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化毕业论文1500(求一篇写丝路文化概要的论文1500字以上)

1.求一篇写(丝路文化概要)的论文1500字以上

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文化交流 【摘要】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干线,现今的欧亚大陆桥中经由的路线有一大部分是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称其为现代丝绸之路,这是目前亚欧大陆由东至西最为便捷的通道。它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并沿用至今,也简称为丝路。

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为人类文明史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更是为我国西部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字】丝绸之路东西文化 欧亚 【正文】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本文主要描述丝绸之路的由来、丝路上文明的交流史和文明的传播,浅析东西方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丝路文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对我国当代西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形成 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史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即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即西汉初期国力不济,国库空虚,货缺财乏,一片荒凉残破的景象,皇帝想要配齐四匹一色的马来拉车,都办不到,而将军和丞相有的只能乘坐牛车;百姓家中更是毫无积蓄。

北方的匈奴则是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习射猎,忘君臣,略婚宦,驰突无垣”。到了公元二世纪,匈奴的势力范围很大,东至辽河,西至葱岭,南临长城,北至贝加尔湖。

匈奴自称有控弦之士三十万人随时可以征战,匈奴多次深入到中原地区,肆意抢掠人畜,劫夺财物,严重地威胁着西汉初期的政权。公元前200年,匈奴南下,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决心以武力解除北方的边患。

但是,刘邦一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就被匈奴四十万人马围困在白登七天七夜,后因贿赂冒顿阏氏才得以脱险,史称白登之围。因此,怎样解除匈奴为祸的边患,成了西汉政权急待解决的问题。

建信侯刘敬提出和亲的妥协政策,他主张与匈奴和亲以换取边境上的安宁,刘邦无奈只得接受了这一建议。汉初对待匈奴以和亲的方式,赠送大量财物求得暂时的相宁,但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匈奴仍然不断南下入侵,掠夺和破坏。

文景之治采取休养生息等一系列政策,西汉政府国库日益充实,到了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国家强大起来,汉武帝刘彻为打击匈奴 ,计划策动西域诸国与汉朝联合,于是派遣张骞前往此前被冒顿单于逐出故土的大月氏。

公元前139年张骞带一百多随从由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虏,遭到长达十余年的软禁。

他们逃脱后历尽艰辛又继续西行,先后到达大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东部)、大月氏、大夏(今阿富汗)。在身毒(今印度次大陆)的市场上,张骞蓦然看到了大月氏的毛毡、大秦(古罗马)国的海西布,尤其是四川的竹杖和蜀布另他瞠目,由此他推断从蜀地一定有路可通身毒。

公元前126年张骞几经周折返回长安,出发时的一百多人仅剩张骞和堂邑父。司马迁称张骞的首次西行为凿空即空前的探险。

公元前119年,张骞任中郎将第二次出使西域,历经四年时间他和他的副使先后到达乌孙国、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次大陆)等国。张骞通西域,让西汉政府对西域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汉武帝也从开始的联合大月氏以扼制匈奴,进而向广地万里,重九泽发展,威德遍于四海。

为了促进西域与西汉的联系,汉武帝招募了大量商人,利用政府配给的货物,到西域各 国经商。这些商人出西域后大部分成为富商巨贾,从而吸引了更多人从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剌激了边贸经济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

二、丝绸之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当代西部地区的影响。 1. 政治方面 张骞通西域后,地方政权相继遣使跟汉通好,汉也派使者互访。

2.关于陆上丝绸之路的论文 1000~2000字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

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

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嘉峪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国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汉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 经过:公元前138年,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十年。

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

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

汉朝和西域和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4)西域都护的设立: 2、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3、班超经营西域: 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

166年,大秦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商品交流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

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区。

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

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

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技术西传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刚经》就发现于敦煌。

造纸术曾经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种技术似乎只有东亚及南亚部分国家才有发达的造纸工业。随著丝绸之路的开辟,纸。

3.关于丝绸之路的论文(800字)

