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坏账损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本人要写会计论文
新财会制度对坏帐损失的核算与管理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规定 企业 可以按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帐准备金。
坏帐准备在 会计 报表中作为应收帐款的备抵项目列示。经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已提坏帐准备的,应当冲销坏帐准备;未提坏帐准备的,应当作为坏帐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这一改革,使会计的“谨慎性”、“配比性”、“权责发生制”等原则得到进一步体现。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 研究 的 问题 。
一、核算 方法 中存在的问题 1、直接转销与备抵法不统一。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
新的准则规定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企业可以自由选择,既容易导致企业间防御坏帐损失能力的差异,计提坏帐准备金的企业能力强,反之则差;又会形成企业经营业绩的人为不一,计提坏帐准备的企业当期利润少,未计提坏帐准备金的企业利润多,同样的经营业绩,得到 社会 承认的程度不同。 2、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有不足之处。
新财会制度规定:运用备抵法核算坏帐损失的企业,其坏帐准备金一律采用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这种方法固然有简便、易于操作的优点,但它忽略了应收帐款拖欠的时间长短与发生坏帐可能性之间的正比关系。
一般说来,应收帐款拖欠的时间越长,应收帐款被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发生坏帐的风险就越大。 所以,在进行坏帐损失核算时,不能忽略时间因素对坏帐的 影响 。
3、坏帐准备金计提比率尚未一致。新财会制度规定,采用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帐准备金的企业,其计提百分比为:农业企业、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1%,对外 经济 合作企业2%,外商投资企业不超过3%,其他行业企业3%-5%。
这使许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帐损失的企业税负不均。同行业计提比率的可选性,也会形成实质上经营业绩相同的企业会计核算显示的经营业绩数值不同,难以得到较为一致的业绩评价。
二、坏帐准备的帐务处理不够妥贴 1、“坏帐准备”的属性类同于“累计折旧”帐户,它是用来备抵“应收帐款”帐户,以求得应收帐款净额的,其余额应与“应收帐款”帐户相对,为贷方;余额在借方是不应有的经济现象。 实务操作之所以会出现“坏帐准备”帐户借方余额是由于新财会制度规定:收回已核销的坏帐,记入坏帐准备。
2、新财会制度对坏帐的确认条件、审批手续作了具体的规定,但并未对后续管理作出规定,这很容易被人钻空子。如某企业按规定程序核销了某乡办化工厂的2。
1万元贷款。不久,该工厂经济复苏,原经办销售员私下前去要款,通过各种手段,索回2。
1万元欠款,装入自己的腰包,使企业财产和所有者权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2.求毕业论文提纲,有关如何减少企业坏账损失
如何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销售产品时可以采取现销和赊销两种基本方式,虽然赊销在强化企 业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和节约存货资金占用方面有着其他结算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相对现销而言,赊销必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的应收账款,由于应计现金流入量和实际现金流入量在时间上不一致,就可以发生相应的机会成本、坏账成本以及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从而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正常经营。
因此,如何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论题。 一、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三角债”被许多经济学家称为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企业“三角债”问题曾在中国业界肆虐一时,拖垮了一批企业。
当时,企业“赖账”成风,而且谁赖账越多,谁就受益最大,以至于在文艺界出现了“黄世仁求杨白劳还债”的小品,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信用状况。面对存在的问题,国家下大力气整治过,朱总理就曾在1996年提出了5个部门4类商品 (电力、冶金、煤炭、石油等)领域开办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目的是为了解决这些企业之间的三角债问题,而“三角债”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又是如何呢? 1.应收账款净额居高不下,企业缺乏管理力度。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显示,企业间的“三角债”规模在2000年年末已累积至1.2万多亿元,其中超过3个月的拖欠已达0.8万亿元;截止到2002年6月末,企业应收账款净额1.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增幅比5月份提高了0.3个百分点。另外,国内一些企业日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只限于数量方面,而对其账龄、应收账款成本、客户信用等级等资料不予计算分析,使得账龄超过3、4年的应收账款大有所在。
