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和无意识
1.关于死亡本能,建议读一读《超越快乐原则》一书,其中有详细阐述。
桑纳托斯即死亡本能(thanatos),在弗洛伊德《超越快乐原则》中有详细阐述。在弗洛伊德1920年发表的《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他对自己早年提出本能理论做了修正,将本能分为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即“食色本能(生命本能)常欲将生命的物质集会而成为较大的整体,而死亡本能则反对这个趋势,主要将生命的物质重返于无机的状态。这两种本能势力的协作与反抗产生了生命的现象,到死为止”。换句话说,“生的本能是建设性,它导致新生命的诞生,死的本能则是破坏性的,他是恨的动因,表现为向外扩展的攻击的侵略倾向,而当这种倾向在外界受挫时,它又折回自我就是成为自杀的诱因,如果这两种本能相辅相成,便能演出令人目眩的动荡人生”。
2.关于弗洛伊德主义对哲学的影响,建议读一读《行为心理学》一书,其中有详细阐述。
人的行为有时是受意识不到的心理倾向所支配的,所以人也有受无意识支配的情况。首先提出这种无意识问题并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由意识的世界进一步扩大到无意识的世界的就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把人的心理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个对立部分,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由处于意识不到的无意识世界中的性本能(性冲动)所决定的,要想了解某一个人的心理如果不去了解他的无意识的世界则是无法理解的。弗洛伊德重视无意识的分析正与冯特心理学的以意识分析为主相反,并从对精神病的治疗中产生了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的内容极为复杂。事实上,精神分析学不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二十世纪内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而弗洛伊德的名字和精神分析这个术语亦是大多数有文化的人都熟悉的,许多初学心理学的人往往认为弗洛伊德就是心理学,并且认为这种心理学只涉及对精神错乱者的治疗,由此也可看出弗洛伊德的影响之大。
2.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论内容 (具体点)
按照弗洛伊德的主张,死亡本能的学说是多数人特别难以接受或了解的。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而达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
与这个冲动相对的是生命本能。后者的最初目标是自卫及自足,而且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股力量。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这个自毁的冲动(还是按着弗洛伊德看法)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或改转了方向。不过有时候生命本能失去这种力量,这时死亡本能可能借着“自杀“方式表现出来了。
莎士比亚盼《哈姆雷特》剧本里有段台词是以“生存或不生存(死亡)……“开头的。这里他提出了许多理由,说明为什么死亡对人类具有吸引力。他也提出了为什么结果也许又不那么吸引人的一些理由。哈姆雷特王子对“不想寻死“所提出的理由,是那紧护着生命并且保卫着它的生命本能。
生命本能迫使死亡本能以各种形式伪装起来。例如:像前头得到的那自毁的愿望,是如此地无法抗拒而使得一个人不能不自杀。否则,这个人顶多只可能成为一个被虐待狂,一个享受自己身心痛警的人罢了。他或许也可能把所有“毁灭能的方向转向外界,而成为侵略性的人、虐待性的人,甚至也许是个谋杀者。
在同样的压力下,其他的人可能就既溺于酒或药物,也可能变得时常容易发生意外。甚至于一个人的不能坚守工作,可能正是表现这种压力的巧妙形式呢!如果要提提较广泛而似乎无关的表现方式,咬指甲的习惯就是一个。
一般人都承认死亡在某种环境状况下是诱人的。比如说在一个人有绝症缠身时;但若是要说服人们相信在普通情况下死亡也一样地吸引人(即使不是这样明显)可就不易了。不过在弗洛伊德提到死亡本能以前,早有一些人谈论到死亡的诱惑了
3.死亡哲学论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 两种截然相反的本能动向,即生与死。
当某一种动向占上风 时,心里就追随它发挥主导性功能。在海明威的心理结构中, 这两种动向强烈的对峙与交织着,“他(指海明威———笔者 注)在整个成年后的生活中都为这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而争 论。”
[3]海明威塑造了表现人类挑战死亡的精神及战胜死亡的 英雄,在他看来死亡具有美学价值和哲学内涵。他在作品中 描写死亡,表现死亡,以此来揭示死亡与生命的意义。
海明威 提出了“死自是一种美”,“活着,则勇敢地活下去”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还提倡以“硬汉子”精神来面对死亡,通过死亡来 升华他的人生哲学:在重压———尤其是死亡———之下保持应 有的尊严和优美风度;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击败。这就是 海明威对待死亡哲学态度。
海明威经常把他的主人公置于战争、斗牛场、拳击场和 非洲平原等这些有危险,可能死亡的地方。他作品中的主人 翁几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肉体上的或精神上的,有的 甚至要面对死亡。
然而,他们都具有一种绝望中的勇气,在失 败和重压下不失风度,在死亡面前保持尊严。他笔下的主人 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在死亡面前所显示出的坚毅、勇气等或多 或少都能体现海明威所提倡的那种“硬汉子”精神。
