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实习论文
控制测量实习是在课堂学习结束后集中性的的2113实践教学,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和深化,所以我们的老师安排了折尺实习。
控制测量是在一定能够区域,按照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测定一系列地面标志点的水平位置和高程,建立起控制网。测定控制点水5261平位置叫平面控制测量,同理控制点高程测定叫高程控制测量。
我们这次的任务分为:导线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测量工作的首要原则是“4102先控制,后碎部。”
所以控制测量是各种测量的基础。所以实习时教学安排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了解控制测量1653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仪器的操作与检校,待定点的计算,而且可以为以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的问题打下基础,同时是自己在组织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初步的初步锻炼。
在实习中培养了我们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干劲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虽然途中我们遇到了回一些意见上的分歧,可是经过协商,讨论,查阅有关资料并通过老师的指导,我们不但解决了遇到问题,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
所以这次实习我们很顺利的完成了答。
2.热工测量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在空调中所用的热工仪表实际上还谈不上,它只是一个温度测量,根据回风的温度来确定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是否进行。
空调的温度控制并不是模拟量的连续控制,而是开关量的接点控制,当设定在某个温度时,根据回风的温度在设定的上、下一个范围内来控制空调压缩机的运转。比如设定室温是25℃,当回风温度达到25℃时,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就停止,当温度上升到26℃时,空调的制冷就开启;同样,当回风的温度下降到24℃时,空调的制热就开启。
其控制方法就是根据回风的温度检测值与设定值比较,有偏差时就输出一个接点信号去驱动继电器,再有继电器去驱动空调压缩机的接触器,有接触器控制空调压缩机的启停。
3.寻求一篇测量的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工程测量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了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工程测量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工程测量;施工质量;管理 一、概述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方方面面。本文从工程测量的角度,详细分析测量放线工作对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如何加强对测量工作的管理以提高施工质量。
二、工程质量与工程测量的关系 “质量”最简单的概括:事物(件)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所反映结果的表现。工程质量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何保证、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
但是有一个共同点:过程操作与监控是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在过程操作阶段,工程测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测量放线为工程施工开辟了道路,提供方向。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按图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
可以这样比喻:如果没有测量,工程施工将寸步难行,施工质量将无从谈起。 三、分析工程测量在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1、工程测量在建筑定位及基础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工程开始施工前,首先通过测量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
这一步工作非常重要,测量精度要求非常高,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 在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
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一旦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将会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
严重的桩位偏差将会导致桩位作废,需要重新补桩等处理措施,一方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受力计算,对建筑物埋下了质量的隐患。 在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要求,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
从而能保证垫层及砖胎膜的施工质量,对与采用外防水的工程意义尤为重大。另外垫层及桩头标高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保证底板钢筋绑扎是否超高,底板混凝土施工平整度的最有效措施。
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在这一个环节里面,容不得有半点差错。否则将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发生。
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柱平面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主体标高控制、楼板、线条、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
其中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对墙柱钢筋绑扎、模板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第一道工序就是测量放线。