在其他国家看来早可作为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而我国的一些企业却一直是放在“应收账款”项目下而不是“坏账”项目下,因为这样一来就不会影响企业领导的业绩,并使之有一种“企业经营不错啊,坏账也不太多”的自欺欺人的想法,下任领导也不追讨,也怕损害自己的业绩,于是坏账越来越多,账龄也越来越长,最终企业垮了。如此种种,就是“三角债”仍然作祟的直接反映,同时也表明中国市场仍不成熟而且有关机制有待完善。
2.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差距较大。我国企业平均坏账率是5%~10%,账款拖欠期平均是90多天,而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平均坏账率是0.25%-0.5%,账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相差10多倍。
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而我国只有20%,如此大的差距,要想竞争,尤其是要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能行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代已经过去,谁不学会赊销,谁就会被淘汰,因此我们国家的企业必须学会赊销、学好赊销,争取在赢得客户的同时又能将应收账款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合理的范围内,以迎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不论是高科技产品还是一般工业品,当前几乎都是买方市场,而一些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的某一方面不具备优势,失去了与其它企业抗衡的能力,导致其市场占有份额很小,而其生产能力却大于其生产份额,这样就产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产品积压。为了解决产品积压问题,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又不得不作出了相应的让步,如产品试用期久一些、货款回款期长一些等等,使产品的应收账款从量上和时间上都增加了,随之企业应收账款多、回收不顺畅、资金短缺等等问题就接踵而来。
(二)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在我国长达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上只有一种信用,那就是国家信用。工厂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往来资金如何结算等事项都是由中央计划者统一安排,交易双方都是属国家所有,企业根本不需要担心大量应收账款是否能及时收回以及账款囤积造成的后果。
然而,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我国已基本步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经济,“信用为本”,但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法制基础也比较薄弱,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使得我国信用短缺现象大量存在,如企业间的资金拖欠、三角债、坑蒙拐骗、呆账坏账等层出不穷,就连被称为“经济警察”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失信和造假,而企业经营者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信用短缺现象孰视无睹,在销售上仍存在着侥幸心理,未对客户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就急于想和对方成交,这样做虽然账面上的销售额有所攀升,但企业反而不会多赚钱,为什么?因为企业忽视了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所带来的风险。试想想,假设一个企业平均税前利润是5%,如果他有10万元的货款因为管理不善等原因而成为了坏账的话,为了弥补损失,需增加多少销售额才能弥补亏损呢?答案是200万元。
在利润率较低的今天,别说是坏账这个无底洞,就连货款拖延造成的资金成本,也同样能吞噬掉企业几个月的利润。例如去年北京中关村仪科慧光公司倒闭案就很能够说明问题。
仪科慧光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一直是负债经营,而且为了营业额看好不。
3.有什么企业坏账一类的参考文献,我要写学年论文
至少超过500篇可参考的期刊论文,选择合适的提问索取全文 浅议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的防范 毕明军 财经界(学术版) 2010-05-15 期刊 【摘要】 为了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竞争力,赊销成为企业常用的的手段,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