《印第安人营地》是海明威早期短篇小说,它描绘了一个 印第安男子面对妻子生产时痛苦凄厉的叫喊声,忍受不了妻 子剖腹产的痛苦,最后割断自己的喉咙,以自杀来抗拒痛苦 与死亡。随父出诊的小尼克亲眼目睹了生与死的瞬间转换, 目睹了鲜血、痛苦、死亡,初次了解到死亡的突发性和可怕 性,发出了意味深长的疑问:“为什么他要自杀,爸爸?”开始 了他对现实与死亡的思考。
《印第安人营地》拉开了海明威死 亡主题的序幕。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主人公哈里,当他感到死神的脚 步逼近,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天,经历了恐惧、怨恨、厌倦、绝 望,最后变得坦然,他拼命地凝视着雪山之巅,死神夺走了他 肉体的生命,然而,他的灵魂却飞向乞力马扎罗之巅,飞向了 上帝的神殿。
海明威从哈里身上发现了死亡所包含的意义, 那就是哈里那种虽死犹生,充满气概的硬汉精神。因而海明 威也为自己在世人面前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形象,他不是死亡 的消极逃避者,而是积极的抗争者。
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一开始就笼罩着浓郁的死亡 气息。小说中描写了形形色色的、血淋淋的死亡现实:不愿杀 人的安塞尔莫的死,不怕死但讨厌死的“聋子”的死,巴勃罗。
4.关于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和无意识
1.关于死亡本能,建议读一读《超越快乐原则》一书,其中有详细阐述。
桑纳托斯即死亡本能(thanatos),在弗洛伊德《超越快乐原则》中有详细阐述。在弗洛伊德1920年发表的《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他对自己早年提出本能理论做了修正,将本能分为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即“食色本能(生命本能)常欲将生命的物质集会而成为较大的整体,而死亡本能则反对这个趋势,主要将生命的物质重返于无机的状态。
这两种本能势力的协作与反抗产生了生命的现象,到死为止”。换句话说,“生的本能是建设性,它导致新生命的诞生,死的本能则是破坏性的,他是恨的动因,表现为向外扩展的攻击的侵略倾向,而当这种倾向在外界受挫时,它又折回自我就是成为自杀的诱因,如果这两种本能相辅相成,便能演出令人目眩的动荡人生”。
2.关于弗洛伊德主义对哲学的影响,建议读一读《行为心理学》一书,其中有详细阐述。人的行为有时是受意识不到的心理倾向所支配的,所以人也有受无意识支配的情况。
首先提出这种无意识问题并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由意识的世界进一步扩大到无意识的世界的就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把人的心理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个对立部分,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由处于意识不到的无意识世界中的性本能(性冲动)所决定的,要想了解某一个人的心理如果不去了解他的无意识的世界则是无法理解的。
弗洛伊德重视无意识的分析正与冯特心理学的以意识分析为主相反,并从对精神病的治疗中产生了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的内容极为复杂。
事实上,精神分析学不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二十世纪内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而弗洛伊德的名字和精神分析这个术语亦是大多数有文化的人都熟悉的,许多初学心理学的人往往认为弗洛伊德就是心理学,并且认为这种心理学只涉及对精神错乱者的治疗,由此也可看出弗洛伊德的影响之大。
5.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论内容 (具体点)
按照弗洛伊德的主张,死亡本能的学说是多数人特别难以接受或了解的。
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而达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
与这个冲动相对的是生命本能。后者的最初目标是自卫及自足,而且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股力量。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这个自毁的冲动(还是按着弗洛伊德看法)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或改转了方向。不过有时候生命本能失去这种力量,这时死亡本能可能借着“自杀“方式表现出来了。
莎士比亚盼《哈姆雷特》剧本里有段台词是以“生存或不生存(死亡)……“开头的。这里他提出了许多理由,说明为什么死亡对人类具有吸引力。
他也提出了为什么结果也许又不那么吸引人的一些理由。哈姆雷特王子对“不想寻死“所提出的理由,是那紧护着生命并且保卫着它的生命本能。
生命本能迫使死亡本能以各种形式伪装起来。例如:像前头得到的那自毁的愿望,是如此地无法抗拒而使得一个人不能不自杀。
否则,这个人顶多只可能成为一个被虐待狂,一个享受自己身心痛警的人罢了。他或许也可能把所有“毁灭能的方向转向外界,而成为侵略性的人、虐待性的人,甚至也许是个谋杀者。
在同样的压力下,其他的人可能就既溺于酒或药物,也可能变得时常容易发生意外。甚至于一个人的不能坚守工作,可能正是表现这种压力的巧妙形式呢!如果要提提较广泛而似乎无关的表现方式,咬指甲的习惯就是一个。
一般人都承认死亡在某种环境状况下是诱人的。比如说在一个人有绝症缠身时;但若是要说服人们相信在普通情况下死亡也一样地吸引人(即使不是这样明显)可就不易了。
不过在弗洛伊德提到死亡本能以前,早有一些人谈论到死亡的诱惑了。
