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关于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的论文
有些比较专业的,要的话留个邮箱最佳答案转载别人的东西,借花献佛。
希望你能喜欢。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时间:2006-04-01 阅读:887 作文网 zuowen.org 论文网整理收集 摘要: 以往防治病虫害就是将害虫和病原微生物赶尽杀绝,这个观点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必须更新这一旧有的观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
对有害生物不应只注重于杀死,更要注重于调节,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响植物观赏效果就可以了。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病虫害 综合治理策略 以往防治病虫害就是将害虫和病原微生物赶尽杀绝,这个观点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必须更新这一旧有的观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
对有害生物不应只注重于杀死,更要注重于调节,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响植物观赏效果就可以了。 在人类管理的城市园林生态里,由于人类、植物、有害生物、环境条件和天敌等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园林植物的生态系统。
在防治上要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管理上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园林生态的稳定。 因此,在现阶段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对策时,应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为害范围之内。
基于此,我们的植保工作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 1.把好植物检疫关 在调入苗木和花卉时,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则要进行除害处理,严重者予以销毁,防止新的病虫害传入,以免给园林绿化带来更大的损失。
2.搞好城市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 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3.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
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4.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1)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著的。
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一是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
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植物保护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有很多生产和销售害虫天敌产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
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1987年郑州市园林植物大袋蛾大发生,危害成灾,施用生物农药灭幼脲进行超低容量飞喷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该虫再度大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灭了害虫又保护了天敌。
生物农药除了Bt 乳剂、灭幼脲外,最近几年生产的花保、烟渗碱等,这些都是防治园林病虫害的首选农药。 5.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改进农药施用技术 目前,城市病虫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
据测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至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1%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而仅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
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特别是喷雾)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有关植物病虫害方面的论文
我国是自然灾害严重多发国家,农作物病虫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
我国的重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达1400多种,其中重大流行性、迁飞性病虫害有20多种。几乎所有大范围流行性、暴发性、毁灭性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或与气象灾害相伴发生。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有可供病虫滋生和食用的寄主植物;二是病虫本身处在对农作物有危害能力的发育阶段;三是有使病虫进一步发展蔓延的适宜环境,其中气象条件是决定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 虫害与气象条件---害虫生长、繁育和迁移活动的主要气象要素有温度、降水、湿度、光照和风等,特别是其综合影响对于虫害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这些气象要素还通过对寄主作物和天敌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间接地影响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温度: 农作物害虫的活动要求一定的适宜温度范围,一般为6℃—36℃。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害虫发育速度随温度升高呈直线增长,害虫生命活动旺盛,寿命长,后代多。 湿度和雨量: 湿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害虫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对害虫生长繁育的影响,因害虫种类而不同。喜湿性害虫要求湿度偏高(相对湿度≥70%),喜干性害虫要求湿度偏低(相对湿度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密切相关。