作为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予以高度重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做好对坏账风险的防范工作,以及时收回账款。
本文对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及其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1] 李丽萍。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J]。 知识经济, 2010, (06) :81 [2] 赵九龙, 周姝, 董浩。
论企业会计中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与控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 (02) :168 [3] 王永成。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 北方经济, 2010, (02) :69-70 [4] 毕明军。
浅议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的防范[J]。 财经界(学术版), 2010, (05) :117,119 [5] 白玉珍。
浅议美国金融企业及其高管的道德风险与防范[J]。 现代商业, 2010, (08) :8,7 [6] 杨霞光。
试论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 (06) :143-144 [7] 夏旭。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 煤矿现代化, 2010, (01) :86-87 [8] 杨冬梅。
广告销售及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 (06) :153-154 [9] 徐苹苹。
论企业应收帐款的成因及解决方法[J]。 科技信息, 2010, (09) :404 [10] 范锋春。
企业会计工作中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J]。 现代商业, 2010, (12) :245-246。
4.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的大纲怎么写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由于市场经济的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的应收账款很可能最终不能够全部收回,即可能发生部分或者全部的坏账。所谓坏账,是指不能够收回的应收账款。一般认为如果债务人死亡或者破产,以其剩余财产、遗产抵偿后仍然不能够收回的部分;欠账时间超过三年的应收账款都可以确认为坏账。企业对于可能发生的坏账,有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即平时并不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进行预计,而只是到坏账实际发生时直接冲销应收账款(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已取消这种核算方法)。
5.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的论文
企业应收账款核算方法分析摘要:应收账款业务一般涉及资产计量与损益确认两个方面,确认计量 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公允表达,同时又与资 金回笼、社会诚信等密切相关,因此,结合经济转型期的特点,重新审视现行 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规范会计核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应收账款核算0引言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理念,结合买方市场为主的经济环境,企 业为将其生产的产品尽快销售出去,不可避免地采取降低信用标准 和条件的手段以进行促销。然而,历史遗留下来的“三角债”“、多角 债”现象以及差强人意的社会诚信,又使企业面对大量的应收账款 因收回困难而陷入“两难”境地,同时,信息使用者又因其缺乏现金 作支撑的经营成果失望至极,进而动摇了对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 信心。
为确保资产的变现,避免高估资产与利润,现行会计制度充分 利用谨慎性原则进行规范,减值准备也可以作为管理当局操作利润 的工具。究其原因,除信息提供者本身的原因外,也有制度规范上含 混不清的地方。
本文仅从会计核算角度进行了探讨。1企业坏账的核算1.1坏帐准备核算方法的比较所谓坏账是指无法收回的应收 账款。
因坏账发生的损失叫坏账损失。对坏账损失如何核算、是将其 确认在发生坏账期,还是在应收账款产生的当期就予以估计确认,就形成了直接转销法与备抵法两种方法。
现行制度统一规定采用备 抵法,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也便于信息的相互可比。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应收账款一般包括提取坏账准备、发生 坏账、确认坏账又收回、补提或冲销坏账准备等内容。
除销售百分比 法外,其余三种方法计提的坏账准备一般与期末应收款项余额保持 一定的比例,分别相当于按总额、类别、个别计提。从计提的坏账准 备与依从的应收款项的紧密程度来看,除个别确认法外,其余方法 下计提的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均不能对号入座。
1.2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规定所适用的方法现行会计制度提供 了确认坏账的标准,也提出了不得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几种情况。但 确认坏账与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并不是同一概念。
