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电系毕业论文范文
实习报告
今年暑假,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我们到几个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工厂进行生产操作实习.
为期23天的生产实习,我们先后去过了杭州通用机床厂,杭州机密机床加工工厂,上海阀门加工工厂,上海大众汽车厂以及杭州发动机厂等大型工厂,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空调设备的应用了,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杭州通用机床厂 7月3日,我们来到实习的第一站,隶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通用机床厂.该厂主要以生产M-级磨床7130H,7132H,是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机床制造厂之一.在实习中我们首先听取了一系列关于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在机械工程类实习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该厂总设计师的总体介绍.粗略了解了该厂的产品类型和工厂概况.也使我们明白了在该厂的实习目的和实习重点.
在接下来的一端时间,我们分三组陆续在通机车间,专机车间和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在通机车间,该车间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装配流水线,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平面磨床个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工艺和整机的动力驱动问题以及内部液压系统的一系列构造.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该平面磨床的液压系统,共分为供油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控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不同的形式.按油液的循环方式,液压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油经各种控制阀后,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回油再经过换向阀回油箱。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等后果。开式系统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其结构紧凑,与空气接触机会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较平稳,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因无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条件较差。为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流量的补油泵和油箱.由于闭式系统在技术要求和成本上比较高,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所以该平面磨床采取开始系统,外加一个吸震器来平衡系统. 现代工程机械几乎都采用了液压系统,并且与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成为现代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设计好液压系统,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专机车间,对专用磨床的三组导轨,两个拖板等特殊结构和送料机构及其加工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学习,比向老师傅讨教了动力驱动的原理问题,获益非浅.在加工车间,对龙门刨床,牛头刨床等有了更多的确切的感性认知,听老师傅们把机床的五大部件:床身,立柱,磨头,拖板,工作台细细道来,如孢丁解牛般地,它们的加工工艺,加工特点在不知不觉间嵌们我们的脑袋.
在通机工厂的实习,了解了目前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只是由于机械行业特有的技术操作熟练性和其具有的较大风险性,很遗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体实践的操作,但是观察了一台机床的各个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装配过程,使许多自己从书本上学的知识鲜活了起来,明白了本专业在一些技术制造上的具体应用.
2.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开展 一、机电一体化的中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
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置单元和驱动单元等局部组成。因而,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开展,必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需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进步精度等几方面思索。
现代机械产品普通都是以钢铁资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构造上加以改良,还应思索应用非金属复合资料。只要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完成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耗费,进步效率。
(二) 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进步牢靠性、灵活度和准确度方面,进步牢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防止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向。
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开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 (三) 信息处置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置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提高应用严密相连。
为进一步开展机电一体化,必需进步信息处置设备的牢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牢靠性和分时处置的输入输出的牢靠性,进而进步处置速度,并处理抗干扰及规范化问题。 (四) 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普遍采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 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停止通讯,必需使数据传送的格式规范化、规格化。
接口采用同一规范规格不只有利于信息传送和维修,而且能够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努力于开发低本钱、高速串行的接口,来处理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规范化等问题。
(六) 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需谐和分歧地开展。为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本钱,进步消费维修的效率,要逐渐推行软件规范化,包括程序规范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行软件工程等。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范畴 (一) 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年的开展,在构造、功用、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疾速进步,详细表如今: 1、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构造,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构造。 2、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构造和功用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契合接口规范,能最大限度地进步用户的运用效益。
3、WOP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完成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含糊控制等智能机制。
4、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只丰厚了数控功用,同时也增强了CNC系统的控制功用。 5、能完成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才能,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
6、系统的多级网络功用,增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才能。 7、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构造紧凑的数控安装。
