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会写有关儿童常见疾病肺炎的护理的毕业论文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通过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儿家长参与到护理的全过程,从而使护理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各界的好评。إ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占婴幼儿死亡率的23.9%。因此,小儿得了肺炎后不仅家长心里焦虑,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在负责肺炎病房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及时地向患儿家长介绍肺炎的早期表现,如发热、咳嗽、精神不振等,使家长对肺炎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积极配合我们进行有效的护理,加快了疾病的康复,得到了医患的好评,使患者的满意率上升到100%,也得到了院护理部的高度赞扬。现将如何做好肺炎患儿健康教育的体会介绍如下。ؤ 1 肺炎患儿的护理计划إ 入院宣教:当肺炎患儿由家长陪同入院时,主动介绍本人是其孩子的责任护士并介绍医院的环境、安全知识、规章制度、经治医生、饮食、起居等。ؤ 2 住院期间的宣教ؤ 2.1 病因宣教:一方面,由于小儿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尤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呼吸道防御功能差,机体自身抵抗力低下;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因素如周围环境差,居住拥挤或喂养不当而有积食、消化不良时,细菌、病毒很容易侵袭而发生肺炎。ؤ 2.2 加强疾病护理的宣教ؤ 2.2.1 注意患儿的保暖、休息应随外界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随时更换潮湿的衣服,以免发生反复感染。必要时应让患儿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ؤ 2.2.2 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病室内人员不要过多,逗留时间不宜过长。人一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在室内积聚,污浊的空气不利于小儿肺炎的康复。要定期开窗或者经常开一小窗,使病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ؤ 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使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如果鼻腔阻塞,则气管、支气管内积聚大量的痰液,从而影响新鲜空气的进入,加重缺氧。因此,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空气干燥。要多给患儿饮水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ؤ 2.2.4 多拍背,勤翻身: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嘱家长经常将患儿抱起,手握空拳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患儿的背部。 卧床不起的患儿应勤翻身,这样既可防止肺部淤血,也可使痰液松动,容易咳出,有利于炎症的吸收。ؤ
2.2.5 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肺炎患儿常有高热,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宜进清淡、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同时也要保证供应一定量的蛋白质,少量多餐,如可吃些鱼、蛋、虾以及粥或烂糊等。餐后可吃些水果如苹果、生梨,两餐之间可让患儿喝些水、饮料或者牛奶,以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因为肺炎患儿呼吸频率较快,水分的蒸发比平时多,急需补充。ؤ 2.2.6 按时服药、打针,打针痛、吃药苦常常是孩子拒绝治疗的原因,很多家长对此都毫无办法,甚至有些家长为了迁就孩子,病情好转就停药,过几天病情加重再用药,以至于病程迁延不愈,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ؤ 3 出院指导إ 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方式以增强体质。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平时可让孩子多晒太阳,以提高他们的耐寒能力。在感冒流行季节,应让儿童远离患病人群,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室内经常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如家中有感冒发烧病人,要注意消毒隔离,尽量不让小孩儿与病人接触;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做好空气消毒工作;不要穿着过多。小儿日常活动量较大,衣着过厚易出汗受凉、感冒,故应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要加强营养。给孩子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荤素搭配要得当,不要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不偏食,不挑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成分,预防及积极治疗营养不良和佝偻病。 4 实施健康教育的优越性ؤ 4.1 使更多的父母能够科学育儿,提高了育儿质量。ؤ 4.2 使婴幼儿从小得到良好的护理,有利于婴幼儿的营养均衡,体格的正常发育。ؤ 4.3 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ؤ 4.4 让患儿家长参与护理的全过程。ؤ 4.5 有利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ؤ 5 小结إ 健康教育的实施,不仅使病人受益,而且护士通过亲身经历,学会了健康教育的知识,增强了自身干、学、写的能力,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密切了护患关系,树立了良好的护师形象和威信。
