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总会是有种恐惧感。脑袋里思绪万千,可是真要表达出来,却总觉得一片空白。虽然看了一肚子的学术文章,但是写下来的文字就跟小说或者散文一样,零零碎碎地弄不成一片。那么多的术语也不知道怎么摆放才好。这种焦虑一开始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都需要用时间和练习去弥补。
写学术文章其实有点像编程。刚开始学习编程语言的时候,不明白语法规则,就不敢乱写。即使写了,编译器老是报错,找原因的时候又觉得语法规则怎么设计得那么复杂,找了半天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当最终掌握了这门编程语言之后,写起代码来就是信手拈来了,该定义的自然而然就定义了,该用函数地方的就用函数了。不复杂的流程都可以边想边写了。复杂的流程,只要把逻辑想清楚了,一切似乎就是顺其自然地完成了。这个时候再回头看语法规则,又会觉得有规则限定就是好,要是代码写成了散文,调试起来会疯掉的。
科研写作也是一个技术活,也要经历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首先你要熟悉学术写作的基本方式。在能够基本上准确的传达信息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就会开始发展自己的写作风格。不要一开始就去复制导师的写作风格,因为对问题的了解程度肯定是达不到的,强行去模仿别人的风格就会太牵强。
同时在写文章的时候,就把文章当做一段代码来思考就行了,不用想的太复杂。不要把堆砌学术术语当作是写作的目标,成功的作家并不是要把事物用很复杂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是准确的传递自己的信息。就跟写出来的代码主要是能正确的运行,写得好看不好看,那是下一步的要求了。比如读者看科技新闻或者文章的时候,也不会是抱着欣赏艺术的方式,而是能够很快的从中提取到自己有用的信息。
在写作初期,多收集同事或者同行的反馈意见是最有用的,可以帮助自己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才能在后续的写作中知道要提高什么。写作后期, 如过是英文论文,可以请专业的论文润色公司如英论阁 。
5.毕业论文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6.论文写作过程中 与指导老师的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百度来的,仅供参考。
曹谨超: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第九期法官讲坛上的讲稿) 本人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实践办案经验空白,在座的大部分同志都是本人的前辈及学习的榜样。然,本人在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法学本科和三年的民商法学硕士学习 的过程中,虽谈不上是一个出类拔粹的学生,却也在论文写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加之,进入法院工作以后领导及研究室也给了本人多次锻炼及学习的机会,所以 在此,我将自己在平时写作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事分享、交流,有不是之处还请包涵、指正。 一、论文写作的功能与价值 王胜俊在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理论研究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理论研究工作是不是受重视,理论研究选题准不 准、答案对不对,理论研究成果管不管用,直接影响到人民法院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人民法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各项工作的新发展,要完成党和人民 交付的新使命、新任务,理论研究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理论研究对当前法院工作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王胜俊院长强调理论研究作的好的人,一般实践能力都不会差。
有许多优秀的人才 都是因为善于研究写作,从而被选拔进最高法院、省高院包括我们市中院。2、正确适用法律。
理论研究大多是针对当时的法律,或者是对空白法律制度的构想,或 者是对当时法律制度完善的设想,或者是对一项新的法律制度的解析,这种研究对现实的办案实践是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它使广大的法律工作者能够更正确 的了解法律、适用法律、可以提高厂大法官适用法律的正确性。3、综合能力全方位训练。
在法院工作,办案当然是最为重要的,但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也不亚于实 践办案,实践与理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理论可以推进完善实践,同时也需要实践指明研究的问题方向。 二、选题 一篇文章的好坏,题目起到一半甚至更大的决定性作用,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它决定你的论文能否写得顺利,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好坏成败与否,至关重要。
当然选题也是机遇的问题。选什么题这不是由我们个人决定的,这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给定的。
这个历史条件给定的东西是客观的,对每一个人是平等的,但对每一 个人来说反映的灵敏度不一样,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抓不住。怎么知道这个机遇来了,怎么抓住这个机遇?这就是选题机遇的问题。
“有志者事竟成”,还有一种 说法是“只有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还有一个日本的说法是“只要多跑多转,狗也能遇上好运”。当然这个说法不是大雅,但说得也深刻。
所以这里第一个是要有 理论修养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的老师说过,在自然科学领域,年轻的学生超过老师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是必然的。
但在社会科学领域,这是不 正常的。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科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博大精深的,越学越觉得自己不足。
我有时看两千年前的书,就觉得自己这么渺小,人家两千年前就讲 得这么深刻,我自己到现在还达不到。就是中国很多古典的东西,我们并没有想清楚。
所以说理论知识的准备非常重要,你不准备历史知识,不准备理论知识,你就 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定位,不知道这个问题有几斤几两,不知道自己研究的到底是什么问题。 (一)选题的原则 1、实用性。
尤其对法院的研究人员、研究工作来说,你这个立论首先要实用,要管用,要切合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作一个书评,作一个简介,这就是我们做一个课 题的标准。如果你要把有关的理论,有关的学派都搞进来,做成一本书,那就不是法院所要研究讨论的课题了。
我们研究问题就是要为法院的审判工作服务的,要为 法院提供决策建议。 2、新颖性。
没有新意就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浪费别人的生命,鲁迅说:等于在谋财害命。当然,鲁迅也说得偏激了一些,你写得不好,人家不看就是了,不能算 是谋财害命吧。
我们要写有新意的,写别人一看就是“哦,这个问题我没有认识到”的这种文章。你题目可以是旧的,但内容要有新意。
3、合理性。你这个题目是适合于时代潮流的,不是逆历史而动的,是使大家似可接受但还需要理解才能接受的。
不能大家一看就不可接受,也不能大家一看就接受 了,这样的话就不够新颖性。所以你的文章就要新、奇、特,大家看了题目还带点疑问,然后觉得有点道理,看完文章后觉得还真是这回事。
所以选题要有合理性, 论证也要有合理性,两种合理性要求不太一样。讲到合理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上说道:“文源于道,明于本然。”
文章要源于道理,要讲清楚文章本来是怎么样 的。然后他说:“文以载道,明于当然。”
就是你要告诉人们这个道理,让大家都认为应该这么做。这个境界就高了,这就是我们立意的核心。
我们写文章不都是这 样吗?不管是写个立法解释也好,提出意见建议也好,不都是想让人家认为该这么做吗?所以在课题研究中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理论上有创新,二是实践上有指导意 义。 (二)选题的若干忌讳 1、忌太大:xxx研究,论xxx.这类题目往往是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