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论文 铁路的发展改革创新
五年,在历史长河里中人是沧海一粟。
2003年3月以来,中国铁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五年,是我国铁路建设规模最大、技术标准最高、成就最为显著的五年;这五年,是我国铁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成果最为丰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的五年;这五年,是我国铁路改革力度最大、实现重大突破、效果十分显著的五年;这五年,是我国铁路挖潜扩能力度最大、客货运量和运输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碧眼;这五年,是我国铁路对经济社会服务保障能力大幅度增强、社会效益显著、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五年;这五年,是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经受考验最为严峻、管理力度增强、安全形势比较平稳的五年;这五年,是我国铁路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民生、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进一步形成的五年;这五年,是我国铁路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生要成果的五年。 正确的战略决策来自于对发展实践的正确认识,也必将受到发展实践的检验。
回首五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其辉煌成就足以让社会各界耳目一新,让每一个铁路人自豪,“历史性的进步”是最恰当的概括,也是对五年来中国铁路正确战略决策的最佳诠释。 铁路现代化在国家现代化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既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性保障。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非均衡性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更决定了中国铁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必须居于主导地位,甚至可以说铁路对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性和联系性的强化是我国经济总体性增长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其他运输方式快速发展时,铁路“夕阳论”曾一度严重影响了中国铁路的建设进度,似乎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替代铁路运输,以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其中一年,我国全年新建铁路仅为几十公里。 我国特殊的国情以及铁路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不可替代的现实,决定了铁路未来发展必须在“渐进”与“跨越”中作出选择。
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力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严重不适应,是铁路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个日益尖锐的矛盾,催生了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思路。
2003年6月28日,铁道部党组正式提出了以“快速提升运输能力、快速提升装备水平”为主线的铁路跨越式发展思路。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铁路发展由全路上下的共识上升为国家意志。
这是铁路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思路。中国铁路如果仍按“渐进式”发展,就无法解决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主要矛盾。
而这一思路的科学性在于,它以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为基本坐标,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总体背景来观察它对铁路发展的要求。通过对世界先进国家铁路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模式的认真总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铁路发展的正相关性分析,准确地反映了铁路面临的主要矛盾,即铁路运输能力不适应全社会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并指出这个主要矛盾尚未从根本上被解决。
我们不难发现,铁路实施这一思路的具体内容都是围绕着如何解决运输能力短缺问题而展开的,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力成为摆在铁路人面前的首要问题。 发展的实践呼唤着发展的理论,发展的实践也不断升华着发展的理论。
中国铁路人在看到发展运输生产力的重要性的同时,不断意识到应该主动而积极地对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加以调整和解决。 2006年,铁道部党组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和谐铁路的目标任务。
建设和谐铁路就是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建设一个运能充足、装备先进、安全可靠、管理科学、节能环保、服务优质、内部和谐的铁路。 建设和谐铁路意味着更“好”、更和谐地发展铁路,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科学发展。
这是中国铁路新的核心价值理念,是铁路改革发展思路的进一步升华,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铁路的发展思路由“又快又好”的铁路跨越式发展理念向“又好又快”的建设和谐铁路新理念的转变。 我们强调更“好”的发展,不是不要“快”,而是为了实现持续长久稳定的“快”,正是三年多的铁路跨越式发展实践,为我们积累和创造了求“好”的条件。