6.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论内容 (具体点)
梵高就是死亡本能具体表现的一个实例。下面是理论内容,不过也不是很具体。
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 / death-drive)又被称为毁坏冲动、攻击本能或侵犯本能;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死亡本能"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主张,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动。而达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生命由无机物演化而成,人从黑暗、温暖而平静的子宫而来。睡眠与死亡的境界与人所来自的地方条件相似,所以生命一旦开始,一种意欲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随之而生,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平常所谓的攻击驱力,可以说就是死亡本能的演生物,只不过只将毁灭的对象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而已。当指向外界的攻击驱力因受到障碍而无法满足时,便会转向攻击自己(例如自杀)以图自我毁灭。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7.什么是死本能
不知道你说的是“本能”还是“死本能”,是不是你打错了,反正我都给你解释一下。
1、本能:比如说一辆汽车以很快的速度向你开来,你躲闪这就是本能,除非你想死。 2、死本能:“这个是我复制别人的,你应该能够理解。”
容易产生死亡冲动的10大场景: 在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向下俯瞰美丽的景色时。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看着潮起潮落时。
手中拿着锋利的刀时。 站在大桥上向下看滚滚流过的河水时。
站在大马路边看奔流不息的车流时。 屏息着沉在游泳池底时。
情侣在做爱时。 在面对一桌美味的食物时。
在险峻的山顶向四处远眺时。 当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人在车内时。
“死本能”和“生本能”: 这是佛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所提出的。 “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
“死本能”的概念与“生本能”相对, 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 死亡冲动:死亡冲动(death-wish)指的是人自毁的欲望。
生命冲动与死亡冲动是本能力量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体现。 弗洛伊德认为死亡的本能驱使人走向死亡。
那样才有真正的宁静。只有死亡,人才能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死亡冲动是人在原始情感中所共有的。 当人面对美丽的景色,觉得特别高兴的时候, 都可能会有种希望个体消失、消融在景色中的冲动。
在爱情关系中,情侣在做爱时达到了高峰体验, 也会有种‘如果死在此刻就好了’的感觉, 人们内心中爱的本能达到一定强度值会希望用死亡去定格它, 就像用照相机定格一样。 爱的本能就是人生的本能最重要的表现。
人在美景面前的死亡冲动实际上是用‘结束’来定格此刻的美好。 在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希望用想象的‘死’的方式来定格体验。
这与自杀完全不同。 人希望‘幸福地死去’,实际上并不会真正地去死, 只是对人类生命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颠覆。
8.求一篇关于“东西方生死观”的论文
对死避而不谈,从逻辑上表 达了孔子重视生命的意向,在更大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死观念产生了影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庄子对生命的漠视。庄子一方面徜徉于对生死问题理性的形而上的思索,安乐死成为凸入人类视野的新问题、完善心性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目的,来分析造成中西方在安乐死问题上不同态度的原因。
一 对死亡的有意识回避是中国传统生命智慧的根本特征。但是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儒家并不是把对生 命的珍视看作目的,使双亲无忧。
《庄子·养生主》通篇所言不外就是养生 之道,认为人最首要的就是要保全性命,回避对死 亡及死后世界的思考,普通人却很少去认真思考安乐死的问题、肉体成仙之方的宗教实践。道家的重生理论后来被道教思想家片面发挥,使人生价值能够实现。”
其内涵正是以“自然”为不能改变的最高境界、崇尚自然的核心思想,变成了一 种探求长生不老:‘未知生,焉知死?’”在这段对话中,其意即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生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中西方传统生死观念存在差异。
佛教生死观与儒道两家原本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其基本主张是一切皆苦: ‘未能事人。安乐死的提出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纷争在西方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本文拟通过对中西方生死观的比较。”将生的欲望和要求视为人最大的追求与希望。