论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丝绸誉满天下,早在公元前就分海、陆两路向外传播。

中外学者对陆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还没有系统地研究中国丝绸通过海路外传,以及它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和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其实,中国的丝绸由海路外传,比陆路持续的时间更长,到达的地区更广,在历史上的影响也更大。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我在就个人的初步研究,谈些以下不成熟的看法。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时期—唐代(618-907)以前中国丝绸的外传及其影响 从东海(今黄海)起航的船只主要航行朝鲜和日本。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1112年周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时,就“教其民田蚕织作”。

公元199年中国蚕种东传到日本。公元238年倭国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中国赠送礼品,魏明帝回赠精美丝织品。

这是中国丝绸作为皇帝的礼品而传入日本的最早文献。南朝时,中国派四名丝织和裁缝女工到日本传授技艺。

他们对日本丝织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海船从南海航路起航,于公元前140-87年,带了大批黄金和丝织品,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远航到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拉姆)去换取上述国家的特产,然后从斯里兰卡返航。

这样,早在公元前,中国丝绸就传入上述各国。 随着中国政治影响的日益扩大和由于中国精美绝伦的丝绸对世界各地具有的极大吸引力,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欧洲各国都派使节到中国通好,献礼品以求赏赐丝绸和进行贸易交换。

便如,据《后汉书》记载,公元131年,今爪哇(当时的叶调国)、公元159和161年今印度(当时的天竺)和公元97、120和131年今缅甸(当时的掸国)都遣使业中国进献方物,换得丝绸。这是中国丝绸传入今日印度尼西亚、印度和缅甸,并通过缅甸到欧洲大秦(罗马)的另一条途径。

这个时候的特点如下: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开始很早,但作为商品交换,只限于统治阶级所需的奢侈品,以官方的“朝贡贸易”为主,其数量、次数和规模都不大。其目的只是想在外交上达到“敦睦邦交”和扩大对外政治影响;还未注意到通过海外贸易,在经济上能增加国库的收入。

民间的海外丝绸贸易,从外国文献来看似早开始。而在我国史书中却很少记载,可见丝绸作为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还不普及和发达。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时期----唐、宋时代(960-1279)中国丝绸的外传 唐朝和日本、朝鲜的海上贸易较前代更加频繁,日本的遣唐使,名义上虽是遣使贡方物而唐亦回赐丝绸作为礼品,裨上是变相的官方贸易。如802年,日本遣使270人到中国,每人赐绢五匹,共计1,350匹。

从宋朝开始,出现了民间贸易。据泉州商人李充的原文报告“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

可见当时民间丝绸贸易已很发达。在频繁的民间丝绸贸易的影响下,日本出现了在仿制“唐绫”(中国丝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的纺织法。

朝鲜和中国的贸易也很发达,许多来自新罗的朝鲜的人在中国楚州(今准安)侨居。当时楚州是通往朝鲜、日本的重要海港,这些新罗人经营海上运输,为中日和中朝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布丝绸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和需时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三大地区;:以室利佛逝(今印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印度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

这些地区是中国丝绸贸易的集散地;也是当时世界上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这条传布丝绸到外国的航路,在传布丝绸的同时,对促进各国之间的特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传布和影响,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赵汝适的《诸蕃志》和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两书著者是宁代人,也有与上述相同的记载。 综上所述,这个时期的特点表现在:中国丝绸作为商品外传已由陆路转向海路。

唐朝开始设市舶司到宋朝又有发展,标志着海外丝绸贸易性质的转变。除原有的“朝贡贸易”外,则以市舶贸易为主;开始从过去只注意政治上扩大对外影响,以达“敦睦邦交”,而发展到把它作为财政经济上的一项重要收入。

市舶贸易对宋政权的财政收入起了很大作用。以公元1128年为例,它占国家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除上述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海商住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丝绸作为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已经很发达。

4.求一篇关于丝绸之路与文化的文章,谢谢

丝绸之路,源起古老的中国,以神奇美丽的丝绸而闻名于世。走近丝绸之路,先要揭开丝绸的历史面纱。这种细腻、柔滑、典雅、绚烂、实用的材质,来自于大自然的桑蚕。而中国,正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并创造性地将纤细柔韧的蚕丝制成精美丝织品的国家,目前有考古可据的历史就已达五千年之悠久。

