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能帮我找下关于婚宴市场的论文文献啊
[1]厦航金雁酒店三张王牌打造“酒店婚宴专家”[J]. 厦门航空, 2007, (08) . [2]无宴不成婚——深圳婚宴酒店盘点[J]. 消费, 2008, (05) . [3] 李冬梅. 泉州现代饭店的婚宴品牌建设[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3) . [4] 肖传亮. 论酒店营销的三大核心竞争力[J]. 江苏商论, 2009, (03) . [5] 郭庆春. 经济危机下的市场推广[J]. 今日电子, 2009, (01) . [6]扎扎实实办好婚宴服务[J]. 上海调味品, 2008, (01) . [7] 湛文. 南京婚宴添新宠——情侣迷上经济实惠的星级婚宴服务[J]. 美食, 2005, (06) . [8] 白琳. 浅析私人管家服务在我国酒店业的发展[J]. 商业经济, 2009, (06) . [9] 金平. 新招迭出 酒店婚宴生意日见红火[J]. 沪港经济, 1998, (03) . [10] 齐静. 浅谈酒店经营中的营销策略[J]. 职业, 2009, (08) 。
2.谁能帮我弄点论文的东西,中英文都行,我的论文题目《论中西方婚礼
婚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于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对于婚嫁中的各项细节也越来越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由于历史、宗教、地理、民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婚礼习俗。
中国的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这些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传统习俗最能反映各地区文化间的差异。
本文通过研究这种差异来简单的分析这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一、中西传统婚礼过程的差异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中国早在 100 万年前就已经有简单的嫁娶观和相应的习俗形成了; 而西方国家,例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各国的婚俗仅形成于千年甚至百年前,这种时间上的跨度决定了这一习俗的不同。
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嫁礼仪,尽管制度中不乏性别歧视又经历几多朝代变迁,人们仍然坚持对这一礼仪的尊崇。西方基督教国家也因为对于信仰的坚守而一直沿用古老的婚礼习俗至今。
下面是对于中西方婚礼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事项安排的对比。1. 婚礼前1) 配偶的选择在选择配偶方面,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姻双方的当事人并没有选择配偶或拒绝配偶的权利,父母以及在婚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陌生人———媒人才是婚姻的真正主导者。即使父母不在了,家中的长辈也会代替父母履行这一职责。
一个家庭选择另一个家庭的第一标准则是“门当户对”,也就是要有同样的社会地位或者同样的财富,其次才是对方的品貌和修养,可见婚姻是一项家庭事务而非个人的事情。西方国家中,尽管也存在家族与家族之间因为利益的联姻,但结婚还是有着高度自由的。
他们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每个人的福利,是任何人都不能被剥夺的权利,即使是父母也不可以。在中世纪,崇尚战争的骑士们甚至为了爱情不惜进行生死决斗。
一般来说,在选择结婚对象中男性为主动方,女性则受教条和礼仪的约束采取保守态度。尽管如此,年前的女性们对于自己中意的对象也会采取眼神或言语的暗示来传递意愿。
尽管西方国家的婚姻观较为开放,但在选择配偶时宗教信仰是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基督教徒很难和犹太教徒结婚。
2) 求婚说到中国传统婚姻礼仪,那一定要提到“六礼”,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 本段讨论“婚礼前“的礼仪,因此“亲迎”这一礼本段不做说明,在下一章“婚礼中”再做讨论) 。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
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这每一项礼仪都有严格的标准,是新人结亲时必须遵循的准则。
一、纳采: 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二、问名: 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
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三、纳吉: 六礼中第三礼。
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四、纳征: 亦称纳成、纳币。
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五、请期: 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六礼中第五礼。
