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跪求一篇《浅谈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 》 论文
摘 要:中西药联用在临床日趋普遍,如若配伍不当,则易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引起疗效降低,增加毒副作用或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从药物配伍时发生的变化,谈谈对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目的在于提醒临床,注意中西药配伍的变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中西药配伍;相互作用;配伍禁忌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西药合理应用具有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治疗范围,缩短疗程等优点,但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如配伍不合理,会产生单一药没有的不良反应,合用后产生拮抗作用,甚至增加毒性。
因此深入探讨中西药的配伍变化,对临床中西药合用的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下从几个方面对中西药配伍产生的相互作用做一简析。
1 对药动学的影响 1.1 对吸收的影响 1.1.1 理化因素对吸收的影响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所以中西药合用产生的理化变化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是中西药相互作用对吸收影响的主要因素。它包括中西药成份之间的络合、螯合、吸附等作用,根据中药的成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①络合、螯合作用对吸收的影响:主要含有钙离子、镁离子、铝离子铁离子、铋离子等阳性金属离子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宜与四环素类、异烟肼等配伍。因此类药物结构中含有酰胺基和多个酚羟基,与含上述金属离子的中药合用后。
生成难溶性的络合物或螯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含钙离子的中药:石膏、海螵蛸、石决明、虎骨、龙骨、龙齿、牡蛎、蛤壳、瓦楞子等;含铝离子的有明矾;含铁离子的有代赭石、自然铜、禹余粮;含铁、镁离子的有礞石;含镁、铝离子的有滑石;含铁、镁、铝的有磁石;含铁、铝、镁、钙的有赤石脂,钟乳石等。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可与维生素B1、B6形成螯合物使两者的作用均受影响。 ②形成难溶性盐影响吸收:含有雄黄、朱砂、鞣质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遇部分西药易形成难溶性盐影响吸收。
雄黄的主要成分为AsS,这类药物与含有铁盐的西药同服时,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砷酸盐,不利于机体吸收,导致其疗效降低;朱砂的主要成份为硫化汞,含朱砂的中药和中成药与还原性溴化钾、碘化钾、三溴合剂配伍时,汞离子可与溴或碘络合生成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腐蚀胃肠道黏膜引起出血,引起药源性肠炎;含有鞣质成份的中药遇铁剂形成不溶性沉淀,沉淀物不能被小肠吸收;含有鞣质较多的中药可与地高辛等强心药生成盐沉淀,难于吸收;含有有机酸成份的中药可与钙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等金属离子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不利于吸收③吸附作用影响吸收:煅炭的中药如血余炭、蒲黄炭、炮姜炭、地榆炭、棕榈炭等,在炮制过程中可生成大量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使煅炭中药在胃肠道中产生强大的吸附作用,能吸附蛋白质、维生素、生物碱、激素、抗生素等,所以各种酶制剂、维生素及抗生素不宜与之联用,由于其吸附作用,影响其吸收;吸附作用还表现在含鞣质的中药及其制剂中,因为鞣质具有吸附作用,可使上述药物的透膜吸收减少。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有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侧柏叶、地榆、枣树皮、仙鹤草等。
1.1.2 酸碱因素对吸收的影响碱性较强的中药不宜与酸性较强的中药合用,而含有机酸的中药不宜与在碱性环境中吸收的中药合用。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女金丹等,可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药物在碱性条件下排泄减少,吸收增加,血药浓度上升,同时增加脑组织中的浓度,使其毒付作用增强,故长期应用时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相反与使尿液酸化药物诺氟沙星、呋喃妥因、吲哚美辛、头孢类抗生素合用时,使此类药物的解离度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冰硼散可使尿液碱化,增加青霉素与磺胺类药物的排泄速度,降低药物的有效浓度,使其抗菌作用明显降低;含有有机酸的中药如乌梅、山楂、五味子、山茱萸、木瓜、陈皮、川芎、女贞子等中药及其制剂,可使磺胺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溶解度降低,增加肾毒性,引起结晶尿或血尿;红霉素在碱性条件下作用强,当与山楂冲剂同服时,可使血浆pH值降低,导致红霉素分解,失去抗菌作用。
含有皂苷的中药如人参、三七、桔梗等中药不宜与酸性较强的药物如维生素C同服,酸性环境中皂苷易在酶的作用下水解而失效;含有蒽醌类物质的药物如大黄、虎杖、何首乌等在碱性溶液中易氧化失效,故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1.1.3 药理因素对吸收的影响 中西药合用常常产生药理性的拮抗作用或增加毒副作用。
如含蛋白质及其水解物的中成药珍珠丸、清热解毒丸等不宜与小檗碱同服,因其所含蛋白质等成份水解生成的多种氨基酸可拮抗小檗碱的抗菌效果,影响其抗杆菌的疗效;含氰苷的中药如杏仁、桃仁、枇杷叶等,如与中枢镇咳药长期配伍,中药所含氰苷在胃酸作用下经酶水解生成具有镇咳作用的氢氰酸,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中枢,二者联用加重中枢镇咳药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含氰苷的药物不宜与吗啡、杜冷丁等麻醉、镇静、止咳药及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合用,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含强心苷的中药如夹竹桃、万年青、福寿草等与羧苄西。
2.药学 毕业论文
药学发展的新动态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改革和现代学科技术的发展,医院药学逐步从多年来的单一供应服务型模式中挣脱出来,向科技服务型扩展,以病人为本,向临床延伸。
特别是以竞争为核心的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日趋显现,医院药学的工作职责范围已超出原“药剂”词义的范畴,面临新的挑战及难得的机遇。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政策需要我们药师以新的理念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以适应当今医院学科发展的形势,以满足当今医院高质量药物治疗的需要,对医院药学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药学 新体制 新技术 调剂工作职责 临床药学 1 新体制对医院药学的影响 1.1 体制改革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城镇医药卫生改革指导意见》关于对城镇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和药品价格、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等进行重大改革,在2003年内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医院的门诊药房将逐步转为独立核算的纳税药品零售企业,以致药剂科要走“不求所管,但求所用”的托管之路。