2.肺炎喘嗽的文献摘要
《幼科要略·春温风温》:“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温邪,继为冷束,咳嗽痰喘最多。……夫轻为咳,重为喘,喘急则鼻掀胸挺。”
《幼科金针·肺风痰喘》:“小儿感冒风寒,入于肺经,遂发痰喘,喉间咳嗽不得舒畅,喘急不止,面青潮热,啼哭惊乱,若不早治,则惊风立至矣,唯月内芽儿犯此,即肺风痰喘。”
《万氏家藏育婴秘诀·喘》:“有小儿胸膈积热大喘者,此肺胀也,名马脾风,用牛黄夺命散主之。”
3.小儿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患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达高峰。当患支气管炎时,小儿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减退或伴呕吐、腹泻等,较小儿童还可能有喘憋、喘息等毛细支气管炎表现。尽管有少数患儿可能发展成为支气管肺炎,但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以在家用药治疗和护理为主,家长应遵医嘱给患儿按时间用药并做好家庭护理: 一、保暖:温度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气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气管炎病情,因此,家长要随气温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尤其是睡眠时要给患儿盖好被子使体温保持在36.5℃以上。二、多喂水:小儿支气管炎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较大,应注意给患儿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盐水补充,也可用米汤、蛋汤补给。饮食以半流质为主,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三、营养充分:小儿患支气管炎时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加之发热及细菌毒素影响胃肠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儿体内营养缺乏是不容忽视的。对此,家长对患儿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给予清淡、营养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煮透的面条、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汁等。四、翻身拍背:患儿咳嗽、咳痰时,表明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为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可用雾化吸入剂帮助祛痰,每日2-3次,每次5-20分钟。如果是婴幼儿,除拍背外,还应帮助翻身,每1-2小时一次,使患儿保持半卧位,有利痰液排出。五、退热;小儿支气管炎时多为中低热,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一般无需给予退热药,主要针对病因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体温高,较大儿童可予物理降温,即用冷毛巾头部湿敷或用温水擦澡,但幼儿不宜采用此方法,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 六、保持家庭良好环境:患儿所处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气中要有一定湿度,防止过分干燥。如果家中有吸烟者最好戒烟或去室外吸烟,防止烟害对患儿的不利影响。
小儿支气管炎的饮食疗法: 1.百合粥:鲜百合20克,糯米50克,共煮粥,冰糖调服。健脾补肺,止咳定喘。 2.芥菜粥:芥菜头适量切碎,粳米50克,共煮粥服。温化痰饮。 3.杏仁粥:杏仁20枚去皮尖,粳米50克,共煮粥服。 4.梨粥:鸭梨3个去核切片取汁。粳米50克熬粥,将熟时兑入梨汁调匀服。清心润肺,止咳除烦。 5.山药汤:山药200克煮熟去捏泥,粟米250克炒熟研粉,杏仁去皮尖500克炒熟研粉。每天早上用开水冲泡粟米杏仁粉10克,兑入山药泥适量,调入麻油后服。益气补虚,温中润肺,用于小儿久咳不愈或反复发作等。
4.幼儿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尤以婴幼儿为多。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尤以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然变化之时多见。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肺炎大都由肺炎球菌所致,主要病变散布在支气管附近的肺泡,支气管壁及粘膜发炎,不影响深部,有时小病灶融合成为较大范围的支气管肺炎。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属中医“风温”病的范围。发病原因为肺卫不固,风热从肌表口鼻犯肺,以致热郁肺气,蒸液成痰,若病邪进一步内侵,即可发生热入营血和正虚邪陷的变化。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或气急、鼻煽、咯痰、呛奶、呕吐、呼吸困难等。
按摩方法一 按摩方法二 生活调理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2)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3)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热犯肺型: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
②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热壅肺型: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嗽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清心经100次。