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六、亲迎: 又称迎亲。
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
西方人的订婚远比中国人的随意简单,但也不失庄重。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如果双方认可了彼此,这时男士要正式地向女士提出请求:“你愿意嫁给我吗?”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是促成婚姻必不可少的步骤。
如果女士接受了请求,他们就会办一个简单的订婚仪式,请一些亲密的人参加,规模不大,旨在向他人传递“我们要结婚了”这样一个信息。西方人中意的结婚日期是法定假期、节日或周末大家比较轻松的时候。
2. 婚礼中1) 婚礼地点按照中国传统的婚俗,办婚礼的地点一定是在男方家,婚后女方要住在男方家以方便照顾丈夫与公婆。这一点也反映出了中国女性在婚姻当中的附属地位。
在西方国家中,出于对基督教教义的尊崇,人们更希望他们的婚礼受到上帝的见证及祝福,教堂是最理想的婚礼地点。也有人在婚姻注册处简单地完成婚礼,同样会受到神职人员的祝福。
2) 婚礼服饰中西方审美与习俗的差异决定了彼此传统婚礼服饰的不同。中国服饰强调统一不突出个性,西方服饰以表现人的本质美为前提,显示人体曲线,彰显个性。
中式的婚礼喜庆,男女双方也要身着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礼服; 西方的婚礼浪漫庄重,男士的纯黑或纯白西服,女士的白色婚纱更能体现婚礼的纯洁。为了要使婚姻长久,中国的母亲们会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为她们准备从内到外的新衣,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也嘱咐新娘不能不能穿戴任何有“短”字的服装,如短袜,短衫,这些都会预示着婚姻的短暂。
西方的婚礼中有条不成问的规定,新娘的服饰中一定要包含“新、旧、蓝、借”四项装饰。“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象征新生活; “旧”指母亲或长辈传下来的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亲人的祝福及传承; “蓝”指新娘的小饰物或。
3.如果要写韩国的传统婚礼仪式为题的论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写,请给
一、韩国的传统礼仪、礼教、婚礼仪式都是继承了中国宋朝时期的官方和民间礼仪仪式。
二、他们虽然历经千年的不断演变,但仍不失古老、庄严、稳重的传统礼俗。这是我们根源国家非常汗颜的事情。他们有了继承发展和创新,但我们什么也没有传承下来。
三、韩国人无论年龄大小,但极注重辈份的长幼有序,见到长辈,都要行磕头礼。婚前的订婚仪式和购买结婚用品是比较讲究和重视的。
四、韩国人的结婚仪式也是比较传统和讲究的,婚宴是非常有标准的。
五、婚宴后,一般城市市民是以到著名渡假胜地旅游为主,出国居多,旅游回家后,还要到双方父母处磕头问安。
六、婚后同老人同住,每日早、晚均要向老人请安,安排老人洗漱休息后,方可回房安歇。新妇的婚礼韩服一般要穿一个月方换便装。
七、无论老人说话对错与否,均不顶撞;绝大多数对丈夫唯命是从,忍耐性涵养性都与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教极其吻合。
八、妇女结婚后,一般辞工在家相夫教子。
你自己选择哪几项比较重要,对你文章有帮助的,再自己发挥。
1.订婚礼及礼婚宴、购买结婚用品(粗略介绍,帽)
2.婚礼中的穿着、饮食、礼仪、风俗(要有详细描写,细中带粗,生动,腰)
3、蜜月及后期礼俗要求(粗略写,腿)
4.粗略阐述现代社会下的传统礼仪的优点和作用(脚)
4.求有关于清代婚庆礼仪的论文和资料
清朝官员的官员婚礼
凡是官员结婚,先以媒妁通言女家,如果两家满意,便择吉行纳采礼。根据清朝政府的规定:公、侯、伯成婚的纳采礼,缎衣五袭,缎衾褥三具,金约领一具,金簪王枝,金耳饰全副,一品官纳采礼,缎衣四袭,其余同侯伯;二、三品官纳采礼,缎衣三袭,缎衾褥二具,余与一晶官同,四品官以下至九晶官的纳采礼,缎衣二袭,缎衾褥一具,金约领一具,金耳饰全副。
纳采日,主人吉服,命子弟为使,从人携带礼物送到女家。至门,女家主人吉服迎入,从者将礼物陈于厅堂,使者说明纳采的来意,主人表示接受,并告于庙。主人招待使者,上茶少坐,使者及从人辞归,主人送于门外。是日,官员纳采礼之家,设宴款待宾朋,用牲数目有严格规定,不得越制。公爵纳采日设宴用牲九,侯伯递减,一品官行纳采礼设宴准用牲六,二品官准用牲四,三晶官准用牲三,四品官以下准用牲二。
结婚前一日,女家送妆奁于官员家,陈于厅堂,以示女家陪嫁之丰厚。
结婚之日,官员家一面备办酒席大宴宾朋,一面设仪卫,以妇舆遣人至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吉服在家等候,无须亲迎。女家将出嫁的姑娘打扮起来,等候迎亲的车舆。当车舆至,由嫂或其他女人扶姑娘上车,迎亲队伍返回家门,由女侍引导新娘入室。然后,新郎与新娘行礼如仪,再行合卺礼。当天,宴席的数目,在《大清会典事例》上有规定,同样不得越制。
品官之子,未受职者,婚礼视其父;已受职者,各从其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婚庆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什么(谁能帮我找下关于婚宴市场的论文文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