此举目的在于切断医院和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的联系,同时随着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实行集中的招标采购的推进,加强了对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监督,保证用药安全。 1.2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医药界跨世纪的重大举措,必然对医药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医院药学也不例外。
(1)有利于开展药学监护工作。实行OTC制度以后,医院药师可以减少部门事物性管理和重复性劳动,充实和加强药学监护工作,开展重危病人血药浓度监测,深入临床、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医生一起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2)有利于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工作的开展。药物的双重性是难以避免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之间可以转化。
因此,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体系,可以通过科学合理方法,使尽可能多的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处方药换成非处方药。同时应用药物流行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较长时间的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淘汰部分非处方药或使其恢复处方药。
(3)有利于拓展医院药师的取职范围,医院药师是我国药师队伍的主流,随着OTC使用量增加,临床药师在提供OTC最新咨询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但是OTC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学工作管理的不利于影响表现为:一是造成专业人才分流,影响医院药学工作的吸引力;二是医院收入可能减少,影响医院药学的投入和发展。
1.3 医院药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医院部药学工作的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药学技术服务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医药学服务是一种技术很强的服务。(1)在我国特别是中小城市,药师的技术性服务如治疗药物检测、药物经济学研究、药物不良反应检测、药物咨询等还没有得到社会和医护人员的认可,价值也就不能得到体现,更谈不上药学监护,它们的医院药学仍处在药特制、销阶段,想更高层发展面临困难。
(2)我国药学教育模式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临床药师缺乏,如专业分工不细,知识面相对宽而不清,同时缺少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因而目前的医院药师尚不能做到与医师一起解决病人的药疗问题,指导合理用药。 2 新技术对医院药学的影响 2.1 信息技术 医学结合的“数字医学”与生命科学结合的“生物信息”等都将成为未来卫生行业新兴而重要的科学,也必将给医院药学工作及其管理带来巨大的变革。
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信息流通,任何信息物质流通的受阻或流通方向的错误以及低效率,都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要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新时期医院药学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2.2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生物信息是新世纪的标志,医药卫生领域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最活跃的领域。以往寻求对某种疾病具有特殊治疗效果的药物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但是化学药物的筛选耗材费时,中成药的制备又难以制定统一标准,而生物技术应用与新药的开发,可以生产出高效、高产、廉价的防治疾病的新药物,转基因药物便应运而生。
3 调剂工作职责延伸要求更高 调剂工作是医院药学的中心环节,调剂工作的质量是医院药学的整体水平反应。随着科学技术和医院药学的发展,药品调剂工作在医院药学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调剂工作应调整人才结构,调剂人员对所调剂的处方要增强法律意识。 3.1 不断提高和发展调剂工作的技术性 现代调剂工作的模式应是医药结合型和知识信息型。
医师要参与临床,调剂室的药学人员应进行合理用药研究和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动态构成;收集了解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新、老药物,调查分析病历和处方用药情况,不断提高用药水平;医护人员和患者开展药物咨询工作。 3.2 住院部药房实行药学技术人员中心摆药 这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关于“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的规定,药学人员中心摆药有利于提高药学技术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责任性。
但摆药 中间有不少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解决和研究。 3.3 临床输液配伍和全静脉营养输液 这种工作目前多数医院仍由。
3.药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作者:XXX XXX XXX【关键词】 合理的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
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
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
(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
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52/887),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113/713)[4]。(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5]。
(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