3.谁有关于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的论文
有些比较专业的,要的话留个邮箱最佳答案转载别人的东西,借花献佛。
希望你能喜欢。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时间:2006-04-01 阅读:887 作文网 zuowen.org 论文网整理收集 摘要: 以往防治病虫害就是将害虫和病原微生物赶尽杀绝,这个观点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必须更新这一旧有的观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
对有害生物不应只注重于杀死,更要注重于调节,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响植物观赏效果就可以了。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病虫害 综合治理策略 以往防治病虫害就是将害虫和病原微生物赶尽杀绝,这个观点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必须更新这一旧有的观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
对有害生物不应只注重于杀死,更要注重于调节,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响植物观赏效果就可以了。 在人类管理的城市园林生态里,由于人类、植物、有害生物、环境条件和天敌等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园林植物的生态系统。
在防治上要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管理上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园林生态的稳定。 因此,在现阶段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对策时,应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为害范围之内。
基于此,我们的植保工作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 1.把好植物检疫关 在调入苗木和花卉时,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则要进行除害处理,严重者予以销毁,防止新的病虫害传入,以免给园林绿化带来更大的损失。
2.搞好城市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 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3.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
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4.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1)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著的。
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一是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
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植物保护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有很多生产和销售害虫天敌产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
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1987年郑州市园林植物大袋蛾大发生,危害成灾,施用生物农药灭幼脲进行超低容量飞喷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该虫再度大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灭了害虫又保护了天敌。
生物农药除了Bt 乳剂、灭幼脲外,最近几年生产的花保、烟渗碱等,这些都是防治园林病虫害的首选农药。 5.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改进农药施用技术 目前,城市病虫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
据测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至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1%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而仅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
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特别是喷雾)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4.谁有关于害虫防治方面的论文
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综合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自然与生物资源,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方式、作物品种及布局等,保持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化,通过各项栽培管理措施和综合防治技术,尽可能减少外部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人为建立起综合控害体系,保护农作物和保护生态环境并举,保护人类身体健康与保护有益生物兼顾,从而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农作物产量持续达到最高、质量达到最好、生态环境持续稳定的可持续农业生产。 第一节 农业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植物病害及其种类 导致植物形成病害的原因总称为病原,根据病原的性质不同,植物病害分为非传染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两大类。
