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德丝弦艺术是怎样的
一片歌唱的土地《楚辞章句》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沅湘之间”,指的就是湖南常德,一座停靠在长江中游洞庭湖尾闾,史称“西楚唇齿”的音律之乡。而自宋元以来,常德城内各地商贾云集,随同而来的江浙乐师、歌女等也往返于沅澧之间,他们带来的时令小曲在滨户地区逐渐流播。
元末战乱,外省人大量涌入常德,这使得各地的民间艺术广为交流;明朝,澧州有华阳王府,常德有荣王府,按明代通例,“亲王之国,必以词曲千七百本赐之”,而且还赐与乐户。王府的娱乐活动对民间歌舞曲艺的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影响。
自古以来,常德的地方文化就一直受到文艺巨匠们的影响和培育。 战国时期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放逐,行吟于沅澧江滨,对流传在这一带的礼神乐歌进行加工改造,创造《九歌》;唐朝思想家、文学家刘禹锡,谪居朗州10年,《全唐诗》收入他的796首诗词中,可查实在常德创作的就有200多首……至于陶渊明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则更直接地被常德的丝弦艺术家们认为是常德老丝弦早期唱词的雏形。
常德丝弦,是一种诗文相间、有说有唱的艺术形式,借鉴诸宫调、元杂剧、昆曲的音乐格局,从本地及外省民歌小调时令小曲中吸取营养,兼容并蓄。用通俗易懂的常德方言,唱响上下五千年,词曲歌雅韵新声。
2 恰如其分的音律 常德人说自己的方言就像是在唱歌。 尤其女子,语气温柔而婉约,像微风拂面。
因此,有人说“常德丝弦的音乐是语言化的音乐,语言却又是音乐化的语言”。 而在我们看来,无论是语言还是身膀,常德人都有北方人特质,这似乎也造就了他们大碗喝擂茶的习惯,于是,常德丝弦在茶社中找到了孕育的胎盘。
而“咿儿唷,呀咿唷”这两句耳熟能详的衬词则仿佛是给常德丝弦贴上了一个标签,放在哪里都一目了然。 民间的东西总是这样,往往能在一种朴实无华中显示出最大限度的囊括性和广泛性。
当年,各家凡红白喜事都会请来丝弦队伍,或肆意高歌,或低声吟唱,煞是热闹。 很难想象,这样的一种音乐,它竟然可以同时表达出人类最极端的两种对立情绪,并且还融合得如此恰如其分。
“以字行腔”--常德的丝弦艺术家们将这门艺术的行为浓缩成这四个字。在他们这个群体当中,世世代代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
今天,常德丝弦从一种说唱艺术逐渐转化成一种舞台艺术,从一种简单的自弹自唱扩张为一种复杂的群体表演,这究竟是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还是艺术价值的最终更替?或许,只能由时间来证明这一切。
2.常德丝弦是一门怎样的表演艺术
常德丝弦并不是一种什么乐器,而是一种流行于洞庭湖一带的民间曲艺,以扬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弦乐器为伴奏乐器。
明代江、浙一带,当时携伎走南闯北的商贾将时调小曲传入常德,与常德方言融合,逐渐演变、发展为常德丝弦。常德丝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交替,可以演唱有人物、有情节的大型故事,也可以演唱短小精杆的段子。
常德丝弦传统演唱形式是坐唱,大都是演唱有故事、有人物的长段丝弦。演唱者一般为6人,分别扮演生、旦、净、丑等不同角色,并兼操乐器。
乐器分别为板鼓、扬琴、琵琶、京胡、二胡、三弦,其中掌鼓者兼指挥,把握整个演唱的节奏。如果演唱曲目中的角色多于演唱者时,则每人除担任一个主要角色外,还要兼任其他角色。
3.常德丝弦怎么样
常德丝弦源于明代江、浙一带流行的时调小曲。明清之际,携伎往来贸易的商贾将这些时调小曲传入常德,与常德方言融合,逐渐演变发展为常德丝弦。
常德丝弦是一种民间说唱表演艺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交替,容量较大,可以演唱有人物、有情节的大型故事,也可以演唱短小精悍的段子。
常德丝弦传统演唱形式是坐唱,大都是演唱有故事、有人物的长段丝弦。演唱者一般为6人,分别扮演生、旦、净、丑等不同角色,并兼操乐器。乐器分别为板鼓、扬琴、琵琶、京胡、二胡、三弦,其中掌鼓者兼指挥,把握整个演唱的节奏。如果演唱曲目中的角色多于演唱者时,则每人除担任一个主要角色外,再分别兼任。现在,由于丝弦演唱艺术的不断改革、发展,演唱形式也多样化了,不仅有单人演唱、双人演唱、群唱,而且还作为丝弦戏搬上了舞台。同时有了专门的乐队,不再用演员兼任乐师。伴奏乐器也随之增多,除原有乐器外,又加上了高胡、长三弦、低音提琴等,给常德丝弦的伴奏增添了色彩。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4.常德丝弦宣传如何改进
常德要用琵琶和扬琴以及三弦等相关的丝弦乐器进行伴奏,因此,称为丝弦.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中,常德丝弘的形成,对于湖南丝弘传统艺术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洞庭湖一带的民间曲艺。
作为民间曲艺的一种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特点,有其自身特有的价值,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在物欲横流社会,这项文化被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受到了重大的冲击。在现在我们应加强对其的保护,使其能够在现在社会保存下来。
湖湘文化是一种有魅力的区域文化,他们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湖南人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审美情趣。曲艺是湖南地方文化的一种,
常德丝弦是湖南曲种是湖南丝弦的重要分支,因在湖南丝弦中最为发达影响最大,已然有了独立曲种的地位,流传于湖南各地,演唱时用扬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丝弦乐器伴奏而称为丝弦,还因用常德方言演唱故称为常德丝弦。
2006年5月20日常德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其获得了国家级的认可,但还有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
5.常德丝弦的代表曲目
常德丝弦的代表曲目经典代表曲目有:《宝玉哭灵》、《双下山》、《昭君出塞》。
相关介绍: 1.《宝玉哭灵》: 《宝玉哭灵》是越剧古装戏《红楼梦》中的经典选段,当来到林黛玉灵堂前,就有了这一段凄惨欲绝的《宝玉哭灵》唱段。 2.《双下山》: 《双下山》是根据传统折子戏《思凡》、《下山》等重新创作改编的曲目,它通过对小僧、小尼心态的细致入微的刻划,表现了他们从邂逅、相识、相知、相慕、直到双双冲破封建樊笼,私奔下同的心理和行动过程。
3.《昭君出塞》: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扩展资料 常德丝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既演唱抒情小段,又演唱有人物、有情节的大段子。
它的唱词典雅、曲调优美、曲目丰富、结构完整、腔系多样,旋律朗朗上口,是群众性创编、演唱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曲艺音乐形式。 常德丝弦拥有100多个传统曲目,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常德丝弦独具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其自成一格的音乐风格和唱腔及表演形式,极具保护价值。 常德丝弦是一种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兼备、变化多样的传统民间说唱表演艺术,既可演唱短小精悍的时调段子,亦可演唱有情节有故事的大型曲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德丝弦。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常德丝弦毕业论文题目(常德丝弦艺术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