前者是在任何一种 方法下都会有的判断行为,后者则是计提坏账准备全额多少的问题,也只有在个别认定法下才有实际意义。制度如此规定要么将二者混 淆,要么则是对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必须采用个别认定法的暗示。
1.3转让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问题无论是企业利用应收账款 融资,还是债务重组,制度中均提出要将其账面价值予以结转。应收 账款的“账面价值”是其余额与“坏账准备”余额之差额。
由于“坏账 准备”余额在不同的计提方法下其含义有别、并非均与应收账款对 号入座,这就产生了以下问题:是否必须按其账面价值结转,如果必 须结转,当然按照溯源原则不是不可以,但明显有违实质重于形式 原则。如果不需结转,则制度中规定的疏忽实不为宜。
1.4关于秘密准备的计提及转销不按制度规定的范围或标准 计提的坏账准备称为秘密准备。企业之所以计提秘密准备,是因为 通过计提并在以后期转销可以打破会计期间假设,从而调节各期利 润。
问题是,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只有天知道何为正确。国家不可能 犯以前一刀切的错误,会计服务公司在计提比例上难道比企业更心 中有数吗?说到底,计提比例应是某一区域中的间距值,决非某一绝 对值,制度中规定的比例从何谈起?另一方面,如果企业计提离谱,就会认为计提秘密准备,也无非是作为会计差错更正,如果不能发 现则可能作为正确信息对外披露。
2企业应收账款的融资 现行会计制度,对应收账款的资金融通,从出售、质押借款和贴 现三个方面予以介绍,且将出售与融资平行界定,致使许多概念晦 涩难懂,会计规定前后矛盾。2.1出售的概念是否恰当表面上看,应收账款作为资产转让 所有权和销售类似,但会计上《收入》准则中并没有包括应收账款的 出售。
一般而言,出售需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计算损益,而这些在应 收账款结转中并不具备,甚至算不上视同销售。另一方面,应收账款 本身就属于货币性资金。
与其他资产交易时往往作为计量尺度予以 计量,因此称其出售进而确认损益有失公允。改为转让更恰当一些。
因为称其为转让才与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更加协调。2.2出售与融资是平行还是包容应收账款无论通过何种方式 转出,其目的无非是取得资金以加速资金的周转。
从取得资金的目 的来看,出售(假设其成立)则是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罢了。二者并 非平行的关系而是包容与被包容关系2.3贴现的内涵会计上的贴现,以前仅指未到期的商业汇票 通过银行融通资金的行为。
现行制度将其范围有所扩大,包括了应 收账款的贴现。根据贴现后贴现银行是否具有追索权,贴现分为带 追索权贴现与不带追索权贴现两种。
很显然,贴现也是融通资金的 一种方式。带追索权贴现和不带追索权贴现实质和应收账款的转让 并无二致。
2.4重构应收账款融资的概念体系通过应收账款的转移、质 押以取得资金行为均为融资。融资包括转让和质押。
转让又分为实 质转让(风险与报酬转移)。
6.某企业的坏账控制的论文怎么写啊
所谓坏账,通常是指一个企业经营过程中,应该收回而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导致无法收回的款项: ①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 ②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其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 ③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包括保险赔款等)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 ④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裁决,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 ⑤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核销的应收账款 所谓坏账控制,是指一个企业如何采取措施,来防范坏账的发生。
如果要写论文,无外乎要写明白如下一些内容(提纲): 一、坏账的定义、内容、含义; 1。 2。
二、坏账产生的原因; 1。 2。
3。 三、防范坏账的措施 1。
建立管理监督制度 2。对生意客户进行资信查询 3。
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避免坏账的发生 4。 建立防范坏账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5。
四、坏账发生的挽救、补救措施 1。投保坏账保险 2。
提取坏账准备金 3。如果涉及被诈骗,及时报警 4。
五、调查几个企业,总结这些企业在坏账控制方面遭遇的教训和取得的成功经验 1。 2。
六、综述、总结 以上仅供参考。
7.我要写篇论文名字叫 坏账损失核算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谁来帮
预防坏账损失,最直接的方法是每月计提坏账准备反映在P&L,如何做好计提坏账准备是另一个问题,好多大公司在这方面都会有个Policy去指导,如账期是30天的计提比率是多少,30-60天计提是多少,60-90天计提多少等等,当然是些特别Case会计提100%,其实公司内部如何去设定这些比率都好重要,一般情况是根据过往经验,当然,同一集团的不同行业也不同.
有些公司还会设定收账组,除每月发送statement对账外,还会出reminder,到出了三次reminder时仍未付款就会出warning latter和交律师处理,当然以后合作都会是个问题.
