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打算写余华的《活着》,希望大家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写
《活着》的经历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
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
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
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
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
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
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
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 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
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
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 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
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
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
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
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
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
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
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
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
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
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活着》:活着…… 寇延丁(12月6日12:20) 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
2.求余华《活着》的论文,越细越好,最好与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以下是活着赏析,希望可以帮助你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算是个“久经考验”的读书不少的人了,怎么在这个时候会为了一个并不关乎自己任何前途命运的一本书而“浪费”自己的感情,我当时真的在心里痛斥大骂这个余华,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倔强的自己还是顽强的把这本上看完了,另一个心思却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艺术造化,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内涵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是我猜测的一种。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
中年去掘藏,
老年做和尚。”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真的有种不愿意的猜测,余华是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而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在表达手法上,他用一种近乎冰冷且似乎没有温度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人的命运就是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周而复始……
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想到这些,再想到不久前的[静在深秋]友的《祭奠自己》,再想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确实有点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耸然。现实中痛苦和快乐的人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难道是真的如此脆弱
3.急救:准备写一篇关于余华《活着》的论文,题目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面对苦难------摘自《面对苦难》 周国平 “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于痛苦。
我只愿有一种智慧足以使我不毁于痛苦。” 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这里没有舞台,只有空漠无际的苍穹。
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任何人间理想都抚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谈不上什么正义感。
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对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越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因为这灾难正是上帝亲手降下的。
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伸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 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
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