通过了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据,并且能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其他专业的施工人员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避免了问题的累积,最终导致质量事故。 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能为模板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是模板施工平整度的保证。
同时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保证砼后的混凝土平整度。精确的标高控制,是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的前提。
对于施工面积较大的工程,如何保证模板施工的总体平整度、混凝土面的平整度,基本的前提就是测定一个准确、详细的标高控制系统面。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是主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除了作好每层楼的垂直度观测,为专业质检人员及时检查、调整提供控制数据以外,还为施工人员提供更详细的竖向控制线。
由于垂直度控制的好坏是直接反映施工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在中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垂直度偏差过大,必须通过装饰阶段的抹灰等措施来弥补。
除了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说,还会埋下一个隐患:抹灰的厚度过大,容易造成墙面空鼓,从引发外墙渗漏等质量通病,更严重的情况会脱落,导致高空坠物的危险。 3、工程测量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原文出自: 。
4.求测量论文
关于工程测量新设备应用技术分析 摘要:工程测量的方法和设备与传统的测量不同。
其中重要的测量设备除深层沉降仪与测斜仪外,还有振弦式钢筋应力计、土压力盒、孔隙水压力计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专门需求。 当前,基坑支护设计尚无成熟的方法用以计算基坑周围的土体变形,施工中通过准确及时的监测,可以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有利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减轻破坏性的后果。
一、工程监测的特点分析 1、时效性 普通工程测量一般没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基坑监测通常是配合降水和开挖过程,有鲜明的时间性。
测量结果是动态变化的,一天以前(甚至几小时以前)的测量结果都会失去直接的意义,因此深基坑施工中监测需随时进行,通常是1次/d,在测量对象变化快的关键时期,可能每天需进行数次。 基坑监测的时效性要求对应的方法和设备具有采集数据快、全天候工作的能力,甚至适应夜晚或大雾天气等严酷的环境条件。
2、高精度 普通工程测量中误差限值通常在数毫米,例如60m以下建筑物在测站上测定的高差中误差限值为2.5mm,而正常情况下基坑施工中的环境变形速率可能在0.1mm/d以下,要测到这样的变形精度,普通测量方法和仪器部不能胜任,因此基坑施工中的测量通常采用一些特殊的高精度仪器。 3、等精度 基坑施工中的监测通常只要求测得相对变化值,而不要求测量绝对值。
例如,普通测量要求将建筑物在地面定位,这是一个绝对量坐标及高程的测量,而在基坑边壁变形测量中,只要求测定边壁相对于原来基准位置的位移即可,而边壁原来的位置(坐标及高程)可能完全不需要知道。 由于这个鲜明的特点,使得深基坑施工监测有其自身规律。
例如,普通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相等,以清除地球曲率、大气折光、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等项误差,但在基坑监测中,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前后视距可能根本无法相等。这样的测量结果在普通测量中是不允许的,而在基坑监测中,只要每次测量位置保持一致,即使前后视距相差悬殊,结果仍然是完全可用的。
因此,基坑监测要求尽可能做到等精度。使用相同的仪器,在相同的位置上,由同一观测者按同一方案施测。
二、工程测量新设备和技术 适应基坑监测的上述内容和特点,具体测量中采用了很多新型的测量仪器,本文结合作者在河南参与的工程实例,介绍磁性深层沉降仪和测斜仪等设备。这些新的设备及其技术特点是传统的工程测量不能涵盖的。
1、深层沉降仪 深层沉降仪是用来精确测量基坑范围内不同深度处各土层在施工过程中沉降或隆起数据的仪器。它由对磁性材料敏感的探头和带刻度标尺的导线组成。
当探头遇到预埋在预定深度钻孔中的磁性材料圆环时,沉降仪上的蜂鸣器就会发出叫声。此时测量导线上标尺在孔口的刻度以及孔口的标高,即可获得磁性环所在位置的标高。
通过对不同时期测量结果的对比与分析,可以确定各土层的沉降(或隆起)结果。 深层沉降观测过程分为井口标高观测和场地土深层沉降观测两大部分。
井口标高观测按常规光学水准观测方法进行。以下介绍作者在工程实际中使用的加拿大RockTest公司产R-4型磁性沉降仪,其刻度划分为1mm,读数分辨精度为0.5mm. 1)磁性沉降标的安装 (1)用钻机在场地中预定位置钻孔(实际布设孔位时要注意避开墙柱轴线)。
根据各个测点的不同观测目的,考虑到上部结构的重量分布及结构形式以及实际土压力影响深度,综合取定各孔深尺寸及沉降标在孔中的埋设位置。 (2)用PVC塑料管作为磁性探头的通道(称为导管),导管两端设有底盖和顶封。
将第一个磁性圆环安装在塑料管的端部,放入钻孔中。待端部抵达孔底时,将磁性圆环上的卡爪弹开;由于卡爪打开后无法收回,故这种磁性环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使用,安装时必须格外小心。
(3)将需安装的磁性圆环套在塑料管上,依次放大孔中预定深度。确认磁性环位置正确后,弹开卡爪。
测量点位要综合考虑基底压力影响深度曲线和地质勘探报告中有关土层的分布情况。 (4)固定探头导管,将导管与钻孔之间的空隙用砂填实。
(5)固定孔口,制作钢筋混凝土孔口保护圈。 (6)测量孔口标高3次,以平均值作为孔口稳定标高。
测量各磁性圆环的初始位置(标高)3次,以平均值作为各环所在位置的稳定标高。 2)磁性沉降标的测量 (1)在深层沉降标孔口做出醒目标志,严密保护孔口。
将孔位统一编号,以与测量结果对应。 (2)根据基坑施工进度,随时调整孔口标高。
每次调整孔口标高前后,均须分别测量孔口标高和各磁性环的位置。 (3)每次基坑有较大的荷载变化前后,亦须测量磁性环位置。
2、测斜仪 测斜仪是一种可以精确地测量沿铅垂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位移的工程测量仪器,可以用来测量单向位移,也可以测量双向位移,再由两个方向的位移求出其矢量和,得到位移的最大值和方向。本文介绍加拿大RockTest公司产RT-20MU型测斜仪,其仪器标称精度为±6mm/25m,探头精度为±0.1mm/0.5m. 1)测斜管的埋设 (1)在预定的测斜管埋设位置钻孔。
根据基坑的开挖总深度,确定测斜管孔深,即假定基底标高以下某一位置处支护。
5.热工检测技术