建设和谐铁路是要以“好”来统领“快”,使“快”服从“好”,坚持“好”中求“快”。这一核心理念体现了在“和谐”中求“跨越”和在“跨越”的基础上实现“和谐”的辩证统一。
它的提出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铁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 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国铁路发展也迎来了极为难得的黄金机遇期,这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它标志着和谐铁路建设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已经促进了铁路运输能。
2.铁路土木工程系的毕业设计(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略论建设工程监理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 工程监理,监理规划,监理工作,国际接轨 国际上统称的建设监理是一个由多学科,多专业架构成的技术密集智能型组织,它在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实施建设监理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行之有效的建设管理制度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推崇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及港澳地区等,在建筑立法化、工作程序化、技术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和组织现代化等方面,为建设监理带来新的活力。
我国建设监理制始自1988年,理论与实践的发育发展较快,初步形成新的工程项目管理的格局框架,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水准的提高,随之兴起的我国监理业在队伍建设、建章立制和业务实践等方面均创佳绩。实践证明,力推建设监理制,有利于工程质量、工期与成本控制;能实现建设速度与效益并举;有利于提高教量与质量的结合,是一条多快好省进行基本建设的途径。
积极探索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监理制度,是当前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工程承包的实践和所见所闻略论以下数点,供 更多 不知道适不适合你~~还有其他几篇,你看看,不行的话就算了。
3.关于铁道方面的论文《我的大学规划》三千字
依靠技术创新推进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
摘 要:回顾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依靠技术创新加快发展的历程,结合自身经历概要阐述了对技术创新理论和实践的感悟。笔者认为,特别是2003年以来,依靠技术创新推进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举措,经实践证明符合我国国情和科学发展观。依靠技术创新科学地促进了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迅速提升。尤其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立足自主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目前,已经由“追赶者”一跃成为世界铁路建设的“领跑者”。
关键词:铁路工程建设;技术创新;现代化;技术标准体系;关键;跨越式;快速;科学发展观
1 七年前我国铁路状况及技术装备水平
回顾2003年初,全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也只有62公里;中国的高速铁路仍在规划论证中,虽然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还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重载铁路的牵引重量最高才达到5000吨;青藏铁路建设中“三大难题”公关正在推进;铁路客车的基本车型,是上世纪80年代引入的25型车,新型快速客车也不适应要求,且数量偏少;C60货车供应不足,重载货车还无法形成规模。
2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我国铁路现代化进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导致竞争。那么企业取胜的关键何在呢?笔者认为:“技术创新应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美国管理大师彼德思说:“不创新就灭亡”创新是现代企业充满经济活力的源泉,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基本驱动力。
京都名师论文中心
4.青藏铁路建设的论文3000字左右
青藏铁路是促进青藏地区大发展的金钥匙,是促进沿线藏区旅游发展的着力点。
青藏铁路沿线集中了藏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青藏高原的一条金腰带,是促进藏区大开发的金钥匙。随着开放条件的逐步成熟,这一线路完全可以建设成为黄金旅游走廊。
青藏两地旅游资源既有相似性,也有互补性;西宁可以成为高原门户,青藏之旅的第一乐章,拉萨可以成为高原终极目的地。在市场方面,青海的国内旅游者人数远远高于西藏,西藏的国际旅游者人数远远高于青海,可以客源互补。
而目前,青藏两地总量仍然很小,是中国旅游经济的低洼地。合作与创新的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两大趋势,目前各地都在寻求区域旅游合作新突破。
各方领导越来越具有开拓性的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青藏两地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产品开发日益提升,交流逐渐增多,合作的基础与动力越来越强劲。
青藏铁路的修建为青藏旅游合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和载体,成为合作的强力纽带和桥梁。 如何打造青藏顶级旅游带 青藏铁路沿线,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