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往前走。
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的,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这是第二次看《活着》。
第一次看完后,我已经哭得一塌糊涂,毕竟是经历得太少了,书中福贵的生活足以摧毁我心中所有的光明。但很奇怪,我又不觉得他有多悲惨,甚至有时候还能感到一丝存活的愉悦,那时我觉得,人生可以过得像他那样也无悔了,甚至到现在,我还是这样想的,但是此时,我想到的却是另外的一些东西:命。
当我读完《百年孤独》,读完《活着》,我深信宿命。其实也不觉得自己是悲观主义者,只是现实和理念是不同的。
世界是被感知,而不是被认知的。什么都已冥冥注定,甚至连我们努力的念头也是,全部已有定数。
但是,我们还是活在生活中,尽管有时真实的东西和我们所做的一切背道而驰,但我们还必须努力,因为我们还生活着。假如不遵循生活的道,那么恐怕我们连思考的权利都会失去。
看完《活着》,脑海里萦绕不去的是那一条通向城里的小路。忘不了福贵他爹蹲在粪缸上眯着眼睛看的那条路,忘不了福贵他娘扭着小脚一深一浅走过的路,忘不了家珍穿着水红色旗袍走过的路,忘不了凤霞无声扯着福贵衣袖走过的路,有庆提着鞋子跑在那条满铺白雪的路,还有福贵牵着老牛,把影子拖得好长好长的那条路。
路永远是那条路,不同的是,路上走的人不同了。福贵没有选择。
在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人生是一场游戏,总想胜出,但到后来,一波又一波的苦难扑面而来,还没有做好准备,一切已成定数。到后来,才恍然发现,这不是场游戏,永远不会有输赢。
我们没有选择,只有一直,一直走下去。所以,福贵在讲述自己的时候,他不会悲伤。
那不是苦难,也绝非幸福,仅是我们要面对的生活。 只是一条路,一条只能走一次的路。
走在路上的人,也许会满心苦痛,停滞不前;也许会灿烂微笑,不断奔跑。尽管通向的都是同一目的地,但我仍然回选择后者。
然后到终点的时候,再把所有的泪水倾盘倒出,用另一种平淡的声音讲述活着的故事。 生活还在不停的进行着,可我还活着,还有勇气的活着,不知为什么还活着,是为了父母吗,是为了一天三顿饭吗,还是为这行尸走肉一百多斤的躯体而活着,很痛苦,很痛苦自己什么都没有,很痛苦这个圈,这个生活圈,丑陋的嘴脸,丑陋的金钱下的自贱的人格,让我感觉这个世界是百眉横生没有爱的滋味,没有情的交往,只有利益,除了利益还是利益,交往中看谁对谁好,如果不好就百般没有好脸色看,真是无奈的社会,无奈的交际圈! 我是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无论我与他们怎么交往我是不会违背自己的人格和做人原则,不知道是他们不了解我,还是我不了解他们呢,总感觉交往总是那么复杂,那么让人不了解,让我不可思议,让我总是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我的一颗红心原先像一个红萍果一样,现在却一次次的被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划破的伤痕累累,斑迹点点,面目全非,在一点点的滴着紫黑红色的血。
没有人能了解我,没有人能明白我,只有我知道自己,只有我能了解我自己。 以前也听过一位智者说过一句话:我们不是为别人而活着,那样我们会更累,可能还会累死! 经常告诫自己:我自稳坐钓鱼台,任凭风雨多摇戈。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万事何所不容;笑口常开,笑古,笑今,万事付诸一笑! 做一个一生不让人嗤笑的人,一生无愿无悔的人,一生有用的人,一个对身边有用的人! 有人说:做一个让别人瞧起的人。我感觉这人肯定是个爱慕虚荣的人,我们活着干吗做到非要让别人看得起的人,我们活着也不是为别人而活,活着也不是让别人看的,而是自己让自己更好的活着,但是这个社会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自己活着痛快别忘了分享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 为 了 活 着 而 活 着 ——读余华《活着》有感 曾经写过一篇叫《生命》的文章企图去诠释生命,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总是千百次地询问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但每次只在镜中看到一张茫然而近乎麻木的脸。 余华写了一本薄薄的书——《活着》,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一口气读完它,泪流满面。余华的答案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为了活着而活着”,看似简单却极度深刻尖锐的答案。有人说生命其实是一个圆,走来走去。
4.余华《活着》论文提纲
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5.余华活着的论文写作方向有哪些
《活着》讲述的是一位老人的故事,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斗争史。
老人的亲人相继离去,直到他惟一的孙子也走了,他买了一头垂危的老牛,从此二者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他的活着是一个结局,也同样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本身就很耐人寻味。
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的,而不是为活着以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的。” 这篇关于《活着》的故事是这位活着的老人向作者讲述的。
他叫徐福贵,曾经是个阔少爷。他的祖父白手起家,从养鸡开始,使鸡变成了鹅,鹅变成了羊,羊变成了牛,于是家境变富裕了,拥有两百亩地。
但到了他爹这一代便开始衰败,他爹挥霍奢侈掉了一半土地,到了孙子,也就是徐福贵成了彻底的败家子。吃,喝,嫖,赌,无一不做,也只会如此。
终于把其余的土地也赌输给别人了。从此,家庭地位一落千仗,全家都贫穷了起来。
他爹也就被气死了。从此,他和母亲,妻子,女儿三人相依为命,过着与往日大相径庭的自力更生的农家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国民党抓壮丁进了部队,在那两年的时间里,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体验了身边战友离去时另人伤心的友情,但是,两年后,他依然活了下来,他的命运还在继续。回到家后,他的母亲已经死了。
他开始与妻子儿女一起过安稳日子。但祸不单行,他儿子出意外夭折了。
他是多么伤心啊!他又一次受到打击。但这就是他的命运,他还要活着!在好不容易把又聋又哑的女儿嫁到了一个好心的人家后,没过多少幸福日子,女儿也因难产死了,仅仅把徐家的根留下了,一条苦命的根。