非传染性病害又称非寄生性病害或生理病害,主要是由不良的自然环境条件、营养不良、有毒物质污染等因素引起,此类病害互相不传染。一般情况下,当致病因素消失后病害就不再发展。
传染性病害又称侵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是由寄生物引起的病害,由于寄生物可以繁殖、传播。因此,此类病害能不断积累、蔓延,危害性很大。
依靠其他生物生存的生物称之为寄生物。被寄生的植物为寄生引起植物病害的寄生物成为病原物,寄生物为菌类的成为病原菌。
传染性病害按病原种类不同,又分为真菌、细菌、类菌原体、病毒、类病毒、放线菌、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病害,其中真菌病害占植物病害的80%以上。 二、农业植物病害的主要症状 非传染性病害的症状主要有:使农业植物变色、坏死、凋萎、畸形等,如土壤干旱引起的叶片变、变红,叶尖、叶缘焦枯严重时引起落花落果。
全株枯萎而死,涝害引起的叶片发黄落果、烂根等,低温遭受的冻害引起的沤根、坏死等,高温引起的日灼病等。 传染性病害常见症状主要有:变色、受害后植株的局部或整侏失去正常的绿色称为变色。
如花叶、红叶等。斑点、白斑、条斑等。
另外所表现的还有腐烂、畸形、萎蔫等症状。 真菌病危害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寄生表面长出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等。
病毒所致危害主要表现为全株性的皱缩、花叶、黄化,局部的有坏死斑、丛枝、巨芽、巨花等。 细菌所致病害的特点是病部溢出菌浓,常见症状主要要腐烂、畸形、溢浓、线虫引起的主要有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色泽失常,籽粒变成虫瘿,根部肿大等。
三、植株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主动传播 有鞭毛的细菌和产生游动孢子的真菌,可在水中游动,线虫可在土中蠕动,真菌孢子可自行向空中弹射,传播距离、范围有限。 气流传播 病原物产生的孢子随气流传播,速度快、距离远、涉及面广。
雨水传播 细菌产生的菌浓,真菌产生的孢子堆,经雨水冲刷反溅扩散,在田间较大范围传播。 昆虫及其它生物传播 许多病毒病由昆虫(蚜虫、飞虱)传播。
人为传播 农事活动为病原物的传播、生存、繁衍提供方便之门。 四、农业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 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一是要坚强以农田系统为基础的作物——有害生物——天敌——农事活动等相互关系的生态学研究,以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害作用,据研究,天敌与抗性的综合控害作用超过80%;二是充分发挥作物本身的抗逆作用,通过培育和选用抗性品种,改进栽培措施等,将作物的防御、耐害、补偿和诱导抗性作用发挥到最佳状态;三是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通过作物的合理布局,间作套种,选用生物制剂等,创造天敌生存与繁殖的最适条件;四是采用多种调控措施破坏有害生物的栖息、繁衍、生存条件,同时创造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条件。
发展生物制剂,少用化学农药,生物制剂对人畜及生态环境相对安全。如BT制剂,抗病毒制剂,白僵菌,昆虫性信息素的防治应用,植物原性农药,调节剂及拒食剂等。
利用高新技术控害,利用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等,将抗性基因导入作物体内。培育抗性品种,将其它基因导入微生物体内,增加防治范围,提高防治效果。
将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切实纳入可持续农业生产之中,综合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自然与生物资源,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方式、作物品种及布局等,保持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化,通过各项栽培管理措施和综合防治技术,尽可能地减少外部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人为地建立起综合控害体系,保护农作物和保护生态环境并举,保护人类身体健康与保护有益生物兼顾,从而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农作物产量持续达到最高,质量达到最好,生态环境持续稳定的可持续农业生产。
第二节 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可分为五类:即植物枯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这些防治各有特点有的偏重于限制危害害虫的传播为害,有的恶化害虫生态环境,促进农作物的抗性,有的利用天敌杀灭害虫。
实践证明,单独使用任何一类防治方法,都不能全面有效的解决害虫问题。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从农业生产全局考虑,根据害虫种类,作物特性,耕作制度,有效生物及环境条件的辨证关系,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使其互相补充、彼此协调,构成一个有机的防。
5.求植物病虫害防治论文
怎样防治苗木浸染性病害
常见的苗木浸染性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叶斑病。这类病害发生快,可以互相传染,常造成缺苗断垄,要注重防治。
栽培防病 坚持轮作制,不在同一块圃地连续培育同一种苗木,不选择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作苗圃,苗圃地要有相应的排灌设施。精细整地,适时播种,注意播种深度,盖土不过厚,使种子能迅速萌发出苗,可增强幼苗的抗逆性。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满足苗木对各种营养元素的要求,使苗木健壮生长。
种子消毒 播种前精选种子,淘汰弱种,因弱种发芽率低,而且往往是病害的初浸染源。用0.5%的福尔马林液喷洒种子,拌匀后覆盖堆闷2小时,然后摊开,待福尔马林气体跑干净后再行播种,或者先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湿4-6小时,然后放入49-50℃的温水中浸10分钟,取出晾干后再播种。
土壤处理 在播种前2-3周将土壤耙松,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40毫升对水1-3公斤(加水量随土壤湿度而定),浇湿后覆盖薄膜4-5天,揭膜后约经2周待药挥发完再播种,或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0%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或70%z氯硝基苯等杀菌剂,每平方米用药8-10克,加拌干细土10-15公斤,拌成药土,在播种前先将三分之一药土均匀撒施作垫土,播种后再将剩下的三分之二药土作为覆土,并保持土壤湿润。