其实,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环还是第一关,在合作之前做好调查工作,信贷评估,在我们公司就会将这个看得很重,调查的内容也很全面,除企业性质,规模,资本这些外,还会要该企业提供现时的重要合作伙伴,查证相关信用,每年根据还款期等数据进行信贷分析。
不知以上的东西能否帮到你
8.论文《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可以加什么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企业坏账损失的原因、危害及其对策 - 集团经济研究2007(23)
期刊论文 浅析企业发生坏账损失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8(2)
期刊论文 国有企业应收帐款形成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6(3)
期刊论文 浅谈坏账损失的核算 - 科技资讯2006(30)
期刊论文 浅谈坏账及如何减少坏账损失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
期刊论文 从坏账损失的核算看会计与税收的协调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0)
期刊论文 略论应收账款风险及管理 - 甘肃科技2005,21(6)
期刊论文 坏账损失的财务处理 -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4(4)
期刊论文 企业坏账损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 中国科技纵横2009(6)
9.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对策本科毕业论文,谁能帮帮忙啊,无从下
给你个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原来有一只并不起眼的队伍,目前正在发展壮大起来,这就是中小企业。
据统计,现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在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实现的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利税的60%和40%,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
种种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在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岗位和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
就是这样一支基础性力量,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中小企业,它的生存与成长却面临着危机。当前,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并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虽然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是,由于本身的先天性缺陷和外部融资环境不支持等原因,使其在融资上形成了十分尴尬的局面,情况具体表现为: (一)直接融资的渠道太窄 企业无论是发行股票还是债券,《公司法》都有明确规定: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这一类的融资。 而这些条件中,许多对企业的规模、资产都有较高的要求,中小企业一般达不到规定的标准。
至于二板市场即中小企业板市场,尽管在今年已经建立起来,但截止2004年9月底,获准发行上市的企业仅有38家,对于如此众多的中小企业,要想通过直接融资的渠道来筹集资金,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银行贷款难上加难 中小企业的借款,目前主要依赖于国有商业银行,因为现有的民间小银行提供的贷款,无论从数额上,还是从期限上都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
而国有商业银行,从其性质来讲,是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首先,他们希望包揽数量大的业务,因而对中小企业的小型贷款不屑一顾。
第二,银行经营的原则之一是:尽量减少呆帐坏账,而大部分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时,既无人担保,又资信度不高,银行考虑到安全性因素,也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放贷。可见,中小企业若想取得银行贷款,更是极其困难。
(三)在各种政策上受到不平等对待 目前,国家依然重点扶持国有经济,仍旧通过一定的计划手段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进行融资方面的倾斜,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限制其发展的不平等政策。 在筹资成本上,中小企业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在银行的利率政策上,中小企业利率浮动的幅度竟高达50%;在融资权上,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也明显不一样。
(四)融资的风险太高 首先,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使筹集到一些宝贵的资金,也不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这样就造成相对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其次,一旦中小企业发生资金周转失灵的情况,不具备应急能力,而且也得不到临时的援助。
大型企业如果发生了资金短缺,由于其资产实力雄厚,所以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现金流。而中小企业基本不具备这种素质;同时,资金暂时紧张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大企业中,银行方面的态度也较为宽容,但如果发生在中小企业中,银行是不能原谅的。
第三,由于各种融资的成本太高,中小企业的负担很重,增加了其到期不能偿还本息的风险。这些问题对中小企业融资来说,如同雪上加霜。
(五)社会金融服务跟不上 目前,社会上几乎找不到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机构或团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程极为缓慢。
中小企业如果想要在融资问题上进行咨询或取得技术支持以及担保等各方面的帮助,可以说是相当困难的。 由此可以看得出,中小企业融资的境况十分困窘。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何在?笔者研究与分析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 1、规模小,实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这一特点,是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而这种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简单讲就是市场作用对某些领域无能为力,即市场发挥作用没有达到经济效率的结果。中小企业融资为什么发生困难?市场竞争的规则是优胜劣汰,强者生存。
然而,中小企业整体力量弱小,就不被其他市场参与者所选择。 于是,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都产生了壁垒,融资难可想而知。
2、产品单一,业绩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 中小企业因为资金有限,因而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经营多种产品。
任何产品的需求,在市场上都不可能保证永远稳定,而中小企业只经营单一的品种,一旦产品需求量下降,业绩就会随之下降。 这样一来,利润没有保障,风险特别大。
银行看到这种类型的企业支付利息的来源没有根基,所以不会愿意为其提供贷款。 3、诚信意识不强,资信程度不高。
据统计,中小企业做过资信评级的不足一半。有些小型的企业,本身思想意识中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对负债的运用也并不十分认真负责。
甚至还有的中小企业无理拖欠各种账款或者隐逸、私分、无偿转让资金,使银行蒙受损失。这些想法与行为最终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进而影响了资金的筹集。
4、自有资金不足,内部融资观念淡泊。 中小企业获得能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