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毕业论文的大纲
当前,我国不少企业都存在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会计信息可信度低下、财务造假等问题,如郑亚集团、郑百文和银广夏公司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原因何在?本文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安排不当、执行不力,或是完全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主要因素。同时,本文认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将有利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发展。
因此,本文试图将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结合起来探讨,并提出了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框架;在分析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之后,提出了加强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思路。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前言部分,第二章和第三章是理论分析部分,第四、五章是实证分析部分,第六章是结论与讨论部分。
第一章: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本文所涉及的若干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理论准备部分,鉴于内部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的渊源关系,本文在这一章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并由此引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
进一步,本文分析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控制、内部管理控制之间的关系,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控制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早期的内部控制就是一种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一直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而内部管理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随着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两者更有相互融合的趋势。第三章:理论分析框架部分,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之间的关系,认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为内部会计控制提供良好的控制环境,而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则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会计控制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本文认为,建立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是必须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框架,就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内部会计控制内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四章:实证分析部分,这一章主要考察了中国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控制环境的好坏、相关法规的建设、会计监督体系的完善、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健全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在这一章,本文就加强中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基本思路。本文认为,加强中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思路是:在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由于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以及造成的会计弱化或失控问题,阻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
当前,应该在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前提下,以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主要会计控制方法,引导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控制主体的行为,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会计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改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激励机制。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部分。Currently, there exits many problems in the companies of China, such as the slack internal control, lax business management,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etc. Zhengya, Zhengbaiwen and Yinguangxia are typical examples. What is the real reason? The thoughts being supported in this article are concentrated on several aspects: the lack of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primary factor . And there i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of compan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when the ownership departed from the management right. A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which adapt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ny in China.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which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my choice item, basic thoughts and methods of the thesis. It also explains some important concepts.Chapter two explains the theories relate to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and explains the relation of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and internal control, the relation of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control.Chapter three explains the theories relate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rovid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bout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of company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Chapter five proposes a basic logic thought of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of company in China.你要的是大纲哦。
2.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毕业论文提纲,只要详细提纲
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极大了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会。
如何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大和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除了选择风险小、盈利性强的投资项目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加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关键。进一步认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意义,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完善措施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企业管理当局在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建立能为企业会计报表的公允表达提供合理(但不是绝对的)保证的内部会计控制,一些理想的内部会计控制往往因成本过高而不为管理当局所采用。
因此企业所执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某些环节的控制难免会有疏忽。 第二,内部会计控制一般仅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为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按既定的计划、要求、目标进行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等,因而一般仅针对企业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如果一旦发生特殊业务,企业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就难以适应。
第三,即使设计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也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而失效。内部会计控制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通过企业内的人所做的行为及所说的话而完成,因此内部会计控制无论怎样设计,最终还得靠人去执行,而任何认真负责的执行人都不可能永远不会出错,不会失误。
因此,人们在执行任何一项程序或工作时,都会因为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等而导致设计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 第四,内部会计控制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内外患通、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