药剂治疗 对于根病,如果在苗圃中发现少数病株,拔除后可喷铜氨合剂消毒。其配方是:硫酸铜2份、碳酸铵11份或硫酸铜2份、硫酸铵15份、消石灰4份,充分混合,密闭24小时。使用时取1份药加400份水喷施,7-10天后再喷一次。喷药后土面湿度过高时,可撒草木灰降低湿度。对叶斑病等地上部病害,可选用1%波尔多液、50%代森铵、代森锌等杀菌剂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直至控制住病害为止。
侵染性病害往往会在短期内造成苗木大量死亡,给苗农带来很大损失。常见的苗木幼苗侵染性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叶斑病、炭疽病等,现介绍几种综合防治措施。
选好圃地
应选水源较好而地势较高的轻粘壤土或沙壤土作圃地,坚持轮作制,不在同一块圃地连续培育同一种苗木。
育苗时,苗圃土壤要事先消毒,主要方法有以下4种:①福尔马林消毒:每平方米苗圃用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10公斤均匀喷洒地表,然后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盖,闷10天左右揭开覆盖物,使气体挥发,两天后可播种。②多菌灵消毒:用50%的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拌1.5克。也可按1∶20的比例配制成药土撒在苗床上,均能有效防治苗期病害。③五氯硝基苯消毒:每平方米苗圃地用75%五氯硝基苯4克、代森锌5克,混合后再与12公斤细土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对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④硫酸亚铁消毒:用3%的硫酸亚铁溶液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药液0.5公斤,可防治针叶花木的苗枯病,桃、梅的缩叶病,兼治花卉缺铁引起的黄化病。圃地最好冬季深翻,第二年播种时浅翻一次。
种子消毒
播前应精选种子,淘汰病、弱种。播种时要将种子进行药物处理,可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或将种子用50摄氏度温水浸种24小时,然后将下沉的种子取出用0.2%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0分钟,取出后再闷2小时。也可用0.5%~1%硫酸铜溶液浸种1个小时~2小时,然后捞起种子用清水冲净药液,阴干后适时播种。播种时注意深度,盖土不宜过厚,以便种子萌发出苗。
药剂治疗
从出苗期开始,每隔7天~10天每亩苗床用0.5%~1%的波尔多液50公斤~75公斤喷洒林木幼苗,使幼苗外部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入。同时,要把好施肥关,肥料应以施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垃圾肥、堆肥和厩肥可能带病菌,应堆置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在病苗穴周围撒石灰粉,以防止蔓延,并每隔10天~15天施药1次,可每亩用敌克松500倍~800倍液100公斤,或65%的代森锌300倍~800倍液100公斤喷雾,也可用1∶100的甲基硫化砷药土150公斤,或8∶2的草木灰石灰粉混合后适量撒施于苗床上,进行治疗。也可用铜铵合剂喷施治疗。
6.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论文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防治有害生物应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在选用优良品种和优化蔬菜生长环境的基础上,优先采用农业、生态、物理、生物防治方法,把有害生物控制在初发阶段。
蔬菜生产上应用较广泛非化学防治法有高垄栽培、高温闷棚、换茬轮作、嫁接、黄板糖醋液灯光性诱剂诱杀、驱避剂拒食剂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应用、病原微生物利用、寄生性扑食性动物利用、生物源农药利用等。 大家熟知的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黄板诱蚜、南瓜做砧木嫁接黄瓜、苏芸金杆菌Bt制剂防止鳞翅目害虫、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七星瓢虫灭蚜、除虫菊烟碱苦参碱茴蒿素印楝素灭虫等。
重点推广应用生物源农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采用化学防治,选用的农药必须遵循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的限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避免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在防治同一种有害生物上要合理交替混用农药,并要严格掌握用药量、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为杜绝因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导致的中毒事件发生,天津市人民政府以津政发[2001]47号文件发布《关于禁止在蔬菜等作物生产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通告》,文件明确规定禁止在蔬菜、瓜类、水果上禁用的农药有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内吸磷、久效磷、甲拌磷、磷胺、氧化乐果、甲基异柳磷、治螟磷、水胺硫磷、杀扑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涕灭威、克百威、林丹、六六六、DDT等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7.求有关温室中的绿色生态臭氧病虫害防治的论文资料
臭氧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杨秀兰,李滨,曲万波,郭贵洋(大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辽宁大连116021)摘要: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等均有灭活作用。