《诗·大雅》载 有“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之语,认为明哲之士都应该善于保养身体、爱惜生命,认为生死 一体并无差别,以此消除人们对于生死一线的恐惧;但同时又将这种思索与世俗的、直感的养生思想巧妙 地结合在一起,劝诫人们尽可能地全生而避死,力争善生善死。孔子极少谈到死亡,《论语》中偶有对死丧的涉及,也不过是在考虑一件礼法 秩序中的社会事件。
孔子的死亡理念对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焉能事鬼?’敢问死,重视生命是为了养亲,珍重世俗生命,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共有心态。 儒家的言论和典籍中充满了惜命养生的气息。
《孟子·尽心上》中有“知命者不立乎危垣之下”之 语,原意为无痛苦死亡,现指病人处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 躯体的极端痛苦,其意是要人们顺化自然,达观生 死。安乐死的提出及由此引 发的纷争在西方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儒家后来的经典之一 《孝经》更是将保全受之于父母的生命当作孝的最起码要求;中西方差异 “安乐死”源自希腊文euthanasia,唯有舍世间而求涅槃才可解 脱。《庄子·大宗师》有“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但是由于中西方传统生死观 念的不同,尽管在中国医学界和理论界也不乏对安乐死的研究,使宗族的祭祀香火不断;是为 了重于泰山的死亡选择。不过道家的重生与儒家显然不同,道家的重生纯粹是为己的,除 了保全生命。
关键词:“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死甚矣。《老子》曰,认为只有效法“自然”才 能保全生命、颐养天年,但在我国,尽管医学界和理论界对此不乏研究,普通人却较少对此 进行认真思考;是为了延续后代;生死观,俟我以老,息我以死”之语, 它道出的生死之理也充分体现出道家天人合一。
也正是因为如此。 把重生理论发挥到极端的是道家。
道家提出了善生善死与自然相一致的思想。《论 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子路的一段关于死亡问题的影响深远的对话:“季路问及鬼神,子曰,它的思想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孔子那里:一是对死亡本质的思考不同;二 是珍视生命的目的不同;三是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不同,经过医生的认可,用人为的方法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 全过程,而在自己或家属的要求下:安乐死由对待安乐死看中西方生死观的差异 摘 要:随着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进步,曰、避免危险,以享尽天年。
《荀子·正名》中更是进一步指出, “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
9.生的本能与死亡本能
死亡本能在看日剧旋爱的时候看到的 个人认为这牵扯到一个生存论的问题 而对于生存论本人向来很悲观
人是为别人活着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移,我认为以下两点可以很好的补充说明这一点:
1. 人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力
这一点不言而喻。人们总说要感谢父母给了自己生命,我一直排斥这样的说法。人从一开始就是别人自私自利的产物,尤其是父母。生孩子的目的无非是以下几种:传宗接代(为了所谓家族香火),养老问题(为了自己),喜欢小孩(最自私),为了人类繁衍(达到这个层次实属不易,但最终还是为的孩子以外的东西)。有几个人能站出来说自己生孩子是为了带给孩子幸福?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逼他们走自己想走的路,让他们实现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过的是否快乐?人们总说现在的不快乐是为了以后的快乐麻痹别人安慰自己。但人生短短数十年,有多少人的幸福和不快乐能成正比?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把握,看似是鼓励人们为自己活,但在某种角度看来,也是父母不负责任的开脱。
2. 人几乎连选择死亡的权力都没有
在世间无数压力,不幸,不快的重压下或许很多人都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最终付诸实施的人又有几个?放弃的原因又无非是以下几种:我死了我的家人怎么办,有那么多认识我的人会伤心难过,我自杀了别人会怎么看我(舆论压力),胆小怕疼。.(好吧,我承认这是为自己着想。.)。人们说放弃生命是逃避,是懦弱的表现。在我看来,能够抛开这一切选择坚定自己的选择的人是伟大的,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一辈子为别人活着,至少在最后一刻是为自己活着的。不能为别人活着,至少能为自己死去。
那么为别人活着,生死都由别人决定不会不甘么?
当然会。于是人们结婚生子,创造新的生命来为自己活着,已达到内心的平衡。何等可悲。
有人说丁克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快乐,将人类繁衍的重大使命抛在脑后。
而在我看来,丁克才是伟大的,用甘愿用自己的不平衡换取这种悲哀轮回的终结。
论归论 生存还要继续 生活依旧循规蹈矩。.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死亡本能毕业论文(关于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和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