②加揉丰隆50次,揉中脘3分钟。
(3)热入心营型:发热不退,夜间加重,烦躁不安,时而谵语,甚至神志不清,气急,喉中痰呜,痰中带血,手足抽动,口唇干燥,舌苔焦黄。常用手法加
①推六腑、清天河水各500次,清心经、清肝经各300次。
②按揉曲池1分钟,推涌泉3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按揉掌小横纹200次,清肺经300次。
(2)清肝经300次,逆运内八卦100次。
(3)点揉天突、膻中、丰隆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头痛、鼻塞加揉膊阳池50次。
(2)高热不退,挤捏天突至剑突及两侧和大椎至第1腰椎及两侧,至皮下轻度瘀血为止。
生活调理
(1)按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起辅助治疗作用,本法对轻症患儿有一定疗效。
(2)对重症肺炎患儿必须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出现危险。
(3)患儿所住房间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5.小儿支气管肺炎
有一些低烧,不要紧的,多喝水多注意休息,毕竟刚生一声大病,身体还很弱还需要时间来恢复。
宝宝得了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肺炎的发病可急可缓,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数天后发病。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体温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续高烧1~2周。身体弱的小婴儿可不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会有咳嗽、呛奶或奶汁从鼻中溢出。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精神差或烦闹睡眠不安等症状。重症病儿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周发青等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病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小儿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小儿肺炎多是由受凉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成,因此以下几点提请父母们特别关注:
1、初春为感冒流行季节,尽可能少带小儿去公共场所。
2、如果自己的孩子已感冒或咳嗽,并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况,应及时找医生:呼吸比平时加快,每分钟多于60次(小于2个月的宝宝),或50次(2-12个月的孩子),或40次(1-4岁的孩子);呼吸声音粗大;呼吸有间断;吸气时胸廓凹陷;鼻翼扇动;发出哼哼声;不能喝任何液体,一喝就呛;皮肤呈青紫色。
3、父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儿喂药,不能随意服药。
4、宝宝得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5、患儿应注意保暖,呼吸新鲜空气,室内要禁止吸烟,在寒冷的季节,尤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室温,但应注意通风。
小儿肺炎食疗有方
材料:柚子肉5瓣,白菜干60克,北芪15克,猪瘦肉250克。
做法:诸药共煲汤服食,每日1剂,分两次服。
材料:百合50克,薏米200克
做法:加水5碗,煎成3碗,分3次服,每日1剂。
材料:核桃仁、冰糖各30克,梨150克
做法:共绞碎,加水煮服。每次1匙,每日3次。
材料: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鸭梨1至2个,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6.小儿支气管肺炎
通常肺炎的治疗。
应采取中西医结合及综合措施。从整体出发,加强护理,保证休息、营养及液体人量,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
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镇静、止咳平喘、强心、输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轻症支气管肺炎给以适当治疗后多迅速痊愈,可在门诊或家庭治疗。
用中药宣肺清热化痰法或抗生素治疗,常在1~2周内即告痊愈。年龄较大,病情较轻的患儿,可用青霉素。
危重患儿应重视缺氧、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水及电解质紊乱以及其它严重的并发症(气胸、脓气胸),及时给以适当处理。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一般治疗 (1)护理:环境要安静、整洁。
对患儿耐心护理,使其精神愉快。要保证患儿休息,避免过多治疗措施。
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比较清新,并须保持一定湿度(20℃左右)、湿度(相对湿度以60%为宜)。烦躁不安常可加重缺氧,可给镇静药如氯丙嗪合剂、苯巴比妥或水合氯醛等。
但不可用过多的镇静剂,避免咳嗽受抑制反使痰液不易排出。避免使用呼吸兴奋剂,以免加重患儿的烦躁。
(2)饮食:应维持足够的入量,给以流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菜水、果汁等,并可补充维生素C、A、D、复合维生素B等。应同时补充钙时。
对病程较长者,要注意加强营养,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抗生素疗法 细菌性肺炎应尽量查清病原菌后,至少要在取过体液标本作相应细菌培养后,开始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一般先用青霉素治疗,每日4次,每次20~40万单位〔5u(kg·d)〕肌注,直至体温政党后5~7日止。对危重患儿还可增加剂量2~3倍,或改用静脉滴入。
不见效时,可改用其他抗生素,通常按照临床的病原体诊断或咽拭培养的阳性病菌选用恰当抗生素。如同时有败血症,应及时取血作培养,并作药物敏感试验,以便选用药物。
