的潜意识行为,因为我们知道水溢出来会浪费更多的水资源,所以把杯子移走是一种习惯性行为,是理所当然的,每个同学遇到这样情况基本上都会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做的。所以,这样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当作公众话题来辩论来讨论了,那样在外人看来只是一种笑话,成为别人的一个笑柄。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老人手推车毕业论文(关于帮助老人做家务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