即使设计较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其有效性的发挥都会因为执行人的素质而异。企业管理层一旦道德缺失,任意践踏内部会计控制的严肃性,同样会引起内部会计控制整体失效。
第五,内部会计控制因缺乏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约束和长期激励机制而失效。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任何事物都会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对于人,更是如此。
由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未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导致产生了企业高管人员的短期经营行为、“59岁现象”等。 第六,内部会计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
企业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是针对其面临的经营环境、业务性质而设计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改变往往滞后于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变化。当经营环境和业务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可能不再适用,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要么被削弱,要么已失效。
第七,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评价缺位,难以衡量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目前,从我国现有企业建立并实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看,几乎涵盖了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
但是企业每一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否确实符合企业实际,手续是否严密,环环相扣,设计的方法和措施实际执行情况如何,能不能起到事先控制的作用,能不能预防错误和弊端的发生;即使错误和弊端发生了,能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在我国现有的企业中都缺乏自身对此的评价。 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齐抓共管,强化内控意识,突出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作用,带头严格执行,否则就是管理者的失职。
内部会计控制既是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和使用的关键,又是企业执行有效经济活动责、权、利明确划分的制度保障,涉及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和每一个经营环节,这就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思想上重视内部会计控制,行动上带头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把自觉遵守、严格遵守企业内控制度作为提高企业质量的重要任务来抓,作为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作为影响企业全局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让全体员工了解他们的职责是什么,他们的绩效是如何评价和考核的,以及评价过程中的绩效标准是什么,才能从根本上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行动上产生严格遵守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控制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更好地完成工作。
(二)设计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以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第一,从技术上对企业经营活动行为及会计行为制定详细的规定,包括设立独立的内部会计控制监评机构和会计监督机构,执行更严厉的内部会计控制,更及时的年报披露,强制的注册会计师轮换,等等。一是企业应明确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目标,包括管理模式、内部核算体系、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等,以明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建设方向。
但内部管理体制一旦确定,应保持相对的稳定,避免朝令夕改。二是企业应根据内部管理体制。
3.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进入了百年的寒冬,一批批企业的倒闭暴露出企业管理的种种问题。
虽然这些企业的倒闭原因不尽一致,但最根本的原因都一样: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此时,如不思考如何建立和规范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那么,将有更多的企业倒下。
上海市组织部、国资委也于本月向社会征集外部董事、外派监事,为市管国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在回顾内部控制理论沿革及其内涵,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及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智力支持、法规建设、制度安排和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内部控制在我国运用的12点建议。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沿革及内涵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管理技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内涵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不断演化。回顾内部控制发展史,主要有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等五个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作为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双人记账制”等内部牵制思想。但正式提出内部牵制概念的是L.R.Dicksee于1905年提出的。
1930年George E.Bennett在此基础上对内部牵制概念作了进一步发展,认为内部牵制是账户和程序组成的协作系统,这一系统使员工在从事本身工作时独立地对其他员工工作进行连续性检查以确定其舞弊的可能性。2、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阶段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概念。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作了权威性定义。1958 年10月该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 2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重新进行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1972 年,AICPA下属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其第1号公告(SAS No . l),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提出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一、内部会计控制是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会计控制旨在保证:经济业务得到适当的授权;经济业务的记录遵循适当的标准;接触资产受到适当的限制;资产得到适当的盘查;二、内部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
这种授权活动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的起点。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1988年4月,AICPA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NO.55),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公告取代SAS NO.1。
该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的提法替代了“内部控制”的提法,正式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并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该公告可视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成果。
公告中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了对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要素。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 — Integrated Framework),也称COSO报告。
不久AICPA全面接受了COSO报告的内容,于1995年据以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SAS NO.78),并自1997年1月起取代了SAS NO.55。COSO报告中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标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COSO 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
5、风险管理―总体框架2004 年9 月COSO颁布了《 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新报告,提出了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相互联系的内部控制要素。新报告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风险管理―总体框架阶段,强调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全面内部控制,旨在对企业内部风险实施管理和战略制定而建立的事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目标的多重化发展。由最初的防弊纠错、保护资财发展到能使公司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由单纯遵循管理政策发展到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的遵守。
随公司规模的扩大,董事会与经理层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公司经营的有效性须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做保证。同时与公司有关的各种法规也。
4.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进入了百年的寒冬,一批批企业的倒闭暴露出企业管理的种种问题。