对于商家而言,这是一条蕴涵着无限商机的黄金走廊。数字显示,1991年一2001年间,进藏客运量增长率为18%左右,呈高速增长态势,这种增长势头将保持较长时间。
而现有的交通条件不能适应增长的需要,可进入性成为制约西藏发展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新世纪修筑入藏铁路,对完善中国铁路网线,巩固国防?发展边疆经济,脱贫致富,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族团结,拉动旅旅业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铁路历来是交通线,如果把青藏铁路建成旅游带要涉及铁路、旅游等各部门要从规划做起,用铁路方面的话说,涉及到站前、站后等多方面问题,为了把青藏铁路沿线开发建设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顶级旅游带。
5.全国 铁路论文
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线路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
吸引区内工农业生产发达,内外贸易兴旺。人口稠密,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客货运输最繁忙的铁路局之一。
管辖范围:东起沪宁、沪杭线上海站,西与南昌局在浙赣线新塘边站、皖赣线倒湖站、合九线孔垄站、京九线淮滨站、鹰厦线余家站、横南线永平站分界;南至鹰厦线的厦门站,与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在梅坎线琥市站分界;北与济南铁路局在津浦线符离集站和符夹线新河站、与郑州铁路局在京九线王楼站分界;与阜阳地方铁路在漯阜线阜阳西站分界。 主要干线及支线:营业里程4129.5公里(包括临时营业线ة152.8ت公里),延展长度10002.5公里,其中跨省市的线路有京九、浙赣、津浦线、符夹线、宁芜线、皖赣线、沪宁线、沪杭线、鹰厦线、长牛线、宣杭线等11条,以及青阜、淮南、金千、外福等省内线。
双线以上营业里程1790.6公里,占全局营业里程的43.4%。自动和半自动闭塞线路长度4374.3公里。
电气化铁路892.3公里。 主要技术设备:车站503个,其中特等站6个,一等站27个,二等站42个。
配属机车1539台,其中蒸汽机车22台,内燃机车1309台,电力机车208台,分别占总配属台数的1.4%、85.1%和13.5%。配属客车3798辆,其中软座车139辆,硬座车1696辆,软卧车236辆,硬卧车1157辆。
配属客车中,双层客车196辆,其中双层软座车45辆,双层硬座车151辆;空调客车2310辆。 管内合资铁路公司发展迅速,至年末,合九、金温、萧甬、武夷山、泉州、龙岩、芜湖大桥、新长、海沧九家合资铁路公司,总营业里程1880.8公里,延展长度2654.4公里。
2002年,上海局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1.运输经营。
全年完成运输收入171.8亿元,同比增长7.3%;换算周转量188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1%,其中直通货物周转量完成101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7%;旅客发送量16464万人,同比增长6.1%ت;货物发送量15458万吨,同比增长7.6%;运输营业收入194.6亿元,实现运输利润5679万元。多元经营完成营业收入72.9亿元,实现利润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和10.1%。
实现全年资产经营责任制目标。 2.运输安全。
贯彻《安全生产法》,推进安全“规范管理、强基达标”工作,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突出客车和提速区段安全重点,开展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消除一批安全隐患,促进了安全措施的落实。全年安全设施投入2.1亿元,增强运输主要设备质量和安全监控能力。
推进沪宁达标线建设,率先成为全国铁路提速达标示范线。至年末,全局消灭行车责任重大事故和客车险性及以上事故,行车一般事故同比下降38%,实现行车安全年。
3.改革管理。客运公司改革试点取得成效,客运经营责任主体的作用和运力、劳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得到初步体现。
多经企业巩固“三分开”成果,构建经营新格局取得新进展,上海铁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房地产有限公司挂牌运作,假日列车公司完成股权重组,龙门宾馆通过对外引资优化股权结构。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又有3所中小学属地移交,5所撤并。
完成全局卫生防疫监督体制改革,启动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继上海地区之后杭州分局实施医保属地管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制订并经职代会通过实施《上海铁路局职工严重违章违纪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规定》,规范干部职工职业行为。
全局运输业减员1666人,职工总量实现连续11年下降。 《发挥铁路短途客运比较优势的管理》获国家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46项成果被评为部级以上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
同时,推进贯标工作,局、分局机关完成贯标试点,全局运营基层单位贯标开展面达53%。 4.基本建设。
全年完成基建投资28.1亿元,更改投资11.3亿元。萧甬复线年初全线开通,新长线年末铺通,梅坎线通过国家验收,宁启线、赣龙线建设进度超过预期目标,南京、福州站站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上海南站完成开工准备。
津浦线K831工程、阜阳增加客车下行线等一批扩能项目建成投产。宣杭复线、浙赣电化、浦东铁路、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福厦铁路以及宁西铁路(合肥—南京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进展。