对原因不明的病例,可先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抗生素,尤其头孢菌素类药物发展很快,应根据病情、细菌敏感情况、病人的经济状况合理选用。
、 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采用氯霉素、氨苄青霉素或二代、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新生儿时期应多考虑B族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
前者首选青霉素类,后者可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或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治疗。
抗生素应使用到体温恢复正常后5~7天。停药过早不能完全控制感染;不可滥用抗生素,否则易引起体内菌群失调,造成致病菌耐药和真菌感染。
对年龄较大、病情较轻的患儿,或在对磺胺药尚未发生耐药现象的地区,仍可使用磺胺药,常用有SIZ、SMZ。抗菌增效剂(TMP)能增加磺胺及抗生素的疗效,常与之合并应用(如SMZco)。
抗病毒疗法 广义的抗生素疗法包括抗病毒治疗。如临床考虑病毒性肺炎,可试用三氮唑核苷,以20mg/ml浓度20~30ml雾化吸入,1日3次。
中医疗法 1.汤药 (1)风寒咳嗽型:咳嗽声重较急,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咽痒,发热或不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用杏仁、半夏、荆芥各6克,前胡、苏叶各10克,麻黄3克,生姜3片。
水煎沮服,每日2次,每日1剂。 (2)风热咳嗽型:咳痰不爽,痰黄稠粘,口渴咽痛,鼻流浊涕,发热头痛,有汗,舌苔微黄,脉浮数。
用桑叶、菊花、连翘、枇杷叶各10克,杏仁、前胡、桔梗、黄芩各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热痰壅肺型:咳嗽痰多,稠粘难咯出,发热面赤,目赤唇红,烦躁不安,小便黄少,大便干燥,苔黄,脉滑数。用麻黄3克,生石膏15—20克,杏仁、黄芩、前胡、苏子各6克,川贝母、瓜萎仁各10克,莱菔于5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必要时可每日2剂。 (4)痰饮咳嗽型: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咳出,胸脘痞闷,食欲不振,苔白腻,脉滑或濡滑。
用半夏、橘红、杏仁、白术、茯苓、太子参各10克,苏孑6克,白芥子、细辛各1.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5)阴虚燥咳型:咳嗽日久,干咳无痰或少痰,口渴咽干,或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稍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用百部、沙参、知母、杏仁、枇杷叶、前胡各10克,紫菀、乌梅各6克,青黛3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中成药 (1)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每日2次,每次3片,周岁内儿酌减。
(2)川贝枇杷糖浆,每日2次,每次5毫升。或养阴清肺膏,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
周岁内儿酌减。 (3)银黄口服液,每日2—3次,每次5毫升。
液体疗法 一般肺炎患儿可经口保持液体入量,不需输液。对不能进食者,可进行静滴输液。
总液量以60~80ml/(kg·d)为宜,婴幼儿用量可偏大,较大儿童则应相对偏小。对高热及喘重或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患儿,由于不显性失水过多,总液量可偏高。
急性期患儿易发生钠潴留,故钠的入量不宜过多,一般不合并腹泻者,不应超过3mmol (相当于生理盐水20ml)/(kg·d),静脉滴液可以10%葡萄糖与生理盐水配制成4∶1或5∶1的混合液。静滴速度不可太快,应控制在5ml(kg·h)以下。
输液时间不可太长,以免影响休息和变换体位,能口服时应即停止输液。热量的供给应争取达到210~250J/(kg·d)以上。
严重患儿可考虑输血浆或全血,以增强抵抗力,一般每次20~50ml,必要时每日或隔日一次,连。
7.小儿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患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达高峰.当患支气管炎时,小儿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减退或伴呕吐,腹泻等,较小儿童还可能有喘憋,喘息等毛细支气管炎表现.尽管有少数患儿可能发展成为支气管肺炎,但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以在家用药治疗和护理为主
意见建议:
慢性支气管炎的食疗偏方
1,川贝母粉6克,粳米50克, 砂糖适量,以淘洗净的粳米与砂糖同时煮粥,粥将成时,入川贝母粉再煮沸二,三次即成.
功效:止咳祛痰.
2,苏子20克捣成泥状,水煎10分钟,去渣,入粳米75克,冰糖适量同煮为粥.
功效:止咳化痰,降气平喘.
3,杏仁,冰糖等量.将杏仁捣碎,与等量冰糖拌匀,加水煎熬成糖汁,早晚各服9克,10天为一疗程.
功效:镇咳化痰.
4,百合(干品)30克或新鲜百合60~100克,粳米100克,共煮成粥,粥将成时入少许冰糖温服.
功效:补益正气.
5,黑木耳,冰糖各15克,加水煮汤服食.
功效:补益正气.
8.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
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玹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
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根据国内16个单位的儿科统计,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气管肺炎占93.7%,多见于婴幼儿。
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容易发生肺炎。
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
前者多由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小儿支气管肺炎毕业论文(谁会写有关儿童常见疾病肺炎的护理的毕业论文)