在中华民族的远古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的妻子嫘祖,是第一个教会人们用桑叶养蚕缫丝、织造衣料的人,被尊为“先蚕娘娘”,在我国民间尤其是桑蚕发达的地区受到膜拜与供奉。此后的几千年间,经日积月累的进步与发展,丝织技术及丝绸艺术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留下了很多让人赞叹不已的精美作品。这些美轮美奂、灿若云霞的艺术品,不仅得到了中国人的世代喜爱,而且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获得了其他国家的青睐。曾几何时,国外的贵族名流以拥有一块正宗中国丝绸而自豪。

回顾历史,是为了迎接更好的未来。重温丝绸之路的足迹,再次感受那段黄沙漫天、历尽艰辛的旅程,耳边仿佛又响起了清脆悠扬的驼铃声声,眼前又重现古老美丽的丝绸在风中起舞……这是历久而弥新的道路,历尽沧桑,即将重焕生机。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七千公里的跋山涉水,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远渡重洋的乘风破浪,都创造了意义深远的历史,并给我们留下了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精神与力量。

立足当下,展望将来,我们看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它们将不仅串起历史文化的脉络,而且将为中国及沿线多个地区和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带来更好的环境与机遇。

5.丝路文化,书香社会作文,1000字

书香一缕书的影子究竟是什么时候飘进我的世界里的,我也不大清楚,小时候?顶小顶小的时候?依稀记得那时,夕阳的余晖还未退去,外婆抱着我坐在夕阳的影子里,读诗给我听,她拿着一本页边都发黄了的小书,那诗的调子,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园。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间流淌在生命的河流中。

书的影子也就在我斑驳的记忆中继续游移。闭起眼睛,总会有那么几片色彩斑谰的书角从记忆的角落中浮起,记不得是从那本书上扯下了。

幼年的我被一本一本的童话故事充实的满满的,书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了我最好的玩伴,白雪公主,睡美人,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我的好朋友,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把这些书上看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做个故事大王。一缕书香,就这样在我的生命里,飘散开来。

阅读似乎是我最想做也最喜欢做的事情。我本是不安于平静的人,绝对外向的性格至使我耐不住一点寂寞,但若是给我一本书,我就会静静的坐上一天,因为对于我来说,书中的世界,就是我最热闹的暄嚣。

我喜欢诗词格律,喜欢古人的文言情调,喜欢柳永的深幽和苏轼的豪放。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

那些古诗文无不精妙。荡气回肠,遐想万千,乐作者之喜,哀作者之悲。

他们的那种气势,那种深厚的底韵,即使在我这千载之后的人看来也颇为感慨,感慨精神,感慨文彩,感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也喜欢名著,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它透过故事情节,展现给世人思想的精魂。

我喜欢笑谈兴亡成败的《三国》,喜欢内涵深邃的《红楼》。钱钟书在《围城》里对人性洞察与调侃;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展示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

感受《童年》里高尔基的成长之路,赞叹乔纳森,斯威夫特层层深入的绝妙讽刺。他们不断为我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

我开始思考:思考真理,思考生命。一本本的书籍带我进入了我从未涉足的圣地:人类思想和文明的金壁辉煌的殿堂。

一缕书香,就如此在我的生命里延续、扩散,踩着书的阶梯,我走过了欢乐,走过了风雨。我感到了成长的责任,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

对书,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想,太多太多的话语。书籍,是我成长中最最重要的部分。

于是,我试着拿起笔,学着释放自己的情感,高兴或悲哀,快乐或忧伤,试着把从每本书中撷取来的精华,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每一个人。当思想的精魂从笔尖蹦出的时候,当优美的文字在白纸奔涌的流淌的时候,我总是意犹未尽的想起某书中的某个段落,某些感触,总是隐约的看到,书本上我成长的足迹。

我模仿鲁迅的犀利;琼瑶的柔婉。试着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物,在文章中透视自己的生活。