5.科技教育。全局TMIS系统基本建成,沪宁线行车安全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取得成效,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得到升级完善。
机辆工电设备水平和施工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跨区间无缝线路再创中国企业新纪录。按照铁道部“两年10天”的培训要求,制订《路局岗位达标工作实施意见》,全年培训6.7万人,组织其他规范化培训4159人,沪宁线“三员两长”学历、技能达标率100%。
6.职工生活。围绕局职代会提出的实事项目,投资1400万元,建成40个物业小区,完成9073户职工住宅转供电(水)改造和南京东给水增容。
投资475万元用于公寓建设和设施改造。投资3200多万元改建上海天津路、南京兴安路等6处局、分局所在地单人宿舍。
投资580万元用于生活线“四小”设施修缮。安排教育投资2080万元,购置教育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局党校迁建工程。
投入200万元,建立职工教育保障。
6.求铁路道岔方面的论文
摘要:通过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设备、制度、人员)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消除影响运输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奠定支撑运输安全坚实基础的要求措施。
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加强整体协调运转,明确结合部的分工和责任,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因素;设备;施工;影响 、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
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2000年全路发生的17起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7起(占41.2%)是在施工情况下发生的。
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哈尔滨铁路局每年发生影响接发列车安全的设备故障约1200起。
(2)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
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①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②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③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3)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
①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②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安全;③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1999年8月2日5:10,哈尔滨铁路局万乐站因3#道岔故障(1—3联动道岔光带和表示灯无显示),影响上行出站信号不能开放,使用路票发车,5:38 Y212次旅客列车进2道停车,值班员确认3#道岔是定位后,对故障的判定和处理不当,误认为1#道岔也是定位状态,5:40列车启动行至信号机前司机发现l#道岔是反位,停车构成未准备好进路发车的险性事故。
综上所述,在设备改造施工及临时故障等情况下,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就会影响运输安全。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
2、强化“三大因素”的协调管理 设备是基础、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三者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同时,三者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安全才有保证,忽视了三者的动态协调与统一,维持安全稳定的支撑就将倾斜。 2.1强化施工管理,提高设备质量 从运输安全的角度规范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给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实施施工、验收质量责任追究,避免低标准的重复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次数;接收部门要严格执行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及时处理潜在的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
在设备发生意外故障后,能在最短时间(查标定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抢修,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2.2跟踪设备变化,完善规章制度 (1)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规章制度。
随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以及现场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及时修订安全防范措施,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2)完善施工与交接、培训制度。
施工部门应有对车站技术管理人员(包括接收部门的工电维修部门)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义务和责任,有跟踪、处理使用中发生意外问题的责任,限定最少跟踪时间;接收部门的维修人员要尽快掌握设备特点、性能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3)严格培训上岗制度。