他老伴不久也伤心地走了,接着,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他的孙子,最后一个亲人,也意外地死了。命运是如此的捉弄福贵!他的命好悲苦!但是,他依旧活着,否则,作者又怎么能听他讲述自己。
就是那段艰苦的日子,中国政局不稳,苦了老百姓的安稳生活。 但是,人间的情义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的。
这种情不管是深是浅但确定的是一定是真情!伟大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交织在这个故事里,文字叙述的突兀感一直压迫着人的心灵,使人欲罢不能。文字间流露出的感情像小溪般,流淌在读者的心田。
没有大喜大悲的跌宕,但当你看到福贵的儿子与孙子都是懂事且孝顺时你总会发自内心的愉悦,看到凤霞找到了一个厚道本分的丈夫二喜时,你总会为之而喜;但同样,当你看到那些可爱的子孙和孝顺的女婿一一离去时,又会有种揪心的离别的痛楚。 终于,当福贵唯一的孙子也有些死亡的征兆时,你会在心底小心的呼喊:“不要,别再让苦根死掉了!”但,接下来的文字已无法改变,唯一的苦根也死了。
但有些东西依旧活着,比如那头即将被人宰杀死的老牛,为人类辛勤劳苦一辈子,最终逃脱不了被贪婪的人吃掉的命运。 但它遇到了福贵,他在众人的嘲笑和不解下买下了它。
也许它不会死了,至少不会死在人类残忍的刀子下。它最后会在活着的状态下死去,归于尘土,像人类一样。
我的眼睛至今还保留着泪痕,这种泪痕是不会消失的,它渗进了我的肌肤直达心脏。这是种绵长的感动,而不是短暂的冲动。
因为,看这部小说的自始至终,我都没有冲动。但看这前,我是有点冲动的,那是为了寻找一份亘古不变的情怀,如今,我想我找到了。
《活着》是部伟大的作品,它以平淡的中国汉字表达了人间至高无上的情感。它剔除掉了城市的浮噪和喧哗,它赋予人类精神洗练和升华的过程。
它给那些为金钱而生与死的人以当头一棒,它教训了那些亵渎自己生命的懦夫,它更多的只是在告诉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的。
6.急救:写一篇关于电影《活着》和余华《活着》比较的论文
活着
——《活着》观后感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活着确实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要活得精彩,活得滋润,自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刻呢?但不论如何,总会有人坚强地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活着就是幸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就是要演绎这种坚忍的“活着”。
先说电影《活着》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富贵,妻子家珍。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富贵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
时至解放战争期间,福贵就在一次表演的过程中被国民党拉了“丁”。在战场上目睹了一幕幕惨状,最后算是“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作了解放军的俘虏。在解放军的队伍了,福贵和春生帮着拉大炮,干活,还给解放军唱皮影戏。刚解放时,福贵回了家,而春生实现了自己想开汽车的理想,当了汽车兵,随着解放军大军南下了。
龙二,这个因千方百计谋到了福贵的田产的老滑头,被划分为地主。他看到要没收他的房产时不服气,一把火烧掉了那所宅子。这就不得了了,被定为“反革命破坏罪”,判处枪决。因为富贵输掉了自己家的豪宅,所以他在解放后就不是地主阶级了,免于一难,“如果不是将房子输给了龙二,该枪毙的就是我了”。富贵很庆幸自己的当初。
似乎这一切很平静,但是每个人都知道,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悲剧。雨果曾经说过,人一出生就被上帝判了死刑,只是每个人的缓刑期不同。于是乎,生活也有自己的套路,富贵悲剧了……
虽然女儿凤霞因一场大病而变成了哑巴,再也喊不成福贵“爹”了,听力也受了损伤,但此时的日子稍微安定下来了。大跃进,大炼钢铁,仅仅因为装皮影戏的箱子上有几个铁钉,皮影戏家当也差点儿给毁了。亏得福贵灵机一动,说可以借唱皮影戏给炼钢铁的群众鼓劲儿,皮影戏家当才得以保全。此时,福贵在“炼钢工地”上唱皮影戏;家珍给“工地”送水,女儿凤霞也帮着干;儿子有庆活泼可爱,还知道护着哑巴姐姐,一切好象都苦尽甘来了--这也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光。
可噩讯还是来临了。
区长来检查大炼钢铁,学校也不能逃避。在区长倒车时,由于区长本身也过于劳累,不小心撞塌了一堵墙……有庆在上学的路上就一直在打瞌睡。回到学校在学校他不幸被倒塌的墙压死了。区长前往慰问福贵,家珍。此时富贵才知道区长原来战场上的拜把子兄弟春生。福贵痛心万分,指责春生“你开的他妈什么车!”。家珍更是不依不饶:“你欠着我们家一条人命。”此后多年,家珍都不肯原谅春生。而在“文革”中,春生因遭迫害,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还是富贵夫妻救了他::你欠我们家一条人命,你给我好好活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似乎丧子之痛已慢慢消失……
而当凤霞结婚生子的时候,命运又一次不怀好意的和他们开了个玩笑——由于“文革”期间医院里的专家都被关进了“牛棚”,由一帮子没有经验的小女娃子当护士,医生,凤霞在产下一个男婴后,因大出血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而亡。
假如,富贵那天不把有庆送到学校;假如富贵给那医生少给了几个馒头;也许他们的悲剧就可以避免,但那也终究是假如。
人生总是磕磕绊绊的,但勇气、毅力和信心是我们走下去的动力,正因为路上有荆棘,所以我们才有甜蜜和幸福。活着是一种证明,亦是一种历练。
7.谁有《活着》 学术论文