我感谢书,我爱书,爱那一缕清幽的书香。后来我接触了另类的文学,另类的书。

痞子蔡的书,郭敬明的书,韩寒的书,他们无不渗透着青春背后一点忧郁的影子。平时大部分的时间我都泡在书店里,一本一本看,一遍一遍的想,一次一次在书的天空里放声喊叫。

它这样高,我无法触及却早已深溺于这片没有一丝破绽的蓝,那么一缕书香,晃啊晃的,变的漂渺了。读书的目的不再是满足好奇心或是感受一些什么。

透过书本,仿佛更深一层看到了社会和人性的本质。因而拼命的在书中汲取自己的所需。

每读一本书,我都会在深夜握着一支笔没命的写。我常觉得自己是一位带着钢盔的铁甲武士。

藉由外物来厚实自己的胸膛,提高获胜的机率,可脆弱的骨子里还是有些许怀疑,眼前胜利的战袍不是凭自己的力量获得的,所以,宁愿穿着单薄的白布衣手持一把剑,击溃我的敌人,哪怕是赔上自己的性命也不要紧,那才是我要的真实感。所以读书,所以写,所以要厚积而薄发。

我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是那一缕袅娜的书香,书的精魂,要让自己不断的强大,只有读书,养气。去书写一篇又一篇的文字。

为自己打造一片天地,即使血随时会染红我的白布衣,也是骄傲的腥味。一切都归于平静的时候,我依然坐在灯旁,凝视那经久不曾翻动过的书页。

一缕书香,就这么在我的魂梦之中飘舞荡漾,而且越发的浓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精魂.沐浴书香两三片绿叶漂浮于微黄的水中,清香怡人,融入于口鼻之间,这是绿茶的香气。

奔腾的气泡跳跃于棕色的水中,甘甜大方,恰入于唇舌之间,这是可乐的味道。书的墨香呢?清清淡淡,却能令人心神明亮,眼明心净。

书的味道呢?人生百味均有之,美妙无比。在我“呀呀”学语时,我就已经与书邂逅了,最先读的是一本童话书,故事里的公主王子总是我最先遐想的对象,曲折的故事情节,美好的故事结局,都令我心醉不已。

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一部诗集,这部诗集让我与唐宋八大家进行对话,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品味“生当作人杰,亦为鬼雄”的英雄情,想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念……每一次品读都像与李白“对饮成三人”,与李清照划舟小饮,那淡淡的离愁是李清照心中解不开的结……与诗人同喜同悲,在诗境中,我总能找到自我,进行一次完美的诠释。我想,在我的生命中,要是失去了书,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书,是我干涸。

6.求一篇关于丝绸之路文化的文章(某方面就可以)

“活在当下”,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

意思是说,人活着,不要为即将可能发生的事而担忧,也不可为过去的事焦虑,要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不求远忧,只为近谋。

此次丝绸之路因路程太远,一贯自驾游的我们,坐火车前往甘肃。这是我第二次坐火车。

第一次从青岛至西安,终点站是兰州。这次恰巧又是从青岛到兰州。

上次的火车虽说是软卧,可卫生条件很差,床也很窄,床铺下面还有煤,给我的心灵留下了些阴影。这次丝绸之路是全程火车,又都是硬卧,令我不免有些担心。

从青岛站出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站台。这趟火车通身红色,是班空调车。

踏上火车的一刹那,我松了一口气。虽说还没有见到床铺,但车厢与车厢的衔接处就已十分干净,不能说一尘不染,但也是光彩照人。

步入车厢,说不上豪华,却异常整洁。洁白的床单,洁白的枕套,虽说是硬卧,却比当年的软卧好多了。

只要住得好,此次旅途,在我眼中也曾添了不少光彩。可是,我老是不适应着车厢,第一印象太重要了,火车或许已经给我留下了不干净的印象,要在一时三刻内改过来,那也不易。

我们要在火车上待31个小时,我也慢慢接受这整洁的车厢,等到差不多适应的时候,火车却到达了兰州。我没有享受火车的整洁。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7.唐代丝绸的论文,