(4)制定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哈尔滨铁路局正在研究制定适合本局设备特点的《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2.3强化人员素质,执行作业标准 (1)强化岗位相关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制定各工种应知必会范围,定期学习、考核和举行技术比武,引进激励机制和岗位轮岗制度。
(2)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作业人员对规章的理解。 (3)强化停电、施工、设备临时故障等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学习,经常进行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实作演练,提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
(4)施工中严格执行登记、消记制度,严格执行单一指挥的原则。把握好威胁运输安全的3个时候:施工开始的时候、施工完了进行调试的时候、设备临时故障的时候。
(5)严格管理,造就一批训练有素,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化的职工队伍。 3消除不稳定因素,奠定坚实安全.“三戒”:一戒推诿扯皮。
避免各部门的本位主义,相互扯皮、责任不明易产生安全漏洞;二戒信息梗塞。从提报施工。
7.中国铁路的发展和特点需要论文方面的知识
1。
克服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铁路建设的技术标准不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的矛盾是突出的,特别是包括设计、施工、管理在内的建设理念与客运专线建设的要求存在着巨大差距。
另外,客运专线的速度目标值与客货共线的速度目标值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基础设施承受的各种力的作用往往以几何级数递增,这和传统铁路按准静态设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摒弃一切陈旧观念,按跨越式发展思路建设客运专线。 2。
克服无所作为的理念,树立时不我待的观念。 客运专线列车速度目标值比较高,其成败的关键是能否达到高平顺性,而实现高平顺性的关键是基础沉降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认识还有很大差距,甚至在软土地段采取以桥代路的措施后仍对沉降控制持悲观态度。能不能搞好客运专线的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利益和铁路的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铁路,我们必须站在践行"三个代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客运专线工程,以极其强烈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快速客运网这一伟大、艰巨的工程设计好、建设好、运营好。 3。
克服专业分割的理念,树立系统论的观念。 客运专线建设不是一项孤立的事物,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综合考虑各种要素,实现各要素间的匹配和最佳组合。
从大的方面看,快速客运网要与自然界和社会这个大系统相统一,工程设计、工程标准、技术装备、运营管理一定要适应自然环境和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我国铁路路网相统一,做到与既有线有机衔接;各种设施之间要有机统一,固定设备之间、移动设备之间、固定与移动设备之间要匹配协调,达到最佳组合;设计和建设要与劳动组织、运输组织相统一,为减员增效创造条件。 从基础设施本身而言,线下设备和线上设备的统一,线下设备对线上设备高平顺性的保证作用;桥梁、轨道从结构上的统一,结构内各部件之间性能、寿命的有机衔接;各种设施寿命与高速行车要求的统一,确立高质量、全寿命的保障系统;各项设备的高可靠性和少维修相统一,建立高效管理体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克服等、靠、要的理念,树立市场化观念。
一流的观念只有在市场化运作中才能确立,一流的质量也只有在竞争中才能产生。多年计划经济在建设中留下的烙印是根深蒂固的,至今不少工作内容都希望承接世袭、技术垄断。
尽管我们在客运专线的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多成果,但是这些成果的取得是靠各方面力量既竞争又合作才取得的,为了实现建设高质量快速铁路网的目标,还必须在科研、设计、施工、物资采购等各个环节实行招、投标制度,很多项目还要进行国际招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设计、建设和产品质量。 5。
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理念,树立工业化大生产观念。 快速客运网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有严密的组织、科学的管理才能搞好设计和建设,要坚持专业化、标准化、理性化生产。
从一开始就要按专业化要求,组织国内最具实力的科研、设计、制造、施工等方面的专家拟订统一的技术条件,并集中对最先进的方案进行优化,再通过招标确定设计单位和制造单位,以保证把最好的设备用于客运专线建设。 类似这样的项目还很多,虽然协调难度很大,但必须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以符合现代化铁路建设规律的工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建设。
6。克服片面强调国产化的理念,树立利用成熟技术、形成后发优势的观念。
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国产化道路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铁路多年来一贯坚持的方针。 如果片面强调国产化,甚至以保护民族工业为名,消极对待引进先进技术,把国产化与引进技术对立起来则是不合适的。
我国铁路养路机械化的发展之路就是采取技贸结合的方式,从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开始,组织有关工厂和研究单位对关键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国产化率逐步提高,现在已达到70%以上。 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国大型养路机械得到快速发展,08一32捣固车已自行生产100多台,达到普拉塞原装机械的水平,适应了铁路发展的需要,节约了大量外汇。