(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IMS的完成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突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限,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完成从运营决策、产品开发、消费准备、消费实验到消费运营管理的有机分离。
企业集成度的进步能够使各种消费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更好的优化,各种消费要素的潜力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 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
它能够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依照装配部门的请求,消费其才能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种类、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消费。 (四) 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它们只能依据示教停止反复运动,对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顺应性和灵敏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置、剖析,做出一定的判别,对动作停止反应控制,表现出低级智能,已开端走向适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用,可停止复杂的逻辑思想、判别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亲密。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开展现状和高新技术的开展意向,机电一体化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开展: (一) 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开展方向。近几年,处置器速度的进步和微机的高respect to a Borel probability measure /& any r~ c N+ and any e > O, one can find a measurable set R ( a so called (r;,e) Rohlin set) such that, for ] 0, 1, 。
, r; 1, the sets T JR are pairwise disjoint and exhaust X with exception of A TER。 /44-3/3060.htm。
5.急求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大专的)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绪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概要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
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
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①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③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
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
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
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下: 文秘杂烩网 。
6.有关机电一体化的毕业论文
某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控制及特性分析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录 5-7
1 绪论 7-11
1.1 选题背景及科学意义 7
1.2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发展状况 7-8
1.3 本文所研究的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 8-10
1.4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10-11
2 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总体方案设计 11-17
2.1 概述 11
2.2 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11-12
2.2.1 总体设计要求 11-12
2.2.2 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组成和接口 12
2.3 各组成部分方案设计 12-16
2.3.1 机械传动部分设计 12-13
2.3.2 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工作流程分析 13-15
2.3.3 信号检测与控制部分方案设计 15-16
2.4 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整体框图 16
2.5 本章小结 16-17
3 电动机的选择及特性分析 17-26
3.1 概述 17
3.2 电动机的选择及参数评定 17-20
3.2.1 电动机的选择 18-20
3.2.2 电机参数评价 20
3.3 电动机的特性分析 20-25
3.3.1 固有机械特性曲线的参数计算 21-22
3.3.2 人为机械特性曲线 22-25
3.4 本章小结 25-26
4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动力学仿真分析 26-38
4.1 概述 26
4.2 传动构件参数的确定及三维实体建模 26-30
4.2.1 传动构件参数的选取 26-30
4.2.2 机械传动部分三维实体建模 30
4.3 键合图法简介 30-35
4.3.1 键合图方法的特点和优点 30-31
4.3.2 基本元件的键合图模型 31-33
4.3.3 基本键合元的因果关系 33-35
4.4 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的键合图模型 35-37
4.5 本章小结 37-38
5 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控制器硬件设计 38-50
5.1 概述 38-39
5.2 控制部分硬件设计框图 39-40
5.3 单片机与电机之间的接口电路 40-42
5.4 传感器的选择及其电路设计 42-44
5.5 电磁离合器和电磁铁控制电路的设计 44-45
5.6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45-47
5.6.1 CAN总线的优点 45-46
5.6.2 CAN卡PCA82C250与CAN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46-47
5.7 电源部分设计 47-48
5.8 硬件的抗干扰设计 48
5.9 本章小结 48-50
6 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控制器软件设计 50-57
6.1 概述 50
6.2 软件总体设计 50-54
6.2.1 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的工作流程图 50-52
6.2.2 单片机工作状态设定 52-53
6.2.3 存储单元的分配 53
6.2.4 通讯协议 53-54
6.3 主程序设计 54
6.4 通讯服务子程序设计 54-55
6.5 软件的可靠性设计 55-56
6.6 本章小结 56-57
全文总结 57-58
致谢
这个是大纲,觉得合适与我索取全文,184886722,5元,支付宝付款
7.急需一篇关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科论文
绿色企业、绿色产品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 来源:毕业论文网 摘要:论文围绕2l世纪的环境保护问题,阐述了绿色企业、绿色产品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论述了绿色企业、绿色产品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互关系,指明了现代企业应该在加快企业机电一体化进程的同时,加强企业ISO14000认证,大力推广绿色生产,走绿色企业之路,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企业;绿色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企业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和人口的巨大膨胀,致使自然资源13益紧缺,生存环境严重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刺激了人们对绿色的需求。
绿色,这一生命、和平的象征,使人们把她与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出现了绿色经济、绿色企业、绿色食品、绿色技术等等。据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绿色世纪。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与绿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考虑环境问题。2l世纪的企业应该是绿色企业,而绿色企业更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