唐代的桑蚕养植更加普及,丝织品种、产量、质量都十分惊人。早在唐朝初年,江东节度使薛兼训就曾以重金密命军士将北方丝织技术高超的妇女娶回江南,以提高江南的丝织技术。到唐德宗李适(公元742-805年)执政时,两浙地区已成为朝廷丝绸的主要征收地。

唐代各地丝绸都有代表性的名品,如剑南、河北的绫罗;江南的纱;彭越二州的缎;宋、毫二州的绢;常州的绸;润州的绫;益州的锦等。仅绫一类,就有多达十余个品种,如细绫、瑞绫、二色绫、云花绫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江南地区的缭绫。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曾任苏州刺史,其间领略过苏州丝绸织造的奇异,曾专门作诗纪念,从诗中对缭绫的质地、花色及纹饰的描绘看,这应是用青白两色织成的一种花绫,而且十分细巧轻薄。苏州地区的贡品中,还包括丝葛、丝绵、绯绫、八蚕丝等极品,深受唐朝皇室的喜爱,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762年),就对吴郡进贡的方纹绫赞赏不已。

唐代丝织业也分官营和民营,官营的丝织由织染署负责管理,主要供应皇室,各地官府还设有织锦坊。

唐朝的中央织染署分工很细,组织也很庞大,共设立了二十五个“作”,其中织絍(织稠叫絍)之作即有十个:布、绢、纱、绫、罗、锦、绮、褐等;组绶(织有花纹的丝带)之作有五个:组、绶、绦、绳、缨;紬线之作四个:紬、线、弦、网;练染之作六个:青、绛、黄、白、皂、紫。

盛世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消费品分工的专精。前述汉朝这样,唐朝也是这样。在中国历史上,大概也只有汉唐才能“消费”得起如此名品众多的丝绸。

唐代丝绸中的外来影响

唐代的丝绸面料和服饰都颇具异域色彩,这与随丝路东渐的西域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外来文明对中国丝绸及丝绸服饰的影响从丝路开通就开始了。如丝绸中的缂法,就来自于西域毛织物的缂毛工艺。毛织物在汉代就从大月氏、安息、大秦等国输入,影响了中国的织物和服饰。西域传入的各种乐舞戏服等,也引起了中原人的极大兴趣,包括一些皇帝,如东汉晚期的汉灵帝刘宏(公元156-189年)都深好西域艺术,常常穿着胡商的衣服,饮酒作乐,在他的影响下,当时首都洛阳的达官贵族都以追求胡服,胡乐,胡舞为时尚,这些都成为盛唐玄宗时期胡服热的社会历史基础。

中西亚文明对中国丝绸的纹饰图案影响更加显著。在蒙古诺音乌拉发现的汉代丝织品上,有一匹有翼兽。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蓝印花布上,既有印度犍陀罗风格的半裸式菩萨像,又有中国传统龙纹。在尼雅(今新疆民丰县城以北150公里)遗址出土的东汉绮,上面则有西域常见的葡萄纹。随着佛教的传入,忍冬纹、莲花纹、联珠对鸟、对狮纹等逐渐流行起来,在唐代更是大行其道。那些忍冬纹以对称、均衡、动静结合等手法,组成各种形状的边饰,或者变形为藤蔓、缠枝,与莲花、联珠纹等都具有明显的波斯萨珊王朝艺术风格。青海都兰县就出土过一批唐代文字锦,为波斯婆罗钵文字,意为“王中之王,伟大的、光荣的”,带有明显的异域文化特点。而本身来源于西域在唐代流行的卷草缠枝花卉纹,由于大唐帝国对当时东西方的强大影响力,也跟中国传统服饰被称为“唐服”一样,被特称为“唐草纹”。

总的来讲,大唐丝绸在广泛吸收外来文明的基础上,又将这些新创造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8.海上丝绸之路论文800字