目前,09一32捣固车也实现了国产化,为国内市场提供了20多台,使养路机械的装备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稳定车、配碴整形车和清筛机也顺利实现了国产化。
如果沿着闭关自守的路走下去,我国养路机械化之路至少推迟20年。 7。
克服规章适应一切的理念,树立为质量负全责的观念。 规章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依据,但在执行规章的过程中,由于情况千差万别,应该从实际出发,才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例如最小曲线半径是各国铁路规章都有的基本技术指标,但我国在执行这个规定时与国外却有天壤之别。按常理选择最小曲线半径应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国外也都是这样执行的。
但多年来我们为了节省建设投资,不顾具体条件,使用了大量小半径曲线,给运营带来极大困难并造成运营成本的大量增加。 完全。
8.急求论文写作(桂林站高铁建设的发展方向)要求不少于6000
你看我的 合不合你的要求 第一篇城北一路,湘桂铁路既有线(原线路)5米开外,一条新线正在加紧施工。
“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要修建新线,那既有线以后将做什么呢?” 答案是:高铁时代将实现客货分离,大家日后的出行会更为便捷。 据市铁建办工作人员介绍,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在市区外是沿既有线新建双线,新线跑客车,既有线跑货车;而市区段则是在既有线旁建一条新线,既有线和新线都跑客车。
这样,湘桂铁路既有线在市区段外围,会从灵川绕猴山西侧,跨桃花江至临桂建一条货车外绕线相连,从而实现客货分线、客内货外的格局。 贵广铁路最初设计为客货兼走,2009年6月改为客运专线。
因此,进入市区的贵广、湘桂两条铁路将全部为单一客运功能。“两铁”设计日开行客车220对(湘桂120对、贵广100对),有望极大地改善春运、黄金周期间出行难的问题。
2012年,火车空中横穿机场路 做路基、开隧道,这些建铁路的必修课,大家不稀奇。可是湘桂铁路在机场路旁一座山上开的两个隧道,却让人觉得挺好奇。
这两个隧道在桂林至临桂道路两旁的山上,距离地面有几十米高。不少市民纳闷,这么高的隧洞,火车开上去岂不是像“过山车”? 其实,道路两旁的隧道口将来会有高架桥相连,等到2012年新湘桂铁路建成通车时,大家就能在机场路上看到穿行的列车了。
“铁轨从灵川铺设过来,一直有一个抬升的过程。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土地征用,以及解决与公路和其他铁路相交的问题。
虽然大家现在觉得路口村隧道距离机场路路面很高,但由于距离较长,铁轨的坡度其实是很缓的。”市铁建办有关负责人解释。
17日,在湘桂铁路扩改工程第四标段第二项目部,负责施工的中铁二局工作人员说:“这两个隧道口名叫路口村一号隧道和路口村二号隧道,主要是供货车外绕线使用的。目前,二号隧道已经打通,一号隧道仍在紧张施工。”
他们承担的4个隧道已打通2个,由于机场路跨线桥的设计尚未完成,因此还没有开始建设。一旦设计完成,他们将第一时间开始桥梁施工。
下一页第 [1] 桂林西站实为货站,但桂林的客站站点不少 一些市民以为将新建的桂林西站是客运站,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目前设计,这是一个专业货站,并不具备客站功能。由于贵广铁路去年调整为客运专线,到时客车经过该站时不会停留,因此桂林西站的主要用途,还是体现在湘桂铁路的货车外绕线上。
据了解,桂林西站的地点设在灵川县定江镇,未来发展将定位为我市一个主要货站。湘桂铁路年运输货运量能力为4000万吨,其货车外绕线经过西站后,可通过原有桂海线与桂林南、桂林东两个货运场站相连。
目前,我市计划将桂林西站做大做强,并逐步弱化桂林南、北货场功能,形成以桂林西货站为主、桂林东货场、临桂二塘、苏桥货站为辅的桂林铁路货运场站新格局。 “桂林西站的功能定位可能让市民有一点遗憾,实际上,桂林高铁站点还是不少的。”
市铁建办有关负责人说,贵广铁路在桂林有桂林北站(即俗称的“始发站”)、阳朔站(兴坪)以及恭城站3个客运站点;湘桂铁路桂林段也有桂林站、桂林北站、全州站、兴安站、永福站等10个客运站,基本可以满足市民朋友的出行需要。 不少标段24小时施工 高铁建设工期紧,任务重。
在前期开展的桥梁、隧道施工中,不少标段都是24小时施工作业,确保工期进度。 目前,湘桂铁路红庙隧道、安山路二号隧道、路口村二号隧道等均已打通,全州、兴安段也已开始进入路基施工;贵广铁路的田坝岭隧道、天平山隧道等大型控制性工程也正在紧张地日夜施工。
据市铁建办初步统计,截至4月20日,我市“两铁”共完成永久性征地计划的95%。1—4月份,“两铁”共完成投资16.88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26%。
链接: 1.湘桂铁路是华中、华东和华北等地区与广西、海南以及东南亚地区联系的重要铁路运输通道。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客车设计行车时速为200公里,建设工期3年半。
该铁路桂林段正线长度245公里,经过市区和全州、兴安、灵川、临桂和永福5县,总投资120亿元。 2.贵阳至广州铁路是西南地区通达华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区际铁路通道,建设标准为Ⅰ级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设计行车时速300公里,预留时速350公里,建设工期6年。
该铁路桂林段正线长度190公里,经过市区和龙胜、临桂、灵川、阳朔和恭城5县,总投资180亿元。 3.“两铁”完工后,桂林将成为“两铁”交会的节点,其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会进一步凸显。
未来,市民乘火车到长沙、广州、贵阳、南宁4个省会城市,最快只需2个小时左右,对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将产生极大促进作用 第2篇短了点 打开广西高铁规划地图,一眼就看到桂东边缘与桂中之间纵向约300公里宽度的空白地带,由于玉林市是广西唯一没有高铁经过的城市,作为长期为广西做出巨大贡献的汉人城市,理应得到应该有的少少补偿。也就是建设湛江-玉林-桂平-桂林高铁,此高铁将解决桂林、贵州、湖南等地到湛江、茂名、阳江的快捷交通问题,并能填补两林之间广大地区的纵向现代化交通的空隙。
纵观广西的高铁规划图,南北纵向方向的交通基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铁路建设(求一论文铁路的发展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