4.有谁可以帮我写一偏有关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 所有论文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 药师走向病人的探讨与思考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进展 匹多莫德片剂的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药用卷柏的研究概况 细辛道地药材的系统研究与细辛药材的GAP 中医药防治老年性痴呆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 北京市老年处方用药现状研究 康莱特注射液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吡罗昔康栓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阿苯达唑固体分散物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特性研 奥曲肽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国内外七厂家罗红霉素在两种介质中的溶出度 核酸扩增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非核素标记检测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康莱特注射液合用顺铂治疗癌性胸水54例疗 /class/yaoxue.asp 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 目的:评价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结果:按照中医理论,所列举的常用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均为80%以上,且毒副作用小,有些中成药还具有改善肾功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等作用。
结论:按照中医理论,中成药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的选择用药。 关键词:中成药高血压临床疗效 高血压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常见病,是促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常易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缺血性心脏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性脑出血或脑血栓等症。但其知晓率为46.4%~57.7%;治疗率为23.5%~33%,控制率仅为4.3%~7.7%。
因此对高血压防治工作意义重大。祖国医学无高血压这个名词,一般归属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病症范畴,主要表现在肝火上炎、阴虚阳抗型、肝风内动、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肾阳虚、痰湿中阻、瘀血内阻等方面。
主要用平肝潜阳、活血化瘀、清利肝胆湿热等方法来治疗。由于中药的降压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一些中药还能改善肾功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广泛用于临床。
下面将治疗高血压的常用中成药做一临床疗效评价。 1 速效救心丸,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具有镇静止痛,改善微循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
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嗪能通过血脑屏障,在服干分布较多,能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有肯定疗效。
且川芎能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周围血管,使冠状动脉和四肢血流量增加,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冰片有改善或增强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能增强药物向脑内转运,此为冰片芳香开窍、引药上行,进而疏散脑部病邪的理论依据;同时冰片能扩张、软化脑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高血压病。
对330例瘀阻脑络型Ⅱ、Ⅲ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装果显示:Ⅱ期的降压有效率为为86.66%,症状有效率为94.82%,Ⅲ期的降压有效率为64.58%,症状有效率为79.75%。服用方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粒,饭后服用,每周1疗程。
2 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为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和泽泻。滋补肝肾,对于肝肾阴虚型的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动物实验表明,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来实现的。用六味地黄丸治疗309例高血压病人,结果有效率为85.1%。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一次30粒。 3 银杏叶口服液,主要成分为银杏树叶。
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疏络的作用.主要用于脑支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证实高血压病具有心功能减退、自由基代谢失衡、全血粘度增高、凝血—纤溶指标异常、微循环功能障碍等特点。
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为血瘀”。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银杏总黄酮苷和银杏内酯等,临床及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增强心功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清除体内自由基及明显的纤维蛋白原溶解作用。
临床报道,银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病人30例,总有效率为93.3%。服用方法,口服,每次20ml,每天3次。
除1例偶有晨起恶心外,无其他副作用。 4 镇脑宁,主要有效成分为川芎、藁本、细辛、天麻、水牛角等。
息风通络,有镇静,镇痛,改善微循坏、增加脑流量等作用。与六味地黄口服液合用,用于阳 亢或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易怒、恶心、胸闷、腰酸、失眠、多梦等。
治疗66例高血压病人总有效率92.4%。用法用量,口服,镇脑宁胶囊,每天3次,1次4粒;六味地黄口服液,每天2次,1次20ml。
10天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 /show.asp?id=4920。
5.药学专业的论文
药学专业的论文篇1 信息化条件下对中西医药学特色的解读 摘 要:通过探讨信息化发展和信息能力作用对中西医药学发展的影响,指出走中药与天然产物药物相结合的研究道路,将成为中国特色的创制新药新方向。
关键词:中草药;天然产物;药学信息 研究中药与天然药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制新药的重要途径。天然产物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矿物和海洋生物等。
中草药是天然产物中被用作治疗疾病的药物,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天然药物研究和创制新药得天独厚的宝贵源泉。我国现有药用植物多达15000余种[1],其中不少为中国特有植物。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在开发中草药方面成绩显著,如我国科研工作者从中草药常山和鸦胆子开始,最后从青蒿中提取的具有抗疟作用的化合物青蒿素,是至今最为有效的抗疟药。到目前为止,我国科研工作者已从中草药中分离出1000多个活性化合物,其中发现了一些具有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老年痴呆等功效的有效化合物。
如从中草药五味子中分离出的单体五味子丙素的合成药,具有降酶保肝作用。从中草药和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植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内涵。
目前经过中草药有效成分筛选、研究和结构改造而获得的药物已占全部药物的60%以上。
6.药学专业的论文
药学专业的论文篇1
信息化条件下对中西医药学特色的解读
摘 要:通过探讨信息化发展和信息能力作用对中西医药学发展的影响,指出走中药与天然产物药物相结合的研究道路,将成为中国特色的创制新药新方向。
关键词:中草药;天然产物;药学信息