论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国丝绸誉满天下,早在公元前就分海、陆两路向外传播.中外学者对陆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还没有系统地研究中国丝绸通过海路外传,以及它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和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其实,中国的丝绸由海路外传,比陆路持续的时间更长,到达的地区更广,在历史上的影响也更大.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我在就个人的初步研究,谈些以下不成熟的看法.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时期—唐代(618-907)以前中国丝绸的外传及其影响 从东海(今黄海)起航的船只主要航行朝鲜和日本.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1112年周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时,就“教其民田蚕织作”.公元199年中国蚕种东传到日本.公元238年倭国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中国赠送礼品,魏明帝回赠精美丝织品.这是中国丝绸作为皇帝的礼品而传入日本的最早文献.南朝时,中国派四名丝织和裁缝女工到日本传授技艺.他们对日本丝织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海船从南海航路起航,于公元前140-87年,带了大批黄金和丝织品,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远航到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拉姆)去换取上述国家的特产,然后从斯里兰卡返航.这样,早在公元前,中国丝绸就传入上述各国.随着中国政治影响的日益扩大和由于中国精美绝伦的丝绸对世界各地具有的极大吸引力,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欧洲各国都派使节到中国通好,献礼品以求赏赐丝绸和进行贸易交换.便如,据《后汉书》记载,公元131年,今爪哇(当时的叶调国)、公元159和161年今印度(当时的天竺)和公元97、120和131年今缅甸(当时的掸国)都遣使业中国进献方物,换得丝绸.这是中国丝绸传入今日印度尼西亚、印度和缅甸,并通过缅甸到欧洲大秦(罗马)的另一条途径.这个时候的特点如下: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开始很早,但作为商品交换,只限于统治阶级所需的奢侈品,以官方的“朝贡贸易”为主,其数量、次数和规模都不大.其目的只是想在外交上达到“敦睦邦交”和扩大对外政治影响;还未注意到通过海外贸易,在经济上能增加国库的收入.民间的海外丝绸贸易,从外国文献来看似早开始.而在我国史书中却很少记载,可见丝绸作为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还不普及和发达.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时期----唐、宋时代(960-1279)中国丝绸的外传 唐朝和日本、朝鲜的海上贸易较前代更加频繁,日本的遣唐使,名义上虽是遣使贡方物而唐亦回赐丝绸作为礼品,裨上是变相的官方贸易.如802年,日本遣使270人到中国,每人赐绢五匹,共计1,350匹.从宋朝开始,出现了民间贸易.据泉州商人李充的原文报告“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可见当时民间丝绸贸易已很发达.在频繁的民间丝绸贸易的影响下,日本出现了在仿制“唐绫”(中国丝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的纺织法.朝鲜和中国的贸易也很发达,许多来自新罗的朝鲜的人在中国楚州(今准安)侨居.当时楚州是通往朝鲜、日本的重要海港,这些新罗人经营海上运输,为中日和中朝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布丝绸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和需时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三大地区;:以室利佛逝(今印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印度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这些地区是中国丝绸贸易的集散地;也是当时世界上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中心.这条传布丝绸到外国的航路,在传布丝绸的同时,对促进各国之间的特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传布和影响,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赵汝适的《诸蕃志》和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两书著者是宁代人,也有与上述相同的记载.综上所述,这个时期的特点表现在:中国丝绸作为商品外传已由陆路转向海路.唐朝开始设市舶司到宋朝又有发展,标志着海外丝绸贸易性质的转变.除原有的“朝贡贸易”外,则以市舶贸易为主;开始从过去只注意政治上扩大对外影响,以达“敦睦邦交”,而发展到把它作为财政经济上的一项重要收入.市舶贸易对宋政权的财政收入起了很大作用.以公元1128年为例,它占国家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除上述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海商住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丝绸作为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已经很发达.。

9.唐代丝绸的论文,

唐代的桑蚕养植更加普及,丝织品种、产量、质量都十分惊人。

早在唐朝初年,江东节度使薛兼训就曾以重金密命军士将北方丝织技术高超的妇女娶回江南,以提高江南的丝织技术。到唐德宗李适(公元742-805年)执政时,两浙地区已成为朝廷丝绸的主要征收地。