虽然这些企业的倒闭原因不尽一致,但最根本的原因都一样: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此时,如不思考如何建立和规范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那么,将有更多的企业倒下。
上海市组织部、国资委也于本月向社会征集外部董事、外派监事,为市管国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在回顾内部控制理论沿革及其内涵,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及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智力支持、法规建设、制度安排和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内部控制在我国运用的12点建议。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沿革及内涵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管理技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内涵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不断演化。回顾内部控制发展史,主要有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等五个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作为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双人记账制”等内部牵制思想。但正式提出内部牵制概念的是L.R.Dicksee于1905年提出的。
1930年George E.Bennett在此基础上对内部牵制概念作了进一步发展,认为内部牵制是账户和程序组成的协作系统,这一系统使员工在从事本身工作时独立地对其他员工工作进行连续性检查以确定其舞弊的可能性。2、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阶段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概念。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作了权威性定义。1958 年10月该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 2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重新进行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1972 年,AICPA下属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其第1号公告(SAS No . l),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提出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一、内部会计控制是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会计控制旨在保证:经济业务得到适当的授权;经济业务的记录遵循适当的标准;接触资产受到适当的限制;资产得到适当的盘查;二、内部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
这种授权活动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的起点。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1988年4月,AICPA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NO.55),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公告取代SAS NO.1。
该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的提法替代了“内部控制”的提法,正式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并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该公告可视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成果。
公告中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了对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要素。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 — Integrated Framework),也称COSO报告。
不久AICPA全面接受了COSO报告的内容,于1995年据以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SAS NO.78),并自1997年1月起取代了SAS NO.55。COSO报告中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标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COSO 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
5、风险管理―总体框架2004 年9 月COSO颁布了《 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新报告,提出了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相互联系的内部控制要素。新报告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风险管理―总体框架阶段,强调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全面内部控制,旨在对企业内部风险实施管理和战略制定而建立的事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目标的多重化发展。由最初的防弊纠错、保护资财发展到能使公司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由单纯遵循管理政策发展到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的遵守。
随公司规模的扩大,董事会与经理层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公司经营的有效性须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做保证。同时与公司有关的各种法规也。
5.有谁知道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论文大纲怎么写
1.公司项目管理体系组织结构 公司对所有的工程项目实行工程项目管理,并相应设置了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建立横向的以项目为基础组织架构,以项目管理为导向,公司管理层直接面向项目经理,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达到更为灵活的组织机制,全面提高管理决策效率,扁平化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2.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投标时的技术标书)。 (2)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编制)。
(3)项目的五项控制,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环境控制和成本控制。 (4)项目的八项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现场管理。
(5)项目的组织协调。 (6)项目的竣工验收。
(7)项目的考核评价。 (8)项目的回访保修。
3.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 (1)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即投标时的技术标书,由公司负责编制,并由公司组织投标。 (2)项目中标后,编制标后预算。
公司要组织项目工程师(即项目技术负责人)等人员进行实地堪测,编制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由预算部门在优化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合同及会审后的图纸,编制标后预算及工料分析资料。 (3)公司通过招标选定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应具有相应施工项目管理的能力、经验和业绩,具有承担施工项目管理的专业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项目经理根据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范围、时间和内容,对施工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的全面管理。
(4)公司对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对项目经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公司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以充分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在项目经理的参与下,根据工程量确定项目人员,择优选择精干、高效的项目相关管理人员组建项目部管理班子。
(5)项目经理牵头,组织项目相关人员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竣工期限,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程序,制定出合理、精细的总体施工流程及分部分项工程交叉施工流程,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6)项目开工的所有手续齐全后,报经公司审批同意后正式开工打桩或挖土。
(7)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生产要素组织施工管理。 (8)回访保修管理:向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对交付使用后的工程项目进行定期回访和保修,听取用户意见,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是提高企业信誉的一个重要工作。
4.实施对项目施工全过程(从开工到竣工验收)的控制 (1)进度控制,按合同要求编制施工进度总计划,并分解为月、周施工进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必要时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确保按期完成项目。 (2)质量控制,根据质量目标,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的要求,编制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按设计图纸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各项规范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质量控制,严格实行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和材料检验检测制度,确保材料质量和工程质量,向业主提交优良(至少是合格)的产品(工程)。
(3)安全控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定施工安全目标,编制安全保证计划并组织实施和验证,对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消除隐患,避免和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4)环境控制,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程序》,对工程项目施工、竣工交付和回访服务以及办公区活动范围内已经存在和将要发生的能够控制或能够加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建立清单,在建立、实施和保护环境管理体系时予以考虑,并当与环境有关的条件变化时,及时识别、评价与更新。