研究中药与天然药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制新药的重要途径。天然产物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矿物和海洋生物等。中草药是天然产物中被用作治疗疾病的药物,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天然药物研究和创制新药得天独厚的宝贵源泉。我国现有药用植物多达15000余种[1],其中不少为中国特有植物。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在开发中草药方面成绩显著,如我国科研工作者从中草药常山和鸦胆子开始,最后从青蒿中提取的具有抗疟作用的化合物青蒿素,是至今最为有效的抗疟药。到目前为止,我国科研工作者已从中草药中分离出1000多个活性化合物,其中发现了一些具有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老年痴呆等功效的有效化合物。如从中草药五味子中分离出的单体五味子丙素的合成药,具有降酶保肝作用。从中草药和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植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内涵。目前经过中草药有效成分筛选、研究和结构改造而获得的药物已占全部药物的60%以上。
7.药学毕业论文怎么写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作者:XXX XXX XXX 【关键词】 合理的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
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
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
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
(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
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52/887),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113/713)[4]。(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5]。
(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
8.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如何写
1、[药学]硫鸟嘌呤药质体的制备
摘 要目的: 制备硫鸟嘌呤药质体,提高药效,减少用量.降低副作用方法: 先合成了琥珀酰硫鸟嘌呤单硬脂酸甘油酯,用四氢呋喃注入法得到药质体。透射电镜观察和激光散射检测表明药质体是纳米粒度的囊泡,呈负电。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27 KB 日期:2008-10-04
2、[药学]广医附三院2004~2006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摘 要目的:了解我院三年间抗菌药物的使用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我院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以年消耗药品数量、金额、药敏试验结果为材料,。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96 KB 日期:2008-10-03
3、[药学]半乳糖介导的药质体——给药载体的合成
摘要:目的 合成半乳糖介导药质体的给药载体。方法 以阿昔洛韦、丁二酸酐为原料,在对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下经酯化反应合成了琥珀酰阿昔洛韦,再与单硬脂酸甘油酯合成了琥珀酰阿昔洛韦单硬脂酸甘油酯,最后与半乳糖。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741 KB 日期:2008-10-03
4、[药学]雷公藤与青风藤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及GC-MS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 分析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及青风藤Sinomenium acutum (Thunb.) Rehd. et Wils. SFE-CO2单。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0 KB 日期:2008-10-03
5、[药学]对羟基苯甲酸酯的设计合成
摘 要对比了多种催化剂(三氯化铁、硫酸铜、硫酸铁铵、对甲苯磺酸)下,用微波辐射法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与常规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辐射法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酸醇比小,无需加入带水剂,且产率高,更突。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91 KB 日期:2008-10-02
6、[中药学]第三终端营销模式的调查分析
【论文摘要】第三终端,在经历了2004年的躁动,2005和2006年的疯狂,以及2007年的调整后,步入2008年的市场却显得一下子平静了许多。这片曾经的“蓝海”在经历众多的厂家、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6 KB 日期:2008-10-02
7、[药学]研究适合制药企业在中国发展的营销模式
【论文摘要】营销是厂商把产品转化为资金的最终环节,盈亏直接影响企业的运作。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既有与一般商品相似的属性,同样也具有其他商品没有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影响药品厂商营销模式的不同。 目的 从根。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303 KB 日期:2008-10-02
8、[药学]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与分析
摘 要 目的:调查某教学医院临床肺部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议。方法:随机抽取该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因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历120份,利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7 KB 日期:2008-09-29
/soft/search.asp?act=Topic&classid=20&keyword=%D2%A9%D1%A7&btn=+%CB%D1%CB%F7+
9.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谈怎么写之前,先说写哪一类,我给你分开来说。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分综述类、调研类和实验类。
药学专科毕业论文可以写综述类或者实习报告。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有数据分析,只能写调研类和实验类,且大部分学校会要求写实验类。
调研类毕业论文,可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也可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例如医院某一段时间处方用药的分析)
实验类毕业论文,分药剂、药分、药化、药理等实验,选题也各不相同。一般制备工艺和质量研究类较容易。
实验类毕业论文关键是要有实验数据和图谱,这点你也可去药标网求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药学专业配伍禁忌毕业论文(跪求一篇《浅谈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