唐代各地丝绸都有代表性的名品,如剑南、河北的绫罗;江南的纱;彭越二州的缎;宋、毫二州的绢;常州的绸;润州的绫;益州的锦等。仅绫一类,就有多达十余个品种,如细绫、瑞绫、二色绫、云花绫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江南地区的缭绫。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曾任苏州刺史,其间领略过苏州丝绸织造的奇异,曾专门作诗纪念,从诗中对缭绫的质地、花色及纹饰的描绘看,这应是用青白两色织成的一种花绫,而且十分细巧轻薄。苏州地区的贡品中,还包括丝葛、丝绵、绯绫、八蚕丝等极品,深受唐朝皇室的喜爱,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762年),就对吴郡进贡的方纹绫赞赏不已。

唐代丝织业也分官营和民营,官营的丝织由织染署负责管理,主要供应皇室,各地官府还设有织锦坊。唐朝的中央织染署分工很细,组织也很庞大,共设立了二十五个“作”,其中织絍(织稠叫絍)之作即有十个:布、绢、纱、绫、罗、锦、绮、褐等;组绶(织有花纹的丝带)之作有五个:组、绶、绦、绳、缨;紬线之作四个:紬、线、弦、网;练染之作六个:青、绛、黄、白、皂、紫。

盛世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消费品分工的专精。前述汉朝这样,唐朝也是这样。

在中国历史上,大概也只有汉唐才能“消费”得起如此名品众多的丝绸。唐代丝绸中的外来影响唐代的丝绸面料和服饰都颇具异域色彩,这与随丝路东渐的西域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外来文明对中国丝绸及丝绸服饰的影响从丝路开通就开始了。如丝绸中的缂法,就来自于西域毛织物的缂毛工艺。

毛织物在汉代就从大月氏、安息、大秦等国输入,影响了中国的织物和服饰。西域传入的各种乐舞戏服等,也引起了中原人的极大兴趣,包括一些皇帝,如东汉晚期的汉灵帝刘宏(公元156-189年)都深好西域艺术,常常穿着胡商的衣服,饮酒作乐,在他的影响下,当时首都洛阳的达官贵族都以追求胡服,胡乐,胡舞为时尚,这些都成为盛唐玄宗时期胡服热的社会历史基础。

中西亚文明对中国丝绸的纹饰图案影响更加显著。在蒙古诺音乌拉发现的汉代丝织品上,有一匹有翼兽。

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蓝印花布上,既有印度犍陀罗风格的半裸式菩萨像,又有中国传统龙纹。在尼雅(今新疆民丰县城以北150公里)遗址出土的东汉绮,上面则有西域常见的葡萄纹。

随着佛教的传入,忍冬纹、莲花纹、联珠对鸟、对狮纹等逐渐流行起来,在唐代更是大行其道。那些忍冬纹以对称、均衡、动静结合等手法,组成各种形状的边饰,或者变形为藤蔓、缠枝,与莲花、联珠纹等都具有明显的波斯萨珊王朝艺术风格。

青海都兰县就出土过一批唐代文字锦,为波斯婆罗钵文字,意为“王中之王,伟大的、光荣的”,带有明显的异域文化特点。而本身来源于西域在唐代流行的卷草缠枝花卉纹,由于大唐帝国对当时东西方的强大影响力,也跟中国传统服饰被称为“唐服”一样,被特称为“唐草纹”。

总的来讲,大唐丝绸在广泛吸收外来文明的基础上,又将这些新创造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丝路文化毕业论文1500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丝路文化毕业论文1500(求一篇写丝路文化概要的论文1500字以上)

资讯

毕业论文留存备案(毕业论文的著作权)

阅读(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留存备案,内容包括什么是备案留存资料,本科毕业生论文都会传到网上备案吗,如果就把别的大学的同学的论文,毕业论文会存档备案吗。·毕业论文正式投稿前,版权也可以在国家或省市直辖市版权管理部分登记,或选择学会等

资讯

幼儿游戏设计毕业论文(幼儿活动设计论文初稿怎么写)