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 活着题目 活着 词频 91 在明处活着,在暗处写诗 卢卫平 诗刊 2007/06 2 高昂的生命精神——《活着》刍议 秦玲玲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7/08 3 《活着》的政治修辞——余华《活着》和张艺谋《活着》的对比性解读 王委艳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6/03 4 从生命思考到时代反思——小议小说和电影《活着》的差异 金子靖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7/07 5 试论《活着》独特的民间话语 何瑶 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 2006/01 6 中国式的生存哲学的阐释——解读《活着》 郑阿平 唐都学刊 2007/04 7 论余华《活着》的死亡叙事功能 李延凤 时代文学(双月版) 2007/03 8 为何“活着”——论余华的《活着》 袁应该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9 论余华小说《活着》的语言艺术 赵深艳 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7/S1 10 《活着》:小说、电影及其他 林爱民 电影文学 2007/11 11 活着的美丽——访齐思软件济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容毅 俞崇武 成功 2007/04 12 “说服读者”:《活着》的叙事策略 倪浓水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01 13 当活着失去理由——评《锦衣玉食的生活》 毕光明 名作欣赏 2007/05 14 看不见的障碍——论余华与张艺谋《活着》的差异 徐正龙 艺术百家 2006/07 15 关于活着 张海迪 河北企业 2006/03 16 真实的活着 活着的魅力——论余华小说《活着》的艺术真实性特征 杨现钦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17 《活着》——以生命叙事 王凤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18 问题还是方法——读余华长篇小说《活着》 吴宝林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 19 人为什么而活着——审读郭申元博士的人生 靳伟 文学与人生 2006/09 20 “活着”的民间演绎———谈余华《活着》中的民间话语 汪红旗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21 不同的活法——《活着》之小说与电影比较 尹从 电影评介 2006/15 22 关于活着 张海迪 高中生之友 2006/06 23 不该让福贵这样“活着”——小议电影《活着》的改编 卞良君 艺术广角 2005/06 24 从愤怒的写作到虚伪的活着——余华创作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赵歌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25 余华:刺刀与暴力幕布的撕开——由小说《活着》到电影《活着》 薄刚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05 26 《活着》:雅俗文学嬗变寻踪 金红 学术交流 2005/04 27 活着 李建平 中国天主教 2005/01 28 我愿这样活着…… 张少云 新东方英语 2004/01 29 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评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 陈琳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06 30 感恩地活着 宋天天 广东审计 2004/05 31 实在的苦难与边缘的生存——评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 徐红妍 红河学院学报 2004/03 32 论余华《活着》的死亡体验 王燕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33 论余华《活着》的现代寓言特征 贺明华 皖西学院学报 2004/01 34 今天活着的人(外二首) 江非 延河文学月刊 2003/03 35 活着的美丽 范伟军 科技创业 2003/10 36 残忍的力量——对《罪与罚》和《活着》中“死亡”主题的比较 徐鑫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08 37 活着与毁灭——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在醒与不醒之间的命运探析 杨素娜 宜宾学院学报 2003/05 38 解读《活着》:极度生存状态下生命个体的真实本相和生存意义 黄海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39 论《活着》的主人公福贵 刘彤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40 从简单走向事实——从《活着》看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 张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41 活着,永远的追问——关于余华小说《活着》的人性化思考 王益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42 绝对不能凑合着过 我们都能活过100岁 陈凌 广东茶业 2003/02 43 以生拒死 以死求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学 张琰 东疆学刊 2003/04 44 超越原意阐释与意蕴不确定性——《活着》批评之批评 王达敏 人文杂志 2003/03 45 回归当下——余华《活着》重读 刘建彬 齐鲁学刊 2003/03 46 余华小说《活着》解读 蔡爱青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47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方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2002/04 48 《活着》:先锋派的终结仪式 方维保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04 49 至诗近常——读谷川俊太郎诗作《活着》 沈奇 名作欣赏 2002/02 50 活着真好 陈雅波 观察与思考 2001/10 51 《活着》两种——从余华小说到张艺谋电影的审美嬗变 刘悦笛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52 活着的诗艺呈现——评余华的中篇小说《活着》 焦会生 殷都学刊 2000/02 53 重新解读《活着》——兼谈小说批评的价值砝码 袁珍琴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1 54 《活着》的余华 孙立峰 中国新时代 1999/04 55 另一种活着:关于《活着》与《城市生活》的联想 邢孔辉 琼州大学学报 1999/01 56 读《活着》——以坦露内心的真实来拆解人与现实的紧张关系 姚慕红 衡水师专学报 1999/04 >>>>>>>>>>>>>>>>>>><<<<<<<<<<<<<<<<<<<<<<?????<<<<<<现贴出一篇供参考高昂的生命精神——《活着》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