低浓度的臭氧能够有效防治温室蔬菜病虫害。阐述臭氧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简述臭氧生成及灭菌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概述臭氧发生装置的选用原则,介绍臭氧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及影响其灭菌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臭氧;温室;应用;病害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09)04-0099-02The Application of Ozone in Greenhouse Vegetable ProductionYANG Xiulan, LI Bin, QU Wanbo, GUO Guiyang(Dalian Technology Popularizing St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alian Liaoning 116021, China)Abstracts: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fundamentals for using ozone to protect plant disease;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ozonegener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field in China; the selecting principles for ozone generation devices and the applications in greenhousevegetable production.Key words: ozone; greenhouse; application; plant disease自1840 年发现臭氧以来, 距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等均有灭活作用。
臭氧能氧化细胞膜、增大细胞透性,并极易同细菌、真菌、病毒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发生氧化反应,还能分解细菌的葡萄糖氧化酶、脱氧氧化酶,破坏细菌的代谢过程,钝化病毒和杀死细菌。目前,臭氧技术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逐渐成为改造和革新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之一。
1 臭氧杀菌原理及应用现状1.1 杀菌原理臭氧分子式为O3, 一般是通过高压放电激活空气中的氧气获得的,其自然消失速度快,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就由臭氧还原为氧气。在还原过程中,O3分解出1 个单原子氧,单原子氧与引起温室植物病害的细菌、真菌及病毒接触后,氧化其组织蛋白、氨基酸、硫醣类或低分子量肽以及未饱和脂肪酸,使这类微生物、病毒的活性降低甚至死亡。
1.2 应用现状目前, 臭氧生成及臭氧灭菌技术已十分成熟,并在国外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20 世纪70 年代, 我国加入总部设在加拿大的国际臭氧协会(IOA);20 世纪90 年代,臭氧技术开始用于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21 世纪初,温室专用的病害臭氧防治器开始正式推广应用。
制约臭氧在农业上应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 点:1) 一般的臭氧发生器不具备降湿装备,臭氧发生元件在温室高湿环境中不产生臭氧。2) 臭氧在有光的温室高湿环境中与水汽相作用会迅速还原为氧气,失去灭菌消毒的效力。
3) 臭氧的安全性。大多数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及大部分环保专家认为臭氧对植物来讲是污染物和有害的,但多年试验研究表明,即使臭氧质量分数达到1 mg/m3 且持续20 min,黄瓜、青椒都未见伤害症状,且防治病害效果良好。
臭氧对敏感作物产生危害的临界质量分数在0.10~0.16 mg/m3 之间, 如果在作物生长全生育期内持续维持该质量分数,作物将有可能受害。也就是说,植物受臭氧损害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臭氧的质量分数及作用时间。
2 臭氧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2.1 臭氧发生装置的选用市场上的臭氧发生装置[1]种类很多,基本可分为工频和高频2 种。高频高压臭氧发生器多使用瓷片、瓷管作为臭氧发生元件,在温室高湿环境中不能正常收稿日期:2009-05-22作者简介:杨秀兰(1957—),女,高级工程师,从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
第4 期总第184 期No.4 Total No.1842009 年8 月Aug. 2009农业科技与装备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Equipment工作,只能将机器装在温室外;工频的臭氧发生器有板—板、管—管、针—板等多种形式,这类装置抗湿能力较强,但市场上出售的这类装置并不是为温室高湿环境以及植物病害防治设计的,若引入温室,高质量分数臭氧有可能造成植物死亡或因臭氧扩散不好而达不到防治病害的效果。因此,温室宜选用能防治病害又不损害植物生长,且能在高湿环境中使用的臭氧发生装置。
2.2 臭氧对蔬菜病害的防治效果实践表明,利用温室植物病害臭氧防治器产生的低质量分数的臭氧,可以防治温室黄瓜、青椒、茄子等果菜类作物的所有气传病害和大部分土传病害[2]。低质量分数的臭氧能有效预防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花叶病毒的大面积发生,对茄子、菜豆灰霉病也有预防作用, 且平均综合防效达到78%以上。
其中:对黄瓜灰霉、霜霉病等气传病害的防效为90%~100%;对黄瓜疫病、蔓枯病等土传病害的防效为73%~100%; 对茄子灰霉病的防效为94%~100%;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效为90%~100%。在黄瓜生长全生育期使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臭氧能够有效预防灰霉病、霜霉病等常见气传病害,其他病害也极少发生,且黄瓜生长态势旺盛、叶片碧绿、结果期长、瓜条顺直、瓜香味浓。
在黄瓜生长中期开始使用臭氧防治病害具有特殊规律:使用初期黄瓜病害显示出增长势头;当机器运行1 周后,病害发展势头。
8.关于核桃病虫害防治的论文
核桃虫害的防治
核桃丰产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控制核桃落果严重的问题,而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及时防治直接影响核桃坐果的病虫害,以提高核桃的坐果率,增加核桃产量。
目前,降低核桃产量的病虫害可分为直接的病虫害和间接的病虫害 所谓直接造成核桃低产的病虫害,主要是指危害核桃果实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在秦巴山区主要有核桃果象、核桃举翅蛾、核桃炭疽病和核桃细菌性黑斑病 它又名核桃长足象等,以成常害果实,严重时一果有几个食害孔,以后果皮干枯变黑,果仁发育不全,更为严重的是,成虫产卵于果面,然后蛀入果内,引起大量落果,造成核桃减产,甚至绝收。此外,核桃果象还食害核桃幼芽、嫩枝。该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向阳处的杂草或表土内越冬。在四川,翌年4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上树取食树皮和嫩梢,4月中旬末或下旬开始危害幼果。6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6月下旬为化蛹盛期,然后羽化,继续危害核桃顶芽,11月开始越冬。成虫有假死习性。" 核桃举翅蛾, 核桃举翅蛾俗称核桃黑。在我省核桃产区普遍发生,在土壤潮湿、杂草丛生的荒山沟洼处尤为严重。主要危害果实,果实受害率达70%-80%,甚至高达100%,是降低核桃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害虫。