热工检测技术复习1 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1 .什么是静态参数?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数值大小不随时间变化的被测量。
2.什么是动态参数?随时间不断改变自身量值的被测量。3.什么是一次仪表? 直接感受被测参数并将其转换成某一信号(能量)的仪表。
4.什么是二次仪表?接受一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并将其放大或转换成其他信号,最后显示出测量结果的仪表。5.什么是直接测量?被测量的数值可直接从仪表指示值上获得。
6. 什么是间接测量?由直接测量结果与被测量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7.直读法:用度量标准直接比较或由仪表直接读出。
8.零位法:被测量对仪表的影响被同类的已知量的影响所抵消,使总的效应为零。9.差值法:用仪表测出二量之差,即为所求的量。
10.代替法:用已知量代替被测量,两者对仪表产生的影响相同。11,真值:某时某物理量客观存在的量值称为真值。
12.测量值:通过测量仪表对该物理量检测得到的数值。13.相对真值:一般把相对高一级仪表测量值近似看为真值。
14.绝对误差: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成为绝对误差。15.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
16.系统误差: 由某些固定因素造成的误差。或在等精度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恒定不变(有时成为恒差)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变差)。
17.系统误差特点:大小、符号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18.系统误差产生原因 ①仪器误差:仪器不完善引起的误差。
②测量方法不完善或使用不当。③环境条件造成的误差;④测试者主观因素;⑤实验装置造成的误差 实验装置老化;⑥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近似性引起的误差;⑦动态测量误差。
19.系统误差消除方法:系统误差可以通过校正来消除,而不能用增加测量次数来消除。对于变差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或附加补偿电路来修正。
20.粗大误差:人为过失造成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21.粗大误差的特点:绝对值特别大,明显歪曲了测量结果。
22. 粗大误差产生原因:测量错误、计算错误、粗心大意,是人为的,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克服。23.随机误差:由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
或对某物理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时,误差的大小时大时小,符号时正时负,没有确定的规律,称为随机误差(偶然误差)。23.随机误差产生原因:测试者主观因素,外界条件变化、仪器构造运行、测量对象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造成的。
24. 随机误差特点 : 误差呈正态分布,服从概率理论,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测量次数增加时,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0,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趋于真值。
25.等精度测量:测量对象、环境条件、测试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多次测量同一个量,这种测量叫作等精度测量。26.三种误差的比较: 结果影响 主观克服 增加测量次数 系统误差 较大 不能 不能消除 粗大误差 最大 能 不能消除 随机误差 不确定 不能 能消除27.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①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
②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③绝对值很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很小,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
④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0。 28.测量精度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一般采用平均误差或均方误差作为测量精度的衡量标准。
29.平均误差η表达式: 30.均方误差σ (标准误差) 表达式: 31.什么是极限误差? 32.测量结果最佳值: 以有限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佳值。表示为: 33.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均方误差): 增加测量次数可以提高测量精度,34.残差计算公式 35.贝赛尔公式: 36. 算术平均值的均方误差计算公式: 37.间接测量误差分析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① 用直接测量误差估计间接测量精度(误差传递) ② 若已知间接测量精度,应如何确定直接测量精度(误差分配) ③ 确定最有利的实验条件,使函数误差达到最小的实验条件。
38.绝对误差传递公式: 39.相对误差传递公式: 40.最大绝对误差:41.最大相对误差:43.均方误差的传递公式:44.误差分配公式: n—直接测量量的个数。45.实验条件的确定和尺寸确定 ① 应使误差尽量的小,② 主要误差保留,③ 误差小的忽略46.求 的绝对误差:47.求 的绝对误差:48.确定大平板导热系数的最大测量误差(误差传递) 如图所示,导热系数为:Q——总传热量,b——平板厚度 F——平板表面积,t1t2——平板表面温度 解: ,整理得:由 的测量误差可计算出 的测量误差。
49 电加热功率 ,已知 , ,要求 ,试确定 的值。(误差分配)。
解:校验:50 探针法测材料导热系数公式: ,求 的最大相对误差, , 51.仪表组成:感受件、中间件、显示件。52.准确度:仪表指示值接近于被测量真值的程度。
53.精密度:仪表指示值的分散程度。54.精确度(精度):它是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反映。
55. 精度等级:0.1,0.2,0.5,1.0,1.5,2.5,5.0 分7级。56.精度等级=±最大绝对误差*100/(量程上限—量程下限)。
57. 1.0级即最大相对误差为满量程的±1%。58. 精度等级相同的仪表,量程越大,允许绝对误差越大,相对误差相等。
58.分辨率相同的仪表,量程越大,精度等级越高,相对误差越小。59.若允许绝对误差0.1℃,量程40~100℃,精度等级为:0.1/(100。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热工测量毕业论文(测量实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