1 绿色企业的概念 绿色企业是工业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追求文明的结果,是一种低消耗、低污染、注重保护环境和高原材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的现代化工业化企业。绿色企业是一种现代化企业模式,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方式。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主席Bnmdtland女士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对现代企业而言,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等重要。
环境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和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世界上许多大型企业,如丰田、通用、福特等世界一流企业,广泛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经济效益和环境互动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些企业的经济增长源于先进的技术,源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使用。这种行为大量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成本极大地降低,同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保护了环境。
2 绿色企业的意义 2.1 绿色企业是可持续性发展企业绿色企业是工业高度发展的产物。企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基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的,而自然资源和环境又会反作用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应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否则企业将难于持续发展,甚至自然资源和环境会威胁到企业生存。
企业只有致力于环境、生态和经济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才可获得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企业是可持续性发展企业。
绿色企业是一种低消耗、低污染,注重保护环境和高原材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的现代化工业化企业。企业的发展目标是获利、生存和发展,是与环境紧紧相连的。
它的存在有利于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平衡。 我国现时的许多企业,过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导致了大气环境严重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巨大增加,原材料严重短缺,使企业难以维持和持续发展。
如我国某些地区的造纸工业,由于盲目扩大再生产,致使该地区大量森林被伐,水土流失严重,所产生的废水废气造成了大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严重破坏,已使该地区的生产企业难于生存,极大地制约了该地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绿色企业避免了这一切,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它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和谐统一,最终使企业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2.2 绿色企业的发展战略 绿色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从生态学和环境学的角度,以物质循环利用原理和系统工程优化方法出发,设计与环境相适应的绿色产品,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的生态体系,同时在企业中树立绿色的组织文化,并改善其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最终形成贯穿产品设计、原料准备、生产工艺、过程操作、调度管理到经营决策全过程的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而言,要从总体上把握企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要有环境管理的意识。
对于企业的员工,应该要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要有环保及专业基础知识,使其工作岗位职责同环保紧密相连,使他们不仅能自觉地保护环境,还能够使环保技术创新同工艺创新相一致,更加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2.3 绿色企业的产品应该是绿色产品绿色企业是生态企业、环保企业,企业的产品是绿色产品。
绿色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存,资源的利用合理,利用率高,能耗低,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污染性低,废弃物排放很低。绿色企业讲究可再生原理,追求产品和废弃物的可再生性与可再利用性。
从这种意义上讲,绿色企业的产品应该是绿色产品,也就是高性能、低能耗、低污染、舒适、协调并可再生利用的产品。 绿色企业的生产,在生产工艺方面,应该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的工艺和技术系统。
以先进的生态生产技术即绿色生产技术,在工艺过程和工艺变数中,不仅要技术先进,而且经济合理;采用无毒或低毒材料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控。
8.求一篇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论文(带格式)
数控激光切割机设计 机电一体化 论文编号:JX020 包括设计论文和文献综述所有设计图纸,字数:14406,页数:43. 摘 要 激光切割的适用对象主要是难切割材料,如高强度、高韧性材料以及精密细小和形状复杂的零件,因而数控激光切割在我国制造业中正发挥出巨大的优越性。
本文设计了一台单片机控制的数控激光切割机床,主要完成了:机床整体结构设计,Z轴、XY轴的结构设计计算、滚珠丝杠、直线滚动导轨的选择及其强度分析;以步进电机为进给驱动的驱动系统及其传动机构的分析设计计算;以89C51为主控芯片的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系统初始化设计及系统软件方案设计和步进电机的控制程序设计。 关键词 CNC,激光切割机床,结构,设计 ABSTRACT Laser cutting machine tool was usually used for the hard-cutting material, such as high-strength material, high precision ductile materials, and smart and complicated components. So, CNC laser cutting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a SCM-controlled CNC laser cutting machine tools. More attention was paid on the overall machine design, Z axis, XY axis in the design, ball-screw and the choice of linear motion guide and intensity analysis; the drive system into which stepper motor was pu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drive system design; 89C51 chip was mainly used for the design of hardware circuit, the design of system initialization and the design of stepper motor's controlling program. Key words CNC, laser cutting machine tools, architecture, design 目 录 摘 要………………………………………………………………………………………ⅠABSTRACT…………………………………………………………………………………… Ⅱ 1 绪论 。
..11.1课题背景。
11.2现实意义。
11.3设计任务 。
11.4总体设计方案分析。
. 22 机械部分XY工作台及Z轴的基本结构设计。
. 42.1 XY工作台的设计 。
..42.1.1主要设计参数及依据 。
42.1.2 XY工作台部件进给系统受力分析 。
.42.1.3初步确定XY工作台尺寸及估算重量 。
42.2 Z轴随动系统设计。
. 53 滚珠丝杠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
.63.1 强度计算。
.. 63.2 滚珠丝杠副的传动效率。
.. 64 直线滚动导轨的选型。
85 步进电机及其传动机构的确定。
. 95.1 步进电机的选用 。
..95.1.1 脉冲当量和步距角。
. 95.1.2步进电机上起动力矩的近似计算 。
..95.1.3确定步进电机最高工作频率 。
..105.2齿轮传动机构的确定 。
.105.2.1传动比的确定。
.. 105.2.2齿轮结构主要参数的确定 。
.115.3步进电机惯性负载的计算。
116 传动系统刚度的讨论 。
..136.1 根据工作台不出现爬行的条件来确定传动系统的刚度 。
..136.2根据微量进给的灵敏度来确定传动系统刚度 。
..137 消隙方法与预紧 。
157.1消隙方法 。
..157.1.1偏心轴套调整法 。
157.1.2锥度齿轮调整法 。
167.1.3双片齿轮错齿调整法 。
..167.2预紧 。
178 数控系统设计。
.. 188.1 确定机床控制系统方案 。
.188.2 主要芯片配置。
188.2.1主要芯片选择。
.. 188.2.2 主要管脚功能 。
.188.2.3 EPROM的选用。
.. 198.2.4 RAM的选用。
. 208.2.5 89C51存储器及I/O的扩展 。