(5)成本控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制度,进行项目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并实施,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并编制成本月报表,努力增加收入,节约支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谨以此文希望唤起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让内部控制真正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企业化解风险、创造效益的武器。
6.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与思考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论文大纲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2.1上市公司的界定与特征
2.2 内部控制的涵义与内容
2.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涵义、特点与内容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
3.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3.4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5 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五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的对策思考
结论
研究综述
(一)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综述
通常,人们将西方内部控制演进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前——内部牵制阶段;20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80代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前,被称为牵制阶段,是内部控制的萌芽时期。在该阶段,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以职责的分工和业务的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为着眼点。到了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社经济的发展和审计方法的改进,内部控制理论得到了发展。内部控制开始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并在此期间推行了一套内部控制体系,其目标在于保护组织财产的安全、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提高经营效率。到了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这一时期,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审计理论的推进上有大量的举动,这使得内部控制理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改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和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是该阶段的重点。到了20世纪90年代,对内部控制多是从会计的角度来研究的。政府在内部控制研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大大地推动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1992年颁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COSO报告)。COSO报告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又一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新阶段。2006年7月15日美国著名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已开始对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生效。SOX严格界定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财务责任和义务;强调了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与职责;对公司的信息披露作了明确要求;对公司的外部审计做出严格规定。
(二)国内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的经济、政治体制所导致的。而在我国开始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步伐后,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政府才开始积极推进内部控制的规范建设。1986年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在该规范中对内部控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于1997年年初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对
内部控制做出了定义。1997年5月颁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中规定金融机构要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而我国第一部对内部控制有法律要求的法规是2000年7月实施的《会计法》。
7.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现在急需一个关于会计的企业内部控制的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笔者就有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演进和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必要的研究。 一、内部控制制度概念的演进过程 第一阶段:产生阶段。
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是内部牵制,即为维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完整性,保证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的正确性,确保各项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而建立起来的业务分管责任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产生和运用,内部牵制范围得到扩大,逐步发展到经营决策目标的建立和贯彻,经济效益的实现和评价等诸多领域。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发展阶段。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内部控制一调整组织的各种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审立的重要性》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包括企业内部采用的机构计划和所有有关的调整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益促使有关人员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
这里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就已不限于会计与财会部门的有关功能。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完善阶段。
1988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55号准则《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改变了用内部控制目标来定义内部控制的方法,采取按照内部控制组成成分的方法来进行。这个公告不再区别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也不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定义,而是站在审计人员财务报表审计的立场来定义内部控制,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即为现实企业既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它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政策与程序三个组成要素。
这是内部控制概念的一次重大发展,既适应了当时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也促进了审计的进步。 1993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并通过的COSO报告中将内部控制分成为五个部分,即:控制环境;管理当局的风险评价;会计信息与交流系统;控制活动和监督。
这是在1988年定义上的沿袭和发展,这也是现代内部控制概念。1996年,美国第78号审计准则也采用了这一定义,即“内部控制是受本单位董事会、高级管理阶层、政府管理 门和其他有关人员影响,旨在为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
这是迄今为止对内部控制概念最完善的定义。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的、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
按其作用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内部会计控制。其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
(2)内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力度,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具体见表1。
然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会计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灵。 总体来将,我国企业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等。
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它涵盖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品行、操守、价值观、素质和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哲学、经营观念,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信息沟通体系、业绩评价机制等。
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 1.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大多企业未制订完善的、成文的内控制度,这一事实反映出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