阅读(10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幼儿游戏设计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有关幼儿游戏的毕业论文,幼儿活动设计论文初稿怎么写,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学习毕业论文。培养习惯,收获人生 第一部分:课题基本情况 在全面开展德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从

资讯

毕业论文附属材料(论文的材料应该怎样选取)

阅读(8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附属材料,内容包括论文的材料应该怎样选取,毕业论文附录怎么写啊,毕业论文的提纲都需要写什么。(1)选择紧贴主题的材料通常作选择要依据一个或几个标准来进行,选择毕业论文材料的首要标准就是看材料是否能够紧贴主

资讯

毕业论文信封是统一的吗(本科毕业论文有没有统一格式)

阅读(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信封是统一的吗,内容包括论文格式是全国统一的吗,还是各地区都有自己的规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是全国统一的吗,本科毕业论文有没有统一格式。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1.引言 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财

资讯

历史毕业论文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论文)

阅读(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历史毕业论文现代史,内容包括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论文,求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的论文谢谢,求中国近现代史论文一篇,20002500字的,不要百度粘贴常见的,容。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一部中国近代

资讯

毕业论文关于科比(关于写科比的文章)

阅读(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关于科比,内容包括求一篇有关科比的篮球论文600字左右,不要太幼稚,关于写科比的文章,写一篇关于科比的作文。天空不会拒绝翅膀,所以守侯着你飞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斯台普斯的开场灯光变得不在如往昔一样明亮

资讯

世界文化史论文毕业题目(世界文化史论文)

阅读(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世界文化史论文毕业题目,内容包括求世界文化史的论文(3000字左右)~我学理的,这个我真的很逊,帮,世界文化史论文,世界史论文题目到底选什么好啊。从世界文化史看枢轴时代 如所周知,「枢轴时代」(Axial Age, 800-200 B. C.)是德国

资讯

梨子加工毕业论文(梨加工要点是怎样的)

阅读(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梨子加工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我是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山西文水县人,想写一篇关于南安镇,梨加工新技术,梨加工要点是怎样的。梨加工要点①原料选择:选用新鲜,八九成熟,组织紧密,风味正常, 无霉烂、病虫、残伤、冻伤的杨山梨做

资讯

毕业论文的概念数学(数学论文:数学是什么)

阅读(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的概念数学,内容包括数学论文:数学是什么,毕业论文的概念,数学论文是什么。数学【shù xué】(希腊语:μαθηματικ?),源自于古希腊语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以及另外还

资讯

锂电池毕业论文摘要(求论文化学|电池的摘要和引言)

阅读(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锂电池毕业论文摘要,内容包括求论文“化学|电池”的摘要和引言,求论文“化学|电池”的摘要和引言,锂电池的原理的文献出处。化学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主要部分是电解质溶液、浸在溶液中的正、负电极和连接电

资讯

毕业论文留存备案(毕业论文的著作权)

阅读(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留存备案,内容包括什么是备案留存资料,本科毕业生论文都会传到网上备案吗,如果就把别的大学的同学的论文,毕业论文会存档备案吗。·毕业论文正式投稿前,版权也可以在国家或省市直辖市版权管理部分登记,或选择学会等

资讯

幼儿游戏设计毕业论文(幼儿活动设计论文初稿怎么写)

阅读(10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幼儿游戏设计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有关幼儿游戏的毕业论文,幼儿活动设计论文初稿怎么写,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学习毕业论文。培养习惯,收获人生 第一部分:课题基本情况 在全面开展德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从

资讯

毕业论文附属材料(论文的材料应该怎样选取)

阅读(8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附属材料,内容包括论文的材料应该怎样选取,毕业论文附录怎么写啊,毕业论文的提纲都需要写什么。(1)选择紧贴主题的材料通常作选择要依据一个或几个标准来进行,选择毕业论文材料的首要标准就是看材料是否能够紧贴主

资讯

毕业论文信封是统一的吗(本科毕业论文有没有统一格式)

阅读(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信封是统一的吗,内容包括论文格式是全国统一的吗,还是各地区都有自己的规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是全国统一的吗,本科毕业论文有没有统一格式。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1.引言 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