208.2.6 8155工作方式查询。
218.2.7状态查询 。
228.2.8 8155定时功能。
. 228.2.9 芯片地址分配 。
.238.3 键盘设计 。
.248.3.1键盘定义及功能 。
248.3.2 键盘程序设计 。
.248.4 显示器设计 。
..288.4.1显示器显示方式的选用。
288.4.2显示器接口。
. 298.4.3 8155扩展I/O端口的初始化。
9.求一篇关于机电一体化的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关键词:机械工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模块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 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
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 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
(一)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
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二)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 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 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 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 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 测技术。
(三)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 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 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 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 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 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
(四)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 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 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 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 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 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 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而且可以简化设计。
目前,技术人员正致 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 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 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六)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
为 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 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 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 行软件工程等。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一)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 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 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1、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 采用多C 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
2、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 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 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3、W O P技术和智能化。
系统能提供 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 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 控制等智能机制。4、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 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 加强了C N C系统的控制功能。
5、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 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 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 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 成到系统中去。6、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 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
7、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 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 IM 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 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
它 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 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 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 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 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 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 到更大的发挥。
(三)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 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 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 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 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 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四)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 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 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 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 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 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 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 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 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 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密切。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
10.急求一份机电一体化大专的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要和发展背景。
综述了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产品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0.绪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1.机电一体化概要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 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
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模板大专(机电系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