即使已经制订出相应内控制度的企业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给人看”的表面文章上,制度的落实方面问题很多。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不少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3.企业制度不健全。 一是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例如厂长。
8.我要写《浅析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的论文,请大家帮帮忙,
试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及遏制方法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较多的利润操纵行为,日益严重的利润操纵行为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绊脚石。
一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成因 (一)内部环境控制的失败。根据《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内部控制划分为五种成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其中控制环境是构成一个单位的气氛,影响内部人员控制其他成分的基础。它包括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等内容。
因此,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就上市公司而言,由于所有权与与经营权的分离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必要的内部环境控制的手段,经营者就可能采取包括会计在内的所有手段来谋取自身的利益,利润操纵也就在所难免。 (二)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失效。
由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原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成为股份公司的董事和经理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公司的经营决策,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很多人并不能自觉维护公司利益,因此必然造成一些上市公司经营的低效率,其结果刺激了相关当事人采取不当的行为去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会计控制的乏力。
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过度集中,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产生了内部财务人员控制、董事会职能失灵、上市公司与控股大股东之间的不正常关联交易等现象。这种现象之间导致虚假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
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分析 (一)保持或重新获得配股资格。目前配股是上市公司上市后进行再融资的重要手段。
所以,未失去配股资格的公司保资格,失去配股或重新获得配股资格就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动机之一。 (二)扭亏为盈,改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形象。
按照我国证券交易所得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就要被实施有别于其他股票的交易制度,如果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的股票就要被暂时停止交易,甚至被“摘牌”。基于上述原因,业绩不佳或长期亏损的上市公司的股东,管理者以及地方政府都希望扭亏为盈。
如果正常的经营不能保证上市公司摆脱困境,一些相关的利益关系人就会采用利润操纵的方法借以扭亏。 (三)提高新股发行价格和配股价格。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直接目的就是极大限度地从社会筹集到资金,公司所能募集资金的数量取决于股票发数量和股票发行价格两个因素。 (四)实现盈利预测中的目标利润。
公开公布的盈利预测指标,对上市公司而言,无异于向投资者承诺其目标利润,为了在发行及上市过程中得到投资者的青睐,许多上市公司特别注重盈利预测,而一些业绩不佳的公司为了实现其盈利预测,也就产生了利润操纵的动机。(五)避免停牌、退市动机。
由于公司股票上市额度有限,上市资格仍是一种稀缺资源。股票上市后若被停牌、退市会是一项巨大的损失,如果正常的经营不能保证上市公司摆脱困境,相关的利益关系人必然会进行利润操纵借以扭亏,也就是他们宁愿在账务上玩些花样进行利润操纵,也不不愿因三年连续亏损而被摘牌。
另外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还有再融资、经营者追求政绩、取得贷款、维护外在形象等动机。 三.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常见手段及案例分析 (一)利用销售调整增加本期利润。
如扭亏或达到净资产收益及格线,公司会在报告日前做一笔假报销,再于报告发送日后退货,从而虚增本期利润。 (二)利用关联交易降低费用支出,增加收入来源。
如某上市公司对2009年度广告费用的处理:由集团公司承担商标宣传的费用,由股份公司承担产品的宣传费用,解决了上述6000多万广告费用挂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下的问题。但谁能说出一条广告中产品宣传部分与商标宣传部分各占多少呢? (三)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利润调整。
如某上市公司在2009年年报中提取了巨额的存货跌价准备,造成公司2009年的巨额亏损,这样也就为其2009年中期报告扭亏提供了较大的方便 (四)利用其他非常性收入增加利润总额。如上市公司的2009年年报显示,其利润总额2.08亿元,其中有1.13亿元是政府的财政补贴,而补贴款的一部分还是以其他应收款的形式体现的,可见“补贴”对利润的贡献之大。
(五)关联购销低买高卖。案例:2001年中期某上市公司制应收账款高达26.25亿元,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这些购销活动基本上是与其集团子公司发生的。
除此之外,利用资产重组、会计评估、调整非主营性收入虚增利润都是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常见手段。 四.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识别方法 (一)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还是对公司偿债能力的了解,都需要以注册会计师对其财务资料的审查和鉴定结论为必要前提。目前注册会计师出具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的报告日益增多,投资者在阅读财务报告时应充分考虑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分析说明段的内容和保留意见的深层含义。
(二)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识别利润虚实。在正常条件下,一定的账户之。
9.“内部控制思想在财务管理中运用”这个论文的提纲怎么写啊
不一定要在财务管理中运用吧? 另外,遇到很多只要提纲的朋友,结果我回答了,他又问我要全文,为什么呢?因为别人的提纲你不一定会写。
请仔细看,我只找专业文献,百度随便搜的给你没意思,你自己也会找。 只要我回答了,就铁定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 网上随便搜的我就不给你了,你自己能找,我给的是文后参考文献。
由于文献较多,我不可能全部上传给你,请选择自己需要的篇目,然后按照最后说明的地址免费求助文献全文。 : 序号 题名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来源库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1 内部控制在会计集中核算机构中的实践与应用 陈敬民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2-15 期刊 0 0 2 浅谈内部控制在会展中心的应用 张惠利; 孙琦; 何杰刚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8-01-20 期刊 0 64 3 内部控制在民营企业内的应用问题 王瑾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1-30 期刊 0 108 4 内部控制在反商业贿赂中的应用 王向楠; 蒋利强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8-03-20 期刊 0 39 5 内部控制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王蕾 现代商业 2008-07-28 期刊 0 45 6 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在超高压公司运用的思考 郝慧芳; 程小宁; 詹萍; 卢璐; 曾敏华; 潘振鹤; 宋亚欣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08-25 期刊 0 18 7 浅谈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黄孝英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6-15 期刊 0 48 8 从知名企业的实践看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应用 孙伟凡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4-18 期刊 1 76 9 内部控制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 李烜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6-30 期刊 0 29 10 内部控制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王海珠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6-07-10 期刊 0 23 11 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的设立及运用 熊胜华 湖北社会科学 2005-08-25 期刊 1 300 12 浅谈内部控制在中央储备粮直属库的应用 林惠英 商业会计 2005-11-25 期刊 0 17 13 试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朱敏 前沿 2004-11-30 期刊 1 48 14 论内部控制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的运用 胡郁 审计与理财 2004-12-25 期刊 1 65 15 浅议内部控制在外贸企业的应用 胡宏春 上海企业 2002-11-10 期刊 3 38 16 浅谈内部控制在会计中的应用 曾定君 经济师 2002-06-15 期刊 0 41 17 内部控制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应用研究 李莉 重庆大学 2004-02-02 硕士 0 154 18 内部控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林光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4-01 硕士 0 432 共有记录18条 以上是专业数据库(CNKI等)查到的部分文献,您可以去这里免费求助资料篇目的全文: /5gogf5 文献检索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
一般的论文资料检索集合包括了期刊,书籍,会议,报纸,硕博论文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的内部控制的毕业论文提纲(《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毕业论文的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