受害症状是幼虫在青果皮内蛀食多条隧道,并充满虫粪,被害处青皮变黑,危害早者种仁干缩、早落;晚者种仁瘦瘪变黑。被害后30天内,可在果中剥出幼虫,有时一果内有十几条幼虫。举肢蛾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化蛹,成虫发生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幼虫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危害,7月危害最严重。幼虫乳白至粉红色,有足。幼虫在果肉危害30-45天后,即老熟出果入土结茧越冬。一般多雨年份比旱年危害重,荒坡地比耕地危害重,阴坡比阳坡危害重,沟顶比沟口危害重 。
9.关于水稻的病虫害的论文范文
下面我来把从播种期至收获前的管理给你说一下
播种期:播种前精选种子,进行种子消毒,是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害的最重要措施。同时要合理搭配茬口,实行轮作,既可防病又兼治害虫。
1,晒,选种子:稻种先经日晒,然后用风选,泥水选或盐水选等方法,清楚病,秕谷。
2,种子消毒:一般可用1%石灰水浸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恶苗病,胡麻斑病和白叶枯病等的重要措施。
3,“芽好一半秧”,搞好早稻催芽工作,是防止烂秧的重要措施,催芽用的稻草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可使用。
秧田期:“秧好一半稻”,所以要培育壮秧,贫下中农用“狠治秧田,注意大田,秧田得病,大田要命”等生动语言概括了秧田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性。
早稻秧田要加强水浆管理等农业措施,以防止烂秧为重点,同时狠治稻飞虱和稻叶蝉,消灭病毒病的传毒媒介,并注意苗瘟的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秧田以防治苗叶瘟和稻蓟马为主,兼治胡麻斑病,稻飞虱和盗叶蝉等,药剂可选用稻瘟灵和春雷霉素于乐斯本混合喷撒。拔秧前根据病虫情况,喷药防治,防止将病虫带入大田。结合拔稗,拔除恶苗病,病毒病的病株,采除稻螟卵块。扎秧用的稻草必须用水煮沸灭菌,然后使用。
大田期:大田期要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抢耕抢灌,大田整地灌水后立即捞取浮渣,清除浮渣中纹枯病和菌核病的菌核以及越冬螟虫等,根据品种特性和土质等条件合理密植,稻株返青后加强病虫害的检查,及时拔除病毒病稻株,补上健株。在螟蛾盛发期阶段发动群众及时采除卵块,结合早期耘田,及时拔除恶苗病病株,铲除田边,沟边杂草。
2,加强水浆管理。开好大田四周的“走马沟”,采用浅水勤灌,干干湿湿,适时适当搁田,使稻株青秀老健,增强抵抗力,对控制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白叶枯病,赤枯病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赤枯病发生,应立即排水落干,结合中耕耘稻,促进通气。为控制菌核病和穗颈瘟的发生与发展,后期须经常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湿润,不要过早脱水。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根据“少吃多餐”的原则追肥,注意有机肥与化肥以及氮,磷,钾的配合作用,避免因肥水管理不当,造成徒长,贪青倒伏而诱发病虫害。以及翻耕绿肥田。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草木灰或石灰。
4,在贯彻农业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并采用药剂直接保护。药剂防治必须实行“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
5月,早稻移栽返青后要防治稻飞虱(灰飞虱)和黑尾叶蝉,保证秧苗及时分蘖,避免稻病毒病扩散蔓延,在分蘖期大力开展稻螟的预测预报,下旬做好防治第一代三化螟枯心的准备工作和防治第一代大螟对早栽早稻的危害。
6月,稻螟以防治第一代三化螟和二化螟为主,以单季晚稻为主的地区,早稻和早播单季晚稻秧田要狠治一代三化螟,虫口基数低的提倡人工采卵块和“捉枯心团”,确定对象田重点用药的办法。二化螟要狠治第一代,迟熟早稻要特别加强防治,治螟可与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相结合。急性型稻瘟病必须及早抓紧狠治,将它消灭在初发阶段。
7月:早稻以防纹枯病和第二代三化螟为主,6月下旬7月初是纹枯病扩展蔓延时期,应及时适当搁田和用药,控制其发展。双季稻为主的地区,要狠治二代三化螟,全部单季晚稻和生长嫩绿的后季稻秧田以及正在破口抽穗的迟熟早稻田要进行防治。7月中旬是白背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可与防治三化螟结合。早熟粳稻,上中旬要防止穗颈瘟突发为害,单季从6月下旬至本月上旬注意防治叶稻瘟和稻蓟马。7月底晚熟早稻和单季晚稻都应防止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突发为害。本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单季晚稻及后季稻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8月:7月底至本月上旬早稻陆续收割。收割后立即用药喷洒田埂杂草和邻近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的边行稻株,消灭稻飞虱和稻叶蝉,防止其为害。月初要抓紧防治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的纹枯病,兼治菌核病,上旬是三代稻纵卷叶螟为害时期,应提高警惕及时防治。月底要注意后季稻上三代三化螟枯心的防治,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等。
9月:9月上旬根据单季晚稻生育期,结合虫情分期分批防治三代三化螟白穗,同时兼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苞虫等。9月上,中旬为中稻稻褐飞虱发生为害时期,应加强普查,及时防治。本月和下月初非别在单季晚稻和后季稻田结合拔稗草剪去白穗,降低越冬螟虫基数,减轻来年的螟害,本月下旬10月初水稻将近成熟,丰收在望,为了确保秋熟丰产应狠抓穗颈瘟的防治,同时严防稻飞虱突发为害,贯彻治早,治小,治了的方针。一旦出现为害,必须“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进行歼灭,真正做到“管到稻头黄,战到谷进仓”!
希望以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病虫害防治毕业论文设计(谁有关于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